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115章 虎狼怎及龙凤!别拿我哥压我,我就要降曹,不服你去死啊!

荀彧等众谋士,皆是目露奇色。

刚才还在骂人家孙权是废物,转眼就成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什么操作?

“诸位,你们看看吧。”

曹操收起大笑,将那道孙权手书,展示给了众人。

荀彧等人看过后,恍然大悟,顿时议论纷起。

伏首称臣!

孙权在信中,明言了向曹操称臣归顺之意,称愿进献子侄往许都为质,以表归顺诚意。

而鉴于江东三败夏口,损兵折将,已无力再独攻刘备,孙权请求曹操能发数万兵马,南下驰援江东。

届时,江东军攻水路,曹军攻陆路,水陆并进再攻江夏,以围魏救赵之策,解江陵之围,避免刘备全取荆州。

“这孙权为换取丞相援手,竟能忍辱负重向丞相伏首称臣,能屈能伸到如此地步,当真有勾践之奇呀…”

荀彧是啧啧称奇,眉宇间不掩赞赏之色。

“孙坚孙策父子,皆悍勇无双,长于战阵却短于权谋,不知变通。”

“这个孙权虽将才平庸,但这权谋机变,审时度势之能,却着实非同小可。”

“此人行事之风,全然不似孙家子弟呀。”

程昱亦是感慨唏嘘,连连称奇。

曹操捋着细髯,感叹道: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所以孤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似刘表之子,皆若犬豚也。”

众人盛赞过孙权后,接下来便是商讨,是否接纳孙权的请降归附。

曹操何等权谋,荀彧程昱何等智谋,又岂会看不出来,孙权的请降归附,只是权宜之计,只为换取曹操的援军来对付刘备罢了。

若孙权真降,就该只身前来许都拜谒,将江东军政大权拱手让出,由曹操委派官员接管大权。

现下孙权只谈送子侄为质,却不谈前来许都拜谒之事,潜台词自然只是想名义上归降,实则仍割据江东,掌控大权。

众谋士们的意见,很快也分成了两派。

一派认为孙权不可信,不应纳其请降,派大军南下施以援手。

万一孙权出尔反尔,扣上了朝廷的援军,岂非白白折损了数万将士?

毕竟孙权可是有两次背刺刘备的黑历史。

另一派则主张信孙权一回,以阻止刘备鲸吞荆州为重,派兵南下驰援,会同江东水军共伐夏口。

两派谋士各有理由,一时争执不下。

“文若,你是什么意见?”

曹操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荀彧这位曾经的谋主身上。

哪怕时值如今,他已位居丞相,对天子愈加显露出不敬之心,与荀彧渐生分歧,却还没有达到出现裂痕的地步。

如此关系重大的决策,曹操自然还得倚重荀彧的判断。

“若刘表之子乃犬豚,这孙权为虎狼,那刘备便为人中龙凤!”

“自其得那萧和之后,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龙腾九天,一发不可收拾。”

“若再纵容刘备拿下江陵,全据荆州,令其有了立足之根基,只怕其崛起之势将再难压制也。”

“孙权虽为虎狼,其志却不过割据一隅,刘备这只龙凤,则志在鲸吞天下!”

“刘备,方为朝廷,方为丞相之心腹大患!”

荀彧神情越来越肃然凝重,忽尔站起身来,向着曹操郑重其是一揖:

“丞相,彧以为,朝廷当准孙权请降,即刻派精锐南下江东,会同孙权水军急攻荆州,不惜一切代价解江陵之围!”

程昱亦一跃而起,赞附荀彧进言。

曹操再次拿起孙权手收,观读良久,沉吟不语。

“啪!”

书信拍在案几上,曹操慨然道:

“文若言之有理,刘备乃孤心腹大患,绝不能容其鲸吞荆州,成了气候。”

“孤就准孙权请降,速速回复来使,其子侄人质一到许都,孤即刻发兵入江东,助他再攻江夏,围魏救赵!”

柴桑,府堂内。

除孙瑜,周瑜,吕蒙,鲁肃几人外,再无诸将在场。

孙权遂将曹操的亲笔书信拿出,向众人宣布了向曹操请降,送子侄入朝为质,换取曹操发兵援手的决定。

鲁肃脸色骇然大变,整个人直接懵了。

自己明明劝的是曹操向刘备请和,怎么转眼之间,变成了孙权向曹操请降?

这不比向刘备请降耻辱万倍?

“主公乃江东之主,与那曹贼平起平坐,焉能因畏惧刘备,便向曹贼伏首称臣?”

“是何人劝主公这么做的?此人当杀也!”

周瑜反应更加激烈,跳将起来便是怒不可遏的一通反对。

一句“此人当杀”,听的吕蒙不由一哆嗦。

孙权不想周瑜如此暴怒,一时竟心下发怵,只低头干咳,没敢回应。

“吕子明,是不是你鼓动主公向曹贼请降,令主公蒙羞,令我江东蒙羞?”

周瑜矛头很快指向了吕蒙。

吕蒙只得干咳几声,佯作淡然道:

“蒙以为都督所言不误,曹操乃大汉丞相,代表的乃是朝廷和天子,主公归顺曹操便是归顺朝廷,归顺天子也。”

“主公乃大汉吴侯,归附朝廷天子,乃是天经地义的忠义之举,怎能说是蒙羞呢?”

周瑜勃然大怒,厉声斥道:

“你休得在这里强词夺理,天下人皆知,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许都那位天子,只不过是曹贼手中傀儡而已。”

“归附曹贼,便等同于做汉贼,你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敢自称忠义?”

吕蒙被周瑜怼到理屈词穷,额头汗珠刷刷直滚,只得无奈的看向孙权。

这时。

缓过神来的鲁肃,则是一脸凝重的看向孙权:

“主公即使碍于颜面,不愿向刘备请和,也不该转而向曹操请降啊。”

“抛开曹操汉贼的身份不说,曹操的奸诈和实力,皆是远胜于刘备,主公向其请降,无异于引狼入室,与虎谋皮。”

“从眼前来看,或许是有利可图,可从长远来看,必会为我江东埋下大患。”

“鲁肃主公以长远计,万不可如此目光短浅呀!”

鲁肃还是老一套,万事要以抗曹大业为重。

孙权原本心下还觉理亏,可被周瑜鲁肃这两个臣子,你一言我一话的“教训”过后,却是越听越觉窝火!

“砰!”

孙权猛一拍案几,怒喝道:

“周公瑾,鲁子敬,你们两人何敢对吾如此咄相逼!”

“吾倒要问问你们,我孙权是主公,还是你们是主公?”

鲁肃心中一凛,陡然间意识到,自己言语过界,触碰到了孙权的底线。

周瑜却无视孙权质问,迎着孙权怒目,厉声道:

“江东之主,自然是主公你,可主公你这江东基业,却是伯符百战开创。”

“瑜受伯符托孤,自当尽心竭力辅佐主公,岂能坐看主公你误入歧途而不忠言进谏,我岂不是…”

孙权拳头渐渐握紧,那压制多年的怨气,此刻已脱闸而出。

当年孙策托孤于他,江东上下人人都认为他不如孙策,担不起这江东之主的重任,不服者多如牛毛。

正是靠着张昭和周瑜的拥护,他方能平定各方叛乱,坐稳了这江东之主的位子。

可就算他励精图治,将江东治理到蒸蒸日上,所有人嘴上不说,心里边却仍旧认为他不如孙策。

孙策,就是他的逆鳞。

此时周瑜情急之下,想搬出孙策来压他,正是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住口!”

孙权忍无可忍,拍案而起,怒道:

“我大哥已死了多少年,你休要将他搬出来压我,我乃江东之主,我想怎样就怎样!”

“你周瑜若是不服,你就去九泉之下找我大哥去,继续做他的臣子便是!”

大堂内,霎时间一片静寂。

鲁肃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看着孙权,万没料到他竟会说出这样的话。

这分明是对孙策的不敬,对周瑜积怨已深啊。

还有那句让周瑜去九泉之下找孙策,又是什么意思?

翻译过来,这不就等于在说:

你去死吧!

周瑜也懵了。

他拄着拐柱,僵硬的站在原地,错愕震惊的看着孙权,恍惚间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

“啊——”

突然间,周瑜一声悲亢的大叫,仰天狂喷出一口鲜身,身形摇摇晃晃倒退几步,躺倒在了地上。

气血攻心之下,竟已气到昏死过去。

“公瑾!”

鲁肃等大惊失色,慌忙扑了上去。

孙权见周瑜被气到吐血晕厥,脸上的愤怒瞬间变成了紧张,眼中也透出一丝悔意,意识到自己适才的话确实有些过份了。

就在他想要下阶,去查看周瑜时,却又犹豫起来。

迟疑片刻后,孙权还是没有走下去,只一声叹息,拂袖转过了身去。

建安十四年春,孙权正式上表请降,以归附朝廷的名义归降于曹操,并送子侄往许都为质。

曹操遂遣曹洪,徐晃,李典三将,率三万曹军由合肥南下入江东,与孙权会师于濡须坞。

曹孙联军合兵五万,水陆并进,再度向荆州进军。

江陵城南,刘军主营。

近五万余刘军步骑,已将江陵城围困两月有余。

江陵城本就乃荆州第二大坚城,又是刘表屯粮之所,城中积谷足可支十万大军一两年之用。

刘琮在得知蔡瑁陨命之后,便在蒯越的提议下,将北部当阳的文聘所部,西面夷陵等地镇守,以及监利于战败下阵来的幸存士卒,全部都龟缩入了江陵之中固守。

城中荆州守军,满打满算,还有近两万之众。

蒯越的战略很明确,依托于江陵城的坚固与粮草充足,固守待援。

刘备在巴丘大胜后,便与张飞的北路军,会师于江陵城下。

大军围城下寨,四面强攻一月,却不能撼动江陵城分毫。

中军帐内。

“不想这个孙仲谋,能屈能伸到如此地步,不惜送子侄入侄许都,向曹操求降,来换取曹军南下驰援。”

“此人忍辱负重之能,当真是古今罕见,确有勾践之奇呀。”

刘备看着手中情报,不禁唏嘘感慨道。

帐中一时议论纷起。

“孙权能厚颜降曹,这确实是我们没能预料到的,看来果然如伯温军师所说,孙权此人是毫无底线可言。”

徐庶话锋一转,却往地图上一指:

“不过曹孙联手已成定局,据细作回报,曹操的三万步骑已入濡须口,与孙权水军会合,应该很快就会水陆并进,再攻我荆州。”

“曹军的加入,正好弥补了江东军攻城的短板,云长将军在武昌方面压力必是倍增。”

“主公,恐怕我们得至少抽调两万步军,赶往武昌一线增防,方能确保东线万无一失。”

刘备微微点头,认可了徐庶提议,却又道:

“武昌方面确实当增兵,只是若抽走两万兵马,我攻江陵之军,便只余三万余人马。”

“城中刘琮守军,尚且有两万余人,我攻取江陵的难度,只怕也将倍增呀。”

徐庶叹了一声,说道:

“这么一来,强攻江陵是不现实了,那就只能智取,可是刘琮龟缩不出,又当怎么个智取法呢…”

徐庶苦苦思索,一时却无良策。

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仿佛本能一般,不由自主的望向了萧和。

而此时的萧和,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只是手中把玩着茶碗,望着地图若有所思。

“伯温,你可是想到了速破江陵的良策?”

刘备眼眸微微一这,从萧和熟悉的神情中,看出了些许端倪。

萧和思绪收回,却是一笑:

“计策和倒是想到了一个,不过主公可能还需要再耐心的稍等几日,等一个能帮咱们速破江陵的人。”

速破江陵的人?

刘备眼神茫然,全然听不出萧和话外弦音。

正待再问时,亲卫入帐来报:

“启禀主公,营外有一文士,自称是益州别驾张松,归蜀途经江陵,特来拜会主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