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风筝开始:我在谍战世界的传说 > 第 112章 填海兄准备跳槽

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经御前协商,首相近卫发布对华声明,对重庆政府再提三项决定,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及经济互助。

二十九日,汪填海亲信陈公博、周佛海赶赴港城,发布对国党中央党部诸同志公开信,以此来积极响应日本内部做出的三项声明。

艳电一出,举国哗然。

其实早在抗战初期,汪填海等人就不看好华国各界的抵抗之势。

在他们看来,积极与日本政府进行沟通合作,才是华国最正确的出路。

特别是在武汉会战过后,汪填海认为,如果日军进攻重庆,华国必然灭亡。既然如此,那还不如由我汪某人来主导对日谈判,行曲线救国之举。

但是在遭到蒋大总统三番五次的拒绝后,再加上国府内部又在今年三月份,推行了总裁制,更使蒋大总统的威望与权势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于是汪填海自认没有机会,再在国党内部掌握大权,他便一不做二不休,彻头彻尾的跟日本方面频繁联系起来。

在汪填海公开投日的时候,袁长安也回到了东京,新年到了…

………

裕仁欣赏着眼前的文征明真迹,频频点头称赞,“这等珍贵之物,也不怪康德彼辈出动禁内之人抢夺。

朕怎么听说,服部说这是准备献作朕的寿礼,为何现在就拿过来了?”

袁长安却一本正经的说道:“陛下,这是春礼。花子并没有说错,您的寿礼还在尚太宫呢。”

裕仁笑笑,伸手邀袁长安坐下后,便又将话题延转到,这次华国行政院长投奔帝国的上面。

“内务省这次行事很果决,现在看,效果非常好,华国政府内部也因此遭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只是内阁及参谋部还没有想好,怎么安排这位新投效的部长,长安,说说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袁长安没加思索的脱口而出,“看来这位汪院长是个机会主义者。”

稍加停顿后,他反而先分析起目前的占领区形势,

“华北形势复杂,陕北、晋绥军、重庆、帝国等多方纠缠环绕,对于稳定占领区,华北维新政府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而华南地区贯来都是华国的经济中心,我们成立的临时维持会缺乏政治影响力,我觉得帝国扶持那位汪院长的话,也不失为上策。

只不过,不知道这位汪院长的公信力如何,能不能迅速稳定华南局势,这个还值得商榷…”

听完袁长安简明扼要的表述完自己的想法,裕仁颇为赞许的轻轻点点头。

“看来这段时间,长安你对华国也没少关注,这是对的,不要因为一些不同的声音就产生厌弃的念头。

要知道,你也是帝国皇室的一员,该肩负的责任不是你想逃避就行的,明白吗?”

袁长安听着裕仁看似温和的劝导,也苦笑道:

“陛下,浅草商会之所以在我的安排下紧急扩展,就是为了能够缓解帝国物资方面的缺陷。

那些人攻击我的目的,无非是身后有人在故意推波助澜。

陛下,我的浅草商会,挡了不少人的路啊…”

裕仁闻言也是无语,其实他哪里会不清楚,面对利益,国内的那些财阀是怎样的一副嘴脸。

“只管经营好你的商会,满洲那边的事务想必你自己就能处理。

至于在其它地方,如果真的有人不顾及帝国的利益,朕也会授权于你,任何敢干涉商会正常发展的举动,你可以视为叛国自行处置。”

越到后面,裕仁的语气也越发的阴森。

看来,自己偶尔将一些战略物资运回日本,还是起到了作用,想到这里,袁长安也暗自得意起来…

………

河内,地处亚热带,素有“百花春城”之称。

河内在越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无论是从南方到北方,都是必经之地。

大兴街是河内这座城市最繁华的地段,汪填海现在就暂时栖身于此。

当跟他持有同样投降观念的一些部下纷纷赶来后,汪填海又跟他们磋商起日本内务省武官少村提出的一些要求。

“院长,承认满洲国这一点还算是顺应其事,其它几项依我看是否再行与他们协商协商?

您看连行政权都不能自主的话,我们跟傀儡还有什么区别…”

陈公博首先就点出了一些关键点,而铁杆狗腿子周佛海却只管拿眼瞧着汪填海,准备看看汪大院长是什么态度。

“公博兄,现在也仅仅是初步商议,成立新政府为时尚早。

日本人也是急需借助院长的声望,就凭院长在党内的地位,只要日本人不妨害国家生存,议和条件恰当的话,一些问题还是可以协商的嘛…”

见气氛有些尴尬,而汪填海的脸色又不怎么好看,一旁的高宗武急忙打断了陈公博的发言。

汪填海将众人的神色都看在眼里,就着高宗武的台阶也表示,主权肯定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至于一些枝末细节,就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来谋划了。

另外,现在既然已经跟重庆那边撕破了脸,大家还是多考虑考虑将来,别弃了那头,又得罪了日本人,最终得不偿失…

看看,这就是典型的汉奸理论。

……

重庆,蒋大总裁对于汪填海的潜逃也是大为光火。

在命人赶赴河内挽回汪填海的同时,也向特务处颁下指示,若商谈事不可为,就于外境将此僚秘密处决吧,免得被他搞得人心不稳。

陕省中央的态度也很分明,对于汪填海向日寇摇尾乞怜之举,在报纸上也是连番指责。

“这人啊,年轻时还是一副意气豪迈的样子,党争落了下风,就开始走上了歧途。

如今日寇亡我之心昭然若揭,此辈竟然置若罔闻,还有心思跟日寇眉来眼去的,简直无耻…”

一位领导气愤的骂道。

“哈哈,那一位也比汪某人好不到哪去,要不是我党联合其他民主有识之士强烈反对,以及全国同胞的呼声过于统一,嘿嘿,日寇还瞧不上汪某人呢…”

另一位领导也接着贬斥起又开始搞小动作的蒋大总裁。

是的,就在汪填海出奔前不久,重庆方面对于组织的态度,又开始含糊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