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811章 严嵩的城府,蒋庆之的名头

早安大明 第811章 严嵩的城府,蒋庆之的名头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军正在浩荡而行。

从昨日开始,严嵩就令加快速度行军。

“元辅,前方有地方官员相迎。”斥候回禀。

赵文华轻声道:“义父,京畿官员……要紧呐!”

能在京畿执掌地方的官员自然不简单,若是能拉拢几个,对严党的作用颇大。

严嵩眯着眼,看着前方城池,“大军不可停留,过!”

“义父!”赵文华这一路堪称是风光到了极致,每到一处都是他去打前站,好处收了许多,外加还拉拢了不少官员,结识了不少地方豪强,堪称是大丰收。

他有些失望的想再劝,严嵩冷哼一声,“京畿之地,耳目众多。”

此刻嘉靖帝正在冷冷看着大军,等着看自己是志得意满,还是……

“再快些!”

严嵩知晓自己必须拿出忠犬的姿态来。

大军开始加速,杜贺对杜保说:“严嵩有些慌了。”

杜保说:“爹,严嵩慌什么?”

杜贺嘿嘿一笑,“长威伯把大军交给他,你想想,身为首辅,手握大军,文武皆在手。严嵩担不担心被忌惮?”

“那他为何还一路得意?”每到一处,地方官员和豪强出迎,随后便是酒宴,严嵩几乎来者不拒。在杜保看来便是得意忘形了。

“严嵩也难。”杜贺笑的阴险,“大军走的太快,有人便会造谣,说他这是想急促赶赴京师谋反。走的太慢,会有人说他在观望京师局势,准备谋逆……”

“快也难,慢也难。啧!”杜保挠挠头,“爹,我以后还是从军吧!”

“为何?”杜贺对长子的要求是文武双全,若是能走文路就更好了,从此脱离武人这个阶层。

从前宋开始,武人就是后娘养的,就是谋反预备役,野心,跋扈,嚣张,残忍……所有负面词汇都是他们的标签。

到了大明,太祖高皇帝和成祖皇帝时武人的地位好一些,之后便走了前宋的老路。而且大明不同的是,大明是军户制。也就是那些军户世代从军。

一朝为武人,便形同于奴隶。儿孙也是如此。

杜保说:“这文官心思太多,我怕玩不过他们。”

“过来。”杜贺招手,等儿子过来后,一巴掌抽在他的后脑勺上,骂道:“有长威伯在,你只需学到他的五成,不,三成足矣。学到三成你怕个屁!”

“可……可伯爷教授的不是这等动脑子的学问。”

“傻子。”杜贺笑道:“这些不是学问。”

“那是什么?”

“那是吃亏换来的阅历。”

“啊!”初出茅庐的前纨绔子弟愕然。

“为父能有今日,便是吃了半生苦头。”杜贺想到了当初自己和蒋庆之打赌的事儿,打赌输了个倾家荡产,最后还是被马氏逼着去新安巷投诚,这才换来了今日的风光。

想到这里,杜贺叹道:“大郎,你可知男人一生最要紧的是什么?”

“权力,人脉,钱财,学问,……”不愧是权贵子弟,开口便道出了权贵立家之本。

权力和关系网第一,有了权力和关系网,钱财你想啥时候要啥时候就有。

权力变现古往今来都是惯例。而大明不同的是,隆庆开关后,商人的财力迅速膨胀,随之一起膨胀的还有野心。

豪商们不甘心站在庙堂之外,便通过各种手段和官员们联在一起。在朝堂,在地方,他们的代言人无所不在……

后世鹰酱的格局也有些这个味儿,但不同的是,大明豪商们的眼界之狭窄,能让后人嗟叹大明不亡没天理。

这群棒槌眼中只有利益,什么长远规划,什么战略,什么大局……抱歉得很,和我没关系。我只要钱,只要权力……

当这群人通过各种手段直接或是间接控制了大明后,大明覆灭的格局再难撼动。

“不。”杜贺在冷风中吸吸鼻子,感慨万千的道:“男人此生最要紧的是,娶个贤妻。”

“见过元辅!”前方地方官员和豪强们行礼。

赵文华策马出来,在他的眼中,这些人便是行走的钱财,行走的人脉,他心疼的道:“大军粮草不多,需急速回京,就不在地方滞留了。”

赵文华策马回去,严嵩淡淡的道:“军中粮草所剩几何?”

“两日。”赵文华说,“不过户部那边有安排。”

大军到了京畿就没必要随军带着大量粮草,拖累速度不说,耗费还大。

“户部那边说了,此次大战粮草损耗颇多,能节省一些是一些。”赵文华觉得吕嵩有些小气了。

“大军在外数月,从大明各处运送粮草到京师的损耗,再把粮草从京师运送到大同一线的损耗……元辅,那数目令人触目心惊呐!”

作为智囊、幕僚,沈俊等人不但要为严嵩出谋划策,还得负责文书等事项。此次跟随大军,沈俊觉得大开眼界。

严嵩点头,“接近年底了,各处存粮不多。都不容易,能省一些是一些。”

赵文华很是遗憾的回头看看那些官员,这时有数骑疾驰而来。

“是东楼身边的人。”赵文华招手,数骑过来,为首男子行礼,“见过元辅,见过通政使。”

“东楼可是有事?”严嵩问。

“小阁老不小心落马,崴了脚,正在家中歇息。”

“可严重?”严嵩有些急切问道。

“就是脚脖子那里肿了些。”

严嵩松了口气,突然想到一事,“蒋庆之那个孩子的满月可是近几日?”

来人低着头,“算下来是今日。”

严嵩叹道:“东楼啊!东楼!他这是……哎!”

知子莫若父,严嵩把两件事儿连在一起,就知晓这落马崴脚里的猫腻。

等来人走后,赵文华说道:“义父,陛下怕是要行新政了。”

前几日他们就收到了各种消息,所有消息都带着疑问:元辅,咱们跟,还是不跟?

严嵩苦笑,“这满月宴便是一次站队。东楼不去……陛下会如何看?”

赵文华说:“陛下离不得义父和东楼。”

“蠢货!”严嵩冷冷道:“老夫为首辅,靠的是忠心耿耿。若老夫首鼠两端,骑墙观望,你以为陛下会投鼠忌器?沈俊。”

“元辅。”

“马上写一份奏疏,老夫……请罪!”

沈俊眼中多了钦佩之意,“是。”

马上有人准备了文房四宝。沈俊就在马背上草拟奏疏。

“义父,那是个龙潭虎穴,是地狱啊!”赵文华觉得严世蕃的选择没错。

“你以为新政败了,咱们就能幸免?”严嵩叹道:“一旦新政失利,陛下怕是……咱们就会沦为替罪羊。”

赵文华本性贪婪猖狂,闻言说:“咱们人多势众,难道怕他们不成?”

历史上这厮就是这般狂妄,最终被徐阶利用,在嘉靖帝那里告了一状。

“你还是不懂。”严嵩轻声道:“新政一败,陛下怕是唯有退位一途。”

赵文华身体一颤,严嵩说:“不退位,就得沦为傀儡。故而不如退位让新君来收拾残局。新君即位,局势危若累卵,他唯有把蒋庆之和咱们丢出去,以平息天下士大夫们的怒火,否则……处处烽烟呐!”

“咱们这是在火中取栗。”赵文华苦笑。

“不。”严嵩摇头,“火中取栗的是蒋庆之!”

赵文华想到了这个老对头,“是了,他和墨家顶在了前面。新政一起,他便是范仲淹王安石第二,咱们躲在后头看风色,也好!”

“所以,你以为老夫为何愿意领着大军,看似一路风光,实则一路被帝王猜忌?”严嵩轻声道:“蒋庆之回京,陛下迫不及待想发动新政,君臣相得……新政头号大将舍他蒋庆之还能有谁?老夫若是在……”

“此刻义父怕是被群起而攻之了。”赵文华心中一凛,对老义父的城府暗自钦佩。

“今日的新安巷想来会很是热闹。”严嵩看着京师方向。

“蒋庆之若是身死,新政必然不了了之!”赵文华说。

严嵩默然。

这也是他忌惮蒋庆之的地方。

嘉靖帝太过倚重这位表弟,对严嵩和严党便是一种威慑。

“你为何……不死呢?”赵文华的声音在冷风中飘散。

……

新安巷外的一家酒肆里,身材魁梧,面儿黝黑的马老六目光扫过麾下兄弟,沉声道:“咱们久在京畿外围劫掠,这是第一次进京。京城可繁华?”

二十多大汉或是衣襟敞开,或是挽着袖子,桌子上摆满了酒菜,吃的一片狼藉。

“大哥,这京师果然繁华,咱们何时能来劫掠一把?”有人问。

“今日便是机会。”马老六喝了口酒水,“老子一直没告诉你等此次进京的目的……”

众人放下筷子,缓缓咀嚼着,等着他解开谜底。

“那日有人寻到我,开出了三十万钱的报酬,三十万钱,兄弟们一人一万,能快活许久。老子心动了,便问是要作甚,只要不是杀皇帝,老子啥都敢干。”

众人听到三十万钱,眼中都露出了贪婪之色。

“大哥,可是去杀贵人?”

“嗯!”

“是谁?”

“蒋庆之!”

呯!

有酒杯落地。

二十余悍匪,大半面色惨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