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802章 干

早安大明 第802章 干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夏言最近在写书,蒋庆之进了他的房间,夏言抬头,“且等等。”

蒋庆之拿起一张手稿看了看,是一篇文章。

“这人老了,就念旧。担心自家死后被世人遗忘。”夏言一边写一边自嘲,“老夫当年也曾嘲笑那些编辑自家文章诗词的老家伙,觉着自己不会如此。”

“挺不错。”蒋庆之说。

“前日老夫的一个老对头死了。死之前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把自己的诗词文章编辑成册,传于后世。据说此人死不瞑目。”

夏言叹道:“这人吧!活着贪名利欲望,死了也是如此。至死也执迷不悟。难怪方外说红尘乃苦海,世人不知,还甘之如醴。”

蒋庆之笑道:“夏公精神矍铄,至少还得折腾二十年。”

“至少二十年?”夏言把手稿扇扇,让墨迹快些干透,起身道:“老夫那个老对头身子骨看着颇为不错。前日归家还让人弄肥羊下酒,可刚吩咐完,人就坐在椅子上不动了。家人过去一看……这人啊!就这么去了。”

“这是有福气的。”蒋庆之说。

“何来的福气?”夏言叹道:“他宦海大半生,刚致仕半年,正是享受含饴弄孙,悠游林下的好时候。”

“人老多病。到了那时候,缠绵病榻,被病痛折磨……反不如就这么一下就去了,无痛而去,便是福分。”

蒋庆之放下手稿,夏言指指他,笑道:“人老多病,可儿孙是干啥的?正好享受儿孙照拂。人说前半生照拂儿孙,就是等着后半生享福,你倒好,反其道而行之。”

蒋庆之只是一笑。

后世空巢老人多不胜数,就算是有儿孙在身边的,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在那个卷到了极致的时代,儿孙哪里有功夫照料老人?

老了,病了,自己去医院,自己照料自己。不行了,自己……去死。

这是后世的社会格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是和社会氛围,和当时的价值观有关系。

个人主义成为主流,利己主义成为时尚。

不少老人也开明,生孩子不是为了让自己老有所依,只是生命中的体验罢了。

前世蒋庆之的父母离了,双方各自组成了自己的家庭,也就是说,他并无为父母养老的责任。

对方也不需要不是。

但人就是贱皮子,他反而觉得有些茫然,觉着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值得自己牵挂的。

人要有牵挂魂才能安定。

蒋庆之就像是个孤魂野鬼,满世界转悠,看似过上了财富自由,让别人羡慕嫉妒恨的好日子,可内心深处空虚的一批。

当他在这个世界有了儿子后,整个人从里到外仿佛都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清洗。

刚到大明时,蒋庆之是带着一种外人,第三者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他不知自己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中兴大明?

这是被逼无奈。

整个人依旧是孤魂野鬼的心态,哪怕是有了妻子,灵魂仿佛依旧在飘着。

直至看到孩子的那一刻,蒋庆之神奇的发现,自己飘荡茫然的心,一下就沉了下去。

那种稳,以及说不出的安定的感觉,让他感动的几乎热泪盈眶。当时便借着抱孩子掩饰了过去。

蒋庆之给夏言准备的是小院子,房间也不大,富城见了担心夏言不满意,蒋庆之却说夏言必然会欢喜。

果然,夏言搬过来后,对小院子的布置赞不绝口。对小房间更是倍感惬意。

富城纳闷,便请教蒋庆之。

蒋庆之说:“一个人独居,住所越大,房间越大,这人就觉得越空虚。小房间,能让人有安全感。”

安全感?

富城前半生在宫中厮混,习惯了那等高大巍峨的宫殿,所以无法理解这等感觉。

二人去了外间坐下。

“户部吕嵩那里不可急切。”夏言和徐渭的看法是一致的,“吕嵩毕竟是儒家大将,若是你太过急切,恩情也会化为忌惮和猜疑。老夫看最好是在他绝望时再出手。”

老头儿冲着蒋庆之挑眉,“小子,可是担心陛下那里?”

老头儿成精了,蒋庆之点头。“我担心施恩吕嵩太过。”

“陛下对你不错。你又是个性情中人,知恩图报。”夏言叹道:“当初老夫以为你会以外戚身份在朝堂上自成一派,和严党斗。可那是昙花。”

昙花一现,虽美,却转瞬凋零。

“知晓老夫为何愿来新安巷吗?”夏言说,“外戚结党成势,多是为了争权夺利。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而你却不同,老夫冷眼旁观,你所言所行,尽皆是为了大明,为了陛下。这是长久之道,也是正道。”

“合着您还观察了许久?”蒋庆之莞尔。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何要三次才肯去?”夏言抚须,“便是要看刘备的志向。志同道合方能长久。”

老头儿这话中都是人生智慧,蒋庆之点头,“道不同,就算是勉强辅佐,日久必然矛盾重重。”

“你以为陛下是傻子?”夏言笑道:“老夫敢打赌,陛下……他也在看着你!”

夏言声音低沉,“年纪轻轻就大败俺答,你可会得意洋洋?可会跋扈嚣张?陛下为何让你在此刻接手户部贪腐案子?难道其他人不成?不是,陛下是想借此看看你的心性。”

蒋庆之呼出烟气,透过烟气看着夏言。

“小子,沮丧了?”夏言笑道:“新政一旦开启,那便是山呼海啸。多少人要取你项上人头?多少人会挡在你前行之路上,多少人会在背后捅你刀子,多少人……会口腹蜜剑,会巧舌如簧……你可准备好了吗?”

“与人斗,其乐无穷!”

蒋庆之笑了笑,眼中有凛然之意。

他既然决定了走这条路,自然就做好了准备。

“你一回京就缩在了新安巷中,整日婆娘孩子不离口。外界不少人都在说你是怯了。是啊!击败俺答后你名震天下,也算是功成名就了。就算是躺在功劳簿上,子子孙孙也能吃到改朝换代那一刻。庆之!”

“嗯!”

“你准备好了吗?”夏言神色肃然,“前宋时,范仲淹黯然下台,王安石黯然下台……那是前宋,有不杀士大夫的规矩。可这是大明。你要割那些人的肉,那些人便会要你的命!”

“没什么可准备的,夏公。”蒋庆之抖抖烟灰,挑眉道:“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火枪!”

……

“齐射!”

砰砰砰砰砰砰!

西苑有大片空地,此刻百余人列阵,在一个内侍的指挥下齐射。

嘉靖帝就在不远处,身前是几个拿着巨大盾牌的侍卫。

前方的靶子被打的凌乱,黄锦叹道:“这里不过百余人,大战时数千火枪一起发射,那威势,难怪俺答麾下会大败。换了奴婢第一次见到这等犀利的火器,定然会丧胆。”

嘉靖帝淡淡的道:“那是悍卒。”

黄锦脸一红,知晓道爷是在说自己进宫多年,连鸡都没杀过,哪里能和俺答麾下的悍卒相提并论。

“想试探朕的人多不胜数,不少你一个!”嘉靖帝走了过去,查看靶子。

黄锦呆立原地,张童提醒他,“黄太监,陛下过去了。”

嘉靖帝用手指头扣扣木靶上的孔洞,问:“可有甲衣能抵御?”

内侍恭谨的道;“陛下,若是距离不远,什么甲衣都无法抵御。”

“多披几层呢?”张居正今日陪侍在侧。

“多批几层……”内侍苦笑,“甲衣沉重,多披几层别说是厮杀,怕是走动都难。”

张居正恍然大悟,“是了,前宋时有步人甲,据闻厚重无比,可硬扛敌军铁骑,不过却移动不便。”

仔细测试了一番,嘉靖帝很是满意,“有人说两卫火器足以护卫京师,护卫大明,你以为如何?”

在帝王身边随侍,看似尊荣,但所谓伴君如伴虎,帝王心思难料,若是应对有差池,别说是什么宰辅预备役,此后就准备坐冷板凳吧!

张居正却不假思索,“陛下,此乃偷安之言。”

“偏安吧!偷安……看来你对这等言论颇为不满。说说。”

被看好的庶吉士轮班在嘉靖帝身边侍候,通过观察帝王和宰辅重臣们议事,通过拟定旨意,可以一窥庙堂。

这些庶吉士经过了这等磨砺和学习后,眼界比那些普通进士,普通官员高出不止一筹。一旦出外为官,起点高,格局大。若是在地方为官出色,一朝回京,那便是真正的宰辅预备役。

这便是具有大明特色的宰辅重臣的培训方式。

张居正知晓这是考察。

他微微思忖了一番,说:“陛下,虽说俺答此次大败,可只要他能压制住麾下,随即四处征伐,收拢部族,用不了几年便能恢复实力。”

张居正看了嘉靖帝一眼,嘉靖帝点头,“太祖高皇帝派大将远征草原,成祖皇帝五度北伐,可没用多久,草原异族依旧死灰复燃。可见要想一劳永逸是万万不能。”

“臣以为,当居安思危。”

“你们那位巨子……如何看?”

张居正心猛地一跳,“陛下……”

“怎地,机密?”

“不。”张居正联想到最近的一些传言,谨慎的道:“长威伯曾说,宜将剩勇追穷寇。”

“宜将剩勇追穷寇……”嘉靖帝眯着眼,“那瓜娃子,一直躲在新安巷中,这是要看朕对新政的态度。”

新安巷,伯府。

蒋庆之对夏言说:“君择臣,臣亦在择君。”

新政凶险,若是道爷迟疑,蒋庆之会采用别的方式来挽回大明国祚。

夏言定定的看着他。

良久。

“那么,你觉着陛下会如何选择?”

“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