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华娱:塌房后,我靠才华翻盘 > 第二百六十四章 炸裂、一曲《庐州月》

这时,随着票数公布,直播间的观众们在看到白天不懂爷的黑取得最后的胜利以后,纷纷在直播间评论起来:

“刚刚没有公布投票的时候,我就笃定,肯定是白天不懂爷的黑获胜,但当时还有人跟我七个不服八个不奋的,现在看结果,我说的没有错吧?刚跟我犟什么呢?”

“不是,你装你马了个波一的啊?我平生最讨厌的

《华娱:塌房后,我靠才华翻盘》第二百六十四章 炸裂、一曲《庐州月》

本章内容字数过少,其他网站可能还在更新中,后续会自动修复。

以下内容与本书无关。

仁寿,一个极尽美誉的年号,因去岁太史令袁充表称日影渐短、白昼变长乃璇玑正位之福庆,皇帝尤信符兆之应,又恰逢新立太子,闻言便下令取日长之意以为年号,由是改元仁寿也。

改元后一月,朔日朝参时,皇帝正于殿上视听朝政,忽日食当空,天地昏暗,朝野上下莫不震动。

因《左传》有言“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而二月初一未至春分,岂非大灾之兆耶?众人大为惊恐,不由得想起半年前的一场变故。

开皇二十年十月,经过多方搜罗罪证,皇帝终于下诏废黜太子杨勇,其子女皆废为庶人。接着,太子家令邹文腾、典膳监元淹、通直散骑侍郎元衡等十余人一并处死,没其妻妾子孙、田宅资财;东郡公崔君绰、瀛州术士章仇太翼等四人免死,各杖一百,并举家没官。

一时间朝堂震荡,人人自危。有如左仆射高颍、五原公元旻、文林郎杨孝政、太子洗马李纲者,冒死苦谏皇帝仍未果。

故太子杨勇宽厚率真,无矫饰之行,参决军国政事时,常能决断正确,于国颇有禆益,一度有人上表请求皇帝逊位于春宫。然杨勇喜衣饰华丽,而皇帝素崇节俭,六宫咸服浣濯之服,皇后衣物尚不饰彩领。又冬至时百官朝贺东宫,杨勇欣然张乐接受庆贺,皇帝闻听后大为嫉恨,下令群臣不得上贡东宫。此后甚至派人伺候于玄武门与至德门之间,监视杨勇一举一动。加之杨勇疏远元妃而尤宠云昭训,元妃暴卒后,皇后疑为太子所害,更加属意不好声色的晋王。杨勇既失爱于帝后,杨素等人更是巧言诋毁太子奉迎圣心,就连贵嫔陈氏等人亦美言晋王之德,令皇帝愈定废黜之心。

于是,在君父忌惮、内外喧谤的多方构陷下,杨勇每有过失必被奏闻。终于在开皇二十年十月初九日,皇帝陈列军队,召集百官宗亲,御于武德殿,当即下诏废黜杨勇及其子女。杨勇泣涕谢罪,拜谢而去。众臣虽是怜悯其遭遇,在天威之下却只有沉默。

此后半月,皇帝诏立晋王广为太子。是日,天下却地震,京师大风雪。太子见状,上奏请降章服,并请宫卿对其不称臣。皇帝闻言大为赞赏,下诏从之。

而今事过半载,却日有食之,莫非上天有何警示耶?朝臣们心中惴惴。而雅信符应的圣人却并未如先前大肆救日,只令太常寺祭社祀神,便草草罢了朝。故众人即使百般猜测,却也不敢妄自揣夺,生怕一言不慎招至杀身之祸。

趋利避害为人之常情,然亦有见风使舵者,尤喜天象异兆,一旦巧饰得当,取悦了君心,前程自不必说。就如皇帝受禅之初,好以符瑞表示受命于天,故而多有伪造祥瑞而献者。

著作郎王劭亦好此道。

皇帝既罢朝而去,朝臣面面相觑,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各自散去。

出了皇城将近日中,王劭却并不着急赶回家,只令童仆牵马沿着东西向的街道慢行。

二月的大兴城正值春寒料峭,风拂至面上仍略生疼,街道两旁的榆槐却已新生了绿芽,宛如一条条绿丝线划过大兴城碧蓝的天空。

大兴城在汉长安城之东南万年县界,南至终南山子午谷,北枕龙首原。因汉宫朽蠹,污水不泄,皇帝曾梦洪水淹城,于开皇三年迁建于此,并以初封大兴公名之。

都城因着“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的重要性,其布局往往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兴城的设计即完美地阐扬了“建邦设都,必稽玄象”的象天思想。

当初设计新都的宇文恺将龙首原东西走向的六条高坡视为乾之六爻,乾卦属阳称九,自上而下,皇帝所居的宫城置于“见龙在田”的九二之坡,据北而立,以象北辰星。百官衙署的皇城设在九三之坡,以象环绕北辰的紫微垣,而“九五之尊”的九五之坡则在东西两边各建兴善寺和玄都观以镇帝王之气。

全城被东西、南北交错的二十五条大街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其中南北排列十三坊,象一年有闰;皇城以南,东西各有四坊,象一年四时,南北各设九坊,取《周礼》风水四象图的“五城九逵”之制;这一百零八坊象征一百零八颗星宿,向北环拱着紫微垣里的帝星。

大兴城畦分棋布的格局宛如浩浩宇宙,居于天中的帝王如同神圣的天帝,掌控着苍生的生死祸福,而芸芸众生不过一粒毫不起眼的尘埃,甚至连微茫的光热都来不及发出,便暗淡在了浩渺的星河里。

王劭却从不轻视这些“尘埃”,反而乐于记撰平淡生活后的奇遇。故今得空,他便去了城西利民市一小曲内临路开设的一间酒家胡。

与城东都会市附近多住勋贵不同,利民市周围坊里多为平民住宅,此处经营亦为衣烛饼药等平常货物,不像都会市普遍经营珍品奇货。但因百官按制不得入市,且商人为贱类多居利民市附近,其店肆却多于都会市。又因利民市距开远门近,许多远道而来由此门入城的胡商多会居于此地,因而利民市云集着胡人开设的波斯邸、珠宝行、货栈、酒肆等胡店,其繁华热闹反而远胜于城东的都会市。

市鼓方过,肆里酒客不多。王劭将马匹交给随从牵走,方一入门,当垆的胡姬笑靥如花迎上来,操着一口流利的洛下音问好:“著作郎好在否?”说着恭敬地引他去往常坐的席座。

王劭随口报了菜品:“一碗滚热的馎饦汤、两张新出炉的胡麻饼、一盘去腥的生羊脍、一碗蒸好的诃梨勒。”

“您请暂候。”胡姬一一记下,领命告退,经过角落的食案时,被另一客人拉住悄悄问话,“那人为谁?”

因同为吐蕃人,二人早先熟识,胡姬小声道:“当朝著作郎。汝方来大兴不久,有所不知。”

那人眸光一亮:“可否为我引荐呢?”

胡姬墨灰色的眸子似映入了窗外的点点阳光,涂赭的面上露出妩媚的笑容:“汝岂欲阿谀官家人耶?”

“实不相瞒,来了大兴方知中国富裕,我本欲买丝绸回去贩卖,现觉不如于此做个小营生,若结识了西市署、平准局的官家人,有了门路日后也好办事。”

胡姬颇有同感地点头:“中原国强人富,轻我胡人为贱流,不易打交道。听闻著作郎因撰写《皇隋灵感志》而受赏优厚,许在朝堂有些人缘。汝既想结识于他,只须投其所好便可……”

“他喜好甚么呢?”那人迫不及待询问。

“人道著作郎好诡怪之说,尚委巷之谈,你不如与其谈些奇人怪事……”胡姬提点了一句,因新进了酒客便先告退。

因他二人以胡语交谈,旁人只当是平常问答并不在意,自顾闲谈着上午的日食天象,大抵是些无稽之谈。

不多时,酒食一一上桌,一直静坐的王劭未听见坊间新闻,便安心用食起来。

“著作郎安和好在!”

王劭抬首看去,一辫发胡人学作汉礼,正朝自己问候,略略还礼,并不屑于与之交谈。童仆见状,试图驱走他。

胡商略尴尬,却仍继续道:“听闻著作郎颇知符命,我有一事欲请教于您。”

王邵一听,来了兴致,阻拦了随从,示意他入席。边将羊肉片蘸着酱,边问:“何事?”

“在我们吐蕃,有一传闻,拉托托日年赞在位时,曾天降一尊绿松石宝塔和一卷经书,时人皆不识要义。当是时,有天音说道‘过五代后,将有能解斯义者出世’,因此赞蒙视为神物,而供奉已然五代,却仍不见解义者。后我路遇天竺婆罗门,其指示为:圣者观自在菩萨为洗涤恶趣之地,自体内射出四种光芒,其左眼之光射向汉地京师,投胎于一名女婴,此女精通经史,据说将会母仪天下。”胡商观其神色专注,又见旁座的客人朝这边频顾,心觉事成一半,继续侃侃而谈,“婆罗门又言观音菩萨以三昧力由眼中放大光明,多罗菩萨即由光明而生。此多罗菩萨以慈悲光救度众生如慈母,被吉祥安乐普照的汉地皇宫将诞绝世公主,此公主身有青红莲花香气,精通诸名卓绝超人,与解义者有奇缘。我跋涉一年来至京师,欲寻访多罗菩萨化身,却不知该寻往何处。”

果是奇闻!王劭抑制不住的激动,停箸忙问:“此女生于几月?”

胡商装模作样回想了想:“婆罗门说是二月。”

王劭心中略作思量,却无所谓地轻啜了一口清酒:“汝知彼京师即此京师耶?而非南陈京师之建康、萧梁京师之江陵耶?”说着眯眼看向他。

胡商本不善汉话,听他一段绕舌的言语,更是不明所以,又听他言中似有暗示,一时愣住不敢乱答。而邻座的客人见他一脸懵懂,纷纷笑话道:“胡儿浅陋无识,自然不知这刘宋高齐萧梁,更遑论拓跋魏宇文周了!”

被众人嘲讽,胡商讪讪笑着:“哦……婆罗门只说是汉地京师,正因不明,故才请教于著作郎。”

“此女当生于江陵。”王劭轻捋胡须,笃定笑道,“当朝太子妃是也!梁室兴佛,而萧妃为梁明帝女,生于二月;为晋王妃时圣人梦谶有神附体,而今贵为太子妃,日后自不必说。”说着环视了众人,轻笑道,“此事人尽皆知,并非新闻。胡儿不知避讳尊者,竟妄言欲访太子妃,只怕枉丢了性命!”

众人亦指点着胡商,嗤笑其不知天高地厚,便不再细听,各自继续行起酒律来。

本想以此为谈资投其所好,不想竟招来一顿训斥,胡商吓得面红耳赤,再不敢多言。

“此话尔不当外道,保全小命要紧。”王劭喝下最后一口酒,嘱托了他后,便令家僮付账而出。

不时观望这边的胡姬过来嗔道:“怎就惹恼了著作郎?不如我求了店家,留汝在此作个跑腿的酒博士?”

胡商叹了叹气,颓丧着起身出去,口中胡语喃喃:“那女婴当于此月出生,如何已是太子妃了……”方出店门,便被人喊住,抬头看去,正是著作郎的童仆,一脸错愕,却听他道,“阿郎请你过府一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