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八十三章 分割

晚唐浮生 第八十三章 分割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1:18:40 来源:小说旗

乾宁四年五月初二,整个陈许的局势愈发紧张。

蔡水方向,朱全忠亲领之长直、飞胜、雄威、控鹤、踏白等军一路北上,顶着定难军两千余骑的袭扰,速度非常快,到当天傍晚扎营停驻的时候,已经离扶沟只有不到百里了。

袭扰的定难军伤亡比较大。可以预计,朱部大军在接下来几天内的速度将会加快。

这个战场,邵树德称之为蔡水战场,以袭扰、迟滞为主。目前他已经下令定难军其余诸部尽快南下,与主力汇合,加大对朱部主力的迟滞与袭扰。

汴州方向,基本放弃了。只留了九千余侍卫亲军监视、征粮,保持存在感。

天德军以及正在赶路的顺义军除押运粮草物资外,还将遣一部东进,监视朱珍部。

朱珍的曹州军团确实是一个极大的威胁,首先有足够善战的两万余老兵,其次在附近地区号召力较强,能得到地方州县的响应。前几日他遣使至滑州,原本降夏的几个县又反水了,若不是此人的动向有点奇怪,汴州之围可能已经解了。

郾城方向,丁会的撤离可能有点困难了。

庞师古撤退,颍水是他的朋友,可以阻挡追兵。但丁会撤退,还得想办法渡过颍水,无论向北还是向东,都绕不过。

而且折宗本与丁会当了多年老冤家,睡觉时几乎都要睁着一只眼睛看着丁会,盯得非常紧。诸部蕃人,除当游骑使用的外,大部分被他调来攻打佑国军的营垒、城池。威胜军当然也不会闲着,双方的攻防战非常激烈,互有死伤,纠缠得比李唐宾、庞师古激烈多了。

昨日,天柱军及土团乡夫近两万人已经南下,至郾城侧后扎营,与威胜军一东南、一西北,死死钳着佑国军,不让其撤退。

汴州、蔡水、郾城,这是三个次要战场。

当然,次要不代表不重要,也不代表拖住的敌人不多,只不过消灭的优先级不高罢了。

许州,始终是主战场。这不,五月初一当天,邵树德甚至亲自下场,带着铁骑军浩浩荡荡南下,疾驰至许州东南。

五月初二,忠武军一部五千及长社乡勇三千多人赶到,与飞龙军八千余人当道设寨。

一天半的时间,长剑军在各种阻碍之下,居然已前进了四十里,离许州城只有二十里的距离了。

邵树德对长剑军选择的道路有些意外。

根据昨天收到的消息,长剑军是先往北,向庞师古部靠拢,然后齐头并进。但实际上人家在夜中拐上了许—蔡驿道,直接抄近路往许州跑。

游骑侦知后,原本防备郾城方向佑国军的飞龙军立刻调整作战任务,就地扎营。忠武军也接到了命令,赵麓、赵岩兄弟紧急率军南下,堵截长剑军。

至此,战场上的梁军已经被分割成了好几大块。

首先打响的是颍东前线。

经略军花了一上午时间,渡过去了两千战兵、一千辅兵、三百骑兵,随后猛攻匡卫军的营地。

贼军留守人员没想到夏兵来得这么快、这么坚决,稍作抵抗后便骑上马骡,分多个方向四散而逃。

骑兵进行了象征性的追击,辅兵留下来清点物资,战兵继续接应渡河人员。

而在稍北一些的颍桥镇,渡河的护国军则遭到了坚锐军的反击。

封藏之站在河西岸的高台上,仔细观察。在河岸边,数十名军士正在齐声高喊。

“庞师古已经跑啦!”

“你们当了替死鬼!”

“庞师古根本没把你们当自己人!”

“投降吧,夏王仁德,不杀俘。”

“你们跑不掉了。许州在我手,往哪跑?”

“若死战不降,寸草不留!”

坚锐军大营之内,张筠、郭绍宾面面相觑。

说实话,他们也不想打。河清之战,死了那么多老弟兄,也没见有什么说法。

被调到许州一年了,人员死伤惨重,补进来的都是什么烂人啊?大片的士气低落的乡勇,虽说坚锐军自己的士气也高不到哪去。

“夏人所说,军使觉得如何?”张筠问道。

“十有八九为真。”郭绍宾叹了一口气,道:“来人!”

亲将很快走了过来。

“遣人去查探一下,庞师古到底还在不在。”

“遵命。”

两人继续看着。

夏人还在修建浮桥,但阻拦的坚锐军士卒很明显受到了影响。不断有人回头张望,喧哗声不小。

郭绍宾气得一拳砸在木栏上。

一般而言,军士们不至于因为敌方的言语受到影响。但如果长期作战不胜,而且各种不利的消息不断传来,且事后被一一证实的话,就或多或少要受到影响了。

更何况坚锐军是外系杂牌,长期以来受气严重,士气不是很高,受到的影响就更深了。

这仗,还打个屁!两人之所以还在坚持,只不过想“死”个明白罢了,如果庞师古真跑了,哪怕后面证实是交替掩护撤退,他们也不准备陪庞师古玩下去了,当追兵是好玩的么?凭什么你先走?

“报,夏贼定远军已渡河千余人,包抄而来。”突然有斥候前来禀报。

“千余人就敢这么嚣张?”张筠气极反笑,道:“王遇狗胆不小,不怕将他围杀了?”

郭绍宾拉住了张筠,叹道:“贤弟,任他去吧。”

张筠先是愕然,随后垂头丧气地盘算起了将来。

坚锐军新补充的乡勇不谈,目前剩下的老兵以曹、濮、兖、郓、徐五州居多。家人多在汴、曹二州,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是不愿意投降的。可如果夏人占领汴、曹呢?如今看来,可能性不小,那么投降的阻碍就没那么大了。

“慢慢等吧。”郭绍宾说完这句,便闭目养神,再不说话。

******

五月初一,定远军从颍桥镇北十余里的地方渡河。

一开始被对面乡勇的箭矢压得抬不起头来,不断有人惨叫着落水。

好不容易过来了三四百人,几乎人人带伤,形容凄惨。

贼军乡勇数百人退守壕门前,继续射箭。而在寨墙、敌楼之上,还有许多弓手在居高临下射击。他们不用着急出战,按照惯例,无需等太久,坚锐军大队人马很快就会杀到,届时各方合力,聚起步骑五六千人,杀几百夏人残兵还不是手到擒来。

王遇回头看了看刚返回对岸的船只,道:“诸位,船已回去接援兵,缓急帮不上忙。贼人若合兵压来,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前有敌,后无退路,不可返顾。”

众人都是打老了仗的精卒,知道军使说的是实话,纷纷点头。

“嗖!”一箭射来,正中王遇左小臂。

王遇脸色潮红地咳嗽了两声,怒道:“贼子死到临头,犹不自知,诸君随我薄营,非要斩了射我之人不可。”

说罢,一马当先冲了出去。亲兵急得不行,快走几步,执盾挡在他身前。

三百余将士见荣华富贵在身的军使都敢亲自冲杀,纷纷感佩。还能动的两百多人拿着器械,怒吼着冲了上去。

短短数十步的距离,箭矢愈发密集,不断有人倒下。王遇就像块吸铁石一样,浑身“长满”了白羽。

“让你射我!”一槊刺下,当面贼兵一声不吭地倒下。

“杀!”身后稀稀拉拉百余名定远军甲士涌了上来,刀斧枪槊齐上。

贼人慌慌张张地弃了步弓,换上长枪,且战且退。

“是不是你射我的?”王遇仗着重甲在身,死命往前冲,又一槊刺下。

贼兵还没来得及回答,长槊已从甲叶缝隙间钻了进去,一击毙命。

“是你射的?”王遇步槊没能拔出来,干脆弃之不用,随手接过一把长柯斧,重重斩下。

头颅高高飞起,嘴巴还大张着。

“还是你射的?”又一斧斩下,当面贼兵仓皇急退,但还是被重重斩在颈部。

“没胆的货,都不敢站出来么?”王遇的兜盔在混乱中被贼军兵刃斩飞,幞头上亦中了一箭,头发全部散了开来,此时他满脸鲜血,披头散发,长柯斧上血迹斑斑,活似恶鬼一般。

将士们见军使如此勇猛,士气爆棚,极力死战,很快就阻拦他们的数百乡勇打崩,四散而逃。

“是你射的么”王遇抓住一名乡勇军官,怒问道。

“将军息怒。”此人脸色苍白,战战兢兢道:“我见将军身上甲胄精美,定是贼—贵人,便射了一箭。”

“还真是你!”王遇怒道:“给老子拔了。”

此人壮着胆子将箭矢拔了出来。王遇冷笑一声,抽出腰间铁剑,咔嚓一下,斩进了此人头颅。

铁剑一时并未斩断贼人颈部,鲜血喷如泉涌,淋得到处都是。

王遇又用力割了几下,将头颅斩下,然后拎在手里,大踏步走进了营内。

午后的阳光洒向大地,照在冲进大营的两百定远军将兵身上,血红色的光芒刺得人心慌意乱。

“哐啷!”有人扔了器械,带着颤音道:“莫要杀我,降了。”

“降了,降了!”更多的人扔了器械。

王遇大步上前,一连踹翻几人,冷笑道:“远远射箭的胆子有,近身搏杀的胆子没有么?”

人人避开他的目光,不敢直视。

“砰!”首级被重重地砸在了营墙上。

两百甲士站在营中,浑身浴血,人人带伤。

千余梁地乡勇尽皆伏地,不敢异动。

这一天,渡河而进的并不止王遇的定远军。经略、定远、护国、归德等军共计渡河近万人。因为缺乏统一指挥和互相增援,再加上庞师古跑路的消息被证实,梁军的颍东防线全线崩溃。

乡勇散得到处都是,纷纷逃命,狼狈不堪。庞师古预想中的拖延夏军三四天的情况从一开始就没有发生。

当天晚些时分,计划中五月初三就可以撤退的坚锐军整建制投降。李唐宾令其戴罪立功,追击庞师古。

大撤退,似乎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大溃退。或许,他们一开始就没有成功撤退的可能,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题外话------

看到很多人在问,解释下,昨天和今天不能评论。

我后台可以看到很多,但正文内只漏出来了一两条,不知道起点怎么操作的。

不能评论的原因,大家都懂。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