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三十章 归属

晚唐浮生 第三十章 归属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1:18:40 来源:小说旗

河清县外血雨纷纷,厮杀不休。

箭矢、落石、金汁、火油,不断收割着河渭蕃兵的生命,但他们没有后退的权力,仍然舍生忘死冲杀着,期待好运眷顾,最终能够活下来领取丰厚的奖赏。

而在汴口内外,大量船只也开始集结。

庞师古日夜兼程,带着亲兵赶到了汴州,得朱全忠面授机宜后,又马不停蹄前往汴口,准备率师出征。

这次他从南方带回来四万宣武衙军、两万徐、宿、濠、寿楚州兵,一共六万人马——至于泗州,刺史张谏毅然决然地投靠了杨行密,据闻东平郡王派过去的使者趾高气昂,盛气凌人,人家心里窝火,偏不降你。

但杨行密也很知机,暂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其老巢歙州刚平,大军还屯于江南,尚未北返。

而且杨行密表现出了一种善意的态度。。淮南百姓流散,田多荒芜,粮草不继,故遣人带着茶、盐到汴州贸易。

老实说,这对双方都有利。

汴州并不缺钱,多年来赋税一直很轻,给东平郡王赚来了好大的名声,百姓还是有消费能力的。茶、盐之物,正是急需,幕府过一道手再卖给百姓、士人,还能小赚一笔。而杨行密也能得到宝贵的粮食,渡过最艰难的辰光。

双方都同意做这种买卖,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关系是非常不错了,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发展。

庞师古登上梁公堰,俯瞰壮丽秀美的山川。

从洛阳而来的戴思远亦步亦趋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拍着马屁。

他身旁站着氏叔琮,嘴角微微有些翘起,似是在讥刺戴思远热切的钻营心思。

氏叔琮是庞师古的老部下了。

朱全忠出镇宣武之后,为对抗杨彦洪等汴州将门的影响力,同时也目睹了李克用帐下骑兵的巨大作用,决定另起炉灶,自己搞一支骑兵队伍,不受那帮鸟将门的气。

最初募了五百人,后来逐步扩大规模。这支骑兵部队的统帅, 便是庞师古, 而骑射双绝的氏叔琮也应募从军, 一来就当上了伍长——中原有很多这类地主家庭出身的土豪子弟,如王彦章、氏叔琮等,从小习练刀矛、骑射之术, 一直以来都是朱全忠着意栽培,压制旧势力的对象。

氏叔琮是有本事的, 后世他也是汴军中对河东胜率最高的将领, 两围太原, 军事才能自不用多说。

不过运气太差,赶上了朱全忠晚年猜忌大将, 与王重师等大将先后被诛。丁会、刘知俊等人吓得直接造反,葛从周自解兵权在家养老,其余诸将离心离德, 汴州势力就此极盛而衰, 让河东能够死灰复燃。

“好了, 戴将军。飞龙军已独立成军, 战力强横。此番北上,只要好好表现, 我自不会吝于向大帅请功。”庞师古实在受不了戴思远的喋喋不休。

这人才干是有的,但自从在渑池县败了一次之后,军中风评不佳, 日子有些难过,差点就被撸了飞龙军使之职。

但听闻他面见东平郡王, 泣血陈奏,得到谅解。飞龙军扩充为左右飞龙军共八千骑马步兵, 盯着这支部队的人很多,但戴思远仍然牢牢坐在位置上, 可见也确实得到了东平郡王的信任。

但这性子,委实让人瞧不上啊,哪点像个赳赳武夫了?

“庞都将率师北上,我部愿为先锋,定将夏贼击退,保河阳——”

“好了!”庞师古提高了声音,目光盯着正在出港的船只, 道:“仗是一刀一枪拼出来的,现在说这些作甚?你部可已准备妥帖?”

戴思远所部自然就是骡子军了,之前一直在洛阳,此番被征调回来, 代替他们的是从汴州开过去的一万步军,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削弱了胡真的兵权。

骡子军加强过来后,庞师古所部便有六万八千余众,再加上河阳张慎思的三万兵马,以及临时征发的土团乡夫,这便是十几万人了。邵树德兵力,应该也就四五万人,他的后勤支撑不起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击退其还是很容易的。

但击退容易,想要歼灭就难了。

从蓼坞往西,没有太好的渡口。邵贼若退回王屋山,届时就轮到汴军转运粮草困难了,很难派遣大军追杀过去。

而北线轵关陉一带,齐子岭已被夏贼控制,强攻也很麻烦。

夏贼对河阳的威胁,竟是要长期存在了。

码头响起了一连串的钟声。

一批漕船装运完毕粮草、器械,依次启程出发。而在它们外围,水师战舰也已经严阵以待,打算护送它们前往河阳三城。

承担“探候”职能的水师游艇已经回报,蓼坞为夏贼攻占,出兵河阳的第一站,还是只能安排在河阳(孟州)。

当然若能再等两三个月,沁水、清水水量丰沛起来,船只可直抵怀州河内县城外,运兵、运粮会更加方便,只可惜他们等不了了。

兵力集结,只能在孟州完成。

不知道邵树德有没有意识到这次东平郡王是下了决心,要给他来一次狠的了。最好没有,庞师古十分期待看到邵贼惊慌、惊愕的表情。

……

大顺五年三月二十七日,杨亮所部又一次东出,在野外与汴军骑兵交上了手。

搜寻汴军骑兵主力厮杀,是邵树德亲自下达的命令。

朔方军的优势便是骑兵,马匹多、组建成本低、速度快,只要通过消耗战将汴军骑兵耗完,那么未来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无论是迟滞敌军速度、反冲杀断后掩护主力,还是杀敌袭扰,都能给汴军造成极大的困扰,一点点积攒优势。

张慎思一开始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在又损失了数百骑之后,他有点受不了这个血腥的消耗战了,直接将骑兵撤了回来,掩护他带着主力北上怀州。

而这样一来,野外便成了夏军骑卒的乐园。若不是难以寻觅补给,活动距离和时间双双受限的话,他们甚至敢冲过黄河,袭扰敌军腹地州县。

三月二十九日,汴军捉生、亲骑两支骑兵部队抵达河阳。

第二日,飞龙军左厢一部通过浮桥抵达河阳北城。

而此时的河清县,也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连续多日的围攻,前后死伤了五千余人,汴军守城器具消耗殆尽,城墙也残破不堪。

蕃人已经不堪驱使,无力再战,此时换的是武威军步卒精锐。

邵树德策马骑行在战场上。

城外到处是燃烧为灰烬的攻城器械。夫子们麻木地搬运着尸体,这些日子他们干了太多此类事情。

伤兵营地内满是哀嚎。

粮草都转运困难,其他物资更是少之又少了。蕃人伤兵退下来,除简单的清理、包扎之外,伤药甚少,只能靠自己硬扛了,可想而知死亡率有多高。

临时赶过来面见邵树德的崔素跟在身后,脸上表情沉凝无比。

亲眼目睹了蓼坞、河清的连番厮杀,他终于明白中原征战的残酷之处。

对手战技娴熟、精于杀人只是一方面,最坑的是战斗意志较为顽强,往往死硬到底,与草原上完全是两回事。

战争烈度也高出很多。

想想以前朔方一镇不过灵、盐二州,万余兵马,却能威压附近的党项、吐蕃部落,几千步军能大败数千骑兵,这西北的池塘还真是小。

按照灵武郡王的说法,那就是菜鸡互啄。

“李唐宾在攻硖石堡,河西蕃部要轮番上阵,看了眼前这场面,怕了吗?”邵树德突然问道。

“回大帅,攻城确非我河西儿郎所长。只愿突破这片连绵山地,进入到平地上,一定让汴贼好看。”崔素答道。

“别急着说大话。”邵树德笑了笑,说道:“你的兵自由散漫,习气颇重,器械也不够精良,真对上中原那些世代吃这碗饭的骑将、骑兵,未必讨得了好。不过步战时还算勇猛,好好整饬一下吧,听李唐宾的军令。”

河陇蕃人,从吐蕃时代开始,大部分人习练的其实是步战,吐蕃大军的步兵也占多数,人人有马是不可能做到的。

后世辽国与其类似。他们打北宋,一般也就几万骑兵,但往往跟着十几万步兵,以奚人、渤海人、幽州汉人为主。这些人若配以良好的装备和训练,其战斗力以邵树德眼光看来虽然一般,但也不会太差,下限是有保证的。

君子馆之战,辽国骑兵固然凶猛,但宋军其实是被辽国步兵正面击破的。仅仅因为天寒弓弩无法使用,但人家也没法用啊,面对面肉搏时就不行了,被正面打败,无话可说。

“末将定然约束儿郎,听令而战。”崔素保证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

恰在此时,河清县西城外发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

很快,有令骑来报,武威军副将刘三斛率众先登,并稳稳守住了城头,后续兵马正源源不断跟上。

“恭喜大帅,河清县已入囊中。”崔素大声说道。

“还差一个柏崖仓,若将此地也拿下,此番出兵可称完美。”邵树德的心情也非常好,直接策马奔向西城。

若尽得河清、蓼坞、柏崖仓,便算走出了王屋山区,从此可以高屋建瓴之势俯瞰河阳,随时派骑军东出,主动权尽在我手。

“派人再去柏崖仓劝降,城中守军只有千余人,若愿降,皆无罪,人赐钱一缗、绢两匹。我说话算话,绝无虚言。”临走之前,邵树德还吩咐了一下。

“遵命。”

战马奔上一处缓坡,邵树德勒马停驻,看着在夕阳中犹自奋战的武威军将士,忍不住大笑:“得了此地,朱全忠要在河阳安排多少兵堵我?”

朱全忠远在汴州,自然无法回答他。

而在这一天,庞师古又带着踏白都渡河北上,抵达了河阳大地。

汴军仍在稳步集结之中。

河阳二州归属的争夺,至此终于要进入白热化的阶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