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晚唐浮生 > 第四十四章 镇州陷落

晚唐浮生 第四十四章 镇州陷落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1:18:40 来源:小说旗

建极六年七月初七,镇州,大雨。

坑坑洼洼的街道上,到处是凌乱的帐篷、饭甑、器械和其他物资。

武夫们尽可能将身体缩在墙角,躲避着铺天盖地袭来的暴雨。

没什么躲雨的地方了。

房屋被拆得七零八落,变成了修补城墙的材料。仅有的一些还算完整的房屋,也堆满了各种紧要物事,如伤药、粟麦、弓弦等等。里面还隐隐传出妇人的哭嚎声,那都是城内***大将、世家大族的家眷,无论老少美丑,尽数被掳走,给士兵们发泄之用。

夫子们抬着担架,将一具具尸体拉走掩埋。

地方不够,众多尸体只能挤一块了。仔细瞧瞧,扔尸体入坑的时候,似乎还有微不可闻的痛呼声。

可能还没死透吧,没人在乎了,早上路也好。

雨越下越大,渐渐汇成了溪流。武夫们泡在溪水之中,几乎没半点反应。

麻木久了,就这个样子。

城头上突然响起了猛烈的厮杀声。墙根下的武夫们终于有了点动静,有人起身,检查器械;有人仍然靠在那里,但双眼大睁,东张西望;有人则闭着眼睛假寐,仿佛天塌下来也不关他的事一样。

起身!起身!将校们气急败坏地走了过来,大吼道。

士兵们怨声载道,慢慢腾腾地起身。

衙城那边也有动静了。城门吱嘎一声打开,节度使王镕在亲随的护卫下,站在门口,远远看着。

他是镇州名义上的主人,但又是一个被圈在衙城之内不敢出来的可怜人。他甚至连守卫衙城的衙兵都不能信任,终日战战兢兢,三十四岁的人,却一夜白头。

他完全可以想象到自己的命运。

怪谁呢?谁都怪不了。

只能怪这个世道吧,让人没有选择,人不人鬼不鬼的,最后走向毁灭。

是的,你清晰地预见到了后果,但无力改变,只能看着它一步步走向最坏的结局。这种滋味,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懂。

回去吧。王镕无力地叹了一口气。

衙兵们也没了往日的嚣张。

残酷又漫长的战斗,已经磨灭了他们的桀骜。很多人下意识感到了害怕,但似乎晚了。

城破了!城破了!

夏贼冲下来啦!

弟兄们,拼了啊!

他们不会放过咱们的,杀!

内城城墙之上,已经站上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们浑身裹满了泥巴,一脸憔悴疲倦的模样,但双眼之中凶光毕露,举着器械冲杀了下来。

在城墙根休整的赵兵也不再无动于衷了。很多人不用军官吩咐,自发地集结起来,开始了最后的抵抗。

攻城的夏军也知道到了关键时刻,果断许下重赏,投入了轮换部队。

侍卫亲军是第一波增援过来的。经历了长达一年的战斗,他们的成长非常迅速,再加上邵树德舍得给他们好装备,训练也是由沙场老手负责,因此战斗力并不弱。

在最先冲下城的两百多武威军士卒尽数战死之后,他们顶了上来,将同样已是强弩之末的赵兵一冲而散。

大街小巷之中,还有成德军官带人赶来增援。

侍卫亲军驱赶着溃兵制造混乱,正面死死顶住,同时分出一部分人手,冲到城门边,将残存的十余赵兵砍死。

吱嘎!城门被打了开来。

快杀了他们!衙城内的成德衙兵几乎全涌了出来,疯狂地攻击突入城内的侍卫亲军,试图阻止他们打开内城城门。

但已经晚了。等候许久的控鹤军士卒一拥而入。

他们手持长槊,阵列而进,不可阻挡。

侍卫亲军也杀出了性子,残余的百来人趁着赵兵心神恍惚的当口,奋勇冲杀,直接杀到了衙城门口,将几个试图关城门的贼兵击杀。

扑通!王镕被几名侍卫亲军士卒按倒在一个水坑内,狼狈无比。

事实上他根本没有抵抗,也没有逃。哀莫大于心死,说的就是此时的王镕。

王镕?控鹤军左厢兵马使华温琪赶了过来,看着被军士们五花大绑的王镕,叹道:押下去,审问一番后,送往晋阳。

说完,又亲自带队进了衙城,控制管衙、府库、赵王府等重要地点。

衙城内已经不存在成建制的抵抗了。能各自为战已经算是勇士了,大部分人四处躲藏,指望逃得一死。

但这是徒劳的。接下来肯定会全城大索,每家每户都要过关,不可能藏得住。

到了当天傍晚,邢州行营都指挥使卢怀忠也入城了。

差不多围攻了一年,终于将河北大地上最后一个顽抗的钉子给拔除了。

王镕支援朱全忠,支援李克用,替郓、兖、齐三镇挡刀,与卢彦威联合起来大掠棣州,王师攻伐沧景、幽州、易定三镇时,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出兵出钱,非常卖力。

或许在易定被灭之后,他是有投降的打算的,但在此之前,他可未必愿意降,一直是死硬的河北藩镇之一。

自己贪婪也好,控制不住武夫也罢,总之他顽抗到了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卢帅,成德被讨平了。武威军副使李一仙站在他身后,满脸笑容地说道。

是啊,讨平了……卢怀忠看着一片狼藉的镇州城,仿佛看到了满目疮痍的河北大地。

传令各营,约束士卒,不得滥杀百姓。卢怀忠下令道。

他不担心武威军,他担心的是那些素质良莠不齐的各道州兵土团,担心他们泄愤杀人,肆意劫掠。

艰难以来,朝廷、藩镇之间的战争数不胜数,不管仗打得多残酷,还从来没有过屠城这种恶性事件。

你可以说武夫桀骜不驯,喜欢钱财和女人,但像秦末、汉末那样泄愤屠戮、残民以逞的事情,还真不多,这挑战了武夫们的道德底线。

真正破坏规矩的,反倒是打着***、替天行道旗号的黄巢、秦宗权之流。

卢怀忠不希望自己成为百多年来屠城第一人。

给晋阳发捷报吧。心情放松之下,突然间感到有些累。

不是身体累,是心累。打打杀杀三十年,他有些厌倦了。

何时才能得真正的太平?

他又看了看不远处兴致勃勃的军士们,他们一定在谈论此番能得多少赏赐吧?

唉,有这种兴头,或许短时间内真的没法太平。像他一样厌倦了杀戮的人,终究还是太少了。

******

消息传到晋阳时,邵树德正在与二郎邵承节商谈蜀中之事。

虚岁二十二的嫡长子看起来成熟了很多。

双手之上,布满老茧,尤其是手掌心与食指,茧尤其厚,这是长期拉弓射箭的标志。

皮肤变黑了不少,也粗糙了很多。武夫在外行军,风吹日晒,又怎么可能是一副小白脸的模样?

眼神之中能看得出坚毅、决断。这不奇怪,指挥大军厮杀,你就得要做决定,有时候最可怕的不是做出的决定是对还是错,而是犹豫不决,不敢做决定。再考虑到他经常行兵用险,很显然是个有主意的人。

邵树德也不知道此时是什么心情,非常复杂,他甚至不愿深究,不愿掀开心底最里层的那部分

明明是你着意培养的接班人,他做得大体尚可,建立起了初步的威望和功勋,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邵树德决定回避这种无聊的情绪,转而问道:江西兵戈再起,淮军连续攻城略地,朕欲委你兄长为帅,总督各军击退淮人,你觉得如何?赞成吗?

他很想知道儿子的回答,也是他对儿子的考验。

赞成邵嗣武为帅,理由是什么?

不赞成邵嗣武为帅,理由又是什么?

儿不赞成。邵承节直截了当地说道。

邵树德心中一紧,不动声色地问道:为何?

邵承节略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说道:儿觉得大哥领兵打仗的本事太差,他干不了。

邵树德愕然。

他是真的没想到,二郎是这么个答案。

他也不知道该喜还是忧,于是又问道:如果朕一定要委任他为帅呢?

那也无妨。邵承节说道:大哥胜了,自无问题。如果败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平卢、保宁等军,心思叵测,望之不似纯人,死就死了吧。大不了儿亲自领兵挂帅,去把淮南、江西都给讨平了。

邵树德久久无语。

他是没想到,二郎这么自信??

如果大郎不服二郎当皇帝,起兵造反,你也有信心一股荡平?

他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又好像得到了。

这个二儿子,是真把他这个老江湖给整不会了。

你有这份意气,倒是好事。邵树德笑道:蜀中情况如何?

西边羌人屡屡闹事,虽被讨平,但并未真正心服,将来还会有乱子。说起自己奋战数年的地方,邵承节便滔滔不绝了,只听他说道:故邛南镇南边,许多蛮獠结寨自保,不服王化。儿讨过一次,斩首千余级,蛮獠求和,但却不肯编户齐民。若无父亲召唤,儿准备复驱大兵,再讨之。就是那里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太麻烦了。补给也很艰难,军中多发疫病,儿还得想个好法子。

讨!讨!讨!邵树德听得有些懵,问道:除了进剿之外,可曾想过其他法子?

先打服了再说。不服再打,打到服为止。邵承节说道:愿意编户齐民之后,儿再给那些蛮獠头人一些官位。

还好!邵树德暗暗松了一口气,知道打一巴掌给颗甜枣,不是满脑子肌肉的武夫,于是笑道:你能这么想,为父就放心了。先回北平府见见你娘亲吧,余事日后再说。

是。邵承节应下了,旋又问道:阿爷,儿想去潞州看看。

速速滚回北平。邵树德一拍桌案,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