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三百九十六章 财源广进

民国:关东参王 第三百九十六章 财源广进

作者:参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秀芸没法亲自回去贺喜,得知嫂子和小侄儿安好,多少的安心些。

只是当初许诺儿子,要带他们回去看小娃娃,短时间里没法兑现了。

陈秀芸也跟无奈,都赶在一块儿了,总不能把家里这一大摊子都扔了,她带着孩子回娘家吧?根本就不行。

大庙沟金场那头,不等进十月就停工了。

最后柜上算了一下,扣去给金工们的工钱、给县衙官吏们的分红,曲绍扬这头也就能剩下个五六千两,连投入的本钱还都没回来呢。

当然,今年开工晚也有关,等来年早点儿开工,再多雇些人,应该就能多挣些了。

相比之下,三道沟金矿就好太多了。

三道沟金场这边,如今用机器淘洗金砂,不用人工了。

机器不怕冷,一直可以开动,至于金工们,只要大地没彻底封冻,也可以一直干。

所以,今年金场停工的时间往后延了一个多月。

一直到矿坑下面都冻了,实在没法继续刨下去,这才停工休息。

按照开春时约定好的,柜上给金工们结算了今年的工钱。

今年有机器,出产的金砂也多,所以保底一百两之外,每个金工大概可以再分八九十两红利,有的能分更多。

这么算下来,金工的收入比去年高不少。

而且,金工不用像去年那样,站在刺骨的河水里淘洗金砂,相对来说,更容易些,能挣这么多,已经是很不错了。

金工们领了工钱,有的回老家去过年、说媳妇,有的则是找地方挥霍,还有的,索性就在猫耳山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猫冬。

至于金场里那些俘虏,其中那些罪行轻的、态度好的,就被挑出来,安顿到巡防队去当差,算是改造成功了。

这些人全都打散了,编进几个大队里,暗中安排人看着,不怕他们跑了或者再生事端。

剩下那些罪行重的、冥顽不灵的,留一部分在金场,看管机器和机房,其余的,送去山场子继续干活。

金场停工,曲江和曲老抠儿回来,顺道把账目都交了上来。

今年金场一共出金砂近四千斤,扣除金工的工钱和吃喝花销、买机器的钱、雇佣洋人工程师、买煤等花销之后,柜上还能剩四十万两白银,是去年的四倍还多。

这可不是笔小数目。

算完账后,曲老抠儿特地叮嘱曲江还有陈秀芸,一定要保密。

除了他们几个和曲绍扬,其他人都不能告诉。

哪怕是孟兰心和陈氏,最好也别知道太多。

这笔钱太大了,传出去,只怕会给曲绍扬招惹灾祸。

酒坊、粉坊今年也扩大了规模。

如今曲家出产的酒和粉条,已经打出了名号,周围百姓,甚至八道江、通化那头,都挺认的,不少商户都来订购。

自家产的那些高粱、土豆、地瓜之类,根本就不够用,还要从外头收购好多原材料。

正好解决了周围这些粮食大户产粮无处销售的问题。

货栈和商队更是不用说,生意也非常不错。

猪鬃、黄豆、各类药材、山货、皮张,从这边收了,运到奉天、营口、安东去卖掉。

然后再从那边运回来布匹、棉花、煤油、铁具、瓷器、日常用品,以至于枪支弹药。

这么一倒腾,来回都赚钱。

曲江从金场回来后,就接手了商队,跟兴业等几个管事一起,各处收货,然后组织爬犁队,往营口、奉天等地运。

曲绍扬之前有话,猪鬃、皮张等轻省又价值高的货物,边收边往营口等地运输贩卖。

避免积压太多,因价格不稳造成损失。

大豆、粮食等大宗货物,暂时收购了先存到仓库去,等来年开春,大江解冻后,直接装船往安东运。

经过去年炸毁哨口,鸭绿江航道已经好走多了。

今年冬天刘东山带着人继续清理哨口,估计来年会更好走。

曲绍扬早就盘算好了,开春时用木头造大船,将大宗货物用船运到安东。

之后再把船拆了,出售木材,如此一举两得,也方便。

不然,随着本地大豆产量越来越大,光指着爬犁运输,得多少爬犁才够用?

曲江等人也觉得,曲绍扬这个提议非常好,所以就这么执行了。

反正曲家现在有钱,大豆价格又不高,压一些货也不要紧。

新开的点心铺子,生意也挺好。

桃花这手艺属实没的说,但凡吃了铺子点心的,就没有一个说不好。

尤其是冬天了,临近过年,大家伙儿走亲串友的,谁还不拎两匣子点心呢?

还有山场子,今年山场子又扩大了规模,光是木把就好几百人。

每隔两三天,就得往山场子那头送米粮菜蔬等。

曲老抠儿从金场回来后,主动揽下了往山场子送补给的差事。

他每天在家闲着没意思,有个差事干着,浑身都舒坦。

“爹,我知道你平日里过日子节俭,舍不得多花一文钱。

有些话,咱得说在前头,你节省可以,但是绝对不能苛扣木把们的伙食。

木把们吃的用的,都是从他们的工钱里头扣,不属于咱家供养。

可别因为节省那点儿银子,弄得木把们吃不好。

那些木把都不是好惹的,要是搞砸了,等绍扬回来肯定发火。

到时候爷俩吵吵起来,不好看。”

陈秀芸把差事交给曲老抠儿的时候,少不得要多叮嘱几句。

“哎呀,你就放心吧,这点儿事我还不明白么?

那金场几千斤的金砂我都经手了,这点儿米粮菜蔬才值几个钱啊?你爹也不是钻钱眼儿里了,我有数。”

曲老抠儿如今,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了。

金场一年净剩几十万两银子,别看这钱到不了曲老抠儿腰包,那他也觉得美,腰杆子硬。

山场子用的这点儿米粮菜蔬,总共才多少钱啊?曲老抠儿还不至于在这上面动心思。

得了公爹的承诺,陈秀芸这才放心,于是安排了人,给曲老抠儿打下手。

外面这么些买卖铺子,还有佃户收租,家里头上百口子人吃饭,柴米油盐,陈家那头还有安德斯等洋人要经管。

里里外外的各种事情,陈秀芸和孟兰心俩人,光是打理这些,就够她俩累的了。

正好曲江家家小根生也满一周岁了,陈秀芸索性就把家里的一些事情,交给杨琼花打理,省得她们忙不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