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参园

民国:关东参王 第三百七十九章 参园

作者:参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6:0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曲绍扬回家休息两天,把这一趟跟着放排的经历,连同各处哨口的前后对比、鸭绿江水流的变化等等,写了一份详细的折子。

折子最后面,曲绍扬还提议,北流水,也就是松花江那头,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

北流水相比于南流水,路程要短很多,但是险滩恶哨更多,危险性也更大。

如果能把北流水沿途的险滩恶哨都炸了,对松花江上游水路航运明显有利。

折子写好,安排高江成送回凤凰城,交给道台裕良。

之后,曲绍扬又带着人,前往双甸子。

那边的木税衙门分理处,正在筹建中,虽说有李代世帮衬着,可曲绍扬也不能不露面。

正好,途中路过西岗,曲绍扬在自家参园停留了几天,孟兰心领着他,在参园转了转。

人工种植人参,比较合理的生长周期是六年。

参籽播撒到地里,长三年,第一年长出三片聚在一起的小叶子,叫三花。

第二年三片小叶子变成五片,叫做五个叶。

第三年主茎上长出两个杈,分别长五片小叶子,就叫二甲子。

二甲子一般情况下能长到比筷子粗一些,有个别长势好的,差不多能有小手指粗。

这个时候从参地里起出来,就叫参栽子。参栽子的药力不够,一般不做货入药。

参栽子从土里起出来,挑选出身条好,没有烂疤、水锈的,移植到另一块参地里。

再长三年,基本上就可以起参做货了。

当然,也有生长期八年的,参栽子四年,移栽后四年。

但是这种,未必就长的特别大。

四年的参栽子,被称为窝老儿,长头赶不上二甲子或者五个叶。

而且人参在地里生长的年限太长,土壤里养分不够,容易滋生杂菌腐烂,反而不划算。

参栽子去年深秋下地,在地里休眠过冬,所以新栽第一年,出苗要略晚一些。

曲绍扬到的时候,参栽子还没出土。

孟兰心领着曲绍扬到参地里,用手扒开土层两三寸左右,可以看见底下的参栽子已经发芽,大概过个十天八天的就能顶破土皮儿出来了。

人参喜阴,所以参地上面要做棚遮阳。

这年月没有后世的塑料膜,所以多数人参棚都是木板棚或者草棚。

按照参地阳口,采取一面坡的形式,上面苫盖木板或者草帘子。

木板多数都是底下两块板,上头再压一块板的形式。

坡度大的地方,要采取鱼鳞式的苫板方法。这种木板,被当地人叫做棒槌板子。

要是哪家穷,老人去世了没有棺材,就用棒槌板子钉一个,对付着把人发送了。

草棚一般要用两层草帘子,草帘子用稻草、塔头草、蒿杆、芦苇等制成。

底下先铺一层大帘子,上面再铺由短草制成的小帘子,由下檐向上檐铺盖。

最后用麻绳捆绑细木杆,压在草棚上面,防止大风刮掉。

曲家去年连栽参加撒籽,一共弄了五百来丈人参,一下子预备不出来那么多棒槌板子,所以有一部分是草棚。

别看孟兰心是女的,可参园各处,管理的井井有条。

参园这些人,对孟兰心也挺服气的。

曲绍扬在参园住了几天,发现这边真用不上他,于是就嘱咐了孟兰心一番,然后带人去甸子街了。

甸子街这边,李代世在最繁华的地段选了个地方,作为木税衙门的分理处。

曲绍扬到的时候,地基刚下完,还没开始砌墙。

“哎呀,老弟,你可算来了。

快来看看,我们选的这地方行不行,你要是觉得不行,咱趁着还没开始砌墙,另外选地方。”

李代世见到曲绍扬那一刻,明显松了口气。

曲绍扬到现场看了一下,李代世选的这个地方挺好,占地也不小,做木税衙门来说,足够用了。

“行,大哥,这地方挺好的。还是大哥有眼光。”

也就是眼下甸子街人口还没那么多,这要是再过二三十年,设立县治,光这块地皮就得值不少钱了。

“咳,啥眼光不眼光的,这地方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就中间这点儿地方平乎,不选这儿还选哪儿啊?”李代世哈哈笑道。

“兄弟,你大老远过来肯定累了,走,咱先安顿下来休息休息,回头再说公事。”

就这么,李家父子陪着曲绍扬一行人,住到了甸子街最好的客栈里。

当天晚上,李代世做东,在当地最好的饭馆设宴,给曲绍扬等人接风。

“咦,咋没见着铁柱、铁牛他们?干啥去了?”

曲绍扬左看右看,没看着郑铁柱等人,不由得奇怪,便问了句。

“哦,郑大哥他们被派去古洞河、娘娘库那边了。

大人不是要在这些地方组织团练么?他们几个身手好,去各处招募人手了。”

李政文给曲绍扬倒上酒,说道。

道台裕良的指示,曲绍扬不光要控制松花江上游木材税捐,同时还要团练乡勇,保境安民。

这边盖房子的事情,有李代世父子就足够了。

郑铁柱几个身手好,他们除了去招募人手之外,还要踏查各地绺子,以及松花江上游山场子的分布情况等等。

这么安排挺合理,曲绍扬也没别的话说。

正好酒菜上齐了,李家父子陪着曲绍扬喝酒聊天,李政文顺道也向曲绍扬汇报了一下他从猫耳山回来后的事情。

甸子街这边的气候比猫耳山晚一些,李政文等人从猫耳山回来后,就在各处踏查山场子。

每到一处,就把木税衙门的章程,分发下去。

并且告知山场子的主事人,从今年秋天开始,必须到甸子街木税衙门办理了相关的手续,才能开办山场。

同时,每年开春之前,还要去衙门办理排票,木排才能流放。

如果没有排票,木税衙门稽查人员抓到,就直接没收。

当然,李政文也跟那些山场子的人说了,从今年开始,只有木税衙门能来收税捐。

至于那些土匪绺子,不管哪一个,都不用理。

要是还有人敢蹦跶,直接向木税衙门禀报,衙门会想办法解决。

木税衙门收取的税捐,比胡子要的供奉少,而且衙门还能保证山场不受胡子骚扰。

所以那些山场子、料栈的掌柜得知消息,都挺高兴,也一致拥护木税衙门成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