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陈西峰商路笔记 > 第137章投资公司的失策项目

陈西峰商路笔记 第137章投资公司的失策项目

作者:平和心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6:1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云海集团的这些董事都是人精,或多或少知道林玉天和李欣光的离去,都与陈西峰有关,既然如此,还不如安安稳稳地拿分红来得实惠。

既然五道考验完成,又消除了最大的二个威胁人物,陈西峰接下来便要履行相关手续,让自已正式接管整个云海集团。

根据赵起年的遗嘱,陈西峰在莫秋言和李云起二位律师的帮助下,在签收了一大叠文件后,正式继承了包括明月山庄在内的赵起年名下的所有资产,同时正式成为云海集团董事长。

当然,陈西峰继续宣布由欧阳如玉代行董事长权利,自已则继续进行商场历练。

就在此时,欧阳如玉向陈西峰推荐一个名叫乐子荣的人,这是她的一个远房亲戚,学金融专业的,原先从事过投资生意。

现在的云海集团完全由陈西峰说了算,安排自家的亲戚,就是远房亲戚来集团上班也是一个忌讳,特别是象欧阳如玉这样的高管。

要想取得陈西峰的信任,就要处处注意,这是欧阳如玉的行事准则。

说实话,原先她对于陈西峰能否完成董事会设置的五道考验并没有多大信心,她只是在忠实地执行赵起年的遗嘱而已。

让她完全意外的是,陈西峰居然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顺利地完成了五道考验,同时还借势赶走了二个威胁最大的董事,从而完全掌控了整个董事会。

之所以欧阳如玉向陈西峰推荐乐子荣,一是确实想安排好乐子荣的工作,二是想帮助陈西峰打理手上巨额的闲散资金。

陈西峰有着自己通过房地产开发赚来的几十亿元资金,还有慕容雨烟从金通资本公司汇出的149亿元,这些钱都是属于陈西峰和慕容雨烟个人所有,通过云海集团来进行投资并不合理,也容易产生麻烦。

为此要想对这些资金进行保值与升值,就需要专门找人进行打理。

专业理财,就需要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打理。陈西峰一直相信,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员来做。

陈西峰确实在寻找这方面的人才。

陈西峰相信欧阳如玉的为人,便同意与乐子荣见面详聊。

大学毕业的乐子荣找了省城一家小有名气的投资机构——天一公司,开始在资本市场里学以致用,本以为能稳稳当当地在自己的专业里学点东西积攒人脉,却意外卷入了一场资本纷争,也让初出茅庐的他见识了资本的无情和人性的冷暖,为了避免引祸上身,最终只好辞职。

有一天,分管投资业务的副总汪华刚亲自走过来告诉乐子荣:“小乐,十分钟后,公司有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你参加一下。”

乐子荣有些受宠若惊地站起身回应道:“好的,汪总。”

不过,汪华刚并没有多说,急匆匆离去。

乐子荣刚坐下,部门经理孙凡走过来郑重地吩咐:“小乐,将所有关于如意公司的资料及合同全部带着,你去了会议室千万别乱说话、尽量少说话,只要做好会议记录就行。”

乐子荣用力地点了点头,认真地说道:“好的”。

不过,他的心里感到非常疑惑,一个入职才二年多的新人为什么会跟公司高管一起开会?

乐子荣知道,副总汪华刚与公司的创始人胡国辉是大学同学。

汪华刚曾在二家大型企业担任过高管,且对股票、基金等理财活动有一番独到的见解。

胡国辉大学毕业后便投身金融行业,先后在证券公司、商业银行积累经验和人脉后,便辞职创业。

经历过股灾之后,金融市场信心不足,主板及创业板市场因流动性较强,股票质押业务风声正起。与此同时,新三板市场却是一潭死水,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胡国辉作为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老人,很快就看到了商机,于是他便邀请市场经验丰富的汪华刚一起开展新业务——新三板股票质押。

刚开始的时候,两人一拍即合、合作愉快,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双方矛盾渐渐地显露出来。

汪华刚经常站在客户角度反馈问题,过多地考虑客户的利益,而胡国辉作为公司老板,则更多考虑的是公司的利益。

客户是公司的衣食父母是对的,但公司也要充分考虑运营成本和利润,免费作嫁衣的事情,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否则的话,公司很容易倒闭。

十分钟后,乐子荣跟随部门经理孙凡一同走进公司的小型会议室,大家都正襟危坐。

胡国辉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当然坐在会议桌主位,其他参与人员包括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委梅杰明、财务总监李林、风控总监郑根发依次坐下,乐子荣作为会议记录人员,地位最低的一位,则坐在最下首。

汪华刚作为公司的唯一副总,坐在胡国辉的右下首,一脸的愁容。

胡国辉看到与会人员到齐,便大声说道:“我们今天开会讨论如意公司贷款的后续操作情况。汪总,你先给大家说说目前的情况。”

汪总听到胡董直接点名,便只好开口进行介绍:“如意公司是我们公司的老客户,以前合作一直很好。”

“这一次,我们投资了如意公司一个高档药物的人工培育项目,据估计一年营收近15亿,净利润近5个亿。如意公司属于新三板里知名的企业。”

“由于这个项目回报率高,经济效益不错,我们还联合了另外一家投资公司共同出资。”

“我们公司投资了5000万元,宝能投资公司出资了2000万元。”

“几个月下来,我们联络如意公司的董秘一切正常,因为还有二周的时间项目到期,今天再联络到期还款事宜,却发现如意公司董秘的态度模糊,在我再三追问下才知道如意公司的老板炒期货巨亏超过1亿元,目前人已经不在国内。”

汪华刚前面的这些话都不重要,但最后一句话说出来,与会人员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会议室里的气氛既紧张又压抑。

胡国辉看到大家都不说话,便首先打破沉默:“我猜测如意公司的老板肯定携款潜逃了。”

“我担心如意公司搞的高档药物人工培育项目本来就是在玩概念,想以此来进行融资。我打听过了,这个生态庄园根本还没有建好,哪来的种植成果?”

汪华刚听到胡国辉完全否定了如意公司的这个投资项目,脸色有些难看,主要是这个投资项目是他负责的,于是他解释道:“不排除胡董所说的这个可能性,不过,如意公司目前还在正常运转中,只是老板暂时联系不上,也许是在国外出了点问题。”

“半个月前,如意公司的老板还明确表示正常还款不成问题。”

既然知道如意公司的老板炒作期货巨亏1亿元,而且人不在国内,与会人员都倾向于老板跑路了,目前公司的运转只是一种假象而已。

汪华刚可能也只是在还没有在最后期限发生最坏的结果前,一种自我安慰或心存侥幸。

大家都是过来人,心里明白这种侥幸的概率太低了。

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委梅杰明则转换话题:“项目之前对接产品是什么情况?”

具体负责这个项目的部门经理孙凡解释道:“对应金融产品期限不足一个月,我们公司投资了5000万元,加上给客户利息和其他费用,正常兑付资金应该接近5500万元。”

胡国辉则继续问道:“郭律师,如果最终如意公司不能按期还款,在法律层面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风控总监郑根发是律师,面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国辉的问询,连忙说道:“在法律层面的常规操作就是进行起诉,但是如果如意公司的老板已经失联,估计该转移的资产已经全部转移,就算法院进行强制执行,估计拿回来的资金也是微乎其微,同时诉讼周期很长,我们可能耗不起。”

这些话说了等于没有说,这是基本常识,作为投资公司的高管都知道。

停了停,郑根发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如果如意公司到期未还款,追偿无果,我们是否可从其对应的会计师、审计师、律师事务所和主办券商等机构下手,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

这倒是一条新的思路。

如果如意公司的老板只是想玩概念进行融资的话,公司的财务报告肯定会进行造假,那么负责出具财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就有共同作假的嫌疑。

财务李总监李林也从财务角度表达了自己观点:“如果情况属实,如意公司在上半年大举借债,短期借款会大幅增加。”

“如果贷款资金从用途来看用于生产加工和进行生态农园建造,那么按其周期性情况半年报应该存货和固定资产有所增加,且负债率会进一步增加。”

“如果老板事先掏空公司,那么大概率是可动用的货币资金通过各种形式流出,公司贷款没有全部用于生产及投资,则数据无法匹配。”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业绩直接造假,那么审计师也有责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