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 第四百九十七章封天禅地,孟正君至

赵戎在朝阳探头前,返回了荒原营地。

休整歇息了一刻钟,芊儿准时准点的赶来,给他带来的清晨的早点。

吃过一番后,赵戎出门。

原先他本准备带着小芊儿和苏青黛一起上山,顺路赏景,不过今日事情太忙,要做封禅前的最后准备,而且还要迎接某个古板女子的到来。

便只好作罢,让芊儿和苏青黛留在营帐中,不过赵戎怕二女又争起来,于是专门给她们布置了任务。

芊儿读诗经,苏青黛继续看墨经,皆有益于二女境界……他回头要抽插。

赵戎带着李白出发,前去找到了顾抑武等正义堂学子。

众人会合,整装待发,朝祭月山而去。

随行的还有很多大离吏部与工部的官员。

路上,赵戎与顾抑武带头走在前方,后者抬头,看了眼秋高气爽的天空,道:

“子瑜,这几日,我和同窗们按照你之前定下的安排,已经派工部官员,在祭月山顶,筑土修建祭坛……又在祭月山脚靠东的一座小山上,辟场开坛,建了第二座祭坛。”

赵戎颔首,瞧见有学子露出些不解面色,耐心解释道:

“封禅封禅,所谓‘封’,便是祭天,报天之功。所谓‘祭’,便是祭地,弘地之德。”

他眯眼看了看远处的祭月山顶,“虽然我们不知道封禅的古礼到底是何,但是封禅需要天坛与地坛这二坛,应当是错不了的。”

顾抑武点点头,“善。”

赵戎转头道:“二坛可建好了?”

顾抑武立即道:“已日夜赶工,完成了九成,今日可完工。”

赵戎叮嘱道:“不可急功近利,按照我给的方案与流程去做。”

顾抑武取出一只行山杖,在手里转了圈,笑道:“子瑜放心,我监督着呢,无需顾虑。”

“行。”

赵戎瞅了眼他手上舞来舞去的棍子,也没说什么,点头:

“走,咱们先去地坛看看。”

赵戎带着众人去往了祭月山脚靠东的一座小山上。

此山戒备森严,周围全是大离将士。

山顶,一座崭新的地坛已经拔地而起,即将完工,十数位工部官员正在监督工匠修坛。

顾抑武走在前方,朝赵戎介绍道:

“子瑜,按照你给的方案,此坛宽一丈二尺,高九尺,设坛三层,四周为青、赤、白、黑、黄五帝坛,以五色土益杂封……”

赵戎边听,边眯眼瞧了会儿,轻轻点头:

“此山可放置好了奇兽珍禽?用来象征祥瑞。”

顾抑武颔首,“已经按你吩咐,把半座大离国库都快搬空了,灵药灵兽,只要大离有的,全已经放置在了此山上,这个已经俨然是座宝山了。”

这魁梧儒生笑了笑,用行山杖指了指山下,“你看那些军队,独孤氏估计是不放心,不少家当都在这儿了,之前向她通知此事时,这位娘娘还是犹豫了片刻,才应许的,估计是以为咱们又在借机打秋风。”

面对好友的玩笑,赵戎笑了下,没接话。

他转头打量起这座小山,朗声吩咐道:

“明日上午,小陛下先行禅礼祭地……身穿明黄礼服,先登上此祥瑞之山,奏响庄严礼乐声,同时咱们要杀白鹿、猪、白牦牛等作祭品,小陛下登上这五色土地坛,跪拜行大礼。到时候,我作为主持之人,会宣读颂德昭书,向大地宣告离朝功德……”

年轻儒生话语一顿,转头忽道:“对了,记载功德的玉牒之书,可否埋在了这地坛下面,这可是重中之重。”

顾抑武代替其他学子点头,“我昨夜亲自监督操办的。”

赵戎微微松口气,看了眼有点好奇的众人,解释起了某种‘礼’:

“光是我宣读诏书,还不够,只是走个形式,是念给围观的百官与万千百姓们听的,而小皇帝要行禅礼祭地,是要与大地对话,在礼仪形式上,我选择埋一份玉牒之书在土中,上面记载了大离的功德,算是呈给大地‘看’了。”

顾抑武有点感慨:“这个礼倒是容易理解,嗯,还是子瑜厉害,方法多。”

这时,旁边有个学子开玩笑道:“赵小先生,看来这大地确实是有灵啊,认识咱们的人族文字,沟通起来倒是方便。”

周围学子们笑了笑,气氛颇为融洽。

然而赵戎确实微微皱眉。

他看了眼前方那座他设计的地坛。

片刻后,轻轻一叹。

虽然赵戎是眼下众学子中,礼艺最精深之人,但是其实他也没什么太大的把握。

‘人间帝王’与‘大地’的沟通之礼,他用一份埋地的玉书来呈现,其实是一种中庸之举。

主要是他实在想不到其他更妙的方法了,难不成让小皇帝学习下‘大地’的语言?叽里咕噜的对话?

额,这画面光想想就觉得离谱……

而这与‘大地沟通之礼’,在赵戎的流程安排之中,是整个封禅大典的两个核心大礼之一。

另一个大礼,便是‘与上天沟通之礼’。

也就是封禅大典的最后,在祭月山顶的天坛所做之事……

“封禅……封……报天之功;禅……报地之功……如何更好的沟通呢……”

年轻儒生呢喃。

不多时,他回过神来,摇摇头。

明日上午就要封禅大典,现在犹豫多想,都是无益,做事最忌讳临时改弦更张……赵戎暗道一声。

随后他带着顾抑武等学子,和众官员绕着地坛转了几圈,检查一番无碍后,便带众人离去。

一行人一路西行,登上了祭月山。

山路上,赵戎不时的指点着,安排道:

“明日上午,小陛下祭祀完地坛后,一路西行上山,陛下乘坐用蒲裹着车轮的蒲车,要避免损伤到山上的草木土石……”

“我们是协助封禅的儒生,要紧跟在陛下的车后,不可逾越一步,具体的行为礼仪已经和诸位说了,夜里回去好好复习……”

顾抑武等众学子纷纷颔首。

约莫两个时辰后,赵戎等人顶着秋阳,逆着山风,衣袖飘飘的终于来到了祭月山顶。

赵戎看着眼前一幕,微微挑眉。

他本以为这祭月山作为离地的圣地,山顶应当有不少前人留下的建筑遗迹。

特别是太古离族。

据他所知,离族敬仰高山与明月,在离地,有很多遗迹都被留在了高山或月光极盛处。

比如不久之前,赵戎等人逗留过的星子小镇的星子湖,那儿有座古碑与一条星河小道……

然而,此时此刻,赵戎首先映入眼帘的……也是一座湖。

或者叫天池之类的。

这是一座位于离地最高峰顶的湖池,水体深邃而呈蔚蓝色,看不见底,似乎无比纯净,直径约摸一里,

然而此湖呈现半月状。

于是乎,山顶空地的另一半,便是空地了。

空地上是荒凉一片,并无任何建筑物,与半月状的湖互补。

山顶整体呈现一个大致的圆形。

而就在这个‘圆形山顶’的中心,有一颗高十来米的古树屹立,根系一半扎地,一半临水,像个湖水与空地的分界线。

此树似是一颗雷击木,树上无一片绿叶,整体呈焦黑,树心都被掏空,出现一个巨大树洞。

说是树,但是从赵戎的位置远远看去,那几乎就是一截插在水畔的枯木了。

这景致,有些奇谲诡秘。

不过赵戎也不懂风水,看不出什么来,至于要不要求助下归……它现在是夜猫子……

此时的祭月山顶,却是颇为热闹。

有弦月离女在附近职守,赵戎一眼就看见了乐坊司那个丰腴的凤仪女官身影。

嗯,当然不只是因为她身材好,而是因为她好像率先发现了他们一行人到来,迎了过来。

除此之外,被赵戎与顾抑武派来的礼官与工部工匠们,正在离那颗雷击木不远的地方,修建一座高坛,干的热火朝天,瞧着似乎即将完工。

雪蚕带着一帮弦月离女迎来。

似乎是察觉到赵戎好奇张望的视线,这丰腴妇人轻柔一笑,解释道:

“赵先生,那座湖名为月潭,听说比前朝的国寿都长……”

赵戎点点头,看了眼昨夜秘密操办龙棺入陵一事的雪蚕。

她面色和善,不复昨夜的冷漠淡然,似乎那让活人陪葬之事,并不是她干的一样。

赵戎没多瞧。移开目光,投向了那截雷击木。

雪蚕便有很有耐心的与赵戎等人介绍了起来。

后者仔细倾听,不时颔首。

就在这时。

远方的天际,突然一道灰光遁来。

顾抑武出声道:“子瑜,有人来了。”

赵戎与众人话语顿住,纷纷抬头看去。

只见眨眼间,那道灰色遁光已经降落在了众人面前的空地上。

而这时,那破空声才姗姗来迟。

不少随行的凡夫官员吓得下意识跌倒在地,这声势确实有点像流星坠地。

不过这道灰色遁光却是轻盈落地,连灰尘也没溅起一粒。

来者是一个身着儒衫的中年女子,衣饰古板,脸颊上有较深的法令纹。

她端着手,站姿纹丝不动,活像一尊呆板的神像。

不是孟正君是谁?

赵戎与顾抑武对视一眼,走上前去。

“孟先生。”

二人带头,周围的雪蚕等大离之人纷纷跟着行礼,显然认识这位最初答应帮大离封禅的书院先生。

孟正君一板一眼的回了一礼,随后直起腰杆,率先朝雪蝉等弦月离女问道:

“独孤太后与幼帝近来可好?”

雪蚕语气诚恳道:“多谢孟先生挂念,娘娘与陛下安好,无病无恙,只是有些每日饭后寝前,经常念叨孟先生,娘娘与陛下十分敬仰先生为人……不过今日孟先生亲至,娘娘与陛下知道后,定会欣喜万分。”

“不必如此,在下一介腐儒,有何可挂念。”孟正君摇摇头。

她忽转首,直接道:“汝等在大离多日,有无失礼之事?”

此刻,这位古板的书院女先生才像是想起了赵戎等人似的,朝他们说话。

赵戎平静的与她的如炬目光对视,此时面露些思索色,想了想:

“好像没有吧……抑武兄,你可有失礼之事?”

顾抑武连忙摇头,“没有没有。”

赵戎回头朝其他正义堂学子们好奇问道:“诸位同窗,你们可有失礼之事?”

“没有……”

“哪敢呀……”

“咱们可是谨遵书院规矩……”

众儒生七嘴八舌。

赵戎点点头,朝面无表情的孟正君诚恳道:“孟先生。都没失礼,您放心。”

古板女子瞅了眼他,“哦,那是他们,那你呢?”

赵戎带笑的脸顿时板住,凝声道:“孟先生,您还不放心我吗?”

孟正君:“…………”

顾抑武等学子:“…………”

后者们忍不住纷纷朝年轻儒生投去敬仰的目光。

他们暗暗吸气:不愧是子瑜,直接拿这老女人开刷,不想咱们只敢心里喊一喊她老女子……或许,这就是强者吧。

“好,很好。”

这时,盯了年轻儒生一会儿的古板女子低头,拍了拍袖子,背手身后,瞧着赵戎,轻轻点头。

一旁仔细观察的雪蝉等人,起初见孟正君一来就冷落赵戎和顾抑武,还以为他们书院师生是有间隙了。

眼下,不明所以的她们悄悄点头:原来这赵小先生与孟先生私底下的关系不错,能开这种玩笑,不过孟先生在外人面前好像有点放不下师长架子,也是,孟先生看来是外冷内热的性格……

似乎是感受到了其他人投来的视线越来越不对劲,孟正君微微皱眉,袖子一挥,直接道:

“汝等学子,继续忙吧,不用管先生我,汝等还有这一日时间,明日上午准时开始考核,帮大离幼帝封禅!”

说完,也不等赵戎与顾抑武等人应声,她便背手走去一旁的悬崖边,眯眼打量起了山下的壮美景象。

似是不再管他们。

赵戎与顾抑武交换了下眼神。

片刻后。

年轻儒生耸耸肩。

随后,他继续给众学子讲起了明日上午在天坛的祭天安排。

在他们旁边不远处,古板女子屹立崖边,板着脸。

呼啸的山风连她一根丝发都吹不动。

孟正君瞥了眼祭月山东边某座遍布灵物灵兽的小山,还有那山上已经完工的地坛。

似是哪怕隔了很远,她目力也能洞晓那儿似的。

“呵。”

古板女先生唇角扯了扯。

“孟先生。”

然而这时,不远处某年轻儒生突然朝她唤了声。

这书院女先生眉头微皱,略冷道:“何事?”

“那个……你能不能再站远点?”年轻儒生语气有点不好意思,诚恳道:“这悬崖我有事要指给大伙看,你挡到我位置了。”

“………!!!”孟正君。

少顷,这位书院女先生拂袖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