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 第四百六十五章酌酒之约,牵手之憾

寒宫,某处宫殿广场的边缘处。

正有死寂的一幕,在上演。

数十人或站或摔在地上,皆是鸦雀无声,看着那双新鲜的玉手。

赵戎微微眯眼,瞧了会儿,觉得今早不应该吃太多馄炖。

都怪小芊儿,把她碗里的馄炖尽往他碗里赶。

“嗯,李贤王送来的这点心倒是有意思。”

赵戎轻笑一声,点点头,打破了场上的寂静。

他若无意思的走上前去,捡起盖子,将食盒盖上,然后递给了旁边一个胆子看起来还行的宫女一个眼神。

后者抖摆着腿,上前欲要结果食盒。

然而那个低头跪地呈盒的侍卫,却是摇头道:“王爷又说,陛下身为李氏皇族的男儿,是一定能自己接过去的。”

小皇帝身边,正寸步不离的两个弦月离女,其中一女皱眉,挡在小皇帝身前,轻斥道:“大胆奴才,怎么和陛下说话的……”

然而下一秒,小皇帝伸手扯了扯身前弦月离女的袖子,打断了她的话语。

只见此时,龙袍少年已经从地上站起。

面上的惊恐已经消失大半,眼下正是某种没有表情的呆麻。

他看着那只还热乎乎食盒,干涩的嘴唇尝试着张了几次,才道:“我……朕没事。”

赵戎,张会之,年轻侍卫,还有那两位被独孤氏牌来的弦月离女,此时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落在了小皇帝身上。

目不转睛的观察。

龙袍少年低头拍了拍袖子,再抬起头时,面无血色的白皙脸上,勉强带上了些笑容。

“替朕谢谢皇叔……朕一定好好读书。”

他挪步,盯着食盒,慢慢走上前去,终于来到那年轻侍卫跟前,亲自结果了食盒。

赵戎安静的瞧着。

似乎是被血腥味刺着了,小皇帝微微侧头,不去看那食盒。

年轻侍卫弓腰起身。

龙袍少年轻声道:“你叫什么名字?替皇叔辛苦跑一趟,朕要赏。”

年轻侍卫垂目,恭维谦虚了一番,随后报出了名字,平静收下了些宫女递来的银子后,离去了。

他走后,场上众人又安静了下来。

小皇帝端着食盒,不说话,慢步朝御书房方向走去。

张会之站了出来,吩咐着宫女太监们去将轿子取来。

他是小皇帝的老师,小皇帝对他也尊敬,于是眼下大伙也听张会之。

小皇帝登上了轿子,这一次他没再拒绝,说要用脚赶路了。

众人忙碌一番,准备返回御书房。

张会之转头,朝一直安静不语的年轻儒生拱拱手。

“赵先生要不要一起去御书房坐坐,今日陛下正好要学习诗文,赵先生诗词一绝,可以指点一下陛下。”

赵戎没怎么犹豫,就点头同意了。

也没管这是不是客套话。

他转头瞧了眼轿子上端坐的龙袍少年,食盒放在了腿上,被其的手半抱着,龙袍少年的表情有些失魂落魄。

赵戎轻轻点头,也是,少年不久前还朝思暮想的美人玉手,如今就在他腿上的盒子里。

安静放着。

这个李明义……赵戎垂目。

“陛下今日胆识过人,远超同龄人。”张会之忽轻声道。

此时,赵戎与张会之正和跟在轿子后面,走在返回御书房的路上。

似乎是对刚刚赵戎的表现颇为满意顺眼,张会之主动找赵戎说话。

赵戎轻轻点头。

这位张兄,是在夸刚刚后半段小皇帝的表现,最后还亲自去接过了食盒。

其实最开始的狼狈惊恐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遇见这事之后,能迅速冷静下来,吸取教训。

所以经此一事,小皇帝应该能够成长不少。

其实这,才是张会之和他所看重的……

赵戎轻念:“虎豹之驹,未成文而有食牛之气。”

张会之接道:“鸿鹄之毂,羽未丰却有四海之心”

两个书院儒生默契的笑了笑。

只见张会之刀劈斧砍似的脸庞上,笑容转瞬即逝,他语气笃定道:

“假以时日,陛下定能比肩先帝。”

赵戎眼皮抬了抬,瞧了他眼。

你这是真的想做帝师啊,扶龙而上?

不过说来也是,所有志在仕途,渴望计策安邦的儒生们,几乎没有不想做帝师的。

古往今来,不只是儒生,所有诸子百家的读书人,想要施展抱负,治世安邦,所走的途径无非两条:

一条至上而下。

一条至下而上。

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方世界,主流都是前者,甚至被视为唯一途径,读书人们前仆后继。

至于后面那条路,赵戎近来读书,纵观百家,还真没瞧见有走这条路的……

所谓‘至上而下’,很简单,无非是辅佐顶端统治者,或者本身成为统治者,至上而下的推广学说主张。

而在这世俗王朝,除了自己就是天降猛男,造反当皇帝外,还有比做帝师更容易‘至上而下’的吗?

此刻,赵戎心里点点头。

不过面上,他却只是轻“嗯”了一声。

不置可否。

张会之忽道:“赵兄,觉得陛下如何?”

赵戎点头,“陛下自然是极好的,是大离百姓之福,又有张兄等几位先生辅佐,如虎添翼,在下以后再来大离,定是日新月异。”

他笑了笑。

张会儿转头,瞧了眼他,没再问这话了。

年轻儒生目视前方轿子,眨了眨眼。

其实赵戎这话,简单直白点就是:老子没有留下来的心思,管你是试探,还是真的欢迎老子要给小皇帝招纳人才,反正老子才不留下来呢……

少时,路上的二人又闲聊了起来,这一回是赵戎先开口。

“张兄是哪里的人氏?”

“大离。”

“哦?林麓书院就在旁边,张兄怎么离乡万里,跑去了最南端的思齐书院……”赵戎顿了顿,笑着摇头,“并没有暗贬思齐书院的意思,在下有个好友也是思齐书院的,和张兄一样,是人中龙凤。”

张会之摇头,“为兄愚钝,哪里是什么人中龙凤,不瞒赵兄说,为兄当初并不是不想去林麓,反而寤寐思服,然而林麓却不要我,未能入门。”

他听了听,似乎是想起了年轻时候的事情,轻叹:

“赵兄莫担心,为兄并无怨气,没有什么心结恩怨,只是当时没有达到林麓书院的标准而已,还在门外空耗了两年,也没有被先生们看上。

“但是现在回头来看……当时确实是才疏学浅,又自命不凡,心气太高,然后倔气一来,便南下去思齐了……这时间确实过得快,一晃已经十二年了。”

消瘦御史嘘唏一声。

赵戎笑语,“张兄却是豁达,嗯,其实这叫好事多磨,后来张兄不也是被思齐书院收录,思齐书院名气并不坠林麓。”

他突然也想起了自己,说来,赵戎也是南人,并不是这北地人氏。

赵戎:“想必张兄在南下途中,是有了收获磨练,或是遇到了赏识的先生,然后顺利进入了思齐书院,不至于明珠蒙尘……这也不失为一桩佳话。”

张会之微怔,正略微仰首,注视着前方宫墙飞檐上方的白云。

“哦,倒也是,多谢赵兄夸奖。”

他嘴里轻声。

赵戎看了眼张会之,他好像有些走神。

一向很会聊天的赵戎便也停声,不去打扰。

只是他回过头去……

“赵兄。”

消瘦御史忽道。

“张兄,何事?”

“改日有空,寻个晴朗日子,一起酌酒如何?”

年轻儒生想了想,“嗯,当然可以,若是在下与张兄都正好有空,可以约一约,不过张兄也知道,在下最近都是很忙,得往后再看了。”

消瘦御史点头,“这是当然,晴日酌酒,却也不能误了封禅大事。”

年轻儒生一笑,打趣道:“张兄这是有故事要说啊。”

“倒是确实有些有趣事,赵兄想听的话,为兄道来便是,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美酒不可负啊……勿要…忘了美酒。”

“这是自然,但也不易贪杯……”

两个南北书院的儒生一路闲聊,不多时,抵达了御书房。

……

一间堆满书籍,装饰低奢的书房内。

小皇帝坐在铺着明黄绸缎的椅子上。

他手里的食盒已经不见,身上也换了身紫色常服,此时的面色已经恢复些血色。

赵戎与张会之也在椅子上坐着,他们是老师的身份,有赐坐,此时手旁也有杯宫女送上来的茶。

眼下的御书房内,就他们三人。

房外数十米内也无杂人。

其他人,包括那两位弦月离女都被小皇帝以安静读书为由赶走了。

此时,小皇帝露出些歉意的笑容,朝屋内的赵戎与张会之道:“张先生,赵先生,刚刚让你们见笑了。”

赵戎摇头,打量了下他的平静表情,没有说话。

张会之确实放下,起身道:“何来见笑一说,陛下刚刚道表现,让微臣惊叹,假以时日……”

他严肃的夸奖了一番小皇帝,口呼‘圣上圣明’。

后者笑了笑,摇头谦虚。

赵戎在一旁悠哉喝茶。

随后,小皇帝读起书来,有不会的问题便询问赵戎与张会之二人。

一个钟头后,小皇帝笑着放下书来,说要去找母后,提前放学。

赵戎与张会之点头,告辞离去。

御书房外的游廊上。

张会之说是有事,脚步颇快,先走了。

赵戎落在了后面。

此时周围无人。

赵戎走着走着,突然停步,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他抿抿唇,突然转身,原路返回。

来到书房后,第一眼扫去。

无人。

赵戎安静片刻,耳朵微动,转头朝西窗走去。

只见。

繁花灿烂的西窗外,正有一个少年,卷缩在墙角,埋首呜咽……

……

————

PS:咳咳,好兄弟们,突然觉得好爱你们,mua~击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