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 第三百四十七章当今大离与两位武夫

“你是说,大离现在是幼主即位,皇太后垂帘听政,辅助幼帝?”

顾抑武眼睛微睁。

“孤儿寡母临朝,执掌这座不管是人口还疆域都在望阙洲北部数一数二的大王朝?”

云娘轻轻一叹,颔首,“嗯。”

赵戎想了想:“好家伙。”

顾抑武缓缓点头。

赵戎忽然道:“前任皇帝去世,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云娘沉吟片刻,口齿清晰道:

“刚好是一个月前。那时先帝离世,走的突然,朝野大乱,因为先帝贤明,受我们这些百姓爱戴,所以民间一片哀声……”

赵戎轻轻点头,又听了会儿。

中途,他抬目瞧了眼身前这个卖身养家而上山不久的离女,她正用袖子抹着泪追忆先帝,回顾前些年离地风云变幻的往事。

云娘诉说的语气有些哀伤。

不像是作假,似乎确实是爱戴大离先帝。

赵戎安静了会儿,颔首,发现这位大离先帝,现在也可以说是离太祖,确实十分符合之前赵戎所想的封禅帝王的标准。

最初乃是一介江左布衣,此前统治离地的王朝陈旧腐朽,他会逢前朝大乱,起义四起,于是便胯剑而出,经过次次磨难,把握层层机遇,金麟化龙,一统离地,又开疆扩土。

是脚下这座崭新王朝的开国皇帝。

得国极正。

而且眼下的大离,不仅仅局限于当初的前朝疆域,它立国后,兼并诸国,至少扩大了十倍有余。

是以离地为腹地设立京城,以离人为核心统治四方。

引的周边数国臣服。

此刻,大离王朝屹立在望阙洲最北,确实可以说是不负如此特殊位置。

因为大离坐北朝南,俯视望阙洲以南,北部半洲之地,数百或大或小的国家,虽然有几个比它疆域人口多一点的,但是仔细一瞧,无不是垂垂老矣,臃肿腐朽的旧王朝,没有一个国势比它强盛的。

甚至连能望其项背的都几乎没有。

要找能与之并肩和胜过的,北部之人也只能踮着脚尖,望眼欲穿的张望望阙洲南部了。

而且赵戎听云娘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眼下的大离王朝的建立,不单单是先帝英明神武,麾下还有不少能人名将。

哦,对了,离太祖姓李,名秀。

大离是李氏皇族。

赵戎抿唇,这种从灰烬之中涅槃重生的新朝,眼下初立,确实是气象万千,国运昌盛。

而开国皇帝李秀又是正值壮年,有气吞万里之势,还有名臣猛将辅助,后者恰逢明主,也渴望建功立业。

国势如烈火烹油,蒸蒸日上。

似乎什么也不差了,只要巩固巩固王朝的地基,强化下帝位与皇权,再等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便能得到机会去尝试尝试,让半条离渎变为自家后院里的河了。

嗯,也让大半的林麓书院儒生,某种意义上无家可归。

哦,思齐书院某位林姓儒生也是,家要无了。

赵戎有些替好友担忧,嘴角一时没有忍住……一扬。

估计到时候半洲之人举目四望,在其中大多数人眼里,大伙应该皆是亡国之人,孤魂野鬼,抱团取暖。

赵戎摇了摇头,觉得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低情商。

这应该叫给大伙换一个温暖的新家,多一些新的家人。

多温馨。

只是,这一切的一切,离人殷切的期盼,可能存在的山上幕后仙家下的天大赌注,大离王朝的宏图大业。

全都无了。

至少此刻看来,是如此。

因为正值壮年的离帝李秀,驾崩了。

这艘欲要披荆斩棘南下的‘巨船’,失去了掌舵人。

赵戎眉头一皱。

此刻,云娘声音越来越小。

“先…先帝还在世的时候,反对那些山上的神仙人,贩卖大离百姓,特……特别是我们这些离女?”

“先帝曾明文规定过。在大离境内,即使家境清寒的父母要卖女儿,换钱养家,也只能卖给官府的乐坊司,或教习歌舞礼乐,或学习织布女红。”

“离女成年以后,可以选择借助女红等营生赚钱赎身;可以选择答应达官贵人的要求由其赎身,入贵人之府;也可以留在乐坊司或是做乐坊舞女,或是前途更大,做宫廷宫女官吏。”

云娘转头看着家乡火红的枫叶,表情憧憬。

“这些都能让我们这些蒲柳之姿的卑微女子,主动选择的,而不是命不由己,被当做货物似的买卖……”

赵戎本欲打断云娘跑题的话语,只是此时,也不知道为什么,按耐了下来。

他瞧了眼顾抑武,后者表情平静,没什么变化,见赵戎看来,顾抑武咧嘴一笑。

赵戎也笑着,没有说什么。

云娘目光追忆,话语不停,不过此时,她低沉的语气突然高昂了一个声调。

“听过,这个乐坊司是独孤皇后……”

云娘顿了顿,“嗯,现在是独孤皇太后了,听说是她亲自管理的,其他人不得插手,而且也是这位仙女似的贵人,率先向先帝提议的。”

赵戎上前一步,笑容温润,点了点头,语气温和。

“嗯,好的。请问姑娘,离太祖驾崩后,这一个月以来,大离发生的事可不可以和我们讲一讲。”

被赵戎可以打断回忆后,云娘眼睛睁大,似乎意识到了刚刚无用的话太多,没有说到眼前这两位山上贵公子感兴趣的事情上去。

她手脚有些忙乱的行了一礼。“对不起,老爷,赵公子,妾身……”

赵戎摆了摆手,“没事的。你说些你知道的。”

云娘舒了口气点头,她想了想。

“先帝虽然走的突然,但是陛下在位时也已经定下了太子,便是独孤皇太后膝下唯一的儿子,只是,陛下刚刚驾崩的那几天,朝野还是很乱,有传言称……贤王也要当离帝。听说是先帝在世时,曾私下给他许诺了一些事……”

赵戎好奇,“贤王?”

云娘点头,“嗯,他是陛下的亲弟弟,名叫李明义,听国人说,他是在军队中,被称为武神。”

“继续说。”

“另外,我还听说,在南方边军之中的那位大将军,对于册封新皇之事,也有一些别的意见,带着铁骑,连夜赶回了,那一天,整座京城都能听到城外的马蹄声……然后,贤王便调动了禁军,去城外接应。”

赵戎嘴角一牵,只是这一次没再言语了,依旧安静倾听。

虽然这些大多数云娘的道听途说,但是既然有些事传了出来,在朝野流传,那必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以让人得到些大致的判断。

不多时。

赵戎心中默念:

孤儿寡母,两位武夫,嗯,其中一个还是后者的舅舅和小舅子……

“后来呢。”

云娘摇了摇头,“那几天的风声很奇怪。前些时候朝野还在传,说什么太子年幼,又是长于妇人之手,即使独孤皇太后贤惠有德,知礼守礼,可是也难免会让太子性格不妥,不适合守住太祖马上打下来的天下。”

“结果没过两天,便传出消息说,文武百官,贤王和大将军,都一致拥立太子为新帝,而且朝野的口风也一转,大家都说是太子至孝,小小年纪就在先帝棺前哭的晕死过去,独孤皇后更是忍着病痛守灵,甚至三天不吃不喝,消瘦不已,憔悴欲亡。”

云娘轻轻一叹,顿了顿。

赵戎挑眉。

云娘继续道:“于是,后来没过几天,太子便众望所归的登基了。不过,后来听人说,大将军半夜孤身一人离京了。”

“现在,独孤皇后升为了皇太后,贤王也被认命为了摄政王,两位大人辅助朝政。”

赵戎点头不语。

云娘似乎想到了什么,小心翼翼道:“老爷,赵公子,你们这会来大离,是要给新帝封禅的?”

顾抑武点头,“没错。”

云娘思索道:“当初先帝驾崩前,也准备封禅的,这事是当时朝上朝下的头等大事,咱们大离百姓也在盼着先帝的封禅之礼,只可惜……不过虽然新帝年幼,但现在看来,是要继续封禅了,也算是众望所归了,完成先帝心愿,同时给咱们大离祈福,谁来办都一样。唉,也指望以后能继续太平。”

都一样?

离太祖和现在的新帝,举行封禅大礼的意义当真都一样?

赵戎眉头微凝,思绪万转。

嗯,确实也有一样的地方。

当初离太祖请林麓书院儒生来主持封禅,是为了彻底奠定帝位皇权,为大离以后的宏图伟业,做准备。

而眼下新帝的封禅……

似乎有相同的地方。

不过却让赵戎非常玩味。

当初孟学正下山,应该是答应给离太祖封禅的。

而后来前者驾崩了,本该不了了之。

只是现在看来,估计是那位新帝……不对,太小了,应该是他的母亲,当今的皇太后,继续派人来林麓书院,请求继续封禅之事。

而林麓书院也把这事交给了他们墨池学馆……

突然,赵戎取出地图,在上面翻看了一下,某一刻,点了点头。

“赵兄,怎么了?”顾抑武好奇道:“对了,现在问完了,咱们赶紧赶路吧,早点到京城。”

赵戎看了眼他,摇了摇头。

“不,咱们休息休息,去这儿。”

他手一指。

顾抑武好奇,“星子镇?咱们不抓紧时间赶路了?”

赵戎一笑,“急什么?去那么早有什么用?多玩几天再走。”

顾抑武挠头,“玩?玩几天?”

赵戎想了想,认真道:“我也不知道。”

顾抑武:“…………”

赵戎轻笑。

“不过,有人会告诉我们的。”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