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34章 黄盖:我不会在翻一座山时跌倒两次

第一天的试探性攻防,短促而血腥,就这样随着夜幕的降临而结束了。

太史慈和周泰都严格遵照了李素最后的战略部署,摆出一副主力连夜往下游追击周瑜有生力量、同时分兵封堵上游那些还没攻破的水寨的样子。

而且周泰连细节要求都做到了、当晚装作酗酒吐槽、向全体下属展现了他的“立功心切”。

同时,周泰还催督士兵们在虎林港下游大约二十多里处、长江南岸选了一处江滩相对水位较深、淤泥较少的位置,在那儿扎一个临时锚地营寨——

毕竟,周泰要监视堵截黄盖,不给黄盖将来走水路撤退与周瑜会合的机会,总不能让自己的船队在长江江面上漂着吧?

所以,周泰也是要立营扎水寨的,只不过他的水寨可以稍微简易一些,不用要塞化,不用考虑被敌人攻坚的问题。周泰营地跟黄盖的虎林港水寨的坚固程度差异,大致就相当于攻城方围城营地和守城方城墙的区别。

不过,虽然周泰一切的一切准备都做好了,演得非常完美,李素被打脸的时刻还是很快就到来了——

李素本人坐镇舰队中军,他的部队规模大、在长江上本来就拖成了长蛇阵,所以太史慈、周泰接敌的第一天,李素的座舰还没抵达虎林呢,倒是不存在“为了演戏得走过头”的问题。

他是二十二日一早,才施施然抵达虎林港的,结果备战了一夜、就等着黄盖来劫营放火的周泰,顶着黑眼圈来向李素禀报:

昨晚白等了一夜,黄盖就龟缩在虎林港里,压根儿没任何动作。周泰麾下的水兵们,因为昨天下午就打了一下午仗,夜里还要加好几倍巡夜船,好多都没睡好觉,精力士气有些低落。

“媚眼抛给瞎子看了?还是黄盖太迟钝?还是……他也意识到这种天气飞火神鸦用不了,只剩下火船一种单一放火手段,所以有合适的风向都不来袭击?

又或者……黄盖只是基于兵法的一般认知,觉得‘敌人刚刚远道而来的时候,总是警觉性最高、最提防劫营放火,得稍微相持多等一阵子,才能让敌人放松、麻痹大意’?”

李素小小丢了个人的同时,倒也反应很快,立刻把“黄盖为什么没立刻中计”的种种可能性,基本上都罗列了出来。然后,招来徐庶张松等幕僚头脑风暴、开会讨论排查。

张松比较会做人,还没出主意呢,先安慰李素:“司空休要自责,天下岂有掐指一算、对敌军动向预测精确到每一天的神算之辈的?黄盖没有来劫营放火烧船,说不定只是他犹豫谨慎了。

我军继续演下去,对虎林港这边的围攻速度不疾不徐、不故意拖沓,但也不为了速取而不计伤亡,重型投石机该在陆上营寨部署组装的,全部照做。

这样算来,要水路并进攻破黄盖营寨,怎么也得准备四五天。如果他负隅顽抗、誓死坚守,以周将军目前探明的敌人一万水军来估算,再加上周瑜留给黄盖的陆路士兵,他再多死守三天也是可能的。”

张松先把对李素方依然有利的情况分析盘点了一波,让大家意识到还有时间,不求速灭黄盖。

另一旁的徐庶看李素表情也释然了些,没有再因为“敌人没有立刻中我的计”而有智力优越感受挫。他就借着张松的话头往下分析、说些有建设性的建议:

“司空,您之前一直说,周瑜如果留人断后迟滞、死守水寨不战。那么他们想活着水路回去的唯一机会,就是火攻突围。

如果真是这样,说不定黄盖只是在等一个风更大、风声也大,便于他快速航行又遮掩其船队动静的夜晚。最好雨也彻底停了,便于把火箭这些放火兵器也用上。”

李素摇着折扇凉爽了一下心情,顺便也用折扇示意大伙儿挑重点讲,少客套少安慰。

梅雨已经连着三四天了,第一波大雨确实越来越小,在梅雨期里,也不是天天都下雨的,本来就有间歇。只是间歇期里,天气就又开始炎热,让李素都有些焦躁不耐烦:

“你们说得都对,刚才整理出来的思路都总结一下,凡是便于我们平稳地继续演下去、让黄盖坚定尝试水路突围决心的氛围,都保持住。现在咱就等个大风的阴天,再给黄盖一次机会!”

……

后续数日的情况,倒也没什么好多说的,李素才不会去“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关注部队的演技问题和日常作战。

这些是前方将领要关心的事情。

周泰的姿态,也变得越来越“贪功求战”,甚至在五月二十五这天、也就是黄盖被从水路包围后两天,周泰又对黄盖的水寨发动了一次水路登陆战尝试,也就是把船直接开进被砸破了缺口的虎林水寨航道、强行登陆。

这种尝试,当然也是被黄盖击退了——主要是李素一开始给周泰的任务就是监视,断绝黄盖与外界的往来,没让周泰出击,所以没给周泰留太多兵力。

李素的水军主力,这几天表面上看,是绕过黄盖直扑周瑜,如今已经把下游的南陵港水寨的长江江面一侧都包围了。

而且这个信息也是公开的,连黄盖也知道李素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真真切切通过水寨望楼的瞭望手,远远地影影绰绰看到李素那艘汉军中最大的五牙战舰、旗舰,航行通过了虎林一带的江面,往下游而去的。

黄盖的防守力量比北岸的李典强不少,水陆并御夹击周泰的纯水路进攻,当然还有余力。连带着听命于黄盖的曹军将领朱灵、路招都打出一点信心来了。

五月二十六日,梅雨开始后的第六天,终于等到了一个彻底无雨的阴夜。而且这个无雨,也不是说雨彻底下完了,而是梅雨时节向三伏天过渡的一个特征——

到了最酷暑的盛夏三伏天,也不是完全没有雨,只是都是短促的暴雨,一下子就下完了,因为云太小,集中某个位置下,风一吹把云吹跑到别处,原本有雨的位置雨就停了、原本旁边没下雨的地方就又突然开始下了。

江浙一带的人,都知道一句谚语,叫“夏雨隔牛背”,这个说法夸张,却也贴切地形容出了江南夏雨的特点:有可能隔了一头牛的背脊的面积,牛的左背对应的天空在下雨,牛的右背却无雨。

黄盖今晚等到的,显然也是这样一个天气,不是突然没雨了,而是雨云的面积越来越小、从原先覆盖数郡的大雨,变成覆盖数县的小雨。雨云一吹偏,至少虎林港这地方就没雨了。

这让几天来一直忧心忡忡如履薄冰的黄盖,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天傍晚,黄盖把朱灵、路招召集到一起,请他们喝了一顿准备出兵前的壮行酒,同时为二人讲解战机、勉励其信心:

“天助我也,跟敌军相持守战四天,周泰要是一开始就想好了水陆并进合围我,现在怕是我都得跑了。

但他偏偏沉不住气,看着太史慈甘宁在下游追击大都督、围攻大都督的主港,他在这儿监视我没机会立功。

结果举棋不定,把兵力精力白白浪费了一部分在水路独攻我虎林寨的无用尝试上,结果耽误了全局围攻的筹备速度。

所以,要破周泰,就在今夜,只要火攻突破周泰、让其大乱,我们就可以不用走陆路翻黄山后撤了,可以直接保住我们的战船、把周泰的截江巡逻船队斩为两截!全师而退!

而且临近月底,月黑风高,不比前几天、后半夜下弦月还很明显。今夜又能用火箭,又能用火船,风声还大可以掩盖战船破浪之声,月黑风高也能遮掩船队被远远发现的可能——今夜再不战,就只有弃船弃寨了。诸君随我努力,成败在此一举!”

很显然,黄盖心里早就憋着“火攻”的想法了,不是李素黑他、恶意揣测。

这也不奇怪,半年前那场孙策本人都战死的血战,说实话,东吴诸将输得最冤的就是黄盖了。

当时黄盖就不在场,被孙策分配固守江津到汉津一线的水上防线,外加承担汉水一侧的航道封堵任务。

所以,黄盖是稀里糊涂听说长江一侧主战场吴军惨败、大半覆没,然后他留在汉水航道的两万水军,也因为夏口这个河口被夺、被白白堵死在汉水里。最后弃船翻山走大别山区才逃回来。

冤呐!败仗根本不是他亲自参与的!他是因为主公和其他同僚拖累的!

黄盖心里也一直憋着一口气,这次周瑜让他断后时,说“必要的时候可以弃船走陆路、从虎林沿着秋浦河翻一段黄山撤退”,黄盖心里却一直有点排斥。

他更希望自己有机会、趁着一个夜晚,利用航速优势和突然性,突破周泰,全师而退!不但能带走船,士兵们肯定也能活下来更多,还不累不用爬山。

四个月前放弃战船翻大别山回到庐江的经历,太痛苦了!部队不擅爬山、又担惊受怕,全程疲劳行军摔死的士兵都有百人数量级,还丢掉了全部的船。

黄盖的内心,一想到要再爬一次黄山、像爬大别山一样爬黄山,就有心理阴影。

活下来也窝囊。

更何况,周瑜这几个月也不是闲着,周瑜也知道夏天东南风多、适合江东一方火攻,所以提前对火攻兵器做了很多优化改良。

火船,火箭这些自不必说,孙权军如今甚至也通过外形仿制、做出了土法的“飞火神鸦”——外观结构,主要是从之前跟汉军交战时,汉军射到吴军战船上的哑弹,来逆向模仿的。都已经被火药兵器痛揍过了,想到要模仿,这也不算开挂。

只不过,这种模仿有形无神,火药配方是化验不出来的,加上哑弹本来就是火药受潮才哑,所以吴军拿到的用于仿制的样品,本来火药都是板结状态了。

周瑜军中的工匠,拼死拼活也只是揣摩出了“汉军用的火药里面还有木炭硝石和硫磺”这个成分构成,但比例一无所知。

所以,以这个时代落后的化学,只要李素的生产环节不泄密,对方靠战场被哑弹射来逆向模仿,终究是模仿不出有明显爆破威力的火药的。

但是,这种火药要稳定燃烧、能够喷射气体推进,这两点已经可以做到了。所以吴人虽然弄不出水雷地雷、搞不了攻城爆破,但造造放火兵器和毒烟兵器还是做得到的。

周瑜走的时候,给黄盖留了一批这些装备。黄盖等的就是一个无雨的夜晚,让他的全部放火武器彻底大展神威。

是死是活干一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