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609章 袁绍军:哼!没有人比我们更懂挖地道

随着十五日这天白昼的猛烈攻城渐渐停歇,野王守将杨丑也是累摊在城楼里,一口一口慢慢灌着亲兵烧的热水,渐渐缓过气来。

下午的攻势比上午更猛了,关羽似乎调整了营造攻城器械的优先级,把一些重型大型器械的建造暂缓了,腾出人力造了非常多的移动式挡箭木墙,分别推到城下距离城墙一百五十步、一百步、甚至是五十步的位置。

然后让汉军的弩兵接近到一百五十和一百步那两档距离,让弓箭手推进到五十步那一档,最后再用重甲的先登勇士扛着飞梯试探、引诱守军的弓弩手全部上城压制,城下的汉军弓弩兵也全部抛射对射,把城头守兵射得哀嚎惨叫连连。

这种对射的交换比数据或许不是很好看,但关羽的人数是杨丑的六倍,甲胄也比杨丑精良,这样的消耗杨丑肯定是耗不起的。

关羽打得这么嚣张,理论上倒也不是没有破法——比如,杨丑要是有胆略,统兵有妨,倒是可以选择组织骑兵队埋伏在成门内、趁着攻城方一波先登勇士退下去的空档,直接开城门杀出,把敢推进到城墙外只剩五十步的弓箭手近距离冲杀剿灭。

毕竟,让弓箭手用挡箭木墙推进到离城墙那么近抛射,最大的软肋就是容易被近战反冲锋。

事实上,杨丑在被逼急了的情况下也这么做了,可惜结果是他派出城反冲锋的五百骑死士,刚出门就遇到关羽反应极为神速地投入预备队反冲、在杨丑的骑兵大肆砍杀城外五十步那群弓箭手之前,就被关羽的预备队堵成了阵地绞肉战。

双方血腥厮杀在一起,杨丑再想指挥部队后退,却发现已经被黏住了,如果这时候开城门放吊桥让骑兵回来,说不定关羽的部队也跟着涌进来了。

杨丑只好忍痛壮士断臂,放弃了自己手下仅剩的精锐骑兵,五百骑在城墙根下走投无路,被杀了二百多人后,其他人都果断跪地投降了。

毕竟是主将先抛弃了他们,不开城门不让回撤,这种情况下谁还肯战死至最后一人?那是毫无希望的白给送死。

这一波之后,杨丑再也没敢有任何反击的尝试,哪怕敌人在城外更嚣张更过分地搭建工事,只要超出了城头往下丢滚木礌石的砸击范围,他就完全无视,只敢放箭,别的什么都做不了。

这样被压着打了整整一个下午,颓势可见一斑。

……

战事稍歇,杨丑也喝过水缓过气来,心中暗忖:

“关羽和徐晃的攻势实在是太猛烈了。要是等他的投石车全部造好,昼夜不停猛砸,这野王的城墙怕是七八天都撑不了,要是攻势猛烈的话,五六天就要沦陷了。

现在士卒之所以还能被弹压勒逼着死守,全靠他们对麹将军和张辽、文丑将军援军的信心。要是谁提前动摇了,对麹义的救援产生怀疑,怕是随时都会崩溃。”

他现在唯一指望的,就是麹义三天之内就会来增援,除掉已经过去的今天白天,估计也就两天三晚了,这点时间,应该够张辽和麹义在抵达野王之前、先合兵一处,如果再多宽限一两天,那么连文丑也能赶到。

北方的冬天夜很漫长,申时过半天就全黑了。城下的攻击方居然还敢在好多挡箭木墙上插火把照明,丝毫不担心城头守军对着火把放箭。

当然,关羽造的移动式挡箭木墙很多,并不是每一面附近都插了火把的。这就导致虚则实之、没有插火把的地方因为明暗对比,显得愈发难以看清。

杨丑心中估摸着,关羽肯定还有小动作,但他猜不出具体是啥,下午的骑兵队反冲彻底失败、骑兵损失殆尽,他也没勇气再做任何开门近战阻止的尝试了。

整整一夜,城外都不安静,各种敲击碰撞的细碎声响,四面八方都有,让杨丑和袁军士兵的恐惧不安愈发深重。

第二天天亮后一看,杨丑和袁军军官们不由大惊:一夜之间,所有关羽昨天下午推到阵前的挡箭木墙底下,都被垫了夯土堆墙,也把木墙垫高了,防御遮蔽效果愈发之好,能让汉军弓箭手彻底安心躲在后面对城头抛射箭雨。

当然,作为河北军将领,杨丑也是知道穴地攻城的战法的,他立刻就看到了比垫高掩体夯土更危险的要素——这些土是哪里来的?

有工事用到了土,肯定有些地方被挖掘了提供土。目力所及之处,城外数百步并没有某块地方突然地势低陷下去变成大坑,那就说明攻城方并不是集中在某个坑取土的。考虑到成本和时间,也不可能是从远处运土过来。

剩下的某种可能性,概率瞬间就大大提高了:攻城方在挖地道!这些土只是副产品!

“地道口在哪儿?找!都给我好好的找!所有目力最好的神射手,都别放箭了,到城楼和马面上瞭望,找出关羽的地道口!”

杨丑急切地吩咐,虽然攻城战很快又要重新开始了,他也顾不得在这种节骨眼上削弱弓弩队的战力人手。

将士们立刻被调动起来寻找,可是很快就发现疑似地道口的土堆太多了,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

他麾下一名军司马,似乎是参加过三年半前的易京楼之战、给过公孙瓒最后一击,对防御地道非常熟悉,此刻趁机进言:

“校尉勿慌,论穴地之能,我河北军天下第一,关羽不过是班门弄斧。自古防掘地可绕城内遍挖长堑,截断地道出口。我军用地道多年,还总结出挖长堑所得之土,可在长堑后五十步,另堆一道土墙,安排弓弩手巡哨。

这样敌人就算钻出来,也会暴露在低矮之处,被我们用滚木礌石砸死、侥幸逃出来也会发现出口处还有临时土墙围着,被交叉攒射尽数歼灭。另外,还可以用大瓮蒙生牛皮,状如大鼓,让耳音好的士卒听声辨位。”

杨丑脸一板:“你以为我不知道?可挖掘绕城长堑要多久?我们现在还要守城,就算组织百姓挖壕,也要分兵带头挖、示范监工,能投入多少人?没有十天半个月能挖完?

至于听声辨位,本就不精确,而且现在关羽如此阵仗,我怀疑他在城四周都有让人挖土,虚实相应怕是很难听清哪边才是真的。”

那军司马想了想,先表示了对领导明见的佩服,随后宽慰:纵然长乾半月而成,关羽的地道同样好很久才成。堑壕好歹是露天明挖的,每一段可以分段同时开工。地道却只有一个横截面可以挖,比挖壕慢多了。

杨丑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但随后又冒出一个新的疑问:关羽难道不知道地道是两军长期相持期间才会用到的么?既然今天关羽是要速攻拿下野王,怎么会选那么慢的办法?

还是说,关羽这是表面上攻城为主,实际上以打援为主?他是在勾引麹义张辽和文丑,哪怕麹义等人集结了相当于关羽两三倍的野战兵力,关羽依然有把握在野战中同时击败麹张文三将联军?!

以关羽之威名和带兵实力,似乎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杨丑有些不寒而栗,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好先这样见招拆招。

当天白天,攻城战还在继续,杨丑安排的挖壕和放牛皮大瓮地听反侦察,效果也不太好。地听果然听不清敌人主挖的真实方向,声音比较嘈杂各个方向都有。

杨丑只好选择全城每面城墙背后都平均挖沟、无差别全面防御。好在他相信关羽挖地道的龟速,倒也不用太担心进度跟不上。

十六日下午的时候,随着前线关羽挖地道挖得越来越嚣张,不少中间段的、离城墙只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竖井井口,也开始大量堆起挖出来的土后,倒是也有守城军官回报过杨丑,并且他们还提出了一种异想天开的警告:

“校尉,关羽有没有可能是把这些竖着挖下去的井,再往两边挖、然后一口口井下面的地道连接起来?”

这个猜想其实已经无比接近于真相了——虽然杨丑就算知道真相,也不太懂如何防,关羽的地道战技术先进,在速攻状态下近乎无解。

但是,偏偏因为杨丑是河北军将领,他也懂地道战,知道地道的技术难点,所以否决了下属那种外行却歪打正着的判断:

“你懂不懂穴地战的精髓和难点?你试过竖井下去往两头挖、最后跟别的井别的地道口连起来的难度么?要是能用,当初大将军攻打公孙瓒,就不会挖了三个月的地道才挖到易京楼底了!

竖井下地之后,幽暗不辨东西南北,你怎么知道要往哪个方向挖,才能和友军正好对上连通?但凡稍微错几度角,挖到数十丈外就错开很远了,这地道根本连不起来!

关羽军从未用过穴地攻城之法,估计也是道听途说,他真要瞎捉摸,我们也无所谓,按自己的节奏防守就好!”

提意见的下属满面惭愧而退,对自己因为不懂挖地道技术难点而羞赧不已。

这一切,只能说是天意如此——诸葛亮战前教给关羽备用的那套挖地道新技术,恰好是解决了传统地道战技术的痛点短板。

用一句后世《专利审查指南》上的术语来说,那就是“克服了固有技术偏见”

(注:《专利审查指南2021》,技术偏见: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某个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对某个技术问题普遍存在的、偏离客观事实的认识。它引导人们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可能性,从而阻碍人们对该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

说人话,那就是如果诸葛亮教关羽用这招对付其他不懂地道战的诸侯,对方还不一定会那么灯下黑。但偏偏诸葛亮让关羽用它来对付河北军!对付天下第一地道战强军!

这就是诸葛亮最擅长的事情:在敌人最擅长的专业领域、正面击败他们。就像空城计,如果对面不是司马懿这种老奸巨猾之辈还不好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