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 第496章 弑君-下

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 第496章 弑君-下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0:1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清晨,刘协还在焦急等待袁涣再次送来袁术的回信,结果却得到了伊阙关守军将领刚发现的一个噩耗。

偏将军王服惊慌失措地来禀报:“陛下!车骑将军!不好了,关后的谷口,忽然也出现了大批袁术军士卒,我们被堵在这伊阙龙门谷内了!,两侧山上都有少量袁军弓弩手攀登上去了!”

刘协一脸懵逼,他完全不懂军事。董承好歹还懂一些,惊讶追问:“怎么可能?雒阳八关,都是险要所在,若是那么容易偷越,还造这些关有什么用?光武皇帝至今,那么多年都守下来了,这不可能!”

王服悲愤地说:“使我们疏忽了!这伊阙并非没有山险之处可以偷越,只是不能过车马,无法运粮。寻常大军交战时,敌军偷越了之后也会饿死在伊阙关与雒阳城之间,亡于守军的坚壁清野。

可现在……我估计袁术就没打算持久,他就是要断我们后路,然后不惜一切代价狂攻伊阙得手,弑君灭口!”

董承如堕冰窟,连忙登上城楼最高处往北观望,龙门谷北口影影绰绰已不知有多少人马。

或许袁术的六七万大军只有一小部分偷越过去了,但这也不是伊阙关目前还剩的六千人能打得赢的!

留多少人守关墙?分多少兵保护皇帝突围?

留少了一旦关墙被突破,大军涌进来,死得更惨。留多了的话,突围部队野战都打不过敌人断后的,就无法突出去。

雒阳城里倒是还有小两万人,那里离伊阙关不过四十里,离龙门谷北口袁术军的截击点更是只有三十里。但董承和刘协本人都双双冒险来伊阙关了,雒阳那边的军队会当机立断冒着擅自调兵的风险来救驾么?

这时候,刘协这几天把董承绑了演戏的另一项慢性恶果,又暴露出来了:朝中众臣,除了董承当初是护着皇帝从长安逃到弘农,躲过李傕的屠刀。

其他的臣子,都是在李傕的怒火下,被刘协坑过一次的。现在形势这么危机,不做不错,多做反而有可能犯错,谁还不顾自己安危救驾?

刘协的抛弃群臣、甩锅失德,到了这一刻,已经累计得跟末年的崇祯差不多,因为死忠大臣被害太多,因为亏欠死忠大臣太多,没人肯站出来担责任了。

段煨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且凭良心说段煨此刻的表态,依然是忠于汉室的,不能要求更多。

董承一咬牙,果断决策:“分三千人守关墙,三千人随我护驾突围!全部选骑兵!陛下,你那些宦官、随行常侍闲杂人等,就让他们也上关墙丢滚木礌石帮着守城吧,突围可带不了他们,臣只能带三千有战马的护卫突围。”

刘协垂泪悲愤:“是朕太天真了,朕太高估皇帝亲临的威慑力了,致有今日。当初哪怕是死守雒阳城,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仓促略做准备之后,董承便匆匆带着三千骑兵往龙门谷北口奋死突围,他也知道现在得抢时间,袁术军要绕路要翻山,拖得越久敌后的袁军规模就会越聚越多。

可惜董承军冲到谷口的时候,居然已经有近万人的袁术军堵口死战,带兵大将还有两路,可见准备非常充分——毕竟袁术军可是成功用计拖延了整整一个晚上,有那么多人得以绕路举着火把翻山过来,也不奇怪。

一路袁军是昨夜从西边洛水附近山坡翻过来的,带兵将领是梁纲。另一路是东边太谷关与伊阙关之间山上翻过来的,带兵将领是乐就。

袁军没有强弩没有长枪,都是刀盾弓箭,也是为了爬山方便,太长的兵器累赘。

这样的装备,面对骑兵还是比较劣势的,无奈龙门谷北口的地形比较狭窄,而且袁术军仓促砍了些木头做了简易的临时拒马、迟滞骑兵的冲击力,再用弓箭抛射刀盾堵口,加上人数是突围部队的三倍,扛过一番番的血腥冲杀之后,愣是死死把董承的突围部队堵住了。

与此同时,正面的纪灵带着剩下的五万人,投入了不计伤亡的决死猛攻,攻关烈度堪称数日来之最。

袁术军全部的配重式投石车也火力全开,矢石如雨压得关上只有二十分之一规模的守军抬不起头来。

一时之间,伊阙关墙之下,尸体枕藉,血流漂杵,几个关墙被石头砸出缺口的地方,因为争夺特别激烈,两军的尸首甚至堆起了半丈多厚。

投石车也盯着这些点继续砸,机缘巧合把砸塌崩落下来的夯土覆盖在尸体上,几乎形成了京观,直接把尸体埋在了下面,也让后续发起冲锋的士兵可以踩着尸土堆往上冲。

关口北侧,董承的突围骑兵战死了一千多人后,唯恐皇帝在乱军之中被流矢射杀,不得不退回来,然后从关墙上再抽调预备队加入到突围军中,试图最后搏一把。

可惜的是,突围战的伤亡交换比,显然比守关要惨烈得多。守关的时候一个守兵或许能换掉攻城部队五条人命,而拿去打进攻战冲龙门谷北口,能一换一就不错了。

大量的有生力量在突围中被损耗掉,到了正午时分,纪灵在不计代价付出了总计七八千人的血腥伤亡后,终于彻底攻破了伊阙关。算上前面两三天的攻打,袁术军为了夺下这个关卡,累计死伤了足足一万多人。

墙上仅有的最后数百名没有负伤的守兵,和近千无法行动的重伤员,也崩溃投降被俘了——其实要不是皇帝就在这儿,他们会投降得更早,这种伤亡比例根本不是一般部队扛得住的。

看到背后的关墙被突破,还在冲杀的董承与刘协内心升起一股绝望。完了,一切都完了。

“我是大汉天子,尔等要弑君耶!”刘协看着越围越拢的满脸是血的野蛮士兵,颤音哭喊。

董承身边最后还有不到两千人,还得再分出一千人去身后的方向,试图封堵纪灵的狂追猛扑。可因为知道关墙已经被破了,这些人士气狂泻,一些士兵已经无心再死战到底。

“大家不要被骗了!这里根本没有什么大汉天子,是董承找人假扮的傀儡!天子怎么可能亲临战场。董承狗贼,你为了逃避罪责,骗退勤王义军,居然找人假扮天子!”

负责堵截的将领之一乐就,此刻趁着董承又分兵堵纪灵,他捡漏杀到刘协面前,他是知道台词的,自然会这么说。

“胡说,朕昨日见过豫州别驾袁涣,他是面圣过的他认识朕!让袁涣出来!”刘协还在最后不说白不说地找救命稻草。

乐就哪能让他再多开口,一挥手一群如狼似虎的凶恶士兵就朝着人群放箭。

乐就非常懂行,他知道要让士兵们亲手砍杀穿着冕服的皇帝还是有难度的,但如果是覆盖式放箭、让士兵们以为他们只是在射杀国贼董承及其亲卫,就不要紧了。

自古以来,越是远程杀伤敌人越是不容易有心理压力。所以海军互相炮击时比陆军更没有心理负担,轰炸机投弹手更是杀几千人都不会有阴影,反正又看不见受害者。

“乐就,这真的是陛下啊!我乃司徒赵温,我还能认错不成!尔等真要弑君?”

“我乃太仆张义,我此番亲自给陛下备的御辇、随行护车,这真的是陛下!”

刘协身边最后几个随军监视董承的忠臣拼命表态维护皇帝,可惜纷纷被乱箭射倒。

乐就的兵马蜂拥而上,一阵乱刀分尸。董承、赵温、张义四人全部殉国,被割了首级。只有皇帝刘协不便斩首,乐就借故支开观众亲手偷偷补刀留个全尸,然后又下达军令,要求把所有跟随刘协突围的汉军士兵全部斩杀。

一开始有部分汉兵见皇帝死了,也不知继续为何而战,想要放下武器投降了。仓促之间乐就杀俘也没来得及全部缴械,结果乱杀了三四百人之后,剩下的降兵乱哄哄重新拿起武器反抗。

这次是明知敌人要杀人灭口而输死搏战,战斗力极为惊人,每个皇帝亲卫骑兵至少带走一两条人命才被击毙。只能怪事情太仓促乐就没法慢慢操作,就为了灭口又死了近千人。

至于伊阙关上那些降兵,纪灵倒是有足够的时间慢慢诱骗收缴完武器后,再绑起来全部排队砍头灭口。然后还连带着把龙门谷一带的几个村镇聚落,也假装找个借口纵兵劫掠,全部斩杀,鸡犬不留,以防止有人看到了今日之战的细节,泄密损害袁术军勤王的正义形象。

经此一役,伊阙关原本的守军五千人、刘协带来的四千人、加上龙门谷附近的村镇百姓八千人,一共一万七千余口,全部被袁术军斩首,一个活口没剩。

袁术军随后对外宣称:董承挟持了天子来骗退勤王军,被围后董承以剑架帝颈、威胁若不放他突围就弑君。最后在救驾的部队试图觑准时机夺回天子时,董承竟然真的丧心病狂弑君了。

卫将军只好为天子报仇,杀了弑君之贼董承。

如此一来,至少对外宣称的剧情,是董承撕票,袁术只是解救人质失败,而且失败后也为皇帝报仇了。虽然陷皇帝于险境也是罪孽,但好歹没有那么重。

袁术身边的谋士笔杆子杨弘,还立刻写了个短檄,稍稍粉饰了一下,把这一事件按照“汉高祖为义帝报仇”定调子描写——袁术是高祖,刘协是义帝,董承是项羽。

这样的措辞和观点,固然是漏洞百出,但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其他诸侯肯相信几分,只能看天意了,袁术也是被逼得没办法,随便扯一块目前状态下勉强能圆过去的遮羞布。

不过好在政治上虽然更被动了,军事上却是收获了意外之喜。

董承和刘协都死在了伊阙关,后续的雒阳城怕是不用死命猛攻、再堆几万条人命进去了。

“陛下!臣一定为您报仇,诛杀董承余孽!”袁术在战场打扫干净后,匆匆忙忙赶到刘协遇害的第一现场,抱着尸体痛哭演给后军将士们看。然后袁术抹了一把眼泪,恨恨下令:

“全军急行,前军轻骑务必一个时辰赶到雒阳,拿董承首级号令开门!”

纪灵分出本部的五千精锐骑兵先行,直扑雒阳城。结果倒也不错,因为得知董承死了,袁术是来勤王为皇帝报仇的,城内的军队早就没了主心骨,混乱中有些同情袁氏故吏的军官开了城门,袁术军顺利进城,相当一部分雒阳守兵都被袁术吞并了。

朝中百官,有等着袁术收编的,也有心存恐惧作鸟兽散,偷跑出城去投奔袁绍、曹操的,也有少数准备投刘备的,谁都没想到雒阳居然会那么快就被袁术兵锋直抵城下,根本没有思想准备。

雒阳城就这样兵不血刃被接管了,距离皇帝遇害仅仅两个时辰,各方都没反应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