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 第39章第一次出海

当第一缕晨曦温柔地撕开夜幕的一角,海边的渔村渐渐从沉睡中苏醒。

清晨的海滩,像是被大自然精心擦拭过的画布,纯净而又充满希望。细腻的白沙在微光下泛着淡淡的银芒,海浪轻柔地亲吻着海岸,留下一道道如蕾丝花边般的泡沫,发出悦耳的 “沙沙” 声,似在低吟浅唱着大海的晨曲。

海风裹挟着大海的问候,带着丝丝凉意,吹拂着岸边摇曳的海草,它们像是一群绿衣舞者,曼妙地摆动身姿。

而此时码头上,早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大清早,渔村的村民们就如同勤劳的蜜蜂,穿梭在船只与陆地之间,为即将开始的出海做着准备。

在这个生产落后的小渔村,出海依旧遵循着古老的传统 —— 早出晚归。

虽说偶尔也有胆子大些的,冒险出海几天,但由于家中没有电视机,无法预知未来天气,多数人还是不敢轻易长时间远离陆地。一旦遇上狂风暴雨,那脆弱的渔船在茫茫大海中就如同飘摇的树叶,生死难料。

林宇一大早就匆匆赶到码头,准备跟着王大春出海。

还没上船,就瞧见王大春高大的身影在甲板上忙碌,他熟练地检查着渔网,绳索在他手中如灵动的蛇,被快速而又有序地整理着。

林宇脸上扬起笑容,高声喊道:“大春哥,我来啦!”

说着,几步跨上船,加入准备工作中,帮忙搬运补给、加固船栏。这些工作,林宇并不熟悉,需要王大春指点,好在也不是什么比较难理解的事情,林宇做的有模有样。

“楠楠的情况好些了没有。”一边做着活,王大春笑着问道。

“已经好多了,上一次瑶瑶生病买的药还剩很多,正好用得上。这孩子大概是水土不服,低烧了一整晚,我妈一直在照顾着,现在没什么事儿了。” 林宇回道。

“没事就好,师娘是个细心人,楠楠肯定会很快好起来的。咱这次出海多捕些鱼,卖了钱给楠楠买些好吃的,补补身体。” 提到出海,王大春又想昨晚师娘王玉芬那担忧的眼神,抓着王大春的手,让王大春一定要照顾林宇。

王大春咧嘴一笑,继续说道:“师娘也太紧张了,咱们这地方的海域,平时风浪很小,很少会有台风,你得让她放宽心。”

“这心也不是说放宽就能放宽的,不过随着出海次数增多,她会习惯的。”

正当两人边干活边交谈时,二叔二婶出现了。

他们的船离王大春的不远,二婶刘桂兰眼神犀利,一眼就瞧见林宇在这边忙活,瞬间像被点燃的炮仗,扯着嗓子喊:“林宇,你个胳膊肘往外拐的白眼狼!放着自家人的船不上,跑外人这儿帮忙,咋想的?”

二叔林强也铁青着脸,站在码头上,沉声说道:“小宇,是要出海吗?想学捕鱼怎么不找二叔?来,到船上来,我们是一家人,二叔还能亏待你?”

林宇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毫不犹豫地拒绝:“不用,我已经决定跟大春哥出海了。”

自从父亲死后,二叔二婶冷漠的像个陌生人。

那时家里揭不开锅,饿得前胸贴后背,他们却从未伸过援手,连一粒米都舍不得给,甚至还抢他们家地,那是把他们当成林家人了?

现在倒是过来装好人。

谁不知道他们心里什么心思?船上一个人忙活不过来,上一次还想让母亲王玉芬去他们船上帮忙呢,一想起当时二婶说的那些话,林宇就一肚子气。

林强被林宇的态度气的火冒三丈,“小兔崽子,你可真是个白眼狼啊,不知道好赖。二叔还能不如一个外人?”

林宇冷笑,回怼说道:“快拉倒吧,你要是真当我是你们林家人,我爹死后,你们能看着我们一家人挨饿受冻,差点饿死?倒是大春哥,隔三差五的给我们送口粮。现在来摆二叔的谱了,你看我尿你吗?”

这话像一记耳光,扇得林强面红耳赤。

他恼羞成怒,指着林宇的鼻子大骂:“王大春捕鱼也是个半吊子,你跟着他能学啥?等你们捕不到鱼,有你求我的时候!”

“那用不着你管!”林宇懒得理会,再次翻了个白眼,扭头继续手头的活儿。

林强和刘桂兰气的浑身发抖,来到自己船上干活都干的不利索。

随着准备工作渐入尾声,朝阳宛如一颗燃烧的金球,跃出海面,将金色的光辉尽情洒向大地和海面。

渔船在波光粼粼中缓缓驶离码头,林宇和王大春也驶向大海了。站在船头,迎着海风,望着远方,这是林宇第一次出海捕鱼,内心满是对此次出海的期待。

二叔林强站在岸边,望着远去的船只,气得直跺脚,二婶刘桂兰在一旁煽风点火:“别急,他们捕不着鱼,到时候就得求着咱们了。那王大春虽然是大哥的徒弟,可他太笨,学了个半吊子,再带个啥都不会的林宇,能捕着鱼才怪。到时候,还是得来求你这个二叔。”

听到这话林强的情绪才舒缓了下来。

等刘桂兰下了船上了岸,林强也紧随着林宇和王大春之后,驶向了大海。

此时,众多渔船在迎着朝阳依次启航,一艘艘渔船的船帆被阳光穿透,帆布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光影交错,仿若给船帆披上了一层梦幻的金纱。

渔船们渐行渐远,它们的身影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摇曳生姿,有的排成一列,像是整齐出征的舰队;有的三两成群,似乎在互相照应,结伴闯荡大海。

海风裹挟着渔民们的吆喝声、海浪的拍击声,奏响一曲豪迈的出海乐章,这乐章伴随着渔船驶向远方,直至它们变成海平面上一个个渺小却充满希望的黑点,与海天融为一体。

王大春的渔船,就是传统的木质渔船。

它全长不过十来米,船身用的是当地常见的硬质老橡木,那木材纹理粗犷,一道道如同沟壑纵横,凑近细瞧,木板间的榫卯结构清晰可见,虽历经风雨洗礼,却依然紧紧咬合,未曾有丝毫松动,足见当年造船工匠手艺的精湛。

船舷高度大概到成年人的腰部,外侧微微鼓起,像是岁月赋予它的一道天然防护。伸手轻抚,那触感粗糙且带着磨砂般的颗粒感,是海风终年累月吹拂、海盐不停侵蚀留下的痕迹。指尖摩挲间,还能触碰到星星点点、如沙砾般的海盐结晶,在日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弱却坚韧的光芒,如同大海馈赠的细碎珍宝。

这是王大春的父母留下的。

王大春的父母原本也是村里的渔民,不过一场重病,让两人相继离世。那时候的王大春才十一二岁,他没了依靠,是父亲林翔将他带到了船上,把他当成半个儿子养。

这艘渔船,还是当年父亲帮忙修好的呢。

渔船的船头呈尖锐的三角形,高高昂起,仿若一只随时准备腾跃而起的苍鹰,向着大海深处奋勇进击。其前端的木板磨损严重,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凹坑与划痕,那是一次次与海浪凶猛撞击、与暗礁惊险擦边形成的。有些地方的木头甚至已经开裂,却被王大春用粗麻线和桐油反复修补,呈现出一种古朴而顽强的生命力。

船帆是一块厚重且陈旧的帆布,颜色近乎于深褐与暗黄交织,补丁摞补丁,平日里,它无力地低垂着,而此时,海风撩拨,便瞬间抖擞精神,“呼啦啦” 地鼓胀起来,似要挣脱束缚,带着渔船勇往直前。

王大春站在船尾的舵柄,神情专注而认真,同时给林宇讲解驾船的要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