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 第16章进城卖鱼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第16章进城卖鱼

作者:性感小刁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得到了村长的承诺,林宇心中高兴。

这样一来,木材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老村长罗全德高望重,做了这么多年的村长,弄一些木材绝对不在话下。

况且,他自己也需要,不会不用心的。

现在最重要的,是将这些鱼和螃蟹都卖掉。卖掉了螃蟹有了钱,就可以着手买木材修缮房子了。

“小宇,你罗爷爷走了?”见林宇回屋,母亲王玉芬问道:“你们俩都说啥了?”

“我让罗爷爷帮忙买木材,等这些鱼都卖了,咱们手里就有钱了,把房子修一修,再遇到这大风天,就不用堵的屋里乌漆嘛黑。”林宇回答。

一听要修房子,林瑶高兴地蹦了起来,“太好了,要修房子了,以后瑶瑶在屋里睡觉,再也不用担心被风吹了。”

看着孩子兴高采烈,高兴的样子,王玉芬也跟着高兴,“那感情好,这房子是该修一修,现在这大风天还能凑合,可要是到了冬天,东北风一吹,肯定是扛不住的。前两天,妈心里还想着这事儿呢,只是妈没本事,挣不到钱,没想到我儿子这一天,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此时,王玉芬打心眼里高兴。

这几天的事情,无一不说明,自己的儿子能顶一片天了。真的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儿子这么有本事,她这个当妈的,自然高兴。

“不过,刚刚你罗爷爷说了,这些鱼和螃蟹不能拿到码头上去卖,怕别人看见眼红,你准备拿去哪里?”

林宇顿时就笑了。

“这不愁,我打算拿去城里卖!这两天都是大风天和白头浪,没有出海的渔船,城里肯定鱼获紧张,我拿去城里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王玉芬点了点头,“可是,这么多鱼和螃蟹,熊岳城可吃不下。想要一天全卖了,有点难!”

林宇笑了笑,“谁说我要拿到熊岳城去卖了?熊岳城餐馆少,城里的人消费水平有限,这么多鱼获,肯定卖不掉。我打算去营口,虽然路程远一点,但是能把这些鱼获都卖了,值得跑一趟。”

“啥?你要去营口?”

王玉芬一惊。

去营口的路程可远了,就算是赶驴车,单程也需要6-12个小时,再把这些鱼都卖了,那得需要多久?最重要的,这年代,路上并不安全,很多路都是荒郊野外,万一出了点什么事,可怎么办?

想到这儿,王玉芬立马反对,“那太远了,我不同意你一个人去,不安全!再说了,咱们家也没有那个驴车,你也去不了。”

别说他们家,整个渔村,也只有村长家有一头驴,这还是生产大队时候,大队奖励的。在这个年代,驴、骡子、马和牛,都是生产力,谁家要是衬一头,家里的日子就老毕了,没有不羡慕的。

“妈,路上虽然远一点,但是值得。至于安全问题你也不需要担心,我白天走,不走夜路,明天早上我就出发,走的再慢下午也到了。等把鱼获卖完,如果太晚,我就在城里住一宿。”

“再说了,这么多的鱼获,得赶紧卖,关系着咱们家的日后生活呢,你也不想咱们家冬天了,还住着这破房子吧,倒那时候,咱们娘三非得冻死不可。”

王玉芬沉默了。

儿子说的是实情,东天一来,这房子是肯定挡不住东北风,不想被冻死,就得赶紧修房子。 这是一次机会,她也不能保证,下一次自己的儿子还得能弄到这么多鱼获。就算弄到了,还是会面临拿出去卖的问题。

“妈,你放心吧,儿子我张大了,知道注意安全。”

无奈,王玉芬也只能点头同意,并嘱托儿子路上注意安全之类的话。知道自己儿子明天一早就要走,当天晚上,她就又蒸了一锅馒头,用个口袋装上,让自己儿子第二天带上路上吃。

林宇则是当天晚上,又去了一趟村长家借驴车。因为事关他们家房子的修缮的问题,村长二话没说,直接就把驴车借给了林宇。

第二天,林宇起了个大早。

他先是喂了驴子,然后将车套上,将那些捕捞的鱼获都抬上车,用秸秆盖好,防止路上引人注目,也可以防止苍蝇。

“小宇,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就算卖不掉,也没关系,一定要平安回来。”王玉芬泪眼婆娑的叮嘱,并且将准备好的馒头塞进林宇手里。

儿行千里母担忧,林宇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离开她去那么远的地方,她的心一直七上八下的。

“妈,放心吧,等着我回来。”林宇坐上了驴车,挥着鞭子,就缓缓出了院子。

“哥,你早点回来,瑶瑶在家等着你!”林瑶追了出来,站在院门口,看着林宇赶着驴车离开都快哭了 一双小手搓着,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好,等哥回来,给你带好吃的,瑶瑶在家听妈妈的话......”

驴车缓缓前行,老旧的车轮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吱呀作响,像是一位老者在低吟着岁月的歌谣。

道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荒野,繁茂的野草在晨风中轻轻摇曳,似是在跳着一曲轻柔的晨舞,草尖上挂着晶莹的晨露,折射出细碎的光芒。远处,几株高大的杨树挺拔而立,枝桠上已长出了嫩绿的新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彼此轻声细语。偶尔有几只野兔从草丛中蹦出,灵动地跃向远方,带起几缕草叶的晃动,不多时便隐没在这片生机勃勃之中。

四周鲜有人迹,只有林宇和那匹默默前行的驴。

偶尔路过一个小村落,也是冷冷清清,几间略显陈旧的房屋散落在道路边,烟囱里没有一丝炊烟升起,仿佛被时间遗忘。路上许久才会碰上一两个行人,也都是行色匆匆,彼此间默默无言,很快便擦肩而过,只留下一片更加深沉的寂静。

这样的环境,独自行路,的确让人心中不安。

好在一路并没有任何凶险,直到下午三点,林宇顺利的赶到了营口市里。

此时的营口市,明显要比熊岳城大的多,也更具有生机和活力。街道虽然狭窄但却十分整洁, 街道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建筑。

那些带着岁月痕迹的砖瓦房,墙面有些斑驳,屋顶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青灰色光泽。沿街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木质的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轻微的嘎吱声。杂货店的门口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从简单的搪瓷缸子、手电筒到五颜六色的布料,应有尽有,看的林宇眼花缭乱。

街头巷尾,不时能看到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的人,车铃清脆地响着。孩子们在胡同里嬉笑玩耍,追逐着一只破旧的毽子或者一个自制的铁环。老人们则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晒着太阳,手中拿着蒲扇,或下棋对弈,或唠着家常,谈论着家长里短、国家大事。

林宇赶着驴车,又走了一段距离,发现了一处人流密集处,那里街道两旁有好几个摊位。有卖菜的,新鲜的蔬菜带着泥土的芬芳,翠绿的菠菜、红彤彤的西红柿、圆滚滚的土豆堆成一座座小山;有卖肉的,肉案上摆着的猪肉还带着血丝,屠夫挥舞着锋利的刀,切割着肉;还有卖凉皮担担面的......

林宇看了一圈,果然没有卖鱼的。

大风天,渔船不出海,根本就没有鱼获,这正是卖鱼和螃蟹的好时机。

他找了一个空位,将驴车停好,就打开遮盖的秸秆,瘦削的身子直接站在了驴车上,扯开嗓门,大声吆喝了起来,“南来的,北往的,停一停,看一看喽,新鲜的黄花鱼、大青蟹、花盖蟹,便宜出售了,先到先得。”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绝对物超所值,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新鲜的鱼获喽......”

林宇的吆喝,瞬间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毕竟,这两天都是大风天,市场上根本就不见鱼获,鱼价也涨了好几毛钱。

众人一看驴车渔笼里摆放着的大黄花鱼,顿时眼前一亮,顿时有人来询问价格,“小孩,这鱼不错,是新打捞上来的吗?多少钱?”

“哥,新鲜着呢,今天刚刚打捞上来的,不信你自己看。”林宇拿了一条,递了过去。放了一晚上的黄花鱼,和今天刚打捞上来的,其实也没什么区别,根本看不出来。

见男人看不出什么门道,林宇接着说道:“买一条吧,3毛钱一斤,买一条回去,无论是清蒸还是炖着吃都好吃。”

“3毛钱?”

“哎呦,这可有点贵了,平时都2毛钱。”

“哥,现在可是大风天,渔船都出不了码头,你看这市场上哪有鱼获?这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打捞回来的,能不贵点?再说了,您一看就是哥款爷,还能差1毛钱的事儿?”

“嘿,这小孩眼睛还挺尖,看人这么准,就冲你这眼光,这条鱼我要了。”男人顿时嘴角乐开花,冲着四周的人都是一副洋洋得意。

林宇赶紧用从村长家借来的老称,把鱼勾起来称重,“一共六斤二两,一块8毛六,给您摸个零,收您一块八。”

说完,直接抓了一个苞米叶,揉搓成一条,顺着秤钩鱼嘴的眼就捅了进去,熟练地打了个结,将鱼递了过去。

男人也熟练地掏出钱来,一毛一毛的数着,直到将钱数够,这才递给林宇,心满意足的拎着鱼回家去了。

“这鱼看着还真不错,个头大,长得肥,就是有点贵。”一个女人凑过来说道。

这女人一看就是家庭妇女,经常下厨房的那种,对于鱼、肉、蛋都非常了解。不过这种女人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精打细算,贵了的东西,一般不会下手。

“姐姐,那就看你最近想不想吃了,现在已经连续两天的大风天了,这大风天有可能持续六到七天呢,你要是着急吃,那我劝你现在就买,因为未来几天有可能更贵。当然,如果你不着急,那就等等,等大风天过去,这鱼价也就回来了。”

女人沉吟了一下,顿时一咬牙,让林宇给秤一条。

没办法,今天她家男人请客吃饭,饭桌上没有条鱼,怎么也说不过去。

直到天黑,林宇带来的所有鱼和螃蟹,除了那条大鲅鱼,全部卖了出去。毕竟是大风天,市场上没货,稍微贵一点,也不够卖的。

眼瞅着只剩下那条大鲅鱼,林宇的嘴角微微上扬,收拾了一下之后,朝着路人打听了一下国营饭店的方向,驾着驴车,直奔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