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 第109章渍酸菜

重回80:从渔村赶海到纵横大洋 第109章渍酸菜

作者:性感小刁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30: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清晨,晨曦透过薄雾,洒在宁静的东北渔村上。

林宇和王大春都没出海,王大春早早地就来到了林宇家,两人准备一起挑选适合渍酸菜的白菜。

院子里,一堆白菜码放得整整齐齐。

林宇和王大春蹲下身,开始仔细挑选起来。

王大春一边翻看着白菜,一边说:“小宇,选这渍酸菜的白菜可得仔细,这直接关系到酸菜的口感。”

林宇点头附和:“我知道,咱得挑那种帮子大、叶片厚实的,像这种大青帮就挺好,纤维多,腌出来脆生。”

他们专挑菜心紧实、叶片完整且无病虫害的白菜,那些叶片发黄、有虫眼的,都被他们果断剔除,然后被林瑶和楠楠两个小家伙抱去,扔进了马槽里喂马。

这可是上好的饲料。

选好的白菜,林宇拿着菜刀,熟练地砍掉根部。

随后,一棵棵白菜被整齐地码放在院子里晾晒。

王玉芬从屋里走出来,看着院子里的白菜,叮嘱道:“这白菜得晒个两到三天,去掉些水分,渍出来的酸菜才好吃。”

林瑶和楠楠也凑过来,好奇地看着。

林瑶问道:“妈,为啥要晒呀?”

王玉芬笑着解释:“晒过的白菜能更好地吸收盐分,还不容易坏。”

王大春直起身子,笑着对王玉芬说:“师娘,我今年就不自己渍酸菜了,这渍好后,给我带点儿就行。”

王玉芬笑着说道:“这事儿还能忘了你?放心吧,肯定少不了你的。”

在这东北渔村,气候干爽,风也大,对白菜晾晒有着独特的影响。相比其他地方,这里白菜晾晒的时间通常更短。

因为干爽的空气能快速带走白菜表面的水分,而较大的风加速了水分蒸发,使得白菜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适合渍酸菜的状态。

不过也需要注意,阴雨天气要及时将白菜收起来。

一旦被雨淋过,酸菜在缸里就会发烂。

好在,接下来的几天,天气都不错。

两天后,林宇在院子里转了几圈,仔细观察着晾晒的白菜。只见白菜的叶片微微发蔫,水分明显减少,他觉得差不多了,便招呼王大春准备开始渍酸菜。

首先是准备工作。

林宇挑起水桶,去井边打水。

王大春则在一旁帮忙烧水,炉膛里的火苗呼呼作响,映红了他的脸。

王玉芬则拿着刷子,仔细地刷着那口大缸,边刷边说:“这缸可得刷干净咯,一点脏东西都不能留,不然酸菜容易坏。”

水烧开后,林宇和王大春把事先准备好的白菜搬到锅边。

林宇先拿起一棵白菜,按照传统的方法,先把白菜头放入锅里烫,嘴里还念叨着:“先烫头,后烫腚。”

王玉芬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说:“对,就是这样,烫的时候注意时间,别烫过头了,不然白菜就软塌塌的,没口感了。”

王大春好奇地问:“师娘,为啥要先烫头再烫腚呀?”

王玉芬耐心解释道:“先烫头,能让白菜的叶子先受热变软,后面再烫帮子的时候,整棵白菜受热就更均匀,这样渍出来的酸菜味道才一致。”

接着,王玉芬又说道:“咱渔村渍酸菜和其他地方可不一样。别的地儿可能直接把白菜扔缸里就腌了,咱这先烫一下,能去掉白菜的生味,还能让酸菜发酵得更好。而且咱这儿有时候还会加点儿咱自己捞的小鱼小虾,那腌出来的酸菜,带着股鲜味儿,别处可吃不着。”

林宇和王大春听着,不住点头。

同样是东北,可渔村有的独有技艺。

王玉芬从灶台上拿起一根筷子,眼神专注地盯着锅里正烫着的白菜头。

她微微弯腰,将筷子轻轻扎进白菜帮子与叶子相连的部位,一边扎一边说道:“你们俩好好看着,这筷子要是能轻松扎进去,而且感觉白菜帮子没有那种生硬的阻力,就说明白菜头烫得差不多了。”

林宇和王大春赶忙凑上前,眼睛紧紧盯着王玉芬手中的筷子。

王玉芬扭头看向他们,认真地说:“你们俩以后都是要成家过日子的人,这些活可得好好学。别到时候自己过日子了,连个酸菜都渍不好。”

王大春憨厚地笑着点头:“师娘,你放心,我肯定好好学。以后自己渍酸菜,也带过来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林宇也跟着应和:“妈,学着呢,看着也没什么难的。”

“哎,你可别小看这个过程,看着简单,一上手就难。”王玉芬说道。

确认白菜头烫好后,王玉芬伸手抓住白菜的根部,稍微用力一提,将白菜从锅里提起一些,顺势一翻,白菜便在空中转了个身,“噗通” 一声,白菜帮子那一头,也就是俗称的“腚”,落入了翻滚的热水中。

她一边翻动着白菜,确保白菜帮子的每一处都能均匀受热,一边继续说道:“这烫白菜腚啊,时间得稍微长点,帮子厚,不容易烫透。但也不能太久,太久了白菜就没嚼劲了。你们看,像这样慢慢翻动,让热水充分裹住白菜帮子。”

林宇和王大春全神贯注地看着,林宇还不时伸手靠近锅边感受温度,想象着自己操作时的情景。

随着渍酸菜的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屋里弥漫着浓郁的水汽,仿佛一层轻薄的云雾,将整个空间氤氲得如梦如幻。

灶膛里的火舌欢快地舔着锅底,锅里的水咕噜咕噜地翻滚着,每一锅白菜都在这热烈的氛围中接受着 “洗礼”。

林宇和王大春在王玉芬的指导下,熟练地将一棵棵白菜依次放入锅中。

先是烫头,待时机合适,再翻转过来烫腚。

他们的动作逐渐娴熟而利落,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专注的神情。

一锅又一锅的白菜被烫好,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的大笸箩里。

此时,屋里的大炕被灶火烘得热乎,那温度已经到了能烫屁股的程度。炕上放着的几床棉被,不得不被挪去炕梢,不然的话,都容易烫糊。

当所有白菜都烫好后,王玉芬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接下来,把这些烫好的白菜晾凉。别着急往缸里放,热白菜直接进缸,酸菜容易坏。”

林宇和王大春依言将装着白菜的笸箩搬到通风的地方,让白菜自然散热。

趁着白菜晾凉的间隙,王玉芬又拿起刷子,仔仔细细地把那口早就刷洗过一遍的大缸再次刷了刷,确保缸内一尘不染。

刷完缸后,王玉芬在缸底均匀地撒上一层盐,接着对林宇和王大春说:“等白菜凉透了,咱们就一层白菜一层盐地往缸里码。码的时候要码紧实,这样酸菜才好吃。”

静静地等着白菜晾凉,二人就将箩筐里的白菜抬了过来。

王玉芬站在大缸旁,手中握着一把盐,看着林宇和王大春,开口问道:“小宇,这次渍酸菜,你说加不加一些小鱼小虾?加的话,酸菜别有一番滋味,要是不加,就是原味的。”

林宇挠了挠头,脑海中浮现出以往吃过的酸菜,那些味道虽熟悉,可从未尝过加小鱼小虾的独特风味。

他眼睛一亮,说道:“妈,加吧!放小鱼小虾的酸菜是啥味道,怪想尝尝的。”

“如果加的话,你就拿着渔网,去海边捉一些回来,就海边的小鱼就行,也不需要太多。”

闻言,林宇当即拿上网和水桶,朝着海边走去。

东北渔村依海而居,海边的小鱼小虾多到令人惊叹。

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便能看到一群群小鱼在浅滩处欢快地游动,它们时而穿梭于水草之间,时而跃出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

小虾们则在水底的沙石间灵活地跳动,透明的身躯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渔村里的人们对这片大海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也熟知这些小鱼小虾的习性。闲来无事时,他们会带上简单的渔具来到海边捕捉这些小鱼小虾。

这些小鱼小虾,不仅是渍酸菜时的独特配料,也是渔村人餐桌上的美味下酒菜。

林宇站在海边,海风轻轻拂过脸颊,带着淡淡的咸腥味。

他熟练地挥动着手中的抄网,“唰” 的一声,稳稳地落入海中。待了一会儿,他用力提了上来,第一网便收获了不少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银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烁着细碎的光。

紧接着,他又出第二网,再次收获满满。

两网过后,林宇觉得差不多了,便收拾好渔具,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王大春已经在院子里等候多时。

林宇顾不上休息,拿起小刀,轻轻划开鱼肚,熟练地取出内脏,王大春则在一旁帮忙清洗,两人配合得十分默契。

处理完小鱼,他们这才继续渍酸菜的工序。

王玉芬将处理好的小鱼均匀地铺在已经码放了几层白菜的缸里,又撒上一层盐,接着继续码放白菜。

如此反复,一层白菜、一层小鱼、一层盐,大缸逐渐被填满。

就在将最后一批白菜放入缸里的时候,院门口传来脚步声。

老孙大叔进了院子,看到院子里正在渍酸菜,脸上露出笑容,抬手打了个招呼:“哟,忙着渍酸菜呢!”

王玉芬听到声音,扭头看去,也笑着回应:“老孙大哥,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孙连民听到这话,顿时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唉,今天出海捕鱼,也不知道咋回事,鱼没捕到几条,渔网还被撑破了。我们家那口子手艺不行,补了半天也没弄好,我就想着拿过来让你看看,能不能帮着补好。”

王玉芬听了,赶忙说道:“没问题,老孙,你把渔网拿过来,我一会儿就给你看看。渍酸菜这活儿也快收尾了。”

林宇和王大春也停下手中的动作,和老孙大叔打了招呼。

老孙大叔走进院子,将破了的渔网放在一旁,看着缸里码放整齐的白菜和小鱼,忍不住夸赞道:“这酸菜渍得,一看就地道,今年肯定又是满满一缸好酸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