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427章 剑指金银山!

贞观五年十一月下旬。

临近年末,大唐各个衙门官员们都在忙碌又焦急的着手准备着年末的政务收尾工作,该汇报汇报,该总结总结......

不仅仅是关内道,就连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甚至太上皇负责的河西道那边,官员们工作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不为别的,李扒皮.....不是,太子殿下李承乾竟然宣布今年各衙门原定假期,全部按照既定天数进行休沐。

特殊部门轮休,但所有人的休沐假期却是足额足天的。

若不是怕被锦衣卫们盯上,怕是官员们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恨不得要仰天喜极悲泣,高呼一声。

“苍天有眼!”

不过,一众官员们都盼着假期,侯君集这个已经在雁门关当吉祥物守将,当了好几年的太子老丈人,却是兴冲冲的在临近年关的时候。

踏上了前往倭国的舰船。

“出发!”

随着他一声令下。

河北道登州留守海军,当即纷纷扬帆出港。

镇南号宝船上,侯君集神色亢奋但又满是肃然之色。

看着自己麾下从雁门关一同带来的十几个将官:“你们都是跟随本国公多年的,说是心腹也不为过,但是你们从雁门关请命跟随本国公走这一遭的时候,一些话本国公就已经讲明白了。”

“尔等为朝廷之将,食的也是我大唐朝廷的军饷俸禄,既然到了现在还站在这里,那本国公也便不会再给你们下船的机会。”

侯君集虎目带着几分阴翳的扫视一圈。

“此行东瀛,若有胆敢藏私违逆军令者......斩!”

众人一凛,紧接着纷纷躬身行礼。

“谨遵大将军令!!!”

侯君集这才颔首,当着众人的面从自己的贴身怀中,取出一张被小心折叠好的堪舆图,当着众人的面展开。

地图很简单,不过一眼就能够看出来,乃是东瀛的地图。

而更加令在场将官们为之神色一凛的,还有那地图之上两个大大的红圈,以及上面标注的文字。

“石见银山”

“佐渡金山”

单单是金山银山两个字眼,就瞬间引得此前还不清楚任务的将官们,呼吸粗重起来。

“将军,这......”

侯君集对众人的反应并没有露出惊讶之色,实际上,在他得知了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之前他还纳闷,太子殿下放着镇北道那么广袤的草原和土地,不大力发展。

竟然派遣汉王不惜耗费那般庞大的财政,建造海军,经略东瀛。

如今.......

“没错,这便是此行我等的目的!拿下这两个地方,另外......长期驻扎!”

言罢,侯君集忽而深吸一口气。

高声:“太子殿下教旨!”

瞬间,原本还沉浸在震惊情绪中的在场诸位将军,纷纷神色一正,俯身单膝拜下。

侯君集将一份从长安出发前,李承乾交给他的旨意拿出来。

“传太子殿下教旨......”

“东瀛之徒,狺卑骨贱,不识我朝煌煌礼数,不配天授福地生灵。金银之赐不配入怀,斯民之乐当受天谴!水德失灵,唐辉当取其日月,伐乱民卑斯之徒于九泉!”

“今封我大唐潞国公为经东瀛镇抚使,统御登州水师留守,接替福冈港全务,统福冈留守军及工造全员,经略东瀛!”

“令着命潞国公侯君集自接旨之日起,即刻着手攻伐东瀛之金银山!兵工民商诸部,当勠力同心,共伐倭奴!”

“孤于长安殿宇,静待诸位凯旋而归,封爵荫族之日......”

侯君集将教旨念完,在场原本还多多少少存留一些小心思的将领们,纷纷狂喜拱手。

“吾等定不负太子殿下圣命!”

“屠灭倭奴,更换日月!”

.......

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山,尽皆位于东瀛本州岛之上。

只不过,一个位于本州岛西南,相当于后世岛根县的地方,一个则是位于本州岛西面隔海相望的佐渡岛上。

好在,两者所处的位置,对于海上力量颇为强横的大唐来讲,可以说是和端到餐桌上没有什么区别。

只需要从福冈沿着海流往北,沿着岛岸线行进几日便可抵达堪舆图上那石见银山所在的地方。

只需要再继续朝着北方航行,便可抵达佐渡岛。

而佐渡岛上,所谓的佐渡金山还只是一个统称。

严格意义上,应该被称为佐渡金银山,一共存在相川金银山、西三川沙金山、鹤子银山以及新惠银山四座。

“潞国公,此行那石见银山的范围,乃是如今东瀛出云国的势力范围,其实力在东瀛本州岛算是非常强劲的一股力量.......”

福冈港,被汉王李恪留下来,协助侯君集攻略东瀛的副手刘滔神色肃然的汇报着。

“不过根据我们目前的情报,如今出云国正处在三方争斗的关键时期,意宇川流域的意宇地方、西出云的杵筑势力,以及以须佐乡为根据地的须佐氏,如今正因为地盘而争斗不休。”

大厅之中,在场唐军将领们都是面面相觑。

一些人还在那里小声的彼此嘀咕着。

“这么复杂?东瀛这么屁大点儿的地方,还就那么一片地方,还盘踞着好几伙儿人?好家伙,三国啊?”

“他们很强?还能比咱们大唐也强?”

“这,可能.....吧”

见众人一副煞有其事的模样,刘滔赶忙摆手解释。

“不是不是,蕞尔小国,自然无法和我大唐相比,在下所说虽说听起来有几分复杂,但那也和我大唐无关,那三方虽说争斗不休,但就在下来看......顶多算是我大唐南域宗族械斗那般。”

顿时,原本还心中思索着,怎么能够请战,来东瀛先斩敌将,拔得头筹,争个首功的一众大唐悍将们,顿时面露无语之色。

“不是,刘参事,既然你都说了都是一帮土鸡瓦狗,那你还跟我们这里说些什么?”

“我大军兵卒人人披精铁战甲,寻常箭矢尚且伤不得我等寸毫,就这般羸弱倭奴,一通鼓便能将其冲散击垮,甚至连火器都用不上!”

“哼......浪费感情!”

见众人不愉,侯君集顿时眼睛瞪了他们一圈。

“忘了我等来此是做什么的了?!我等的目标是金山银山,尔等的军功也不是按尔等砍了多少倭奴脑袋来算的,是按照我等能运回大唐多少金银来算得!”

警告了一顿这帮子杀才,见他们终于又老实了。

侯君集这才又看向了一脸尴尬的刘滔。

“刘参事,不必理会他们,你继续说!”

刘滔颔首:“我等自是不必在意那三方人马究竟如何争斗,但若想要长久占据那石见银山,少不得便需提前将这些倭奴清扫干净,而且挖矿这种事情,也总不好让将士们去不是?”

这下,众人才纷纷颔首。

一个个嘴角又扯起了一丝危险凶狠的弧度。

“国公,不就是捕奴吗?末将请命!给末将五百悍卒,半月内荡平这些倭奴,将他们全部压入矿洞!”

一名话音带着几分陇右道口音的汉子率先起身开口。

话音未落,席位跟前的汉子赶忙也起身叫嚷。

“国公!让末将去吧!末将跟随您多年,此前就是负责夜不收侦查之事,如今.......”

“国公,给我三百人就行!”

“我两百人!”

顿时,刚刚才安静下来的大厅之中,又是一番吵嚷。

很显然,虽说刚才侯君集说了,军功高低看得是运回大唐的金银多寡来算得,但......一个长久留守矿场和炼金场的将军,和一个长期在外捕捉倭奴,杀伐不顺的将军。

谁得功劳会更高一些?

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

侯君集听着这帮狗东西吵吵嚷嚷个没完,只觉得脑袋都要炸了。

“吵吵吵,吵什么吵?!谁再吵,本国公今后就让他负责运送补给!一次军功也休想捞着!”

顿时,现场安静了.......

侯君集此行除了带来了一支五千人规模的本土精锐唐军外,还带来了三千连侯君集都不知道李承乾从哪里搞出来的东瀛武士.......

三千名东瀛武士排列成军阵,在唐军的军阵前,连那些本该看起来邪异威武的武士盔甲,竟也带上了几分袖珍的可爱感。

大军休整几日之后,浩浩荡荡的便是再次乘坐着登州海军舰队。

朝着石见银山的方向进发。

十一月的东瀛,正处在深秋时节。

出云国西部沿海,一片片渔村坐落着,捕鱼是当地倭国人赖以生存的一项必要本领,习习海风吹拂,后世的这个时节必定会有不少,因为享受到了侵略邻国红利,而有时间和精力来此游玩度假的倭国人。

然而如今.......东瀛整体实力,在东亚怪物房之中,甚至都比不上新罗,百济之国。

此刻沿海百姓一个个衣衫单薄不说,更是难以看到几个体格健硕的。

正是下午三四点的样子,不少渔民正处理着今日所获的鱼获。

渔网,在大唐已经是颇为平常的东西,就连沿海的寻常百姓家也都学会制作和利用,但在如今的东瀛,却是只有那些幕府大家族才能够掌握的机密.......

一个东瀛少年卖力的将一个混着泥沙的鱼篓,从海边拖拽了回来。

几只没脑子的笨鱼在里面挣扎着,想要从鱼篓中挣脱出来。

却是只会一个劲的朝着鱼篓底部猛扎。

“奥吉桑,奥吉桑!好多鱼,好多鱼!”

少年大叫着,听到声音正在收拾一片舢板的老者回头,刚要说什么,下一刻面色却是瞬间大变。

“奥吉桑......”少年满是兴奋的跑过来,老者却是顾不上那还在地上活蹦乱跳的海鱼,一把拉住少年,便要起身朝着村子之中跑去。

少年不明白,焦急的回头想要抓鱼,紧接着却看到了他平生都未曾看到过的震撼一幕。

海风吹拂的浪潮之上,那远处的海面上,一道道如同岛屿般的黑色轮廓,正在朝着这边迅速靠近.......

“本国公的命令,都清楚了吧?!再次重复一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