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父亲您不造反,我造反! > 第294章 李泰:皇兄不当佞臣可惜了

“来啦!是太原府的车驾!”

“来啦,有救了,我等终于有救啦!”

长安城门前。

百姓们看着这些一个个好似被什么女妖精吸了精气一般。

原本还一个个神色萎靡的官老爷们,随着官道的尽头忽而驶出来一队打着旗帜的马车,忽然间激动亢奋起来。

都是不由纷纷好奇的朝着那马车的方向张望。

最近长安皇宫和朝堂之中,出了什么事情,就连长安的百姓们,至今都还一概不知。

完全得益于眼前这些,在他们看来精神萎靡,眼眶发黑的官老爷们的努力。

随着车队逐渐靠近。

一些官员们更是情不自禁的迈步朝着车队的方向,迎面而去。

脸上那抹幸福的,犹如冬日有一层阳光洒落在其上的舒服表情,好悬没有把此刻负责驾车的马夫们,搞得脑袋宕机。

“王公公,王公公,可是太子殿下有法子?”

段伦一把将两个官员推开,激动又期待的看向此刻从马车之上探出头的王公公。

后者笑眯眯的点点头。

还颇为神秘的在窗口的位置,展示出来一个随身谨慎保护的一个箱子。

“呵呵,诸位大人放心,太子殿下这次让咱家带来了好东西,保证能够说服魏王殿下,安心在长安监国理政......”

闻言,段伦等长安六部的官员们,顿时鼻子一酸,差点没有当场落泪。

急忙拱手还礼:“那,那就劳烦王公公,尽快入宫吧......皇后娘娘那边,恐怕也压制不住太久了。”

“母后,如今洛阳的事情也还有一大堆等着儿臣回去处理,您这般限制着儿臣,不仅仅长安之事要耽搁,洛阳那边更是会受到影响。”

立政殿。

李泰百无聊赖的趴在桌子前,随手如同盘核桃一般,把玩着一把钢珠。

神情恹恹的又随手将面前的一堆长安奏折,堆到地上。

散落一地。

长孙皇后无奈,眼神示意宫女们把东西捡起来,叹息一声。

“如若本宫能有办法让你兄长回来长安,你觉得还用得着这般亲自拦着你吗?青雀,你也是皇族,且还是嫡子,这番道理相信不用母后再说了吧?你......”

李泰一翻白眼:“母后,那父皇他还是皇帝呢!不也照样丢下长安跑路了?”

长孙皇后瞬间哑口无言:“......”

“不要和你父皇比,你要和你的皇兄比,你.....”

李泰双手举起:“我认输!所以应该让皇兄来监国!”

长孙皇后幽幽发出一声长叹。

正在她也面对这等油盐不进的李泰,束手无策的时候,阴妃激动的声音忽而从殿外传来。

“来啦!皇后姐姐,太子的信来啦!”

听到太子,李泰还以为是自家皇兄回来了,刚刚眼睛一亮抬起脑袋,下一刻再听到回来的是书信之后,又顿时重新趴回了桌子上。

“母后,我劝您还是不要浪费功夫在我身上了,洛阳一地就已经让儿臣焦头烂额,监国长安,那还不如杀了我......”

长孙皇后起身,没有理会李泰这副有气无力的鬼样子,快步来到立政殿门口。

便看到王德亲自怀中抱着一个箱子,身旁两个锦衣卫一左一右保护。

“奴婢参见皇后娘娘......”

“王德,高明那边是什么意思?”长孙皇后的问题,同样是此刻闻讯而来的六部百官的问题。

王德笑了笑:“皇后娘娘放心,太子殿下说了,魏王会答应的。”

“切!”立政殿中传出一声嗤笑。

王德没有再说什么,在众人紧张又期待的目光中,抱着箱子走进立政殿。

“魏王殿下,奴婢奉命,替太子殿下向您转交几样东西。”

李泰微微抬起头,但没有太大的反应。

王德便是将箱子小心放在桌面上,将其打开,而后从中拿出一份书信。

“殿下,这是太子殿下给您的书信.......”

李泰随手接过。

“吾弟青雀,见字如面”

“为兄知道监国之事非同小可,涉及政务驳杂更绝非易事,然除吾弟青雀外,为兄已无可拦此重任之人选,三弟六弟虽亦有治世之能,然于国而言,依旧手段不足,稍显稚嫩。”

“监国本该储君之责,然为兄汗颜,并州政务已不可分心,西征大军仍需支持,另吐蕃泥婆国之局面刚有起色,为兄实为分身乏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今望吾弟青雀相助,为兄一拜......”

李泰瞳孔猛地一缩,身体如同触电一般,更是瞬间如同本能般,从位置上哗啦站起。

“洛阳之农商吏治大善,政通人和之象已有并州新政之盛况,此皆吾弟青雀之功,为兄授之少矣。”

“吾弟青雀虽对外多仗以火器之利,然吾弟之智,为兄深知。”

“社稷权柄,家国神器,有吾弟主政长安,孤无虞也。”

李泰吞咽着口水,神色却是罕见露出紧张激动之色。

见此,王德含笑,再次从箱子之中,取出一物。

那是五个锦盒。

“魏王殿下,此乃太子殿下亲手所作......”

王德将一个锦盒打开,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方被小心用金绸丝缎包裹着的茶具。

李泰一愣。

指着那精美的茶碗,看向王德:“你是说,这是本王的皇兄所做?”

王德点头。

“是的魏王殿下,从选材,到拉胚,描彩,烧制尽皆是太子殿下所作,这上面的画和诗词,都是太子殿下所作.....今年年初的时候就开始了。”

听到还有画作和诗作。

就连那站在立政殿门口的六部百官们,都不由好奇的探头张望。

但碍于礼制,他们却是不敢进去的。

李泰放下书信,将那其中一个锦盒之中的茶碗拿了出来。

一套盖碗,一个公道杯,外加四个主人杯。

茶碗比巴掌稍大一些,而再其上作画的功底,必定不凡。

李泰倒是都没有见过自家皇兄作画。

不由小心转着茶碗,欣赏了起来。

那之上是一副宴会的场景,人物各个穿着甲胄,应该是一场得胜的庆功宴。

而那“雁门”的字样,以及标志性的几个突厥族的面孔,却是分明说明了,这画得,赫然便是当初他和自家皇兄,大胜东突厥的庆功宴之景。

他看着那茶杯之上的自己,坐在自家皇兄的身旁,一同举着酒杯。

一时间,鼻子一酸,眼眶竟是不由湿润了起来。

他转动着茶杯,看到另一面上用瘦金体写上的诗句。

“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

“何如造区夏,复此睦亲贤。”

一旁王德小声开口:“魏王殿下,这五套茶碗加在一起,上面的诗词凑起来才是完整的一篇。”

闻言。

原本还沉浸在回忆之中,神色恍惚的李泰,这才回过神来。

小心的将这个茶碗放下。

又将另外的四个锦盒打开。

一套太原府营建,城中百姓热闹一片的茶具绘图。

“巢凤新成阁,飞龙旧跃泉。”

“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

一套阳成宫中百官皇子忙碌之象。

“禁籞氛埃隔,平台景物连。”

“圣慈良有裕,王道固无偏。”

一套吐谷浑献土割地图,普天同庆之景。

“问俗兆人阜,观风五教宣。”

“献图开益地,张乐奏钧天。”

最后一套万国朝拜图。

“侍酒衢樽满,询刍谏鼓悬。”

“永言形友爱,万国共周旋。”

李泰:“.......”

满是惊喜和惊讶的双眼中,眼泪已经不可抑制的,自这一刻从李泰的眼眶中流淌而出,后者却好似没有发觉一般。

小心摩挲着一个个的茶碗和茶杯。

这份本就算得上是至宝的礼物,再加上了一层自家皇兄所作,而且还寓意颇深的光环之后。

如今对于此刻的李泰来讲,就已经算得上是他的“传国玉玺”了。

王德这时又是从箱子之中,取出一个长条锦盒。

“魏王殿下......太子殿下说,这些茶具只是他这个兄长送给您的礼物,这份书圣真迹,则是太子赠给魏王殿下的。”

李泰闻言,抬了抬眼眸,还带着泪水的双眼淡淡的瞥了一眼王德手中的锦盒。

却是仅仅瞥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小心的将手中的一个,画着农家秋收之图的茶杯,放回了锦盒之中。

又郑重的将盒子盖上。

“真是的,还说什么政务忙,要真是忙,他还能有功夫搞这些瓷器?!”李泰口中嘟囔着,迅速的抹了一把眼泪。

一只手却满是珍惜的,在那锦盒之上摩挲着。

沉默了不知道多久,这才深吸一口气,再次将桌子上的书信拿起来。

看到最后,又是一阵沉默,终究还是抿了抿嘴唇。

脸上带着几分羞恼的红晕,不敢看一旁自家母后那揶揄的目光,瞪着眼睛冲着王德呵斥。

“滚回去告诉他!三年!是他说的三年!”

“我这个当弟弟的,最多帮他撑三年,三年之后他必须继承皇位!”

“不然我就真不干了!”

王德含笑躬身拜礼。

门外的百官们也是瞬间大喜过望,高声拜礼。

“臣等,多谢魏王殿下,殿下仁德!”

李泰看着这一幕,口中忍不住的小声嘟囔。

“皇兄这本事,不当佞臣真是可惜了......”

.......

原本属于李世民的甘露殿,如今却是被李泰住了进去。

书房之中。

李泰满眼放光的小心欣赏着手中的茶杯,口中不断发出“啧啧啧”的惊奇声。

“本王的皇兄,什么时候有了这等技艺了.....本王竟是一点都不知道。”

不过,随后他脸上的笑容便是变得放肆了起来。

“哈哈哈!李恪李愔你们两兄弟,被皇兄委以重任又怎么了,这等礼物,你们有吗?”

“本王有五套!”

“哈哈哈哈!”

李泰笑声满是得意,一旁随同队伍回来的窦猜小心提醒。

“殿下,还有那书圣真迹呢,那可是连陛下都喜欢的宝贝......”

闻言,李泰却是笑容瞬间一敛,不屑一笑。

“皇帝喜欢怎么了?皇帝喜欢它就是宝贝?跟本王皇兄送的礼物比起来,那算是什么破东西?去去去,休要在本王这里碍眼,滚下去做事去!”

窦猜拍马屁拍在了马蹄之上,一脸尴尬。

也不敢解释,拱手拜礼之后,狼狈的逃了出去。

倒是此刻一旁的鲁王李元昌,犹豫了一下。

干咳一声。

“魏王殿下......你打算怎么处置荆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