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524章 兰儿别急,罗耀国就来!(求订,求票)

天津,大沽口码头。

呜呜的汽笛长鸣声中,吉利号的铁锚哗啦啦的落入土黄色的海水中,光着膀子的码头工人喊着号子,努力拉动缆绳,将两千多吨的“巨轮”,牢牢固定在了木制的深水码头旁边。

码头上几个大清北洋大臣衙门的留守官员还有津海关道中外官员,大都阴沉着脸为难地看着满船的那些精壮的太平军。他们这些个官员虽然也知道大清要亡了,要破了,但总还抱着点幻想。觉得天津有法国人的租界,有法国公使指挥的洋兵,是什么“外籍军团”的精兵,大沽口炮台上还有从法兰西进口的洋炮,还有北洋张副将的一旅精兵,从海上来的太平军未见得能打进来.可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天津卫的天竟然在短短的几日之内就变了!

先是守天津的张树声张副将和天津法租界里面的法兰西外籍军团精锐统统被调去了北京城,换上了从北京开过来的绿营兵,连带着把架在大沽口炮台上的54门法国造12磅加农炮也一并拉走了!虽然还有8门32磅重炮摆在炮台上唬人,但大炮数量少了这么多,真的没问题吗?

到了今儿,留守天津卫的中外官员总算是明白了——少了那54门大炮还真没什么!因为新来的天津镇总兵波勇波大人压根就没打算抵抗.人家直接打出白旗,学当年的大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来了个开门迎降!

只是这个“波三桂”可是北京城来的“八旗子弟”,号称是圣母皇太后的心腹,手底下的兵都是巡捕五营的精锐——圣母皇太后前一阵在北京城拨乱反正,诛“恭逆”,立同治,迎回太上皇咸丰爷时,他们可都是立了功的,都是圣母皇太后的功臣,怎么转眼就叛变了呢?

这转变的也太丝滑了吧?

还有,那个被天津镇总兵波勇和天津知府赵思簇拥在中间的那个旗装小美人又是谁?

总之,码头上等待着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心情忐忑外加一头雾水。可是再怎么忐忑,这会儿也没人敢多问一句了!大沽口码头附近的炮台上,这时候已经挂出了太平天国的蟠龙旗和“万里长城永不倒”旗,还有一面“左”字帅气刚刚飘扬——莫非在极北之地堪察加半岛大败俄师,克其城堡的左公左季高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拿下了大沽口的炮台?

这左季高果真是“今亮”啊!

众人正惊疑的时候,忽然听见了嘹亮的客家话唱出的军歌,也不知道在唱什么?但知极其雄壮,循声望去,只看见一队红巾黄袍的太平军正扛着洋枪,从大沽口炮台那边开过来,领头一个“四眼少年”——不是戴着眼镜的“四眼”,而是两只眼睛下边各长了一痣,看着就仿佛多长了一对眸子。

跟着这“四眼少年”而来的,是大约两百名扛着上了刺刀的洋枪的太平军步兵,那叫一个雄赳赳、气昂昂,果真是左公麾下兵!

看来这天下.太平天国拿定了!

正想到这里,吉利号上忽然响起几声礼炮,可把码头上的官员们给吓着了,正惊疑的时候那个旗装小美人忽然说话了,声音不响,却是一口清脆的京片子:“太平天国吴王五千岁来了!”

众人连忙举目向吉利号已经放下的铸铁舷梯看去,果然就见一位黄帽龙袍的青年在一群太平天国的男女官员簇拥下,从舷梯上快步走下。

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国总理大臣,吴王罗耀国.那个传说中的天使殿下吗?他竟然亲自来了天津卫,难不成是要和西边打过来的洪秀全、杨秀清一起去北京?

大清悬了!

那一看就身份尊贵的旗装小美人,这时候已经捧着个金丝楠木的盒子,踩着花盆底的高跟鞋迎了上去,到了罗耀国跟前就盈盈一跪,高举木盒,朗声道:“大清圣母皇太后之妹那拉婉贞奉圣母皇太后之名命,向太平天国吴王五千岁乞降,降书奉上,唯愿吴王五千岁从速进兵,吾姐大清圣母皇太后必率文武百官跪迎王驾于朝阳门外十里之地”

什么?那是圣母皇太后的妹子?

这圣母皇太后就降了?

降得还那么急,那么主动难道是害怕落在洪秀全、杨秀清手里被活活点了天灯?

在场的大清官员,除了知道内情的波勇、赵思,别人都傻了——他们原来以为波勇是“波三桂”,没想到圣母皇太后才是“那三桂”啊!

而她这一降.大清是不是就亡了?

罗耀国似乎也没想到事情已经那么紧急了,于是上前一步,捏着着婉贞洁白纤细的手腕,将她扶了起来,再看这小姑娘的一双眸子里头已经泪水涟涟了。“怎么了?”罗耀国一脸的关切,“慈兰儿那边情况很紧急吗?”

“兰儿”?

底下一群预备贰臣都吃了一惊,心里头暗自琢磨。这个“兰儿”莫非是圣母皇太后的名讳?罗吴王叫得挺亲切啊?他和圣母皇太后很熟吗?

“殿下,您快发兵救救我姐吧!”婉贞的泪水那是止不住地往下流,“北京现在外有洪天王、杨东王的大兵,内有曾国藩、李鸿章这两个手握重兵的权臣,八旗兵已经消耗殆尽,剩下的都是老弱,太上皇咸丰爷虽然在瀛台养兵,但还是不死心,日日夜夜谋划宫变,我姐姐实在支撑不下去,现在只能指望您了!”

好像是有点严重啊!

罗耀国虽然发出去好多“珐琅烟丝盒”,还放出去好几个预言,但除了这些“预言”之外,他终究是没有神通在身的,并不知道北京城那边到底怎么了?也不知道自己的那些布局,还有杨秀清的逼近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现在这么一听,这北京城搞不好马上就要丢,可不能再等了!

想到这里,他就扭头对身后的苏三娘道:“三娘,马上组织卸船,两日之内,一万远征军必须卸船完毕孤要带他们去取北京城!”

“是!”苏三娘一脸喜色地答应。

罗耀国又转过头,好言安慰婉贞道:“贞儿别急,我马上就带兵去取北京城!”

咸丰五年八月初一,寅时三刻。

养心殿东暖阁灯火通明——连着下了好几天的秋雨前天就停了,昨儿正好把受了潮的火药、被服都拿出来晒一晒,有力气的还能大干快上,把壕沟、胸墙给修一修。而根据曾国藩、李鸿章的奏章,今儿就是永定河前线开战的日子!

长毛那边还拖得起,湘淮联军可拖不得了!他们每拖一日,就多耗一日的口粮——北京城内外有上百万张嘴啊!

“报——“

冯桂芬捧着八百里加急撞开殿门,顶戴上的蓝色玻璃在烛火中泛着鬼火似的幽光。殿外飘进来的空气中隐约还带着硝烟味儿。端坐在宝桌床上的那拉兰儿心头一振,手里的珐琅烟丝盒攥得更紧了——就好像抓着一根救命稻草似的!

“讲!“领班军机大臣肃顺端坐在绣墩上,面色沉着,一副处变不惊的模样。

“长毛北路军破居庸关,距德胜门不过四十里!”

肃顺冷哼一声:“虚张声势!杨秀清惯用声东击西之法,这必是捻子马队裹挟流民.“

“肃顺!“那拉兰儿突然用护甲敲了敲茶盏,“现在谁守着京师城北?如果这支所谓的捻子马队扑向北京,能不能把他们挡住?“

“城北是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外加杜翰指挥的三个方的乞活军。”肃顺的言语听着好像胸有成竹,可那拉兰儿却脸色微变。

僧格林沁是恭老六的心腹,杜翰的父亲杜授田是咸丰帝的老师

暖阁忽地死寂,唯闻檐角铁马在秋风中叮当乱响。元保瞥见那拉兰儿脸色放沉,抢先道:“太后明鉴,僧格林沁和杜翰都已经上了请罪的折子,太后也赦免了他们,现在僧格林沁手上有五千蒙古马队,人人都有洋枪!杜翰的三方乞活军有十万之众.“

“十万?“那拉兰儿嗤笑了起来,“怕是刨去老弱妇孺和闹瘟疫的,堪用者不过万余!“她的手掌摩挲着一个黄花梨木盒,里头是另一份《太平天国-后金条约》,“天津那边有消息吗?”

肃顺的浓眉猛地一跳。

天津没有消息,什么消息都没了

他正不知道怎么回答的时候,外头忽然传来了闷雷滚动的声音,可今晚分明是个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好日子!

冯桂芬道:“这是李鸿章的108门法兰西大炮在开火,长毛顶不住的!”

那拉兰儿望着窗外的月光,点了点头:“传旨给曾国藩、李鸿章,让他们好好打.打赢了,本宫给他们一人封一个王爷!”

瀛台方向忽然传来凄厉的鸦鸣,安德海捧着药匣的手微微一颤。涵元殿的琉璃瓦在月华下泛着青光,咸丰裹着明黄缎被缩在炕角,蜡黄的手指正蘸着汤药,在炕几上反复描画“杀李、杀贱婢“五个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