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517章 黄龙要吃妖,吃清妖!(求订,求票)

铜瓦厢决口的闷雷碾向山东省境时,曾国荃正蜷在寿张县张秋镇闸官厅的虎皮交椅上打盹。案头那本曾国藩送的《资治通鉴》突然哗啦啦翻卷起来,书页间夹的湘军诸将通过他给曾国藩的“劝进书”雪片般飞散。他猛睁眼,望见厅外八里庙的鎏金宝顶正在一片风雨中扭曲——那不是扭曲,是地皮在打摆子!

“地龙翻身!“幕僚刚喊出半句,就被腥风噎住了喉咙。闸口石狮子的铜铃铛发了疯似的乱撞,运河中的水位疯狂上涨。曾国荃大步走到了窗前,但见西方的天际腾起遮天蔽日的黄雾,雾里隐约传来无数生民的嚎哭呐喊——大清完了!

“不是地动.“他转回身收起那本夹了不少“劝进书”的《资治通鉴》,又望了那个陪他喝了一晚上花酒,还自称学生的两榜进士出身的河道同知,大笑道:“是黄龙真的来了,黄河崩,大清亡啊!”

“快撤闸!放千斤闸!“瘫坐在椅子里的河道同知王梦山猛地推开昨夜陪酒的一个清倌人,疯了一样大呼:“黄龙过境,快撤闸!放千斤闸!”

守在门外的闸兵们却像中了定身咒,过了半晌才猛地反应过来。

轰——!

千斤闸的榆木闸板应声而落。曾国荃已经拽着王同知的辫子往马道奔去,一排运粮的漕船,就停泊运河河道上,每一艘船上都堆满了从山东各地强征来的麦子,身后传来了滚雷般的水声,整个大地都在颤抖。运河两边,挤满了瑟瑟发抖的百姓,都是听说“黄河将崩,大清要完,寿张要被水淹”的消息,涌到张秋镇避水的。

曾国荃拉着王梦山大步走上一条特别巨大的漕船,立在高高的船舱顶部,手里拿着一只铜皮喇叭,大声用山东口音呼喊道:“俺是曾国荃,曾子之后,奉家兄曾制军之命来救民于水火,以后你们跟着我家,我曾家带你们乞活.”

百姓们顿时扑倒一片,“曾大人仁德”的呼喊声,竟然盖过了洪水的轰鸣。

开封府封仪厅的城墙内,此刻正跪着乌泱泱一片的百姓。“天父皇上帝保佑”的旗帜,就在封仪厅的北门城楼上迎着风雨高高飘扬,一个红巾黄衣,披着猩红斗篷,高大挺拔的女子,正是捻军领袖沃天侯张乐行之妻,东殿女营二总管杜金蝉。她此刻背对着百姓,目光凝视着封仪厅城外的一片汪洋。

“二总管,黄龙退了没?”一个声音大喊道。

“没有!”杜金蝉转过身,望着城墙下面被她的捻军弟兄们用“六月十九,黄龙过境”的预言煽动起来冲进封仪厅城内避水的百姓,大声呼喊道:“黄龙要吃妖,吃清妖!来人呐,把那几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清妖给姑奶奶我押上来,绑了石头,丢出城去喂黄龙!”

几个五花大绑,还给堵了嘴的清廷官员马上就给几个太平军战士给拎了出来——他们都是仪封厅当地的官员,在捻军领着百姓扑城的时候被捉的,这会儿在一片“杀妖喂黄龙”的欢呼声中被拎上了城墙,早就面如土色,一个个跪倒在地,嘴巴已经给堵了,没法子求饶,只能呜呜乱叫。

“绑了石头丢出去喂黄龙!”杜金蝉可不会心软,挥了挥手,就叫人在他们的脖子上套了捆了大石头的绳索,然后抬头扛脚丢了出去,在黄水里头挣扎了几下,就没了影。

不过黄水依旧滔滔,可没一点要退的意思。

杜金蝉将目光从城外收回,又转向了城墙下的百姓:“黄龙要走了,黄龙要去山东吃咸丰了!天下很快就是我太平天国的了!”

“拜上帝,杀清妖!”城中的百姓们疯狂呼喊,城外轰隆隆的水声,一时仿佛真的低下去了一些。

东昌府行宫的地龙烧得噼啪作响,咸丰赤脚踩在热砖上,十指深深掐进《皇舆全览图》。安德海捧着“乞活军”各旗各营递上来的奏折,喉咙里像塞了团棉絮:“万、万岁爷‘乞活八旗’已收拢灾民一十三万,仅仅三日“

“不够!“咸丰突然暴起,舆图上的黄河故道被指甲生生剜出窟窿,“朕要百万雄师!“他癫狂的眼神扫过手按刀柄,挺身而立的曾佳.麟书,“麟书,叫你的人扮作长毛去劫杀灾民,记住.专杀读书人!“

曾佳.麟书一愣,目光有些迷茫地看着眼前这个好像已经给黄龙吃了魂的年青人。

咸丰却只是自言自语地道:“读书人的骨头最软,最软,不杀一些,怎么知道长毛容不了他们,怎么肯死心塌地跟着大清,他们不跟,百姓怎么跟.”

曾佳.麟书目光中流露出一丝怜悯,然后又全部化作了凶狠,抱了抱拳,说了声“喳”。

东昌府城外新建起的一片替灾民遮风挡雨的窝棚外,几个粥棚冒出了诱人的香气,引来了人山人海。

曾国藩掀开赈灾粥棚的草帘时,正撞见几个湘军往锅里撒观音土。蓬头垢面的灾民捧着陶碗,浑然不觉嘴角淌下的黄泥。“大帅.”一个湘军中的随军秀才统领跪地哽咽,“灾民太多了,上头拨下来的粮食不够吃”

“加三成。“曾国藩抓起一把亲兵捧上来的稗子,在手心里碾碎,“传令各处乞活营,凡能诵《振儒教名法以御粤寇逆贼疏》者,每日多给二两粥。“他转身望向周遭向他跪拜的灾民,忽然从袖中抖出黄绫圣旨,高高举起:“皇上有旨!逆匪洪秀全、杨秀清掘了黄河!“

“曾大人仁德,洪逆杨逆当死.”

灾民们顿时发出一阵阵欢呼,只是这欢呼听着却更像是在嚎哭。

曾国华用力捏了捏袖兜中的珐琅烟丝盒,快步走到曾国藩身边,低声道:“皇上好像疯了,他叫曾佳老儿派人去杀灾民中的儒生!”

曾国藩冷哼一声:“杀就杀呗.入我名教的自有人保,不入我名教的要来做甚?”

“窃闻盛世经纶,文德武功,相资为用.”

隐约之中,似乎有人在高声诵读《振儒教名法以御粤寇逆贼疏》。

人群炸开哭嚎时,孔繁灏的马车正轧过泥泞的官道,他的车上装满了印有《振儒教名法以御粤寇逆贼疏》的小册子,七十二个换上了麻布深衣,头上扎着发髻,腰上佩着长剑的孔家子弟,举着“名教大兴”的旗帜,一边前行,一边齐声背诵《振儒教名法以御粤寇逆贼疏》。

这位衍圣公掀帘瞥了眼灾民遍野的场景,将珐琅烟丝盒重重磕在车辕上。一个青衣小冒的中年汉子马上凑了过来,衍圣公从宽大的深衣当中抽出一卷竹简交给那人,低声吩咐道:“送去给李少荃”他低声呢喃着:“吾乃圣人裔,少荃可是老子之后啊!不知道他现在在做什么?”

圆明园海晏堂的十二兽首同时喷水时,同德皇帝奕訢正用望远镜扫视西峰秀色。镜片里,八旗军的旌旗若隐若现,穿着八色棉甲的旗下大爷们正扛着洋枪在列队操练。

“王爷,又有八千科尔沁骑兵到了清河。“新任的内务府总管大臣宝鋆捧着一份书信的手在抖,“但但僧格林沁要奴才先供四万石精料.“

“给他!”同德帝一动不动,只是吐出两个字,“李鸿章到哪里了?可有奏折上来?”

“禀皇上,李鸿章的北洋军前锋昨儿就到了通州,这是他刚刚差人送到园子里的折子,加了绝密的封条。”领班军机祁儁藻的声音有气无力。

“你先看看,这李大架子又想跟朕要什么好处!”同德帝的语气听着有点不悦。

“遵旨。”祁儁藻应了一声,然后就是半晌无语。

“怎么了?”

同德帝的话音未落,祁儁藻就颤抖说:“皇,皇上.俄国人,俄国败了,被左宗棠给打败了!”

原来李鸿章的奏折上报告了俄军在堪察加半岛上的惨败!这对“通俄”的同德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怎么可能?”同德帝转过身,把望远镜丢给一旁的内务府总管大臣,然后伸手抢过祁儁藻手中李鸿章的奏本,展开后一字一句地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同德帝突然抓起案上《清俄密约》,狠狠地往地下一砸:“饭桶,饭桶俄国人原来也是饭桶,还说要发八千俄兵助朕,现在倒好,叫左宗棠那个逆贼给铲了固若金汤的要塞。早知道左宗棠那么厉害.传旨,宣李鸿章、僧格林沁来园见驾!“

暮色染红北京城时,懿贵妃一身寻常旗人女子的打扮,在个丫鬟的搀扶下,迈步进了正阳门外的裕泰大茶馆。茶馆的伙计王有利收好了珐琅烟丝盒,满脸堆笑着迎了上来,刚要开口,就听见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纳兰格格,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

懿贵妃抬头一看,就见说话的竟然是肃顺肃老六,当下就微微一笑,迈步走了上前,笑盈盈问:“肃老六,你怎么回来了?这两年在外头,可是捞了不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