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485章 曾佳.国藩,你老伯来海州了(拜年,求票)

同德皇帝一听要把北洋军扩到六个镇,那眉头瞬间就跟拧麻花似的。六个镇?这可太多啦,他就算把紫禁城和圆明园都一股脑儿卖了,也凑不出那募兵、置械、发饷的银子啊,难不成真要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

况且,这六镇北洋新军要是都被李鸿章一人拿捏在手里,怎么瞧都透着一股不踏实。

李鸿章那可是人精,早就把同德皇帝的心思给摸得透透的,也不等这位爷把话挑明了,就自己先开口替同德帝答疑解惑:“皇上呐,扩编北洋新军那肯定得花老多银子了,臣也知道咱这国库里如今不宽裕,一时半会儿凑不出那么些钱,所以臣给皇上想了个搞钱的妙法子。”

“什么法子?”同德帝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就跟看见了个大元宝似的,“少荃,快说来给朕听听。”

“皇上,臣的办法就是借洋债。”李鸿章不紧不慢地说道,“咱就找天津法租界里的法兰西东方银行借,一次借他个上千万两银子,那扩充北洋新军的钱肯定就够啦!”

“借上千万两?”同德帝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真能借到那么多?”

李鸿章点了点头,胸有成竹地说:“能!不过得有点抵押。”

“抵押什么?”同德帝赶忙问道。

“抵押津海关道的关税和直隶的盐税。”李鸿章解释道,“这上千万的洋债分十年还清,利息八厘,就是借一百两,一年给八两利息。这样每年连本带利得还一百来万两。而津海关道的关税,包括烟税啥的,一年能收二百多万两,直隶盐税也有好几十万。加起来可有三百来万呢。往后十年,津海关的关税和直隶的盐税就得先拿去还洋债,剩下的才归咱们。另外,东方银行还得派人到咱们海关衙门和盐道衙门,帮咱们盯着下面的税吏……皇上,您要是觉着这条件能接受,那六镇北洋军的军费可就有着落了。”

同德帝皱着眉头,小声嘟囔道:“这倒也算是个办法……”

其实这就是唯一的办法啦,不然还能咋整呢?

不过同德帝也不傻,他心里门儿清李鸿章和法国人是啥关系——人家可是法兰西额附呢!

要是朝廷借了法兰西银行的洋债,那指定得买法兰西的军火装备北洋新军,还得请法兰西的洋将去训练北洋新军……到时候这北洋新军可别一半姓李,一半姓拿破仑,那可就乱套啦!

他这点小心思,自然是瞒不过李鸿章的。

只见这位李大人接着忽悠:“皇上,现在这北洋新军就一个镇,也没设总兵官,一直是臣在兼管。要是北洋新军扩充到六镇,臣一个人可管不过来咯。所以臣建议朝廷每个镇都派个总兵官、一个副将,北洋大臣衙门再派个参军,帮着总兵、副将练兵打仗。镇下面再设左右二协,朝廷派个副将、一个参将当正副主官,北洋大臣衙门再派个协参,协助副将、参将练兵。协下面就是营,各营都设正副营头和参谋各一人,正副营头里一个由朝廷委派,另一个和参谋就由北洋委派。皇上您看臣这提议如何?”

这提议简直太妙啦!

银子不用朝廷出,六镇的总兵、副将、参将都由朝廷派,连正副营头都能有一半是朝廷派的!

同德帝要是再不答应,那可就没人能帮他抵挡咸丰帝和曾国藩啦,到时候怕是皇位都坐不稳了。

想到这儿,同德帝那叫一个高兴,喜滋滋地说:“少荃,你可真是朕的大忠臣呐……扩建北洋新军这事儿,朕就交给你啦,可得给朕办好了!至于那些总兵、副将、参将、营头……北京的八旗将佐,还有巡捕五营里的武官,你看上谁就直接调,朕统统批准!另外,直隶总督这差事你也一并兼了吧!”

北京的八旗将佐,巡捕武营里的绿营武官,那可都是同德帝的心头肉、基本盘,他能上位可全靠他们支持呢。

所以他也大方得很,任由李鸿章去挑人。

至于直隶总督这差事,那是必须得给的!人家李鸿章出了这么大的力,又不太揽权,还让出那么多北洋军的职位,同德帝要是不给个直隶总督,自己都觉得对不住人家李鸿章。

“臣谢主隆恩!”李鸿章扯着嗓子大吼一声,然后“扑通”一声,深深地拜了下去。

李鸿章这下可算是达到目的了,什么总兵、副将、参将、营头……想架空他们简直太容易啦!

按照他的计划,这六镇新军就拿他的北洋第一镇,他爹李文轩的淮军玉字营,袁甲三的淮军午字营,马新贻的淮军山字营为底子扩建。

也就是说,部队的骨干不是北洋一镇的老人,就是淮军的,新招来的兵又都是吃李家饭、穿李家衣的,帮着练兵的洋将和装备部队的洋枪洋炮都是马蒂尔德提供的。

那些被派下来的总兵、副将、参将、营头,全都是光杆!

北洋军,说到底还是姓李的天下!

而且,那些派下来的人就算是八旗、绿营出身又能咋地?只要李鸿章走拥戴那拉兰儿和载淳的路子,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些人还敢造反不成?借他们个胆子也不敢呐!

海州城,大清咸丰皇帝行在。

和他兄弟“恭老六”盘踞的紫禁城相比,咸丰的行在那真是简陋的不像话,这就是个州衙而已。也不知道多少年没好好修过了?勉勉强强可以挡着风雪严寒而已!

不过就是这么个据点,咸丰也快呆不下去了!因为海州城以东的海州湾已经来了大股的太平军,人数总有上万,是坐着大轮船从海上登陆的。上陆之后,就兵不血刃取了周遭一系列的镇子,兵锋都快抵到咸丰脖子上了。

咸丰就这么一个城,麾下兵马不过三四千,北面的山东又是忠于同德帝的漕运总督署理山东巡抚的曾佳.国藩的地盘。咸丰手里虽然有个曾佳.麟书,但是架不住曾佳.国藩要忠孝难两全啊!

所以在曾佳.国藩明确表示效忠之前,他也不敢往山东“送”.可是另一边太平军又实在太吓人!

就在咸丰被逼的实在没办法,准备硬着头皮去曾佳.国藩那里撞大运的时候,之前被他派去上海盯着罗雪岩的荣禄突然从海州湾那边过来了!

而且还带来了一个和曾佳.国藩长得很像的老人和一个同曾佳.国藩长得很像的中年人

“荣禄,他们是……”咸丰一看到这两人,心里就“咯噔”一下,总觉得哪儿不太对劲,这两个家伙怎么瞅着这么像曾佳.国藩呢?

跪在地上的荣禄,偷偷瞄了一眼正傻站在边上,手还紧紧攥着刀把的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曾佳。麟书,然后苦笑着说:“回禀皇上,他们是曾佳.国藩的……老伯曾麒书和兄弟曾国华!”有麟书,还真就有麒书,这荣禄反应还挺快!

曾佳.麟书一听,顿时松了口气,攥着刀把子的手也松开了,接着就像个小孩子似的,大哭着冲向曾……麒书:“大哥,你可算脱险了,这两年受苦啦!”

“曾麒书”看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兄弟”,一下子懵圈了,还没回过神呢,就被对方紧紧搂住。跟着“曾麒书”一起来的曾国华可机灵了,马上扯着嗓子喊道:“父亲,伯父在太平天国那边可遭了大罪啦……”

咸丰看着这“感人”的亲人团圆场面,心里头倒是解开了一个大谜团——怪不得曾佳.国藩和他阿玛长得一点儿都不像,感情是随了他伯父啊!而且不光他一个人随伯父,连他兄弟也随伯父。这事儿闹的,咸丰都有点同情曾佳.麟书了,心里直琢磨:“这可不行,得给曾佳.麟书赐个婚,要不从衍圣公府给他找个黄花大闺女?孔家的女子,总不至于给这个傻大个戴绿帽子吧?”

咸丰正想着这事儿呢,曾佳.麟书已经凑过来跟他汇报了:“皇上,奴才的儿子国藩向来最听他伯父的话,现在我大哥从太平天国那边脱险,皇上又得了太平天国的支持,只要我大哥写封信,再叫国华送去济宁州,我打包票,我儿国藩肯定会带着山东一省来投奔您!”

一旁的荣禄也赶紧补充道:“皇上,太平天国的吴王殿下说了,只要您想跟奕訢那逆贼死磕到底,他就愿意给您提供军饷、器械,只要您把海州、徐州让出来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