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466章 金箍打神棒VS基督裹尸布(求订,求票)

凌晨卯时的宝应县城以北,依然是一片黑暗,偶尔有双方的精锐骑兵在夜色中交火,打出几团枪口焰,闪过一团光亮的残影,又爆发出一阵呐喊和厮杀的响动之后,又迅速归于平静。

宝应城北七八里开外,却是一片灯火灿烂。由北而来的清军下了个气势恢宏的明营,灯笼篝火散发出的光亮,星星点点布满旷野,如同地上的星海。仿佛在告诉宝应城中的太平军,大清朝依旧兵多将广!

东王杨秀清在自己的行辕中召集部将,最后交待了一遍天亮后的作战布署后,便在亲兵的保护下离开城中的行辕,向城外的前沿阵地走去。刚刚走出宝应北门,就看到城外黑暗中闪过的火箭发射的光点,杨秀清满意地一笑。这种火箭是他的洋兄弟温斯特.怀特想办法从英国人那里仿出来的,射程在七八里左右,虽然没有什么准头,但是却可以用来骚扰清军大营,让咸丰妖头睡不了好觉,同时也能在清妖军中制造些惶恐。所以杨秀清在他的瓜洲军械所成功仿造了这种火箭之后,马上就在自家的几个炮兵营下面编练了几个火箭队。

昨儿天一黑,这几个火箭队就跟做贼似的悄悄出了宝应城,借着夜色掩护,朝着清军大营那一片“嗖嗖”地放火箭,专挑人睡觉的时候捣乱。没一会儿,咸丰就被惹毛了,派出蒙古马队,想把这些大晚上不让人消停的家伙赶走。可杨秀清早有准备,他花大价钱从淮北请来张乐行带着捻子骑兵,就等着收拾这些蒙古马队呢。这捻子骑兵虽说不像蒙古骑兵那样骑射厉害,但杨秀清有钱啊,“钞能力”一使,给捻军骑兵都配上了左轮手枪。你说这蒙古骑兵骑射再牛,能扛得住左轮枪“噼里啪啦”地扫射吗?子弹打完,捻军骑兵还能抄起马枪上去“捅人”,僧格林沁手下那些平日里吃斋念佛的蒙古人,哪敢跟他们肉搏啊。所以,尽管清军派出大批马队,火箭的呼啸声还是“嗡嗡”了一整晚,可把清军折腾坏了。

在火箭队和捻子马队“上夜班”的时候,杨秀清麾下那些刚分到土地的“某白劳”们组成的民兵、民伕也没闲着。大冷天的,江北冬夜气温在冰点以下,他们却在宝应城北的原野上,借着星星点点的灯笼和篝火那点儿光亮,拿着铁铲、铁锹,吭哧吭哧地挖战壕,一锹一铲,干得热火朝天。这挖壕蹲坑的战术,可不是罗耀国的“中央军”专利,杨秀清的中军、萧朝贵的前军、冯云山的后军也都学会了。

等杨秀清在亲兵护卫下,到了宝应城北的前沿阵地,好家伙,一道长度接近十里的战壕线已经横在宝应城北,离清军大营不足五里,就像一条沉睡的巨龙趴在那儿。刚忙完的民兵民伕们累得不行,这会儿都坐在自己亲手挖的壕沟里,端着热气腾腾的大米粥,就着咸菜疙瘩,狼吞虎咽地吃着。可别小瞧这白粥腌菜,对这些刚分到一二亩土地的农民来说,也就农忙的时候才能敞开肚皮吃。

有人眼尖,发现杨秀清来了,赶紧放下饭碗,就要给东王磕头。杨秀清连忙摆摆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操着一口扬州人听不太懂的广西官话大声说:“大伙都辛苦啦,别那么多礼,多吃点,吃完赶紧下去歇着,养足精神,后面还有硬仗要打呢。等咱打下北京城,你们可都是太平天国的大功臣,到时候论功行赏,关外的田土随便分,一家一户二三十亩那都不是事儿!”

其实杨秀清这话,上面派下来的讲师、讲士们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大家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可现在东王九千岁亲自这么一说,大伙又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起来。心里想着:跟着太平军果然有盼头啊!也不知道谁带头喊了一嗓子:“万岁!东王万岁!”这一喊,就跟点燃了鞭炮似的,瞬间一片“万岁”声此起彼伏。

杨秀清听着这欢呼声,嘴角一勾,得意的笑容都快咧到耳根子了,跟在他身边的大师爷叶知发更是笑得嘴都合不上,估计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就在这时候,一阵熟悉的歌声从宝应城内飘来:“傲气傲笑万重浪”原来是即将投入战斗的太平军中军将士们,一边高唱《男儿当自强》,一边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战场,那气势,仿佛要把天都给震破了。

再看看洪秀全这边,他也离开了天王行在,手里拿着金箍打神棒,在卞三娘、稻子等一群忠心耿耿的女官簇拥下,慢悠悠地朝着他那三室一厅的“装甲轿子”走去。这轿子可不得了,经过改装,加装了“防箭挡板”,跟个小坦克似的。在这大轿子后面,还跟着一辆大号囚车,囚车里瘫坐着两个蓬头散发、穿着囚服的男子,正是叶名琛和崇龄。

要说这叶名琛,之前还闹绝食呢,结果呢,绝食没成功,反倒成了“填鸭式”的受害者,不对,是“填人”。人家就像喂鸭子一样,把搅烂糊的食物硬塞进他食道里。现在叶名琛被养得白白胖胖的,马上就能“片皮”了。

洪秀全一出来,被堵着嘴的叶名琛就“呜呜”地叫唤,跟受了天大委屈似的。洪秀全停下脚步,扭头狠狠瞪了他一眼,冷冷地说:“姓叶的,你马上就能见到咸丰那咸妖头了,到时候好好跟他唠唠,广东是咋丢的。广东一丢,罗吴王的大军可就有空了,随时能乘大轮船北上,去摸天津卫了,哈哈哈!”

叶名琛听洪秀全这么一说,“呜呜”声更大了,眼神里满满的都是绝望,估计肠子都悔青了。

同一时候,赵三多也已经穿戴完毕,扛着一杆褐贝斯滑膛枪站在队伍当中,挺着胸脯,两眼放光,似乎也在期待着上战场和投靠洋鬼子的太平军妖人干上一场。

他现在的士气也挺高!吃了几个月的饱饭,领了几个月的军饷,本来以为要去北边打老毛子,可才走到盛京,就听说老毛子已经知错退兵——大清不战而胜,然后咸丰又发了一笔犒赏!

赵三多这下真是赢麻了!

而接下去,咸丰又宣布要带他们南下去打扬州扬州可富啊,传闻说打下扬州就给抢三天,保管他们个个发“扬”财,嘿,这下不仅赵三多这样的“伪八旗”高兴坏了,连不少没见识过太平军厉害的真八旗也乐呵起来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那可是他们的老祖宗干过的体面事儿。

这次轮到他们发财了!

而当十万清兵压到宝应县城外的时候,清军上下,已经是士气高涨了。

因为对面人少啊,最多就是五万。

十万打五万,优势在我!

虽说昨晚上太平军不按套路出牌,老往清军大营里“放烟花”,弄得大家伙一晚上都没睡踏实,一个个顶着黑眼圈。但神奇的是,这士气居然没怎么掉,不得不说,大家对发财的渴望战胜了困意。

把赵三多“买”进八旗新军的金阿多,此刻正站在自家一营八旗新军队伍前头,扯着嗓子大声嚷嚷,那声音就跟破锣似的,十里外都能听见:“皇上说了!只要打下扬州城,就放抢三日,三日不封刀,抢多少都是自己的,都给我好好打!”

这话一出口,赵三多这种“临时旗”听在耳里,就跟听到了最美妙的音乐一样,整个人都陶醉了。抬旗拿编制,他们想都不敢想,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是打下扬州抢上一笔,回家买田娶媳妇可就有着落了。一想到未来美滋滋的生活,赵三多瞬间热血上头,带头振臂高呼:“保清灭洋!”这一嗓子喊出去,就像点燃了一串鞭炮,周围的八旗新军官兵们也跟着一块儿扯着嗓子大呼起来,那场面,真是一片士气高昂啊!

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传到了咸丰皇帝的耳朵里。

他这时候正顶着一双黑眼圈,站在一座昨晚上加夜班搭起来的大型望楼上。他可是皇上,哪怕是御驾亲征,也不能“征”到前线上去。如今可不是刀枪无眼,而是洋枪洋炮无眼,要一炮把他轰杀了,这大清朝可就要亡了。

所以呀,他老人家指挥作战的地儿,就选在了这座离前线还有好几里地,保证大炮够不着的望楼上。跟他一块儿上楼的,那可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像肃顺、端华、杜翰这些文臣武将,还有孔繁灏、章嘉大师、全真掌教、图波列夫大喇嘛等等,好家伙,简直就是各路神仙大集合。

再瞅瞅那望楼之上,一面缝着基督裹尸布的黄龙旗正迎风高高飘扬呢!据说有了这旗上的基督裹尸布,清军就能像开了“魔法免疫”挂一样,罗耀国就算再会掐会算,对清军也使不出啥招儿来!要不然,罗耀国咋会跑去广东跟叶名琛抢地盘呢?经过实战验证,这裹尸布还真挺管用,所以咸丰帝那精气神儿,好得都快冒光了。

他先是看着底下大队人马,在僧格林沁、胜保、曾国藩等人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出大营,在那旷野上慢悠悠地展开,跟摊大饼似的,不一会儿就铺满了好大一片地。接着,他又举起望远镜,兴致勃勃地观察起对面的太平军。太平军一上来就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两三万人猫在两排拒马枪后面……还有一道矮矮的土墙,墙后面好像也藏着些人。除此之外,还有一顶巨大无比的轿子,咸丰帝心里琢磨着,这指定就是洪秀全那顶六十四人大轿吧?

咸丰帝忍不住笑出了声,心说:“呵呵,坐着这种大轿子上战场,要是打输了,跑都跑不掉,这些长毛可真是笨得冒烟儿!”

正想着呢,咸丰帝突然咦了一声,“怪了,怎么还有个囚车?里面装的啥玩意儿啊?长毛这是唱的哪出戏?”

原来咸丰这时候瞧见叶名琛和崇龄坐着的囚车了,这车还被十几个太平军推着往前沿走呢,这可把咸丰帝看得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啥药。

“元保!”咸丰帝扯着嗓子喊了一嗓子。

“奴才在!”已经荣升为一等侍卫和御前行走的元保,跟弹簧似的立马答应了一声。

咸丰帝大手一挥,吩咐道:“去,给朕瞅瞅那囚车里到底坐的是什么人?”

“喳!”元保领命而去。

同一时间,手持“金箍打神棒”的洪秀全,也出现在了大轿子的平台上,只见他高举“打神棒”,大声对轿子周围的兵将们宣布:“打神棒庇佑,圣天使大军已经避过了咸妖头的耳目,正乘船北上,马上要在天津卫登陆啦.尔等只要死死守住,天下就是我们太平天国的了!”

“万岁!万岁!杀清妖,上天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