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427章 也不知能挣扎到几时?(求订,求票)

寂静的午后,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洒而下,将整个北京城映照得一片白炽,仿若一座被点燃的巨大火炉。酷热难耐的天气里,万物仿若都被抽干了精气神,萎靡不振。就连平日里繁忙喧嚣的正阳门外大街,此刻行人的脚步也拖沓无力,每一步都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正阳门那高大巍峨的箭楼,在周围蒸腾的热气中,竟也像是虚幻的浮影,隐隐晃动。

北京的节奏本就迟缓,在这炎炎烈日的炙烤下,愈发显得慵懒散漫。然而,正阳门外裕泰大茶馆的小伙计王有利,却在此时忙得脚不沾地。他手提壶嘴老长的大茶壶,穿梭于一桌桌茶客之间,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浸湿了衣衫,却也来不及擦拭,还得时不时扯着那带着京腔韵味的嗓子,跟几位熟客热情招呼几声。

这裕泰大茶馆可是实打实的老字号,传闻是某家铁帽子王家中奴才所开,在正阳门外风风光光地伫立了一百多个春秋。馆内既卖各类香茗,也供应简单的点心与饭菜。每日,那些手提鸟笼、优哉游哉的八旗大爷们,遛弯逛累了,便晃悠到这儿,歇歇腿脚,品品茶香,逗弄逗弄鸟儿,那闲适惬意的模样,真叫旁人艳羡不已。还有那些从外地进京谋差事的老爷们,这儿也是他们的常聚之地,都盼着能结识些背后有靠山的奴才,寻得使钱的门道。

别看这儿人来人往、嘈杂喧闹,不似藏污纳垢之所,实则背后“有人撑腰”,稳如泰山!那些千里迢迢跑来寻门路的外地老爷,还真能在这儿觅得几分希望。

小伙计王有利机灵得很,只需一眼,便能看穿谁是八旗大爷,谁是手握实权的奴才,谁是招摇撞骗的痞子,谁又是那为求一官半职不惜借贷租官、拼了命搜刮地皮回本的“官白当”。没错,就是“白当”,欠下一身“租官贷”,谋个油水稀薄的小官,与稍有上进心的旗员相比,可不就是“白当”么?

而这些“官白当”,恰恰是王有利眼中的财神爷。只需一把铜板的打赏,他便能悄声告知对方,该往哪张桌子去寻那梦寐以求的门路……靠着这“伙计指路”的妙招,近两年下来,他竟也攒下了近三百两银子,都够在新近才放开让汉人购置田产的关外,买下一座不大不小的庄子了。于是,王有利暗自盘算,等哪天攒够一千两,就告别这北京城,把自家在朝阳门外那破旧的一进小院一并变卖,奔赴关外购置一座宽敞的庄子,往后再也不用在这北京城伺候人,而是去东北当那逍遥的地主老爷了。

只是,他这美好的憧憬,近来却被愈发残酷的现实撞得支离破碎——大清的官职愈发难“租”了!虽说裕泰大茶馆里的外地老爷依旧不少,可他们此番前来,并非为跑官,而是来议政的!什么议政处的行走,个个顶着正六品文官的头衔,领着一份微薄的俸禄,既无养廉银,又不能调任他职,任期五年届满就得卷铺盖回老家,还不能连任。在王有利看来,这简直就是个徒增烦恼、穷开心的官职,真不知是哪位脑洞大开的人物想出来的。

偏偏这帮议政处行走,议政的热情还高涨得很,议政处都还没正式挂牌开张,他们就每日扎堆聚集在正阳门外的茶楼里,操着南腔北调,高谈阔论,仿若皇上真能听见他们的闲言碎语,采纳他们的建议似的。

好不容易忙完一阵的王有利,满心期待能收获几个赏钱,却落得个两手空空——唉,这帮议政处的行走,敢情都是穷得叮当响的主儿!就连往日出手阔绰的旗人老爷,如今也变得抠抠搜搜。无奈之下,他只得提着茶壶,蔫头耷脑地缩到一旁,竖起耳朵,听这帮穷开心的议政处行走海阔天空地侃大山。

“要俺说,往昔的日子才叫舒坦呐……想当年,哪有什么洋烟肆虐,那些个洋务玩意儿,连个影子都瞧不见,更没有信奉洋教的长毛成天瞎折腾。下头的老百姓,个个老实本分,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到了时节就乖乖交租子。咱们这些个读书人呢,便能心无旁骛地一头扎进圣贤书里,两耳不闻窗外的烦心事,一心只读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多省心呐!”

说话的像是一位山东老爷,脸上的愁云密布,仿佛怎么也驱散不开。他这一番感慨,立马引得周围一片附和,“好、好、中、中”的称赞声此起彼伏。

坐在一旁,手拿大扇子呼哧呼哧扇风的王有利,心底也深表赞同,确实是过去好啊!想当初,读书人搏得个举人功名,就能去吏部应挑,考上进士更是能去吏部候铨。不管是应挑还是候铨,走门路是免不了的,自然也少不了他王小爷的一份好处,哪像如今这般光景?

“这长毛啊,现如今可都成气候了,势力大得惊人。那帮子洋人更是过分,都把租界扩张到咱天津卫这地界儿来了。眼瞅着这形势,想要完完全全回到过去,那肯定是没戏了!可话说回来,咱这洋务啊,能少沾就少沾,能少折腾一点是一点,省得惹祸上身呐!”

又有一位操着天津口音的老爷,发表着自己的高见。王有利听了,频频点头,对,就该这么办!

“要俺说,咱大清搞洋务,说到底就为了两样东西,一是洋枪,二是洋烟花银子买就是了!可千万别学长毛,搞什么师夷长技以制夷啊!连老祖宗传下的道理都抛之脑后,整日捣鼓洋鬼子的奇技淫巧,还弄些鬼画符似的洋书让读书人去学,简直是斯文扫地。”

这位想必是在太平天国地盘上待过一阵的议政老爷,估摸着还自学过小学数学,只是没学出个名堂。

他这话一出口,仿若说到了众人的心坎上,周围立马一片点头称是。

王有利同样觉得这位议政老爷所言极是,洋枪、洋烟,花银子买来便是,再多涉足,纯属浪费,而且洋务搞多了,容易搅乱人心,人心一旦乱了,天下哪还能太平?天下不太平,这官就越发难租,连累着他这跑堂的,都挣不到钱了

“可是这天底下的老百姓那是多得很呐,可这好田好土,又少得可怜,这可咋搞嘛?”

忽然,一位操着湖南口音的老爷,抛出了个让众人都哑口无言的难题。裕泰大茶馆里瞬间安静下来,唯余一声声低沉压抑的叹息。

说话的是一位面容清瘦、颧骨高耸的中年人,看上去约莫三十多岁,留着山羊胡,眼神闪闪有光。他姓彭,名玉麟,字雪琴。

他对面,坐着一位摇着纸扇子、满面愁容的白面书生,正是黄世杰。

“雪琴,你提这个做什么?”

黄世杰长叹一声,从兜里摸出几个铜子,扔在桌面上,然后扭头对彭玉麟道:“走吧,回去吧!”

说着,二人一同起身,踏出裕泰大茶馆,沿着正阳门外大街,朝着那高大巍峨的正阳门缓缓走去。

此时的正阳门外大街,行人寥寥无几,街道两旁的阴影里,蜷缩着许多蓬头垢面、奄奄一息的乞丐。见黄世杰、彭玉麟走来,他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纷纷挣扎着举起手中的破碗,口中念叨着“行行好”“给口吃的”。

黄世杰瞧见这些人,思绪仿若瞬间被拉回到了鹅塘的那个午后……罗耀国还未曾打进鹅塘的那个午后!

他再次叹息,从兜里摸出一把铜钱,用力抛向那群乞丐,任由他们哄抢,脸上却浮现出几分难以言说的惆怅:“还是过去好啊!”

身旁的彭玉麟闻言一怔:“过去?过去不也是满大街的叫花子?”

黄世杰苦笑着回答:“过去,他们会慢慢饿死.”

言罢,他迈开大步,头也不回地向着正阳门走去。

“俺的,俺的,这是俺的.”

黄世杰离去之际,彭玉麟听到一声少年的呼喊。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十二三岁、衣衫褴褛的少年乞丐,正与两个高高瘦瘦的成年叫花子扭打在一起。少年的拳头紧紧攥着,想必里面攥着刚抢到的铜钱,那两个成年叫花子则边挥拳猛击少年,边怒吼:“赵三多,快把铜钱交给爷爷!”

“不交,就不交.”少年也是个倔脾气,猛然大喊一声:“俺和你们拼了!”

紧接着,他铆足全身力气,一头撞向其中一个高个子乞丐,竟将对方撞翻在地,随后撒腿就跑。慌乱间,没看清前路,直直冲着彭玉麟奔来。

彭玉麟侧身一闪,避开少年,转身望着那瘦小的背影消失在不远处的十字路口,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发出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又是一个不肯做安安饿殍的,也不知能挣扎到几时?”

说完这话,他又是一声叹息,便转身沿着正阳门往北京内城而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