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402章 国人大会,不动刀兵,只跳大神?(2025年快乐,求票!)

“由天兄请天父?”

萧朝贵马上就从杨秀清的话中觉察出不对的地方了,他眯着眼睛看着这个仿佛和自己一条心的“杨上帝”,缓缓摇头道:“可是.这个天兄如果是九弟敲响紫金钵盂后请下来的,那我可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还没试探出来

杨秀清心里头微微有点失望,他刚才和萧朝贵说的话是挖了坑的。萧朝贵要是一口答应和他一起做局蒙人,那就说明萧朝贵的“真姬督附体”也是假的。

可萧朝贵没有上当,或者说他的“真姬督附体”就是真的!

到底是哪种情况,杨秀清现在也不知道啊!

“那贵妹夫你就别等九弟敲响紫金钵盂,先把天兄请下来!”杨秀清只好先当“真姬督附体”这事儿是真的,“然后再由天兄来请天父.这样天父、天兄互相背书,一起来劝天王和九弟,然后再把九弟踢出中枢,把他发去上海,由咱们联手把持中枢!”

“就只请个神?”

萧朝贵没有马上答应杨秀清,而是反问了一句。

“啊,”杨秀清仿佛愣了一愣,“除了请神,咱们还能请什么?”

当然是“请兵”了!

不过萧朝贵并不是真的想“请兵”,他只是在试探杨秀清。

因为“请兵”这事儿是在坏规矩,太平天国到现在,还没有真的在内部斗争中大动刀兵呢!

这个太平天国看着很野路子,但人家自打开张到现在,处理内部矛盾的最高手段还就是看着很不正经的跳大神。

跳大神这种手段怎么都比动刀兵内讧杀自己人要强吧?跳大神一不会自损实力;二不会撕破脸;三嘛这跳大神归根结底,也还是建立在太平天国男女圣兵“相信”的基础上。

在原本的历史上,杨秀清就是靠跳大神骗取太平军战士们的信任,愣是维持了太平天国内部极高的凝聚力,直到洪秀全搞天京事变坏了规矩

虽然跳大神获取信任的方式本质上就是“骗”,但是发表演说要是不说实话,不一样是骗吗?

而如今太平天国的局面更是连洪秀全都不敢“请兵”,何况杨秀清?

听见杨秀清的回答,萧朝贵就呵呵一笑道:“好像是没什么能请的行啊,四哥,咱们就一言为定,就在国人大会上联手!”

杨秀清笑盈盈点头:“好!咱们两家以后就联手互保!”

他的话里面又多了个“互保”!

万一争夺中枢权力失败,他们就退出天京各回地盘去当个听调不听宣的“太平藩王”,还有联手互保,一起扛住太平天国中枢削藩的压力。

萧朝贵也点点头,笑道:“对,实在不行,咱俩就退而互保!”

一大清早,吴王府就迎来了远道而来的贵客。

南王冯云山、太平天国驻海峡殖民地领事兼拜上帝教南洋教区大主教罗大纲、兰芳大总制共和国总长罗中华,以及十数位海峡殖民地和婆罗洲的侨领。

罗耀国这几天的日程排得很满,每天都有一大群讲师班的徒子徒孙来王府拜访,而这些讲师班的徒子徒孙大部分都是带着国人代表来天京开会的太平天国地方的拜上帝会和农会官员。

如今拜上帝会的组织体系、太平天国的地方农会体系,还有拜上帝会和农会干部的培养体系,可都是罗耀国一手创建的。

他可是这些人的祖师爷!

虽然罗耀国对吴王府管辖的六个州府,拜上帝会湘赣边总堂下辖的长沙、袁州二府之外天国地盘上的拜上帝会和农会体系没有直接的管辖权,但是各地拜上帝会和农会的干部,却都是从他创立的体系中走出来的。

这些人不能说都是他的人,但一定都是读了他的《反经》,进入了他创立的讲师培养体系,依照他开创的分田分地之法步入太平天国官场的。

甚至其中的大部分人,还都是根据罗耀国以总讲师名义发布的预备讲士选拔标准,从分田分地积极分子中选拔出来的。

另外,如今天国治下各省各府各州讲师班的老师,也都是罗耀国控制的讲师团派出去的,使用的教材、课本,也都是讲师团白送的——其他几个王也没那闲工夫和多余的财力去培养讲师班的老师啊,更不会贴钱印教材、课本给别人“白用”了。

对于这些访客,罗耀国这个祖师爷也表现的极为平易近人。只要来人数量较多,他一定会在王府大门内亲迎,还不让他们磕头,遇到贫困之地过来的,他还会给他们塞银票,用的还都是他“卖卦”赚来的钱!

临走他还会让手下的幕僚记下这些人的通信地址方便以后以“讲师团”的名义给他们寄《国人日报》、发“过节费”,钱当然是没多少的,但是这份情谊肯定是建立起来了。

而今儿来访的人当中还有个南王,罗耀国就更不会怠慢了,直接出门相迎:“三哥,什么风把您二位都给吹来了?”

冯云山笑道:“大纲是我的老部下,这次带着南洋的兄弟入朝就住我的王府,他们今日要来拜你,我自然得领个道啊!”

“下官参见吴王殿下!”

等罗耀国和冯云山寒暄过后,罗大纲上前就要下拜,却被罗耀国一把扶住:“罗大哥,我府中不行叩拜之礼,作揖即可。而且罗大哥你这些日子在南洋可是劳苦功高,为我拜上帝教、会立下大功,封侯在即,更不必跪我了。”

罗耀国之所以要在1853年把罗大纲这样的天国悍将从冯云山那里要来派去南洋,当然是有理由的。

因为1853年、1854年是兰芳大总制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荷印当局和兰芳共和国之间的战争在1850年就开始了。而到1852年时,在沙捞越的石隆门构筑炮台,准备大举入侵兰芳。而时任兰芳大总制的刘生又企图通过出让兰芳部分利益,出卖婆罗洲华人各公司,以换取荷印当局放缓对兰芳的吞并步伐。

而1853年、1854年则是荷印当局大举进攻婆罗洲各华人公司的年份,在荷兰殖民者的优势武力下,除了已经依附兰印当局的兰芳,其他的华人公司全部覆灭。

之后,处于孤立状态下的兰芳共和国距离亡国,也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所以罗大纲在1853年下半年,以太平天国助海峡殖民地领事的身份,带领他麾下的骨干数百人,携带数百支褐贝斯和米涅式抵达兰芳后,婆罗洲岛上荷强华弱的形势就瞬间逆转!

罗大纲带去的骨干可都是久经考验的太平天国老兵,人数还有好几百,这数目在中国不算什么,但是到了婆罗洲上可就厉害了。毕竟入侵婆罗洲的荷兰人和当地的土兵本就没多少,而且也没装备米涅式线膛枪,也没有太平天国特有的“百步弹”。所以几次交锋之后,荷印当局就挡不住了,被打得节节败退。

不得不在1854年初和婆罗洲的华人联军签署的和约,承认这些华人公司包括兰芳在内,都是“独立之地”,不属于荷兰东印度当局。

而罗大纲下南洋的时候,还顺手把拜上帝教给带去了。罗大纲自己兼任了南洋教区的主教,在领着婆罗洲岛上的客家人同荷兰人作战的同时,还发展出好几千信徒。

依靠这批信徒和手里的军队,罗大纲在战胜了荷印军队后,干脆放逐了之前投靠荷兰的大总制刘生,立了罗芳伯的后裔罗中华为新任大总制,还领着罗中华和一些婆罗洲华人公司的首领,搭乘刚刚开通的旗昌洋行的班轮来南京参加国人大会了。

“下官兰芳总长罗中华参见吴王殿下。”

一个剑眉星目,皮肤黝黑,年岁和罗耀国仿佛的青年,这时已经走到罗耀国跟前,恭敬地揖拜一礼,还口称下官。

罗耀国则搀起这个年轻人:“罗总制客气了,你也是一国之主呢!”又笑着对冯云山道:“三哥,咱们的国人大会刚刚开办,人家兰芳的公推大总制却已经传了十四任了!

咱们这回可得好好问问罗总制,兰芳这几十年是怎么过来的?”

冯云山笑着点点头:“没错,我也想好好和罗总制请教一番!十四代尧舜相继,不容易啊!”

“不敢,不敢。”一听这话,罗中华赶忙摆手,“兰芳小邦而已,所谓总制总长其实和帮主无异。”

“罗总长谦虚了!”

罗耀国则笑着拉起罗中华的手,又笑着对冯云山、罗大纲道:“三哥、罗主教、罗总长里边儿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