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374章 南王,你还记得天京事变吗?(求订,求票)

东王来了!

没有坐他的三十二人抬的大轿子,而是乘马而来。

马蹄声轰隆隆如雷一般响动,上千持着细长的骑枪的骑兵,簇拥着太平天国左辅正军师,领中军主将,东王杨秀清走在前头。

在他们身后,是无数红黄两色的旗帜翻卷,更有无穷无尽的太平天国步兵跟随。太平天国中军第一军的大队,终于开到了天京城东。

在杨秀清身后的这支“中一军”是清一色的洋枪军,是法兰西帝国派出的军事顾问帮他练起来的,配备的洋枪也都是法兰西帝国的雷米洋行给他从法国运来的。虽然不是最新款的米涅枪,而是拉了膛线的查尔维尔1777型步枪,但是在如今的中国战场上已经够用了。

毕竟,罗耀国的太平新军和罗雪岩的南洋新军,现在主力步枪也是拉了膛线的褐贝斯——不是米涅枪买不起,而是线膛褐贝斯更有性价比。

现在英法都在集中淘汰18世纪传下来的老式燧发枪,这种二手货在国际市场上量大管饱。

而且这种老枪配合太平军自己能生产的定装型百步弹,在一二百米的距离上也能取得不错的精度。想要打得更远,那就不是一般的士兵能办到的了。

当然,罗雪岩从美国引进的M1841“密西西比”式步枪还是比较先进的线膛枪,可以配备专用米涅式子弹打出比较高的精度。只是这座枪厂从设备、技术引进到稳定量产,没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

而且M1841“密西西比”式步枪也不算什么先进步枪,因为后装枪的时代很快就要到来了。

罗耀国之所以要引进这种不先进的装备,只是为了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先把枪炮工业建设起来,然后再设法升级吧!

除了拥有东亚第一等“步枪兵”之外,杨秀清还花钱从淮北雇来了上千“捻骑”,就是现在跟着他的千余枪骑兵.这可是罗耀国都没有的强大骑兵啊!

所以现在跟着杨秀清返回天京的“中一军”,至少在装备上,已经够得上东亚头等,世界二等强军的水准了。

每名太平军中一军的将士,都趾高气扬,脸上都充斥着胜利者才有的喜悦表情。伴随着他们一步步向前的是很有节奏感的鼓声,更为这些凯旋而归的天国战士增添了几分傲然之气。

这些跟着杨秀清经略江北的太平军,都已经尝到了胜利的甘甜!

随着扬州根据地的巩固,杨秀清拥有了稳定的财源和根据地,可以为追随他的中军战士发放军饷,建造和分配住房了。

所以男女分营制已经在太平天国的中军中取消,每一名东王府和中军下属的将士,都能根据他们的职级和功勋,领到军饷和一次性的奖赏,分到住宅,开始享受起胜利的果实了。

这个天国看起来真的有他们的一份!

此时此刻,在天京城的朝阳门城楼和附近的城墙上,站满了穿着黄色或红色衣袍的太平军男女圣兵,无数双目光,只是盯着走在前头的杨秀清的身影。他矮小的身子在高大的战马上挺得笔直,还频频向官道两边跪迎的太平军左军、右军和后军的兵士挥手致意。

洪秀全也立在朝阳门城楼上,身边还跟着刚刚抵达天京的冯云山、石达开,还有一直守在天京帮洪秀全料理朝政的韦昌辉。

“天王,真的只有一万多人,看来东王是来讲道理的。”

冯云山放下手里的望远镜,脸上浮出了欣慰的笑容。

石达开听冯云山这么一说,马也是一脸的灿烂,点头附和道:“四哥的脾气虽然急了一点,但终究还是讲道理的。”

韦昌辉则笑道:“天王,道理肯定在您这边,四哥只要是讲理的,那就一定会听天王您的话。”

洪秀全拈着胡须笑了笑,那叫一个得意啊!

论起讲道理,他就怕罗耀国!

罗耀国可是拿出过《反经》、《先知书》、《天堂论》的讲道理大师,而且他还是太平天国的总讲师!

洪秀全虽然也有一本《真约》,但要和罗耀国讲理,他还真没什么把握。

另外,罗耀国是天堂上下来的——天堂什么样,只有他知道,洪秀全没有这方面的记忆啊!

之前洪秀全在上海和洋人主教、牧师论道的时候,也用了《天堂论》里面的内容去驳那些洋神父的道理,驳得人家都蒙了。由此也可见罗耀国的“道理”有多厉害.

至于杨秀清,他一广西乡下土包子会讲什么道理?他也就会跳大神、翻跟头。不过这次洪秀全不怕他表演上帝附体,因为有洪大全这个肯强出头的。

上帝附体呵呵,只要洪大全能把这个“上帝”摁住,杨秀清的“代上帝言”就破功了。

以后只能老老实实当狗了!

“哈哈!”

想到得意之处,洪秀全就大笑了两声,然后对冯云山道:“山胞,你代表朕去迎一迎清胞,朕先回宫了。”

说罢,他就转身带着一群女官女兵,向一架摆在朝阳门城楼上的步辇走去。

冯云山等人则转过身,一起向洪秀全躬身行礼,异口同声道:“恭送天王!”

天京城的南王府摆在秦淮河畔的一所大宅当中,距离江南贡院不远,算是如今天京城内最繁华的所在了。

当冯云山坐着他的十六人大轿子回到他的王府时,天都已经黑了。他的轿子是直接抬进王府大门的,打着哈欠的冯南王刚从轿子里出来,外头就有人给下磕头行大礼了:“下官曾添养参见南王七千岁!”

冯云山定睛一看,就见一个蓄着长髯的高大老将正跪在地上行礼,他赶紧上前一步扶起曾添养,笑着问:“添养,你几时来天京的?”

“今日刚到,”曾添养笑道,“吴王命我当他的吴殿礼部尚书,到天京这边任职。”

太平天国权势最大的几个王爵的属官中有六部尚书的名号,罗耀国把六部尚书中的吏、兵、户、工、刑等五部尚书都带去了苏州,唯独将礼部尚书留在天京,当吴王府的“驻京办主任”。

曾添养之前在吴王府麾下干的都是实权要职,现在变成了“驻京办主任”,应该是降职了不过冯云山却没从这位老人家脸上看出一丝不快。

“添养.”冯云山思索了一下,低声道,“吴王有他的班底,不重用你也不奇怪.你本就是我的人,不如到南王府任职吧!”

曾添养朝冯云山一抱拳:“添养多谢南王提携,不过添养今次入天京却是有要事的.”

说着,他就朝冯云山左右看了看。

冯云山马上会意,拉起曾添养的左手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且随我来。”

接着,冯云山就把曾添养带去了南王府内的一间小书房,吩咐底下的女官上了些茶点之后,冯云山就把身边的使唤人都打发了,然后才望着曾添养道:“添养,这里没有外人了,有什么就说吧!”

曾添养笑道:“南王,吴王到了!”

“什么?”冯云山一愣,“吴王他入城了?”

曾添养摇摇头:“没有入内城,而是在外城的下关商埠里.他想请南王殿下微服移步前往,有要事相商!”

“要事?有什么要事?”

南王冯云山眉头紧蹙。

曾添养道:“这下官就不知道了,不过吴王叫下官来找南王时曾经交代了一句话。”

“什么话?”

“吴王问:南王,您还记得天京事变吗?”

冯云山脸色剧变:“天,天京事变?难道还会发生天京事变吗?”

下关商埠,埠康钱庄。

这座钱庄是胡光墉的产业,两个月前才在天京城的下关商埠里开张,并不怎么起眼,更没人知道它和罗耀国是什么关系?

而罗耀国现在就一身便装,立在埠康钱庄的二楼窗口,看着外头繁华的夜景,身边只有一个笑得很甜的女孩子相伴,正是曾添养的侄孙女曾九妹。

突然,眼尖的曾九妹凑到罗耀国身边,低声道:“千岁爷,我大爷爷带着南王殿下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