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322章 欲卖日本,先卖琉球(求订,求票)

上海,苏州河,蓑衣渡码头。

当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太平天国吴王罗耀国的某人,在踏上码头的那一刻起,又再一次变身为了大清上海督军兼南洋通商大臣罗雪岩了。

这处码头是许月桂主持的三鑫公司承建的,位于苏州河南岸,紧挨着原来的英租界、法租界区域。为了纪念罗耀国的“天降”,所以被命名为蓑衣渡码头。

蓑衣渡码头周围原本都是农地,在罗雪岩接管了上海租界之后,才被督军衙门用五十两到一百五十两不等的价格全部买下。

买地的价格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波动,当然是因为上海的地价在罗雪岩入主后一直在涨。特别是靠近原本租界地区,现在被划入上海新区的农地在短短几个月间就涨了两倍!

从罗雪岩掌权之前不到五十两一亩,涨到如今一百五十两一亩。不过一百五十两一亩还是便宜的,所以督军衙门依旧在苏州河南岸这一带买买买为了让买到的地盘可以连成一片,甚至还让月桂姐派出和颜悦色的红帮兄弟去做当地地主的思想工作。

而被督军衙门买来的土地,现在已经开辟成了十几条以湖南、广东、广西的府、州、县命名的大小马路。

之所以要用湖南、广东、广西的地名来给这些马路命名,则是因为这一带的土地在完成平整后,会转卖给太平天国的吴王府,之后则会建成房屋,并且分配给吴王府麾下湖南籍和两广籍的官兵。

这是罗耀国在道州整军时就许下的诺言,现在已经到了可以兑现的时候了。

所有隶籍吴王府的广东、广西、湖南籍官兵,都可以依照官职、军功和是否在湖南分过田地等标准,分到大小不一的宅地或现成的房屋。

虽然这些吴王府麾下的官兵暂时也不可能来上海居住,但这些宅地和房屋依旧可以由三鑫公司帮他们出租,他们只管按月收钱就是了。

由于吴王府的“放水”,现在苏、松、常、嘉、湖、宁、镇、扬一带的大地主和大商人,还源源不断带着细软往上海滩而来呢!

更不用说,苏湖一带还有不少清妖官眷或致仕的官员,他们哪里敢在老家呆着?太平天国在湖南怎么分田分地打土豪的,他们还能不知道?而且他们自己是什么身份,心里还能没点数目?

就算平常的工商地主可以蒙混过去,他们这些官僚地主还是赶紧“润”吧!

而哪怕是投靠了杨秀清的扬州盐商,投了罗耀国的洞庭山帮和南浔丝商们,也都是“一颗黑心、两种准备”,一边为罗吴王效力,一边把部分家人和财产往上海送。

因此这些日子,上海滩这边的房产那是供不应求!无论是出租还是出售都不愁没人要,哪怕是刚刚平整好的白地都能直接租出去让租客自己盖房子。

而分给吴王府下辖的两广湖南老兄弟用来酬功宅地,只占了督军府这些日子收购到的土地的一部分,在苏州河南岸,还有十几条马路,以及沿着河岸可以用来修码头、建仓库的土地都还没动呢!

至于苏州河北岸,则被罗耀国规划成了工业园区,现在已经筑起了一条沿河长街,被命名为“苏州路”,在蓑衣渡码头斜对面的地方,也修好了一座名叫“丝厂码头”的货运码头。

罗耀国在踏上蓑衣渡码头后,没有马上和迎上来的督军府的僚属们招呼,而是转过身望着河对岸的丝厂码头。

那座码头上也泊着一串由一艘小火轮拖来的敞口船,码头工人们正在卸货,大包大包的货物被苦力们扛着,不断从敞口船上运到码头旁的仓库里面。

“那一包包的都是什么?”罗耀国随口一问。

“禀督军,那些都是蚕茧。”

一个三十岁出头一点,圆脸,微胖,中等个头,穿着件白色丝绸长袍,戴着一顶瓜皮帽,脑后却没有辫子的男子笑着接过了罗雪岩的问题。

“蚕茧.”罗雪岩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雪岩,那是上海丝厂的原料吧?”

这人也叫“雪岩”,胡雪岩。就是历史上那个红顶商人胡雪岩,他名光墉,字雪岩。罗耀国、左宗棠合谋取湖州的时候,他正在帮署理湖州知府王有龄管理湖州公库,用公库里的银子购买生丝,再想办法运到上海发卖给洋人。

左宗棠到达湖州后,罩着他的王有龄就被左宗棠收入麾下,被带去了宁波。而胡雪岩则被罗雪岩点名要去了上海——两个雪岩算是凑一块儿了。不过胡雪岩并没有从罗雪岩这边得到什么官职,而是当了罗雪岩私人创办的上海丝厂的经理。

“雪帅英明,”胡光墉笑着答道,“照着雪帅的吩咐,属下刚刚从湖州收了一批蚕茧,还请了几十个缫丝工人,购置了一批缫丝器具,上海这边的厂房也刚刚建好,最近就可以试着制丝了。”

罗雪岩想在上海丝厂搞机器缫丝,不过共拈式缫丝机在如今的上海是买不到的,能够指导工人使用这种缫丝机的工程师在上海也雇佣不着。得去法国购买——共拈式缫丝机是法国人发明的,而法国丝纺织业的技术则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

只是购买机器和聘请工程师来中国的事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办成?罗雪岩倒是托李鸿章和王利宾去办了,只是他俩到了法兰西也人生地不熟的,能不能买到请到也难说。

因此罗雪岩就决定先把厂子开起来,先用手摇缫丝木机进行生产,或许可以请几个外国工程师帮着改进一下手摇木机。另外,为缫丝提供热水的锅炉、管道在上海滩还是可以搞到的。

先搞一个半土半洋吧!

“好,雪岩,你好好干,等上海丝厂正式开工后,我再去瞧瞧。”罗雪岩拍着和自己“同字”的胡雪岩的肩膀,又笑盈盈关照道,“先不要想盈利的事情,要先吃透养蚕和缫丝的工艺,做出最好的生丝。只要有好的产品,等王兰卿、李少荃他们买来了法国的缫丝机,咱们就能大量生产了,到时候一准财源滚滚.你也有百分之五的股份!”

“雪帅说的极是,光墉省的。”

胡雪岩自然连声称是。

关照完了上海丝厂的事情,罗雪岩又朝吴健彰招了下手,后者马上凑了上来。

“道普,”罗雪岩笑道,“咱们同车吧顺便和我说说洋人准备怎么叩关日本?”

上海,豫园。

罗雪岩回到上海督军衙门所在的豫园的次日,英国公使文咸、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马沙利和美国东印度舰队的司令官马休.佩里少将就一块儿来访了。

其实这几位想找罗雪岩有段时间了,可这位上海督军忙得很,总是不在上海所以他们几个只能耐心等着,好容易才把罗雪岩给等来了。

“罗将军,这段时间您去了哪里?您可是上海的地方官,怎么总不呆在上海?”

英国公使文咸也是个直肠子,在点春堂内才一落座,咖啡都没喝上几口,就打听起了罗雪岩的去向。

罗雪岩笑道:“公使先生,我还是主管六口通商的南洋大臣呢!我不得去南洋各口巡视?”

“六口?”法国公使布尔布隆愣了下,“不是五口吗?怎么就多了一口?”

美国马沙利也道:“是不是大清皇帝准备在南洋方面新开一口了?最近北洋方面一次就开了天津、烟台、釜山、海参崴四个口。”

“没错,朝廷已经准备在南洋方面新开琉球藩国为通商口岸!”

“什么?琉球?”文咸一愣。

“琉球已经开放了!”布尔布隆也眉头微皱,“我们随时可以进去。”

“琉球不是日本国的藩属吗?怎么又变成大清的藩属了?”马沙利则提出了质疑。

“罗大人,您这是什么意思?”而刚刚率领舰队叩关了一次琉球的佩里则脸色有点阴沉,“您难道不同意我们各国和琉球王国签署通商条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