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309章 决定未来、遇见未来!(求订,求票)

“我们真的不需要他吗?”

阿尔伯特亲王思考了一会儿,小声问妻子道:“亲爱的,你难道真的不想知道一些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吗?”

英国女王这时候已经哄好了孩子,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五多一点世界头号强国的君主抱着刚刚出生才几个月的儿子,睨视着自己的丈夫,胖乎乎的精致面孔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迷茫或是担忧,有的只是称霸世界的强大气场。

女王的语气非常威严,充满自信,还很傲慢:“亲爱阿尔伯特,我很清楚未来会发生什么!但不是通过那个先知,而是我自己就可以决定未来!

我所统治的英国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而且这个帝国正处于最辉煌最鼎盛的时代,她的舰队统治着大洋,她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所有属于英国的领地面积加在一起比俄罗斯帝国、清国和美国的领土面积总和还要大!

更重要的是,英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英国生产的钢铁、船只、纺织品、煤炭,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加在一起都要多!这给了大英帝国无穷无尽的力量,也确保了大英帝国的霸权可以一直持续下去,至少还可以维持一千年!”

很显然,罗耀国低估了这个时代大英帝国统治者的自信和傲慢!

如今这个大英帝国的强盛程度大概就和刚刚赢得冷战的美利坚差不多,工业世界第一、科技世界第一、军事世界第一!甚至还多出个领土(含殖民地)世界第一!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不用说,也是世界第一!

而且,如今英国工业和科技在世界上的领先程度,甚至比90年代的美国更胜一筹。

在可以想见的未来,根本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可能去挑战英国的霸权。

英国女王得意洋洋地说:“所以,那个魔鬼最多可以预知未来。而我,英国的女王,还有英国议会当中先生们可以决定未来。

譬如沙皇俄国的未来就是由我们来决定的他们的未来相当不妙!

而中国的未来,同样掌握在我们手中。如果我们想让那个鞑靼王朝存在下去,那它就能存在下去。如果我们愿意支持那个太平天国,那太平天国就有了未来”

这位洪秀全口中的“上帝五女”的语气突然急剧降温到了冰点以下:“现在,鞑靼王朝的使团既然来了英国,那我就不打算给太平天国未来了。我倒要看看,那位先知能有什么办法拯救他的天国?”

当泰晤士河上开始飘雪的时候,肃顺、元保、白斯文、李鸿章和王利宾等人终于乘船抵达了大英帝国的世界之都伦敦。

在东亚的洋面上难得一见的大型明轮帆船在泰晤士河上到处都是,既有运货运人的商船,也有安装了大口径火炮的兵舰,几乎在水面上排出了长队。

港口码头上面,到处都是货物栈房,各式各样蒸汽驱动的吊车排列的密密麻麻。码头工人来来往往,忙碌的好像工蜂一样,或是操纵机器,或是往来穿梭搬运着小件的货物。

可以修造几千吨排水量的“大轮船”的船坞、船台在泰晤士河岸边一座挨着一座,以世界上最大的密度排列着,船坞、船台上都忙忙碌碌,一派热火朝天,打铆钉的叮当声音大老远都能听见。

伦敦的工业区也在泰晤士河附近,不知道多少座高大的烟囱矗立在那里,黑烟弥漫,煤灰粉尘飞扬的到处都是,把空气都污得极为浑浊。工厂的污水和城市居民产生的污水不断被排入泰晤士河,日复一日,没有任何净化措施,已经将原本清澈的河水染成了黑色。河面上始终漂浮着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病菌。

这就19世纪中叶的伦敦,全世界的工业中心、金融中心,大英帝国的心脏,也是多达二百四十万英国人的家园。

当然了,这二百四十万英国人中的绝大部分都生活在条件恶劣的贫民窟当中,所以现在的伦敦也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贫民窟!

如果肃顺带着的“大清卖国团”早来个几年,赶上宪章运动的高潮期和1848年的“革命大年”,那时的伦敦贫民窟可就热闹得紧了.

不过随着蒸汽机驱动的海船越造越大,数量也越来越多,越洋航行的成本也越来越低,伦敦贫民窟里那些在本土永远都混不出头的底层屁民们,至少可以“润”出当个冒险家。

外头还有四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还有个“天选逆子”美利坚可以让他们容身,还有许多仰慕大英帝国的落后国和半殖民地.换个地方,没准就当上老爷了呢!

于是英国的社会,在1848年的“革命大年”之后,就逐渐安稳了下来,贫民的生活水平也开始慢慢提高了,伦敦市内的治安也大大改善。

所以这会儿李鸿章和王利宾,就敢各自拎着一大包白英镑,带着几个留着辫子的清国随从,跟着一个总是笑容可掬的英国外交部的秘书,放心大胆地走在繁华的查令十字街上了。

“李先生,王先生,哈查兹书店到了,这是伦敦最古老也是最著名的书店,开设于1797年,还得到过王家认证,凡是最近几十年在欧洲公开出版过的书,你们都可以在这间书店当中找到。”

说话的就是那个笑得很客气的英国公务员,他名叫吉姆.汉弗莱,曾经短暂在海峡殖民地和香港任职,会说汉语,但很不流利。

好在王利宾的英语很好,而李鸿章跟着王利宾学了几个月的英语后也已经入了门,能和英国人进行简单的对话了——他可是二十四岁中二甲十三名的天才,凡是文科,那是绝对难不住他的!

所以李鸿章、王利宾和这位汉弗莱先生之间的交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今天吃过早饭之后,李鸿章、王利宾就和汉弗莱提出要买书,买很多很多的书!

于是汉弗莱就把他们带来了哈查兹书店。

可能是因为时间还早,当李鸿章、王利宾跟着汉弗莱一起走进这间并不算太大的书店时,里面的客人并不多。只有一个矮胖的大胡子中年人和一个高个子、有些英俊、留着短胡子的青年在里面找书。

这两个客人的侧面对着店门,所以都用眼角瞧见了穿着花里胡哨的清朝官服的李鸿章、王利宾。他俩显得很惊讶,一起扭过头盯着李鸿章、王利宾,同时还在用德语低声交谈着什么。

正在整理书架的一个店员也被两位中国来客给吸引了,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迎了上去:“二位先生能听懂英语吗?”

“当然能听懂。”

王利宾用英语回答。

“请你说的慢一些。”

李鸿章笑着用英语回答。

而那位吉姆.汉弗莱则笑着介绍道:“他们是外交部的客人,一位是中国皇帝的高级秘书,一位是秘书的秘书,他们想买一些书带回中国去。”

店里的两个客人和那店员都露出了无比惊讶的表情。

那位店员缓了缓,问:“不知二位想买什么书?”

“教科书,”王利宾说,“我们想购买英语版的普鲁士王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如果全套购买有困难,我们想买到英语版的普鲁士小学、中学各个年级的数学教科书和中学各年级的物理、化学教科书。”

这年头大英帝国的教育很混乱,没有什么国民教育体系,有的只是质量参差不齐的私立和教会学校,自然没什么统一的教材可以购买了。

虽然一些专属于贵族和精英的文法学校、公学的教育质量很高,但这些学校的课程太高端,课本都是自己编自己印,外面不一定买得到。

所以罗耀国就指示王利宾优先购买英文版的普鲁士教材,普鲁士的国民教育是公办的,小学和中学的课本都是统一编写的,而且注重科学和实用,也适合绝大部分人去学,还比较容易自学。

之所以要买英语版的,则是因为罗耀国手头没有懂德语的人才,他自己也不懂,买来没法“抄”啊!

不过那个店员听见王利宾的要求却皱起眉头道:“德语版的普鲁士小学、中学课本本店倒是有售卖的,可并没有英语版的普鲁士小学、中学课本。”

没有?

王利宾心道:“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找英国人自己的课本了。”

他刚想到这里,店里头那两个客人中的矮胖子忽然开口道:“中国先生,您想要购买英语版的普鲁士王国的教科书是吗?”

王利宾转头看了那人一眼,发现这是个三十多岁年纪,有些矮胖的大胡子,便笑着拱拱手:“请叫我王先生吧,”然后又一指李鸿章,“他是李先生,我的上司。”随后王利宾才问:“不知先生您如何称呼?”

那大胡子笑道:“王先生,我叫摩尔,来自普鲁士王国莱茵省。”他又指了指身边的高个子,“他叫弗里德里希,也来自普鲁士的莱茵省。

你们如果想买英语版的普鲁士王国的教科书,我和弗里德里希倒是非常愿意提供帮助。”

那个名叫弗里德里希的青年笑着接话道:“我们可以帮你们翻译一下.如果你们急需,我们还可以找一些朋友帮忙。

作为回报,我们想知道一些发生在中国的事情。”

摩尔笑着补充道:“我们两人是一家报纸的编辑,我们很希望可以将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刊登在英国的报纸上,让更多的人知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