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286章 上帝说:打过长江去,活捉咸妖头!(求订,求票)

“还能解苏州之围?”

恭亲王奕訢顿时浮出喜色,笑眯眯望着左宗棠。

罗雪岩眼中也闪过一丝期待。太湖东岸,苏州外围的重要据点现在已经被拿得差不多了,只剩下无锡县城和吴江县城还没拿下,不过有李寿成和朱八率兵去围攻,又有上海运来的12磅大炮,破城不过是一二十日的事情。

而在拿下无锡、吴江之后,苏州可就是清军在太湖东岸最后的大据点了。

一旦苏州被罗耀国拿下,苏松太二府一州之地,可就都到手了!

这可是当今天下最富庶的地区啊!如果能几乎无损的拿到手里,下一步就能以这块地盘为基础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了。

“当然能解!至少有七成把握。”

左宗棠轻抚胡须,呵呵一笑,继续道:“如今江南的官军其实并不算少,只是被罗耀国分割在了苏州、上海、常州三地,难以呼应,又被江宁和镇江方向的长毛主力威慑,不敢动弹。可一旦杨秀清率江宁的长毛大兵北上,那咱们的机会可就来了!

下官的方略是,一旦确定杨秀清渡江,则由下官率领所部二十营湘勇,加上雪岩兄带到扬州的四营新军,从瓜洲南渡,先和常州之兵汇合,南下迫近无锡,引罗耀国之兵北上。

而怡抚台则趁机来个金蝉脱壳,只留一二千兵马在苏州虚张声势,主力渡太湖赴宜兴。

待怡抚台抵达宜兴,下官便率领本部及常州之兵的主力与怡抚台汇合,如此当可凑出两万之兵,然后一起开往江宁城下!”

“你要用两万兵马强攻江宁?”

恭亲王微微挑眉,却见左宗棠脸上依旧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便有些疑惑地问了一句,果见左宗棠微微一笑,淡淡地道:

“非也.下官的两万兵马到了江宁城外后,便会寻一处靠近长江的险要安营扎寨,设一大营,伪做旷日持久之状,使贼误以为下官要以此为根本,徐图金陵并切断金陵——苏松之通道。”

恭亲王稍稍沉默,似乎在思考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左宗棠却露出笑容,继续道:

“江宁乃是长毛之老巢,家眷财宝皆在其中,杨秀清如果得知老巢不稳,一定会回军支援。如此扬州必可保全,王爷再趁机发兵掩杀追击,定能大获全胜。而下官在得知杨逆回军之后,就立即回军苏常。说不定可以复夺无锡,打通苏常之间的通道,如此苏州亦可保全。王爷若是取得扬州、苏州之大捷,国中的人心士气,必可大为振奋!”

这话一说完,恭亲王奕訢终于面露喜色了,他已经盘算好了,虽然依着左宗棠的方略,苏州未必一定能保全,但扬州一定可以守住。只要杨秀清的十万大军从扬州城下退兵,他就能向京中报捷奏凯。

一个能打败长毛的近支亲王该有多大的威望啊!皇上的身体不好,要是有什么万一,他再不济也能在众望所归之下当一个皇叔父摄政王.

“雪岩、涤生、静庵,你三人以为左季高之策如何?”

虽然奕訢已经把标准答案写在脸上了,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向罗雪岩、曾国藩、琦善三人征求意见。

罗雪岩当然是赞成左宗棠之策的,但是现在却是默默低头,仿佛没有听见奕訢的问题。曾国藩倒是颇为感慨地说:“季高不愧是当今诸葛亮!”

而琦善则是沉沉吐出口气来:“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即便保不住苏州,扬州当是无碍。若是苏州实在守不了,等杨逆回军之后,还可以汇合季高、悦亭两支兵再加上扬州派出去的兵一起把丹徒收回来。”

他的话音一落,就听见罗雪岩抚掌笑道:“妙计!真妙计!方才季高的计策风险颇大,主要就险在收复无锡,打通苏州这一段。季高和怡巡抚的大军来来回回几百里,少不得还要打几场硬的,等打无锡时早就是疲惫之兵了,而罗耀国则是以逸待劳。若是季高和怡巡抚在无锡败了,苏南的局面就全崩了,上海亦难独存。不如自江宁退还后就近取了镇江首县丹徒,与江北的扬州相呼应,扼住长江的咽喉。即便送出了苏州,也可继续切断苏松长毛和江宁老巢间的大路,使之联络困难。有镇江大军牵制,上海的压力也会轻很多。”

奕訢又转头望着左宗棠和曾国藩,见二人都轻轻点头,就立即有了决断:“就这样吧.苏州便不要了,季高,你和怡悦亭汇合后就先江宁、后丹徒!”

“得令!”

左宗棠马上起身领命。

恭亲王笑道:“季高,只要杨逆能撤还江南,丹徒能收复,本王就保举你当江苏按察使兼常镇通海道!”

“谢王爷!”

左宗棠自是大喜。

奕訢又对罗雪岩道:“雪岩,苏州的罗耀国就交给你牵制了你借给左季高后就只剩下七八千人了,一定要小心应付,万万不可有失。只要你能在苏松告捷,皇上一定会龙颜大悦,到时候你再上折子要婉贞,皇上一定会答应的。”

罗雪岩也是大喜,笑着起身作揖:“谢王爷成全!”

奕訢当然不想把婉贞交给罗雪岩了,因为他自己想在“镇扬大捷”后上折子向咸丰索要婉贞给自己当侧福晋。不过他也替罗雪岩想好了,大不了赔一个十格格给罗雪岩。那可是奕訢的亲妹妹,道光帝的十女,今年也只有十二岁,虽然长得尖嘴猴腮还比较黑,但出身高贵啊!

罗雪岩娶了她可就是额附了,上一个汉人额附还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呢!

那么大的恩典赐下,以后罗雪岩还不得唯他恭亲王马首是瞻?

江水滔滔,朝霞从天边升起,照得仪凤门城楼披上了金色,龙袍风帽的男子迎着霞光立在城楼上,仿佛沐浴在金光当中,显得格外神圣庄严。

城楼下宽阔的仪凤门内大街上站满了穿着崭新的黄色、红色衣袍,持着长矛、挎着腰刀、扛着火枪的太平军战士,慷慨高歌《男儿当自强》,一面绣着“太平天国”四个大字的旗帜,已经升上了仪凤门城楼,迎风招展。

随着《男儿当自强》的歌声戛然而止,原本立在城楼上的杨秀清忽然眼珠子一翻,身体直挺挺就向后倒下,守在他身边的几个东王护卫早有准备,忙上前一扶他。被人扶着的杨秀清忽又大喝一声“起”,几个东王护卫连忙把他往上一托,他则趁势一跃,跳上了早就准备好的一张高台。

此时,正是朝霞最灿烂的时候,霞光万丈,照耀在杨秀清短小精悍的躯体上,真好似天神下凡。

而仪凤门下的太平军中军将士看见这一幕,马上就知道是天父皇上帝下凡了,全体振臂高呼:

“天父皇上帝保佑我们!”

已经化身杨上帝的杨秀清抬起右手朝着底下的众人轻轻一挥,三万天国将士,齐齐下拜,仪凤门内,顿时鸦雀无声!

杨上帝睨视下方,却是一言不发,其他所有人也屏住呼吸,一声不吭,仪凤门内静的可怕,落针可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上帝才忽然举起右臂,指着北方,鼓足气力,喊出了最大的声音:“我乃皇上帝,今日下凡来,只为诛清妖,尔等听号令,打过长江去,活捉咸妖头,莫要怕牺牲,战胜有荣华,战死上天堂.”

早就有大嗓门的东王护卫守在仪凤门下,听完杨秀清的“上帝之言”,就一茬一茬的将“上帝言”往下面传去:“天父皇上帝说:我乃皇上帝.”

底下的三万天国将士大多出自杨秀清嫡系的中军,其中超过万人还是信仰最坚定的紫荆山老兄弟,听完“天父言”,全都热血沸腾,齐声大呼:“杀清妖!上天堂!杀杀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