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277章 太平天国,走向世界(求订,求票)

后世有不少人把东南亚华人被压制的原因都怪在母国不给力上,但在罗雪岩或是罗耀国看来,母国不给力并不是主要原因。毕竟东南亚华人的数量也不少,财力更是有压倒性的优势!武力虽然不强,但是北方的祖国乱了一百多年,临了想跑路的老兵也不少,而且也不是人人都能挤到那岛上去的。

东南亚华人真要出钱组织华人雇佣军,不说荡平整个东南亚,在坡县之外再拿下一两国也不是做不到的。

但为什么成不了呢?

问题就在于根本就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在张罗这事儿!

虽然海外有洪门,有各种同乡会,还有一些宗族势力,但是洪门、同乡会、宗族的组织度还是不大够,根本不足以通过激烈的斗争建立国家。

相比之下,东南亚的那些所谓的土著,他们的数量优势在殖民大潮退去的时候并不大,财力相比华人差得更多,土著精英的知识和才干也比不上华人精英。但他们却拥有相比帮会、同乡会、宗族更强大的组织,那就是天方教和上座部佛教。

天方教和上座部佛教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可以把上层权贵、中层精英、底层牛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无论是“暴力不合作”还是“非暴力不合作”,他们都能折腾出很大的动静。

在而面对洋大人的打击时,庞大的组织又能共同承担,使得最后落在个人身上的伤害不那么严重。

洋大人可以灭掉某个不听话的华人家族,但是无法消灭天方教和佛教,甚至会因为害怕局势完全失控,在面对这种可以煽动起千千万万人的团体时缩手缩脚。

而在整治华人家族的时候,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

而如今的中国,正好有一个可以把群氓团结起来的组织.那就是太平天国!

这帮跳大神虽然不怎么招后人待见,但他们的组织能力肯定超过天地会、同乡会,

说不定还能在加州那边和美国白皮掰掰手腕了!

在上海和美国公使马沙利、英国公使文咸、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分别签署了几份有关华工输出、上海(督军辖区)全面开放、租借舰队、引进技术建立船厂、相互传教自由等方面的临时协定之后。罗雪岩就把开办汇丰银行、三鑫公司、雪记地产公司和大上海开发公司的事情交给了吴健彰、许月桂、程培福、焦鸿等人,然后又和周秀英缠绵了两天,便再次“带兵出征”,去昆山讨伐苏三娘了。

罗雪岩在刚刚上任的上海新军第一团团长项循的陪同下,通过戒备森严的安亭关和花桥关,进入了太平天国吴王府的辖区之后,他就再一次变回了太平天国圣天使、上军主将、洋务军师、拜上帝会总讲师、吴王罗耀国了。

在太平天国控制的花桥关等候罗耀国的是已经有了一个多月身孕的苏三娘,可能是因为怀孕之后胃口大开,运动量又减少了许多,现在的苏三娘比之前丰腴了不少。线条更加圆润,原本显得英挺的面孔也变得柔和妩媚了,一场造山运动,似乎正在进行。

马车这时飞快地行驶在通往昆山县城的官道上,和苏三娘亲昵了一番的罗耀国拉开窗帘,欣赏起了车窗外面的风景。

现在正是夏季接近尾声的时节,太平天国吴王府统治下的昆山县境内一片绿意盎然,官道两侧的田野中都是茁壮成长的稻子,时不时还能看见正在丈量土地的太平军和农夫——这应该是在重新分配土地。

罗耀国在上海的时候,就接到了拜上帝会江南分会送来的报告,告知了土地改革试点正在昆山全境展开。

昆山是典型的江南鱼米桑树之乡,境内到处都是水田和桑树,交通极为便利,在大清国而言,绝对属于一等一的富裕之乡了。但是富庶之乡的人口密度也是极大的,即便平分了土地,人均耕地依旧极少,单靠种地只能将就着活命。好在这一带的农民一直有种桑养蚕这个副业,田间地头,甚至官道两边,还是炊烟袅袅的村落之中,桑树的影子随处可见,算是又多给了昆山的农人一口饭吃。

但是即便如此,在昆山乡下随便怎么折腾,还是比不上前往蒸蒸日上的大上海打工赚得多,甚至连人家的一成收入都没有!

由于苏南一带的地主士绅纷纷带着家眷财产往大上海跑,上海滩的地产生意一下就蓬勃起来了,不仅是罗雪岩拥有的雪记地产生意好到了爆棚,吴家的同顺行、旗昌行,刘丽川的义兴公司,许月桂经营的三鑫公司,洋人的怡和行、宝顺行、雷米行,现在都在到处圈地修路建房.而随着这些基建项目的启动,大上海对劳动力的需求又上了个档次。

月桂姐的三鑫公司还没开始往海外“卖猪仔”,就先接到了一大迭帮着从兵荒马乱的苏南招募劳工的订单。

对于这样的单子,许月桂自然是照单全收的!

所以当罗耀国坐着马车赶往昆山的时候,他时不时就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精壮汉子跟着打着“鑫”字旗的红帮门徒,徒步赶往安亭关。有时候也能看到拖家带口,坐着小轿子跑路的地主——他们同样有一面“鑫”字旗护身。只是这些地主看见一队太平军骑兵护送着一辆四轮马车从他们身边通过时,还是忍不住一阵哆嗦.

坐在一架滑杆上的昆山徐家的地主徐正辉正好看见隔着马车的玻璃窗凝视自己的一位身穿黄袍的天国大佬,他只感觉到一阵恐怖的威压袭来,差一点把他从小轿上惊落。

徐正辉自己虽然只是个秀才,并没有进入官场,但他是赫赫有名的昆山三徐的后人,还是有许多亲朋好友在当官的当幕友的,其中就有几位在湖南那边混官场。

通过和他们的书信来往,徐正辉知道了太多关于太平天国分田分地杀地主的传闻,真是一条比一条可怕。所以当罗雪岩的大军从昆山撤退时,徐正辉就开始想方设法变卖家产,同时派儿子和管家一起去上海购置土地,准备在那里建房安家了。

只是没想到,整个昆山和他有一样想法的地主太多了,地价一跌再跌,根本无人问津,没等他把产业处理了,太平军就已经进城了。

好在打到昆山的太平军没有湖南那边的太平军那么凶,也没马上派人下乡分田分地,但也到处张贴告示,宣布要在今年秋收之前启动分田分地,还宣布农民欠地主的高利贷一律作废!

这下徐正辉终于知道昆山不能呆了,必须马上跑上海!

可是要怎么跑呢?就在徐正辉有点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在上海的儿子忽然派了个在上海混了几年,还加入了帮会的同乡黄金宝回乡,给徐正辉和同乡的几个老爷指明了转移现银和跑路的路子.

现在徐家的银子都已经转移出去了,但人还没过花桥关而花桥乡这里的戒备明显森严了不少!

不会跑不了吧?

一想到太平军的凶残,徐正辉徐老爷就一边在胸前划十字,一边念念有词道:“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菩萨保佑”

而当他看见花桥关内,换装了上了刺刀的洋枪,正在列队训练的太平新军时,他就暗自下定决心:上海也不能久留,还得继续跑.跑得越远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