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236章 原来都是卧底啊!(求订,求票)

大清要完 第236章 原来都是卧底啊!(求订,求票)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和到处都是宽阔的大马路和宽敞的西式楼房的上海租界不同,上海县城的面貌并没有随着开埠通商发生什么向好的变化,依然狭窄、破旧,就如同大清朝治下绝大部分的县城一样,都靠着大明朝传下来的基建在那里将就。

甚至,由于开埠之后蜂拥而来讨生活的大量外来人口,使得原本就拥挤的县城,变得更加人挤人、房挨房了。到了1853年,又因为躲避太平天国的兵锋,跑路来了许多难民。以至于区区九华里的城墙圈出来的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地盘上,竟然居住了近二十万人!

这简直就是人叠人了!

站在修建于大明嘉靖年间的老城墙上向下张望,入眼的都是拥在一起的又小又矮又单薄的两层三层的民居。这里的民居和北京的那种宽敞明亮还带个大院子的四合院相比,那可真是天上地下了。这里的房子仿佛见缝插针一般,就是要把所有的空间都利用起来,但又因为要尽可能节约成本,竭尽全力往低矮局促的风格上去靠。三层的民居往往只有正常的两层的高度,就这样还嫌不足,还要在架得并不高的屋顶里面修个阁楼住人,个头高一点的人住进去连腰都直不起来。

不过住在这座拥挤异常的城市当中的人们,相对于如今大清绝大部分地方的百姓而言,却是顶顶幸福的,因为他们不大容易冻饿而死。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的生活也说不上宽裕,但终究还是能找到一份非常足以糊口的工作。

这是因为鸦片战争之后的五口通商造成了广州的萧条,但同时又让守着长江口,拥有江南第一港的上海迅速崛起。

上海县城隔壁的洋人租界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码头、工地、洋行、店铺还有各种各样的工厂作坊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需求还一年比一年多!甚至超过了人口从四面八方涌向上海的速度,因此挤在上海县城内的劳苦大众虽然也是苦的,但他们还是能赚到比别处高的多的工钱。

如果他们能在洋行、码头、工地、工厂当中找到一份工作,他们的收入肯定会超过大部分的乡村地主!

而这些收入超过地主的“劳苦大众”也比那些舍不得吃穿的地主老财更敢花钱,所以上海县城当中的商业也异常繁荣,几乎每一条拥挤狭窄的街道两侧都挤满了各种店铺,似乎每一间都生意兴隆,连沿街叫卖的摊贩也都忙个不停,看起来每天都能进账不少。

可就是这么一座看起来欣欣向荣,也没有多少人处在饿死边缘的城市,依旧存在着三股势力强大的造反组织,他们分别是广东小刀会、福建小刀会和上海本地的天地会。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大清官府对于工商业城市的基层从来都缺乏管理能力,他们可以依靠千千万万的黄老爷死死压住农村的基层,哪怕农村的底层一直在大量饿死,这帮黄老爷还是可以依靠地主武装进行镇压。

可是在上海、广州这样的工商业城市中,士绅的力量可以忽略不计,从四面八方涌来讨生活的贫民为了多一分保障,都非常愿意加入各种帮会组织好一起抱团。

这就给了天地会、小刀会这样的组织以蓬勃发展的机会!

而广州毕竟是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的驻地,有督标、抚标、驻防八旗,合计一万余人的封建军队镇压着,而且广州也有汉城、满城,广东的天地会势力再大,也很难进入满城,要造反成功还真不容易。

相比之下,满清在上海的力量可就弱太多了。上海都不是松江府衙的驻地,在罗耀国办新军前,就只有一个县衙、一个江海关衙门、一个道台衙门。其中县衙只有三班捕快,成员基本上都是天地会门徒,而海关衙门里面的兵丁当然也早一百多年就入天地会了,而道台衙门的情况也和县衙差不多。

也就是说,如今这座上海县城内,拿大清编制的人当中,就只有一个上海知县袁祖德不是天地会的连吴健彰这个苏松太道兼江海关监督都是洪门子弟——他一养鸭子出身的商人,能混成大买办,怎么可能不入洪门?他入的还是广义堂,所以才和吴如孝那么熟悉,理论上还是罗耀国、苏三娘的门徒呢!

所以他这个分巡兵备道办上海团练的时候用刘丽川、李云仙这两个天地会、小刀会的大佬也就理所当然了。

那是自己人,洪门兄弟,都是讲义气的,用着放心!

“拜见爽官!”

分巡苏松太兵备道衙门当中,上海滩上的三个“大佬”,刘丽川、李云仙、周立春正一起向吴健彰抱拳行礼。

三个人都穿着黑色长衫,腰上系着很宽的绸缎腰带,袖子挽起一段,露出白色的内衬,右手上还捏着把扇子——都是上海一带洪门大佬的打扮。

其中站在三人中间的刘丽川生得短小精悍,高颧骨,凹眼眶,一对眸子炯炯有神。他是在上海的广东小刀会的头目,此时客居上海的外乡人以广东人最多,所以他也是上海滩上势力最大的“大亨”。

刘丽川左边站着的是李云仙,他个头也不高,书生模样,也是三人当中读书最多的。他是福建小刀会的头头,同时还是吴健彰的“江湖师爷”,江湖上的事情,都有他出面去处理。上海的福建人数量没有广东人多,不过福建省内几个月前就爆发过一场小刀会起义,被镇压后有不少小刀会分子跑上海来投靠李云仙。

所以这李云仙也就有了和刘丽川争一争龙头的实力。

刘丽川的右边站着一个身材高大,皮肤白皙,蓄着络腮胡子的俊朗男子,名叫周立春,他是松江府青浦县的天地会分支罗汉党的老大。罗汉党的成员都是青浦一带的贫苦农民,周立春自己原是个小地主兼青浦天地会的头目,去年组织青浦的农民抗粮才把罗汉党拉扯起来。和官府的人冲突了好几次,差不多就是个明牌反贼了。但是十天之前,突然受了吴健彰的招安,带着几百个青浦“团练”来上海县城听用了。

看见手下三员大将都很得力,吴健彰满意的地点点头,笑着道:“告诉你们个机密,罗道台的六千新军三天后就要出发去解江宁之围了!所以上海这边就是咱们的三个营守着,你们可得给我打起精神,既要防着城内的会匪作乱,又要留心租界里面的洋人趁火打劫。”

听他这么一说,刘丽川、李云仙、周立春三人都是神色一变。

罗雪岩的六千新军虽然只是草创,但是他们的底子太好了,是八百湖南老兵,个个都是精锐,看着还是有点吓人的。虽然焦鸿、许月桂、张三祥都已经联络上刘丽川、李云仙、周立春了。但他们三人并不知道罗雪岩的真实身份,因而都不敢造次。

现在这位要带着六千新军走了,那可真是太好了!等他回来,上海滩早就是小刀会的天下了。

吴健彰好像也发现自己的手下都面露忧色了,于是就笑着安抚道:“不过你们也不要太担心了,罗道台这次出兵就是装装样子,不会真的去长毛拼命的,最多十天半个月就回来。伱们帮我看好这十天半个月,等罗道台回来,我给底下的兄弟一人发三块大洋的赏。”

“谢爽官!”

三个大佬全都一脸喜色,向吴健彰行了一礼。

吴健彰接着又道:“另外还有一个在上海县城西面挖掘壕沟,修建木墙的工程要办阿川,我把这个工程放给你的义兴公司,你赶紧去招募工人,一定要尽快开工,不要怕花银子,现在可不是省钱的时候。”

刘丽川没有马上答应,而是问了一句:“爽官,这个工程要怎么做?沟要在哪里挖?木墙要怎么修?城外的土地都是有主的,可不能随便挖啊!”

“你们先去招人,先招个两千再说。具体怎么施工,我会和洋人的工程师还有袁县令好好商量的。”吴健彰微微皱眉,“长毛就要打来了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县城和租界啊!”

刘丽川、李云仙、周立春一起抱拳:“得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