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223章 罗雪岩升官记(求票,求订)

大清要完 第223章 罗雪岩升官记(求票,求订)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苏州,书院巷,江苏巡抚官署。

江苏巡抚瓜儿佳.怡良这些日子急得都跟热锅上的蚂蚁差不多了。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也算赫赫有名的老官僚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他在十五年前,以四十八岁年纪就当上了广东巡抚,进步的空间本来是很大的,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一个怡中堂怎么都有。

可就在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时候,这意外就来了!

而这场意外就是近代史上鼎鼎大名的鸦片战争!

实话实说,怡良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绝对堪称可圈可点,从头忙到尾,差不多五年时间,他都没犯什么大错。而且道光皇帝对他的表现也相当满意,两度让他代理两广总督,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的收尾期还实授了闽浙总督。

就在怡良以为自己平安过关,可以继续进步的时候,他突然就被道光找了个罪名拿下,一撸到底,回家吃老米,闲了差不多十年,直到咸丰二年才被重新启用为福州将军,今年年初又转任江苏巡抚。

兜兜转转十几年,又回到了巡抚任上。

不过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其实从他接到调令的第一天开始,他就知道自己是来背锅的!

因为他上任的时候,长毛已经拿下了湖北的武昌府、汉阳府至少一半的地盘,还控制着半个湖南。此时,武昌下游长江沿岸各地的守备,只能说是聊胜于无,面对顺江而下的太平军恐怕难以持久抵抗。

而富庶的江南,很有可能会成为控制武昌、汉阳,拥有大量舟船的长毛的下一个进攻目标!

谁在这个时候当江苏巡抚,谁就有可能接下一个城破殉国的大锅。

好在江苏巡抚的驻地不在江宁府而是在苏州府,应该还有点周转的空间,临近苏州的上海还有洋鬼子的据点,只要借到洋人的兵,守住苏州还是有指望的。

可是当怡良这个“老牌背锅侠”正式接任江苏巡抚后,才发现情况比他原先想象的还要糟糕!

长毛来得太快,他们的先头部队二月份就一口气冲到了江宁府隔壁的太平府,打下采石矶和当涂县城,占据了立足之地后,就迅速挺进江宁,连克江宁镇、板桥、秣陵镇、大胜关、雨花台、孝陵卫、明孝陵、燕子矶,到三月初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对江宁的三面包围。

而长毛的主力,又沿着长江源源不断而来!

与此同时,洋人的态度更让怡良感到绝望,上海的英、法、美三国领事只提“修约”,不提出兵。吴健彰一和他们交涉出兵,这些洋鬼子就说什么“中立”!

“中立”了还想要“修约”,这不是想白嫖吗?

洋鬼子果然不是好东西!

而今儿早上从江宁城外传来的消息就更让怡良心惊肉跳了——长毛的主力已经在大胜关的码头登岸了,浩浩荡荡的“红头人”,光是能上战场的精壮就不下十万。

加上之前抵达的三四万,金陵城外的太平军已经多达十三四万!

金陵城怕是很快就要陷落了,金陵之后

“怡大人,好消息!”

怡良正在自家巡抚衙门的二堂内急得团团转的时候,忽然听见外头有人在喊“好消息”,喊话的人还一口京片子,显然不是巡抚衙门里那群吃干饭的绍兴师爷。

怡良想了想,脸上就划过微微的一丝喜色。

因为他已经想起来这声音属于他本家的老侄儿瓜儿佳.元保。

元保是跟着胜保一起来苏州的,胜保是来当帮办军务大臣的,而元保则是以二等侍卫的身份在怡良、胜保帐下听用。

而怡良也挺重用这俩本家大侄子,马上委以重任,让胜保这个帮办大臣帮忙办理江苏团练。没想到这胜保才上任没几天,他兄弟就来报告好消息了。

“元保,快进来!”怡良赶紧招呼。

“喳!”

外头的人先应了一声,然后就见门帘一挑,瓜儿佳.元保就脚步匆匆从外头走了进来,到了怡良跟前就行了个打千礼:“给老叔请大安了。”

“快起来,”怡良笑着招呼元保起身,“元保,你刚才说有好消息?”

元保站起身,走两步,到了怡良身边,笑着道:“老叔,今儿上海的洋人首领,英吉利国的副领事威妥玛威大人和吴道台一起来苏州了,我刚陪着我哥见了他们。”

“这就是你说的好消息?”怡良哼了一声,老脸就拉下来了,“元保,那些洋鬼子精着呢,想让他们出兵助剿,比登天还难况且,让他们出兵的代价,也是咱们承担不起的!他们要敞开了往咱这儿卖鸦片,把咱全国的银子都骗走!

况且,咱们就算答应他们敞开了卖鸦片,他们又能出几个兵?整个上海的洋兵加一块儿才多少?”

元保摇摇头道:“老叔,光是他俩来苏州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不过他俩却带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怡良问。

元保笑道:“是上海那边来个难得的将才,是骆儒翁从南洋请回来的同乡,名叫罗雪岩的人,官拜湖南候补县,还是骆儒翁的首席师爷,前一阵奉了儒翁之命,带领五百精锐湘军到上海来向洋人采买军火.”

元保接下去又把吴健彰添盐加醋一番后告诉胜保、元保二人的关于罗雪岩“先耀兵上海,再拉拢洋人,最后采买洋械,雇佣洋将”的事迹都一股脑地告诉了怡良。

怡良愣了愣,面露疑色:“还有这样的人物还是骆儒翁从南洋请回来的不对!”

元保问:“老叔,哪儿不对?”

怡良摇摇头:“哪儿都不对啊.首先南洋回来就不对!老叔我当过五年的广东巡抚、两广总督、闽浙总督,太知道这些下南洋的莠民了,没几个好东西,十个里面九个是入了天地会的!

其次,这人的能耐是不是大了一点?洋操那么容易练吗?洋人的精兵我是见过的.当年我也想让我的抚标和他们学学,可根本学不了!那人凭什么说练就练成了?

再者,洋人的交道也不好打,我这个巡抚想叫他们帮忙,他们都爱搭不理的,还开出一连串的条件。他们凭什么那么帮那个什么罗雪岩?”

听怡良这么一分析,元保也觉得那个罗雪岩的确有问题了。

“老叔,”元保皱起眉头,“那您说咱们该怎么办?要不要.设计拿下他?”

怡良瞥了元保一眼:“拿下?他在上海有八百精兵,还买到了大批洋枪洋炮而且又会练洋操,老夫的抚标开过去都没把握把他拿下的!

况且,他有问题也不等于咱们就不容他!我估摸他可能是洋人扶植起来的,也有可能是那帮湖南的和洋人一起在搞鬼但不太可能是长毛的人。只要不是长毛的人,就可以用了。”

“老叔就是高啊!”元保翘起大拇指赞了一句,赞过之后,他又满脸堆笑地问:“不知老叔准备怎么用他?”

怡良捋着胡须微微一笑:“当然是向皇上报告,这人什么来历,让皇上自己去判断。如果他真是骆儒斋的保举的七品候补,吏部一准有他的档案,一查就知道了。

只要皇上确定了他是骆儒斋的人,那皇上一定会想要重用这个人才。元保,你可以和恭王提个建议看看能不能给他当个江南盐法道兼江宁府!”

“正四品,还是肥缺!”

元保一脸的羡慕。

怡良瞧了他一眼,笑道:“不是肥缺,人家怎么肯效死力?江宁府是个空头差遣,但是江南盐法道却不虚,毕竟还有镇江、常州、苏州、松江、太仓四府一州的盐务归盐法道管,一年捞个几十万两还不跟玩儿似的?手黑点,上百万都有!但前提是他得守住这四府一州!守不住,那上百万就是长毛去收了!

上百万啊,嘿嘿.他就是长毛的内应,也得心向大清!走,老夫也去见见威妥玛那个洋鬼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