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201章 各位“活爹”听了,朕要提兵百万下江南!

“抚台大人,抚台大人,您还好吗.”

湖北巡抚常大淳昏昏沉沉之间,就听见一个声音在自己耳边使劲儿嚷嚷。

他猛地张开双目,忽然发现自己趴在书桌上,还一阵阵的腰酸背痛。窗外已经有一缕缕阳光透过纸糊的窗户纸射进来,照在他的身上,却无法化去压迫在他心头的阴郁。

还没等常大淳回过精神,“吱呀呀”的推门声就传了过来,然后他就听见一个操湖南口音的人在问:“怎么样?体面了没有?”

体面?什么意思?

常大淳正琢磨着,就听见他的首席师爷于得水师爷说话了:“没呢.好像睡着了。”

一个湖南口音,声音有点甜腻腻的女人又说话了:“呦,不会是服毒了吧?”

“我瞧瞧”

然后一只冰凉的人手就哆哆嗦嗦朝常大淳鼻子这边摸了过来。

常大淳这时候已经明白这三人在干什么了?

这是在检查他有气儿没气儿呢!

这都什么人呢?在巡抚衙门里面检查巡抚大人有没有自尽,这还有没有王法?

想到这里,常大淳再也“趴不住”了,双手往下一按,整个人就坐直了,转过睡的有点僵硬的脖子,然后就看见自己那个小鼻子小眼睛长着张圆脸的首席师爷于得水,正和代理武昌总兵孙应照以及一个浓妆艳抹,身材婀娜的女子站在一块儿,还一起瞪着眼睛在瞅着他。

常大淳一下就怒了:“孙总镇,于师爷你们在这里干什么?还有,那个窑姐儿是谁带来的?”

“怎么说话呢?”那女人一听这话,马上就怒了,杏眼儿一瞪,大胸脯一挺,“谁是窑姐儿?老娘我是大官儿!”

“大官儿?”常大淳一愣,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然后这女人的声音突然放沉,说出一段差点把常大淳吓掉魂的话:“我是太平天国拜上帝会暗堂指挥许月桂!”

“什么?太平天国来人呐!抓反贼!”常大淳终于反应过来了,“快来人啊!”

不过任他怎么喊都没用!

就是没有人来!

“别喊了!”孙应照笑道,“常大人,你喊破喉咙都是没用的.没有人会来救你的!你的戈什哈已经被暗堂的勇士们解决了,你的巡标又在各个城门口防守。现在整个巡抚衙门都在我的兵马控制之下了!”

常大淳一脸的难以置信:“那,那程制军、双军门、博军门他们呢?”

“当然都诈死了!”

常大淳嘴角一抽,老脸上滑过一丝惊恐:“炸炸死了?你们用炸雷把他们都炸死了?”

“什么炸雷.诈死,假死欺君知道吗?”孙应照笑道,“程制军、双军门、博军门他们仨都诈死了,程制军、双军门昨晚上就走了,由冯守备带着五百精兵护着他俩走的。对外就说在武昌城破时自杀了,冯守备则是护着他们的家眷出逃。”

常大淳张大了嘴巴,连连摇头:“不可能,不可能”

“怎不可能?给了钱什么都是可能的!他们花了七万两银子,是我给办的!”

孙应照得意洋洋,拍着胸脯说:“博勒恭武那老家伙银子多,一个人就花了七万,所以就办了个壮烈牺牲!”

“故事都是我给编的,他老人家率领百二十死士猛冲太平天国石翼王军阵,以七十五岁高龄和翼王殿下大战三十回合才被斩于马下,百二十死士无一生还!常大人,皇上要得到这消息,是不是该追赠个世职?”

“这,这,这,这真是太无耻了!”常大淳怒不可遏,“啪”的一巴掌就砸在书桌上了,“怎可如此贪生怕死?”

他的话音未落,那于师爷就一扭头对孙应照、许月桂道:“我就说吧,常大人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是不肯诈死逃脱的。”

常大淳一听这话,马上就恶狠狠瞪着自己这个师爷。

“大人,您别急。”于师爷笑道,“学生已经为您写好了降表”

“降表?”常大淳都有一种把自己的首席师爷掐死的冲动了,抡起两条胳膊就扑上去,“于得水”

可惜孙应照和许月桂早有准备,一边一个就把他给架住了。

于师爷赶紧朝常大淳拱拱手,一脸郑重地说:“抚台大人向来爱民如子,难道忍心看着江夏阖城百姓如长沙百姓一样,两陷兵祸,死伤过半吗?老大人如果善莫大焉,献城投降,江夏一城可保无虞!若江夏阖城百姓因抚台大人而活,抚台大人的深明大义,一定会为江夏百姓世代牢记!”

“什么爱民如子?我,我常大淳要当忠臣!”常大淳呼喊道,“我身为守土之臣,只知与城同亡,绝不当献城投降之贰臣!”

于师爷摇摇头:“大人,学生已经以您的名义写好了降表,还加盖了您的官印.降表已经由武昌城内的天地会头领送去给太平军了!”

孙应照补充道:“安民告示也贴出去了城内的各个衙门,都以您的名义派兵去控制了。江夏城内有头有脸的人物,也以您的名义去知会了,回头大家一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就对了。”

于师爷一脸恭敬地说:“您现在就是死了,我们找个人扮成您照样献城投降。以后史书上还是写您常大淳,大明开平王之后,虽身在清营,然心怀中华,于太平天国天历二年,率武昌府江夏城士民三十万,开城门,迎太平,身随天王.”

常大淳颓然而坐,大哭三声道:“尔等害我.”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擒尽妖邪归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在一艘被数十条沙船拱卫着的巨大楼船上,上帝家的次子,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正手按剑柄,目光睨视着远处雄伟壮丽的武昌府城的汉阳门上,缓缓升起了一面红色的太平军旗,心中壮志顿时难以遏制,随口就用客家话,抑扬顿挫地吟出了一首一点都“不油”的诗!

吟完这首诗后,洪秀全还扭过头,得意洋洋地扫视了眼站在他身后的“三大活爹”——杨秀清、罗耀国和萧朝贵,似乎在告诉这三位:“朕不仅会打仗,还会作诗!只要朕认真起来,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

“好诗,实在是好诗啊!”

识字儿不多的杨秀清马上就挑起个大拇哥夸赞洪秀全的诗好了。

萧朝贵也忙跟着恭维道:“天王,您可真是文武双全!文能做诗,武能将兵,李世民、朱元璋都不如您啊!”

“哈哈哈”

洪秀全知道他俩没文化,根本品不出这诗的好坏,于是便微微一笑,就把目光投向了罗耀国:“国胞,你是天上来的,一定念过不少书吧?”

“臣弟的确念过不少书。”罗耀国点了点头。

他可是替上帝送外卖的天使,没文化能行吗?

洪秀全笑了笑:“好!那国胞你也即兴赋诗一首如何?”

作诗?

罗耀国心说:“这不为难我吗?我就一送外卖的,哪里会作诗?算了,还是当一回文抄公吧!可抄谁的好呢?有了.”

罗耀国酝酿了一会儿情绪,张口就吟道:“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王。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笑指泸沟桥畔月,千军万马入燕京!”

“好!”洪秀全拍了拍巴掌,大笑道:“好一个‘笑指泸沟桥畔月,千军万马入燕京’!不过国胞,你的千军万马还是有点少了,提兵百万才是真丈夫!”

他的语气陡然放沉:“清胞、贵妹夫、国胞,现在武昌已经得手,朕打算提兵百万,直下江南,而后一鼓作气,来一个百万雄狮入燕京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