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清要完 > 第184章 别了,左宗棠!

大清要完 第184章 别了,左宗棠!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程矞采可没心思考虑骆秉章到底有没有欺君,因为他自己的职守之地武昌府,马上也要岌岌可危了!

他刚才还看人家骆秉章的笑话,没想到再过一阵子他自己也和骆秉章一样了!

想到这里,程矞采赶紧问骆秉章道:“儒斋,湖北提督双福可在长沙城中?”

“双提督自是在长沙城中的,”骆秉章马上明白这位程制军的意思,微皱着眉头道,“晴初,你可是想将双军门的绿营兵都调回去守武昌?”

“正是!”程矞采点点头,一脸诚恳地说,“儒斋,现在官军在湖南大败,长沙根本守不住.不如咱们一块儿弃了长沙往武昌去,集中两湖的劲旅死守住武昌!只要武昌能守住,咱就能把长毛遏制在湘湖境内了。”

好你个程矞采,你想害我啊!

骆秉章多老的狐狸?马上就明白这位程大制军的心思了——把长沙的兵都拉去守武昌,这样武昌兴许有机会可以守住,但他骆秉章就惨了,不仅丢了职守之城,连兵都没了!回头还不叫姓程的一个弹章拉去背锅?

“程制军,”骆秉章的语气一下就严肃了起来,“本官乃是护理湖南巡抚,一方封疆,守土之臣,自当与长沙共存亡!而长沙城内的湖北之兵,制军自可带走。但是我湖南之兵,要守湖南之土,绝无不顾家乡土地父老而去守武昌的道理。”

程矞采也不和骆秉章多说什么了。现在长沙城内的湖南之兵除了骆秉章的抚标,就是左宗棠、罗泽南拉来的团练,程矞采根本指挥不动他们。

“克斋,”程矞采又对胜保拱拱手,“你的伏魔营和甘陕绿营兵也留在长沙吗?”

胜保现在也成精了,晓得不能轻易跟着程矞采去跳武昌的坑。

长沙这边看着危险,但实际上两边已经在“做买卖”了,不会动真格的。而且,皇上对于长沙的失陷肯定也有了心理准备,不会深究的。如果左宗棠能和罗耀国达成一个协议,让骆秉章再多守个十天半个月,咸丰说不定会觉得长沙诸军已经非常努力了。

反而是武昌城那边非常危险!

因为武昌是太平军之必取,还是清廷之必守。胜保要是一头扎进去,那咸丰一准会让他和武昌共存亡哦,不是共存亡,只可能是共亡。

想到这里,他也一脸正色道:“程制军,胜保奉皇命来湖南剿贼,如今湖南之贼未灭,胜保怎可擅自离开湖南而去湖北?”

程矞采也无语了,湖南之贼是未灭,可湖南的官军却快灭了还剿贼?都快被贼剿了!这个胜保看着挺机灵的,怎么里子是个傻子?

程矞采正为胜保的智商感到惋惜的时候,湖北提督双福和钦差肃顺一块儿走进来了。

双福刚刚听说自己的上司程矞采领着几百人从湘江西岸找了几条船渡江来了长沙,便知道情况不对!湖广总督的督标可有两三千人,现在就剩下几百人了?而且程矞采不是驻军湘潭,受钦差大臣赛尚阿(其实是帮办大臣僧格林沁)节制吗?

他怎么跑来长沙了?难道湘潭那边打败了?

如果湘潭那边败了,那长沙也不能呆了,得赶紧走!

而肃顺的脸色则比满脸烟容的双福更难看,因为他和僧格林沁之间的书信联络已经中断两日了!

自打僧格林沁率兵往邵阳而去后,他和僧格林沁日日都有书信往来。而上一封书信是僧格林沁四天前进入衡山县城后发出的.如果僧格林沁败了,那湖南的确不可为,接下去要谋一个“平三藩”的布局了。

不过他现在也不能去武昌,而是得走一趟常德.大清需要曾国藩啊!

而左宗棠则立在一边,打量着这一屋子大人,忖道:“这下大清真没湖南了!看来我得尽快和那位罗天使再联络一番.”

橘子洲头。

罗耀国正拉着苏三娘的手,两人并肩站立在一处高地上,望着湘江北去,一脸严肃,若有所思。

这地方.他念大学的时候曾经和同学一起来玩过,那是一百多年后的事情了!

那时可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啊!

没想到再来橘子洲头,已经是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了!

遥想当年,此地还是风景秀丽,游客如潮。而如今再来,却只是一荒州,唯有苍茫大地,滔滔湘水,依旧不变,也不知这方世界,谁主沉浮了?

罗耀国正慨叹之时,忽听身后一个有些银铃儿般的女声传来:“殿下,左先生到了!”

他忙回头一看,只见王喜儿穿着小红袍,戴着小红帽,领着个五短身材的布衣矮胖子已经到了他身后,那布衣矮胖子正是之前和罗耀国有过一次长谈的左宗棠。

罗耀国转过身,朝着左宗棠一个抱拳,笑盈盈道:“季高先生,别来无恙啊!”

左宗棠则哈哈一笑,也还了个礼:“托天使您的福,宗棠在湘湖的事业也大有起色!”

然后他又朝苏三娘点了点头,苏三娘则也颔首还礼,并没有说话,只是低眉顺眼地站在罗耀国侧后。

左宗棠笑着问罗耀国:“听闻天使与苏娘子马上就要喜结连理.这回可是双喜临门了吧?”

罗耀国一抱拳:“同喜,同喜。季高先生,如今这局面,满清算是失湖南了吧?不知季高先生可想要一个太平天国的名分?”

左宗棠摇了摇头,缓缓道:“当日在潮宗门时,在下就和天使殿下说得很清楚了,他日天使若遂洪武之志,宗棠自当追随。”

“然而洪武之志,乃是法效汉唐,独尊儒术,再立纲常!洪武皇帝所创之明朝,绝非明教之朝!洪武得天下后行的是儒术,而非明教外道。”

“而如今的太平天国依旧是拜上帝之教的国,而非儒家名教的国。宗棠以为,如今之太平天国只是韩宋红巾之流,绝非洪武朱明之业。”

“天使殿下若有洪武之志,还应当早做打算,离明教,立明朝,以儒家正道救苍生,此亦宗棠之志向也!”

“原来如此.”

罗耀国轻轻点了下头,脸上露出了一丝失望的表情。

听完左宗棠的这一席话,罗耀国已经知道这位晚清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自己.终究不是一路人!

左宗棠终究是湘湖经世派的儒生,哪怕他有反清之志,也期待一个如朱元璋一样,可以把泱泱中华拉回到儒家之术,汉唐法度的传统路线上的领袖,而不是洪秀全这样膜拜洋上帝的“大神”,同样也不是罗耀国这样的打土豪、分田地的“天使”。

而罗耀国可以不跳大神,他的跳大神只是用来糊弄太平天国那几个王的,是为了挤进天国真正的决策圈子,并不是对下面跳的。

但他的路线也不是所谓“儒家正道”.因为,儒家是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把持的“道”,要走儒家正道,罗耀国就不可能大搞分田分地。

而不搞分田分地,那不仅无法实现对农村的掌控,也无法缓解尖锐的人地矛盾——元末天下只有几千万人口,人地矛盾并不突出,可以腾挪的空间极大。

如今天下有四万万出头的人口,汉地十八省的人均耕地最多就两亩多一点.这还是包括了大量低产的旱地、坡地的数据!

在19世纪的技术条件下,这意味着农村就是个随时会炸的火药桶!

重分一遍土地,至少可以稳定个二三十年,这样就有了一些腾挪的空间,兴许可以在这个火药桶爆炸前,找到一条出路。

如果不进行土地重分.罗耀国不知道怎么办?

总不能学曾国藩当曾剃头吧?

想到这里,他朝左宗棠抱了抱拳,道:“季高先生,看来你我终究是道不同啊!不过耀国希望先生若有得志之时,不要做奴才,要当天下的主人!”

左宗棠点了点头,笑道:“大丈夫,当如是!”

“好!就此别过!”

“后会有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