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美食从绿皮火车厨神开始 > 第二卷 第六章 千人吞面 声震山谷

岚清山区大大小小共有九个村子,不过大部分的村子都在距离更远的深山之中,有的甚至已经跨过省界,进入了鲁、豫二省。

所以真正保留了千人面宴这种民俗的,也只是剑泉湖周围的岚清村、上下闸村和八里楼子村四个村子而已。

可即使是只有四個村子参加,声势也是极其浩大。

几百户人家全体出动,足足有两三千口子人,而且每家都最少抬出了一张桌子,这也就是在大山之中,如果是在城市,一次千人面宴就能让全城拥堵。

好在这几百张桌子中的一多半是按照事先规划好的方案摆设在岚清村和八里楼子村交界处的平石谷中,实在摆不下的,才从谷口向两旁的山路延伸。

整个造型就像是一个大脑袋的乌贼鱼,只不过这条乌贼鱼的触须少了一些,也长了一些罢了。

即便如此,伸出谷口的餐桌大队也足足摆出去几十米,壮观无比。

周州跟在父亲和张德厚的身后走向谷中,心中啧啧称奇,实在想不出要让上千人同时吃上汤面,得要多少个灶口才能够用。

直到走进平石谷,周州才算明白了。

这个山谷倒也名副其实,谷内的地面上只有浅浅的一层黄土,下面就是一层层的岩石,三面都是断崖,刚好包住了这一片足有三四千平米的谷地。

这样的地形地貌在北方丘陵地带十分常见,不但种不了庄稼,连野草生长都比较困难,正合适大批山民聚集。

在谷地中,此刻已经摆设了一圈圈的桌子,山民们按村分组,井然有序地排列着,在最中心的圈子内,早就用红泥堆起了几十个‘立炉’。

这种‘立炉’有半人多高,连部队行军时用的大铁锅都能放得下,一个炉眼,就能下出上百人吃的汤面来;在这些‘立炉’的旁边,则是一张张的面案,案旁堆着一个个面口袋,负责面案的师傅早就开始忙活起来了,一坨坨已经醒好的油面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桌上,就等着拉面下锅。

张德厚将周州他们安顿在了自己家的桌子后,笑嘻嘻地对周禀军道:“周兄弟,这场面够大吧?

别着急,汤锅里的牛羊肉汤已经快要滚了,就等正午一刻,汤面下锅,你可要放开肚子吃啊。”

周禀军嘿嘿一笑,他等这顿都等了一天了,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还用人提醒?

“张大哥你就放心吧,我们父子可都是吃货。”

周州看到孙师傅正站在一张面案前,正不停地向自己招手挤眼,看看这会儿山谷里人头簇动,没什么人注意到自己,就悄悄走了过去。

“怎么了孙师傅?”

周州走到面案前,压低了声音问道。

“小老弟,这次可有点麻烦了......”

孙师傅看了眼围拢在四周的密集山民,苦笑道:“往常斗菜,都是等到面宴的最后阶段,各村请的厨师会到八里楼子村的饭店里面比斗,可这次几个村的村民却一致要求露天斗菜,刚才张书记也答应了......”

“露天斗菜?”

周州闻言也是一皱眉。

“是啊,要不说麻烦嘛。

这一改成露天斗菜,你还怎么出手啊?

这可怎么办啊......”

“放心吧孙师傅,我有办法。”

周州眼睛一转,计上心来。

“这还能有啥办法啊?”

“就两个字......”

周州趴在孙师傅的耳朵上,轻轻地道:“装逼......”

正午一刻,几十面铜锣一齐敲响,惊得栖息在几面山崖上的鸟雀群飞,千人面宴正式开始了。

一大盆一大盆早就备好的烧牛羊头、牛羊肉......热气腾腾地传递到各村各组的餐桌上。

面案上也开始忙活起来,一团团油面在拉面师傅的手中,仿佛变戏法一样地变成了或粗或细的拉面条子;粗的如同大姑娘束腰用的时装皮带,细的真比头发丝粗不了多少,一碗碗端上桌来,向着后方传递过去。

这个场面壮观已极,上千张桌子、两三千号人,竟然丝毫不见忙乱。

一碗碗热烫的汤面从内圈传向外圈,再从外圈传递向谷外,仿佛是大军行动,如臂使指。

因为长期保留着面宴的风俗,四个村子里有的是拉面师傅,平日里到城市打工赚钱,今天却是全都回来了。几十个师傅同时动手,几十口大锅同时沸腾,也就是半个多小时的样子,两三千人面前就都摆上了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牛羊肉拉面。

那面略微呈现出淡淡的麦黄色,浸泡在奶汁一样的牛羊肉汤里,放上一勺用羊油熬制的辣椒油,再捻上一把香菜,这味道......就连周州这个刁嘴的家伙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

“当当当......”

随着铜锣再次敲响,两三千人同时下筷,顿时山谷内外响彻着‘呼哧呼哧’的吃面声,甚至因此产生共鸣,在山谷中引起回声,震得三面山崖上的泥土都微微有些松动。

千人齐吞面,居然也能惊天动地、雄壮如此!

在这种氛围下,你都不好意思慢条斯理的吃面,甭管是大姑娘小媳妇,都是大口喝汤、大口捞面,直吃到汗珠子从额上滚出来,前胸后背都湿透了,才算是吃出了境界,吃出了味道。

“痛快啊!”

周州也是吃的畅快无比,平时都是他在厨房忙碌,乘客们享受美食,今天终于也可以静静坐下来吃上一碗面,享受美食带来的幸福和感动。

这里的汤很粗砺,或许牛羊肉都没能淖水干净;面也不精细,更别谈像他那样讲究各种面粉的配比了,可这却是乡野山间最真实的味道,比起大饭店特级厨师烹制美食更多一道烟火气。

而且绝对管饱,能让人吃到一次次解开腰带!

直到接近下午一点钟,千人面宴才告结束,老乡们一个个满意地摸着肚子、打着饱嗝,笑谈议论着,却没有一个想要离开的,大家都在等待着更精彩的节目上演。

斗菜!

往常几个村子斗菜,都是在吃过面宴后到八里楼子村最大的饭店里面进行,村民们也只是等待斗菜的结果而已;

可这次却不同了,充满浓郁地方色彩的千人面宴已经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这次就是由国内最大的旅游美食杂志‘丽行天下’牵头,从省里请来了几位据说非常权威的美食家来做评委,要大力宣传岚清山的特色民风。

谁让庄垫儿台的某档融合了美食、民风、旅游概念的节目火了呢?《丽行天下》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专业杂志可不能后人。

再加上祖籍岚清山的那位香江富商霍先生的背后推动,今年的千人面宴可是与往年不同了。

岚清村和八里楼子村这两个富裕村会想到请孔方这种档次的名厨出战,也正是因为这次斗菜和以往不同,连国家级的专业杂志都要宣传。以前输了,也就是在大山里窝囊一年,这回要是输了,那就是在全国人民的面前丢脸啊。

进入斗菜阶段后,那些立炉和大号汤锅就被纷纷撤了下去,很快换上了各村准备的精致灶具和菜案,各种食材也都准备妥当了,现在就等省城来的专家评委和各村聘请的大厨入场。

过了没多久,几辆面包车就停在了谷口,下来了一帮人,几个村的村长书记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岚清村这次请的厨师没来,张德厚也有办法,直接迎向了几位评委,嘴里一叠声地道:“欢迎各位专家领导莅临啊。

哎呀......顾老、常老、云老,徐大编辑、魏总编,这边请这边请...我已经准备了咱岚清山最好的云里茶......”

可别拿村支书不当干部,张德厚人厚道可不是傻子,能在岚清村做了十几年村支书可不简单!

他的功课做得不错,大厨不是临阵反水了吗?那就把脑筋用到评委身上。

咱乡下人最朴实了,这些大编辑大评委到了咱这里,可不得请人家喝杯香茶吗?华夏就是个人情社会,喝了咱岚清村的茶,回头还不得多给咱说上几句好话?

周州跟在父亲身后,笑眯眯地望着对面的几位老熟人。

好嘛,徐宁、魏红、苏柔、曹老板都到了,还有几位省城来的评委应该就是‘日三餐’初级品鉴团的成员。

在这帮评委中,周州一眼就看到了仿佛鹤立鸡群一般,‘孤高绝世’的吴九舌。

老吴现在都牛逼的不行了,还没下x164曹老板就找到了他,邀请他加入‘日三餐’的高级品鉴团。

毕竟是华夏著名的美食家,虽然号称毒蛇,曹老板可不在乎,他看重的就是吴九舌的专业。

老吴原本是看不上一个卖玻璃的,你卖玻璃再牛逼也不懂吃啊?每天就知道啃猪蹄儿,就这还建立华夏美食新标准呢?

原本想断然拒绝,可那五十万的年薪确实让他心动...等到听说了周州也加入了‘日三餐’的高级品鉴团,吴九舌立刻就同意了。

现在华夏的厨师中最让他服气的就是周州,能跟未来的华夏厨神做同事怎么看都是大便宜啊。

周州看到他的同时,吴九舌也看到了周州,隔着老远就冲周州一阵的挤眉弄眼,开心的不行。

心说这还差不多,有周州在这评委团才像样子吗...那几个初级品鉴团的都是些什么人啊?省级美食专家?如同狗屁一样!他们这辈子吃过几道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