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裙钗记 > 第2章 小道士

裙钗记 第2章 小道士

作者:珍珠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27 来源:小说旗

对于颜溪被“发配”扬州这事,再次体现了封建思想要不得。何氏本是个聪慧女子,可一遇上心肝儿颜淇的事,就立马糊涂起来。

颜淇身体不好,何氏便把几乎所有的关怀一股脑儿地倾注在颜淇身上,小颜溪得不到母亲的关注,性情慢慢变得跋扈起来,随着年龄的增大,她渐渐发现了母亲对妹妹的无微不至,她选择通过欺负妹妹来博得母亲的一丝丝驻足。可她越欺负颜淇,越是张扬,何氏就越不喜越严厉。

小小的颜溪不懂如何解决,只能变本加厉的欺负妹妹,这一来一回,颜溪讨人厌的指数迅速攀升,超过招猫逗狗的颜灏更是指日可待,颜灏对于这后起之秀也是十分看重,厉兵秣马想要拿下这一员大将,两兄妹也深刻证明了1 1>2的数学奇迹,讨厌指数总体呈指数型爆炸增长趋势。

家里孩子顽皮了些对勋贵人家也不算什么,真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来自颜淇。

正巧前些日子倒春寒,颜淇又生了病,何氏心疼不已,在颜淇稍稍好转后,决定前往恩济寺为颜淇积福。在途中遇上了大雨,在驿站修整时,一道士自雨中走来,瓢泼的大雨在他身上竟不留一丝痕迹。雨渐渐停歇,一行人准备重新出发时,道士看向洒扫婆子,客气道有大事要与主家详谈,婆子上报后,何氏心不在焉指了身边的梁妈妈去见道士。

梁妈妈作为侯夫人身边的第一人,衣着风度已是不凡,可道士只是瞅了一眼,便直言:“妈妈请回吧,关乎人命的大事,还是请能做主的人来吧。”这下何氏才稍稍起了兴趣,看着大雨也没有停歇的意思,便隔着屏风,屈尊降贵见了道士一面。

道士也没有在意这贵妇人的高高在上,腰挺得笔直,端得是仙风道骨,微微一笑道:“贫道有两件事说与夫人听,一则是这恩济寺去不得,去了会有性命之忧。”话音未落,梁妈妈便呵斥道:“你这道士休要胡言乱语。”

“贫道所言非虚,夫人不信也无妨,如今这大雨初歇,地上泥泞不堪,便是再等上半天又如何,夫人所求之事未找到根源也不必急这一时半刻。”道士说话声依旧平缓,丝毫没有被人打断的恼怒,道士见何氏不说话,微微一笑道:”至于这第二件事,就与夫人所求之事有关。贫道送夫人一句话:’并蒂生双姝,强取弱之运,康自病中来,病随康自去‘。”

道士说完也不等何氏反应,便自顾自地转身离去,等何氏反应过来,急切地推着梁妈妈,“妈妈,快,去把人给我请回来!”

梁妈妈连忙追出去,还看着那道士走在驿站门口,追去门外,竟空无一人,看向远处,只见得下过雨后的浓雾弥漫开来,树枝在雾气的掩盖下婆娑绰约,看不分明,梁妈妈看着这景象,心中发寒,冷春时节,身上也冒起了冷汗。

梁妈妈返回驿站,何氏竟急的在门口等待,梁妈妈斟酌一二后开口道:“夫人,老奴前眼还看着他就在门口,一眨眼的功夫人竟然不见了,老奴愚笨,未能将人带回来。”

何氏没有应答,梁妈妈抬起眼看了看她,发现她满脸惊惧,不知想到了什么,便不由大声道:“夫人,夫人您怎么了?”何氏好似被惊醒一般,轻轻打了一个战栗,眼睛里尽是浓郁得化不开的忧虑。

就在这时,远处的官道上传来人仰马翻的声响,何氏微微定了定神,整了整衣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吩咐下人去问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梁妈妈见何氏恢复了贵妇人的做派,正踌躇着不知道开不开口。

何氏扫了梁妈妈一眼,略带警告的低低说道:“回去再说,别丢了永康侯府的脸面。”何妈妈惶恐的低下了头,连连称是。

正在此时,出去打探消息的人也回来了,王总管在小厮处得了消息,惊讶地张开了嘴,快步走了进来。王总管先是对着何氏一鞠,屏退左右后,说道:“夫人,去恩济寺的路上出事了,这几日雨水不断,或许冲松了山上的石块,下人打听到,官道上一处崖石掉了下来,现在路堵住了,好像还压死了人……”

王总管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道:“刚才的动静就是从塌陷处传来的,如今这恩济寺也去不得了,您看……”

何氏与梁妈妈对视一眼,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刚才那道士说有大事相商,还要屏蔽左右,她心里本是不以为意的,想着外面泥泞路上多有不便,才大发慈悲的召了那道士。可如今这第一件已经被他言明,那那首预示着自己两个女儿的谶语……

梁妈妈看何氏毫无反应,轻轻推了她一把,道:“夫人。”“那便吩咐下去,收拾一二,立即回府。”何氏稳了稳心神,便让王总管去负责准备回府,王总管走后,何氏再也支撑不住,双腿一软,跌坐在了贵妃榻上。

她慌忙拉过梁妈妈的手,声音颤抖道:“妈妈你是听见了的,那道士说的应验了,那我的淇儿怎么办,淇儿怎么办啊?”

梁妈妈一把搂住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女孩,她太了解她了,也十分清楚颜淇在她心中的地位。

梁妈妈是何府的老人了,当初何老夫人看她做事细心谨慎,便把她指派给了何二小姐何碧影,她是她亲眼看着长大的,看着她从活泼伶俐的小孩儿,长成青葱的少女,再到嫁作人妇……

何璋育有二子二女,何碧影还有一个嫡出的哥哥和一个嫡出的姐姐。何碧影是何璋夫妻俩的老来女,在家中时最为受宠,又聪明伶俐,最喜好诗书礼乐,何璋不止一次叹息,若何氏身为男儿,正好承了他的衣钵。何璋学问渊博,来请教的学子众多,何氏见惯了书生,便厌极了这些书生的酸腐味儿,明明学问上输了她,还要自以为是地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恰逢颜正猛班师回朝,她向来是不爱凑这些热闹的,只记得那天京城很热闹,高大俊俏的颜正猛受京师百姓夹道欢迎的情景,成了小姐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

何碧影真正见到颜正猛已是在一月后的百花宴上,那年的百花宴办的尤为盛大,各色各样的花争奇斗艳,韵华斗丽。何二小姐本对这些宴会上的诗会不太感兴趣了,她知道这不过是才子佳人相看的借口。可那一日,她于满园春色中看见了一个高大的身影,与周遭人单薄飘逸的穿着不同,男子穿着一身玄色软毛织锦长袍,长袍上是金丝勾勒的祥云图样;一件做工不凡的斗纹大氅被他随意搭在肩上。

他静静站在众人之间,眉目硬朗,双腿修长,何碧影呆呆地看着,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与她,头顶的云像被锁着了一般一动不动,春日里还很凉爽的天气平添一丝燥热。

许是她的目光太过炽热,颜正猛微微回头,看见了她,他只是颔首,微笑,就让她顷刻间不战而败了。

输得一干二净,溃不成军。

也,心甘情愿。

何碧影把自己这份隐蔽心思深深藏在心里,以前从不在意京城里流言蜚语的何二小姐,不由自主地格外关注他的消息;以前不爱参加集会的何二小姐,开始流连于各种诗会和赏花宴。她也遇上过颜正猛几次,每一次她都会在心里预演上百次,就为了擦身而过的那一瞬间,实在太快了。

快到她预设的一切还没发挥用场,相遇就已经走到了结尾。

当颜正猛请了他母亲上门拜会,言语间竟是暗暗打探她有没有许人家时,何碧影整个人被巨大的愉悦冲得飞上了天,她走的每一步都像踩在了天下最软的棉花上,梦幻般的不切实际……

“妈妈,我不能没有淇儿啊,妈妈……”,梁妈妈的回忆被何氏短促的惊呼打断,她实在不忍心苛责这个婚前满怀期待,在纸上一遍遍写下“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女子。

怎么会变成现在这般模样呢?

梁妈妈其实也不太清楚,何氏自生了二公子之后,便沉默寡言了不少,也不愿旁人知晓自己的心事。她只知道何氏被诊出身孕前,侯爷与夫人在书房大吵一通,夫人步履蹒跚的回了主屋,哭了整整一晚上,第二日却又做回了那个高贵的侯夫人。

何氏生两位小姐时遭了大罪,双生子本就不易,何氏那段时间偏偏心神不宁,敏感多疑。孩子出生后,十小姐身体太差了,整个人瘦弱不堪,但一双眼睛生的极好,湿漉漉的,像林间一只不谙世事的小鹿,看着你的时候仿佛她的世界里只有你一般,满心满怀的信任。梁妈妈本来以为夫人生产遭了这么大的难,精力定然更加不如从前。

谁曾想,何氏在抱着颜淇哭了一场后,精神竟慢慢好了起来,不再是一副悲春伤秋的凄苦模样。

梁妈妈知道何氏是什么意思的,颜淇是她一切的寄托,是她撑下去的理由,她不会放弃颜淇的,哪怕需要她放弃另一个孩子……

回府的路上,何氏派人去查那个道士了,她不是全然相信的,但她左思右想找不出道士骗她送走一个女儿的原因。何氏把道士留下的谶语翻来覆去的想,其实也不是要牺牲颜溪,只是让两个女儿不在一处而已,等阿淇身子骨康健了,再接阿溪回来。若道士所言非虚,这样她可以把两个孩子都保全。

何氏回到侯府时已是夜里,路上山崩的消息早就传了回来,老夫人派了身边的赵妈妈来看看情况,何氏送走赵妈妈后,探查的人也回来了。派去探查的是何氏的陪嫁田妈妈家小儿子虎子,虎子年纪轻,说起话来像山炮子一般噼里啪啦的,很快就把探查来的消息一并讲给了梁妈妈。

梁妈妈走进去,就看见何氏端坐在湘妃榻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却半天也未见得她翻一页。梁妈妈快步上前,走到何时身后,轻柔地替她按起了额角。

“老奴说过夫人多少次了,夜里看书的毛病还不改。”何氏的呼吸随着梁妈妈上下起伏的手平缓了下来,她微微一顿,但还是开口道:“是有消息了吗?”

“田家那口子的小子说了,驿站的人之前从未见过这么一个年轻道士,他又去了附近的农户家里询问,说前段时间,村里确实来过一个道士,那道士可不一般,从来不说自己从哪来,但能给牛治病,能讲得出别人家里的隐秘私事,还神出鬼没的,不似道士,倒像个小神仙。”

梁妈妈说完就知趣的闭上了嘴,只见何氏紧锁了眉头,过了半柱香功夫,才似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声,“竟真有此事,那淇儿……”。何氏自己想清楚了关节,便立即给远在扬州的父兄各写了一封信。

她信里未言明道士的事,只说是恩济的大师说两个孩子相生相克,命格不稳前不好养在一处。何氏在信里极力陈情,望父兄好好教养女儿,体谅她作为母亲的心。

未收到父兄回信,何氏也不敢轻举妄动,只得每天遣了李妈妈带颜溪在花园里玩,不让她靠近妹妹一步。又以旧疾复发,不宜吹风为由,在老夫人处给颜淇告了假。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的走着,何璋收到女儿的信后,第一反应便觉得不妥,外孙女父母祖母具在,怎由得舅舅和外祖父插手教养。夜间将此事告诉何老夫人,何老夫人一听,眼间就含上了热泪。

她带着哭腔说道:“影儿自幼就是要强的性子,自她嫁人以来,何尝来找过娘家,侯爷纳妾之时未曾要父兄撑腰;受亲家母折辱时,未曾找娘亲诉苦。这一回,她定然是没法子了,才来向你我求救,你还不愿帮她?好哇,你不帮我来帮,让我外孙女尽管来,她舅舅外祖父不管,我这个外祖母还活着呢!”

何璋一听也不由得悲从中来,摇摇头轻叹一声:“儿女都是债啊,罢了罢了。”

何氏得到父母的同意,大喜过望,当下就决定去找颜正猛商议。问过了颜正猛身边的小厮,才知道他今日没去营里,在书房处理公务。

她许久未偿踏足书房了,当初刚刚成亲时,他们正是浓情蜜意的好时候,他在书房处理公务,她就坐在窗边的小榻上看书。她还记得正对着窗外有一片翠竹,春天刚发了芽,绿油油的给人生机盎然的感觉。

门外的小厮对内禀报了一声,便让她进去了。颜正猛没有抬头,面无表情的问她:“你怎么来了?”

何氏冷哼一声,道:“我怎么来不了了?”颜正猛这才抬眼看向她。何氏长的自然是很美的,一对柳叶般的细眉吊在饱满的额头上,一双璀星般明亮的眼眸……他以前最喜欢她的眼睛,里面是天然去雕饰的天真和不假思索喷射而出的爱意。

想到这里,颜正猛不由得放缓了声音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要来我高兴还来不及。”何氏慢慢走近他,“我是想跟你商量一声,我想把溪溪送到我兄长那里,阿爹阿娘代为照顾。”

“不可,这传出出去,还不受人耻……”,不等颜正猛把话说完,何氏便抢白道:“我嫁于你为妻,不能留在父母跟前尽孝,兄长只有儿子,也没个闺女。现下,阿爹阿娘想要外孙女在身边养几年,颐养天年,我这么点些微愿望都不能实现,简直枉为人女。况且我阿爹的教养,寻常人求都求不来呢!”

颜正猛略一思忖,何氏的嫡亲兄长如今领着两淮盐运史的职,虽只是三品,但这可是一个油水衙门。舅兄若述职回京,封赏定是少不了的。

近几年离得远了,他也就疏忽了些,要是将女儿送去,既能修补关系,说不定还能成亲上加亲,成儿女亲家。

细细思索完利弊,颜正猛开口道:“我知你孝心,岳父大人当年对我也恩同再造,如若当真想外孙女了,那我们小辈定然是无有不从的。”何氏见他爽快答应,正欲高兴,猛然想到家里还有一尊大佛,犹豫着开口道,“母亲那里?”

“母亲那里我去说,你放心吧,母亲定也同意。”

何氏不知道颜正猛去跟老夫人说了什么,老夫人果然没有插手,颜溪去扬州之事才算是板上钉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