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子宁有种 > 第九章 出征!

天子宁有种 第九章 出征!

作者:皇三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十一,皇帝柴荣正式御驾亲征,随行的禁军各部共有两万七千余人。

再加上前几天开拔的先头部队,东京的禁军此番出动了超过三万人。

虽然后周号称有十余万禁军,但大半都是继承自前几朝,其中很多都是老弱病残,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

所以能拉出来撑场面的怕是都不足明面上人数的一半。

这一战柴荣几乎把有战斗力的部队都带走了,可见其决心之大,打定主意要硬碰硬了。

毕竟若是此战一旦失利,带出去的人马折损太大,很可能连翻盘的资本也没有了。

不过柴荣确实也没得选,他才登基没多久,本身威信也不足,禁军中尚且有人和他不是一条心,更别说那些地方藩镇势力了。

北汉选这个时候大举入侵,明显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想要趁柴荣位置没坐稳,一波推平灭了后周。

所以柴荣坚持要御驾亲征,这一战他只能胜不能败,交给别人去指挥他不放心。

不然要是像宰相冯道说的那样,派一员大将出征,柴荣自己坐镇东京。

最后倘若打输了,文武百官们大不了转投新主子,反正五代时期大伙儿都是这么干的。

可他这个皇帝就真完蛋了。

而要是打赢了也未必就是好事,远的不说,柴荣他爹郭威干翻后汉还没几年呢……靠的是什么?不就是靠军功积累下来的巨大威望。

到时候把北汉给打跑了,转头领兵的大将回师途中也来一出“尔等害我不忠不义也”的戏码,那可就不好笑了。

真要遇到那种情况,柴荣一个没威信的养子,又能得到多少人的拥护和支持?

后汉刘承祐好歹是刘知远的亲儿子,最后落得什么好下场了吗?

况且御驾亲征打赢一场关键的战役,还可以省去许多功夫和曲折,直接帮柴荣树立威信、坐稳皇位。

换而言之,这一战既是危机,同样也是机遇。

虽然风险确实大了些,但这世道便是如此,拼的就是这份胆略。

……

出征的主力是隶属于侍卫亲军的龙捷军和虎捷军,这两支都是实打实的野战部队。

其中龙捷军是侍卫亲军中马军的军号,也就是名义上的主将由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担任。

其下又分左、右厢,原为左右翼之意,中晚唐以来逐渐成了固定的编制。

一般有军号的部队都有这编制,比如内殿直就分为左右番。

不过相同编制并不代表地位相同,龙捷军的左右厢不是内殿直的左右番能比的。

毕竟龙捷军的主将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那可是跟殿前军的老大殿前都指挥平起平坐的。

起码也是要加衔节度使一职后才能当。

正因如此,侍卫亲军麾下的所有骑兵部队名义上全都归龙捷军节制。

而虎捷军则就是侍卫亲军中步军的军号,名义上的主将是由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担任。

其余的情况自然就跟龙捷军一样。

除了龙捷、虎捷两支主力军,侍卫亲军中出征的还有小底军、东西班等部队。

加在一起侍卫亲军的人马占了出征人数的大半,差不多有两万人。

剩下的则是作为护卫皇帝的亲军部队的殿前军各部。

随驾出征的有内殿直、外殿直、控鹤军和散员等部队,加一起不到一万人。

大军以步兵为主,从北城出发,走陈桥门出东京,队伍绵延有数里远。

大路两边围观百姓众多,大多都是禁军家眷,将士们要出征打仗,家里的妻儿父母少不了会牵挂担忧。

说句不好听的,或许这就是最后一面了,又有多少人能无动于衷。

皇帝的仪仗走在最前面,倒还算是整齐鲜明,但行进的队列越往后面就越乱了。

不少将士们的家眷堵在路边,跟自家的顶梁柱挥泪离别。

更有甚者追着队伍和自家人又是叮嘱又是塞吃的喝的,简直是乱糟糟一片。

各部将领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嘴里在呵斥,倒也没太过阻拦。

李奕骑马护卫在皇帝车驾旁边,他用余光扫了几眼道旁的人群,没有看到郭氏的身影。

不过他有一种直觉,郭氏肯定是来了,只是人太多不知道被挤到哪里去了。

又或者脸皮薄不好意思当着这么多人面出来,而是悄悄的躲在人群中看着自己。

想到这里,李奕下意识的摸了摸胸口。

顿时,手上传来冰凉的触感,他倒是忘记自己穿了盔甲,不过他知道,胸口上挂着的是郭氏给他求的平安符。

那是一个包成三角的红绸,上面画着祈福的咒文,据说是被菩萨开过光的。

李奕不懂为什么寺庙里的和尚会卖平安符,在他印象里这玩意貌似不是道士们的专利吗……不过这都无所谓了。

毕竟是郭氏的一片心意,那天早上离开早饭铺时她塞给李奕的。

穿越至今十余年,李奕也并非是孑然一身,这世上同样有着牵挂他的人,以及他所牵挂着的人。

他记得自己前世在某本书上看过一句话:当一个地方有你牵肠挂肚的人和事,这个地方自然也就成了你的家。

李奕不确定这句话究竟对不对,但以他现在的心境来说,确实很有几分道理。

或许正因为这是个真实存在的世界,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无论是不是穿越来的,起码心之所归便就是家。

所以为了更好的未来,为了家人的幸福,自己绝不能止步不前。

赵家也好,赵大也罢,未来还未发生,现在还在进行。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

“二郎……”

人群中,郭氏痴痴望着那骑在马上的伟岸身影。

她也想和周围送别丈夫的那些妇人一样,冲上去拉着李奕的手交代:郎啊,别在战阵上冲的太猛……

可她却鼓不起这个勇气,更别说在这么多人面前……那一夜的表白似乎用尽了她所有的勇气。

她只能在心中暗自祈祷,希望奕哥儿能够平安返回。

她不奢求什么荣华富贵,也不奢求什么锦衣玉食……甚至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

就这样,郭氏目送着李奕的背影消失在了视线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