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子宁有种 > 第三十二章 大符后

天子宁有种 第三十二章 大符后

作者:皇三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月十七,暂歇潞州一夜的后周大军再次启程。

在前往泽州的路上,从东京传来消息:宰相冯道病逝。

五代不倒翁,十朝长乐老……后世对于冯道此人的评价极度分化。

欧阳修骂他无廉耻,司马光斥其为奸臣。

有人说他毫无节操,没有为臣子的本分,无事君王的忠心。

只会见风使舵,谁当皇帝就投靠谁,连契丹人打进开封后,他也恬不知耻的去求官。

但也有人说他为官不贪,善于体察民情,在五代乱世的背景下,皇帝频繁更替,冯道一介文弱书生,也没有能力改变什么。

所以他宁愿背负骂名,也要留在朝堂之上,想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君王,不要去大肆屠戮,而要善待百姓。

对于冯道的德行怎么样,李奕并不想去评价,但他知道柴荣对冯道肯定是有不爽的。

此次出征北汉之前,朝堂上便是以冯道为首的一批官员阻止柴荣御驾亲征。

据说柴荣拿自己跟唐太宗相比,冯道直接怼道“陛下比不上太宗皇帝”。

柴荣忍着怒气不提这事,又说后周的禁军实力远超北汉,打败对方就像是泰山压卵一般简单。

谁知冯道又扔出来一句:陛下不是泰山。

这下可把皇帝气得不轻,也幸亏柴荣是个明君,看在冯道几朝重臣的份上,没有跟他一般见识。

否则换个杨广这样式的,赐他一杯毒酒都算给面子了。

得知冯道病逝后,柴荣展现出作为君主的大度,没有计较对方在朝堂上不给自己面子的事。

随即,柴荣宣布废朝三日,册赠冯道为尚书令,追封瀛王,赐谥文懿。

一介文官能被封王,纵然是死后追封,却也是莫大的荣誉。

柴荣也算是极其厚待冯道了……

由于大军从北汉境内裹挟了大量百姓,加上仗打完了不用太紧迫,因而回程的速度要比来时慢很多。

一路上,柴荣分批迁移安置了这些北汉百姓,诏令地方官员们督造房屋并派济粮食衣物。

十天后,大军抵达了怀州,皇帝下令解除了对控鹤都指挥使赵晃,以及通事舍人郑好谦的关押。

并且当场就把二人官复原职。

原本皇帝是准备直接返回开封的,不过在怀州待了一天,皇帝却突然改变主意,想要先去祭拜太祖郭威的陵墓。

随后大军从怀州渡过黄河前往新郑县的嵩陵。

也不知柴荣是真的对养父郭威感情深厚,还是攻打北汉的失利让他心情忧愤烦闷。

一见到郭威的陵墓,柴荣便号恸不已,更是伏跪在墓碑前哀泣自语。

随行的大臣武将无不为之感伤。

等祭拜过嵩陵之后,大军掉转方向返回开封。

“奕哥儿,咱俩从东京走的时候,还只是低下的小校,这几个月再回来,就变成了中高级将领……啧啧啧!”

一路上马仁瑀都十分兴奋,根本没有长途跋涉行军的疲累。

人要是有了动力是很坚韧的,在丰厚奖赏的激励之下,什么艰苦困难都不值一提。

“这次回了开封,我就把家人都接来享福,夏津的那点破地没什么好种的。”

李奕不免多看了马仁瑀几眼。

没想到这货能说出这话,按照他以前的尿性,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多快活?

看来战场确实能让人快速成长……也难怪,见多了生死和杀戮,再幼稚的人也会被逼着成熟。

一场残酷的战争结束后,九死一生的人们,心中最大的念头或许就是回家。

活着回家……李奕想起和郭氏离别时的承诺。

是啊!

自己在这个时代也有想要守护的家人,如果一个人真成了孤家寡人,那该多悲哀……

“这次回去也把舅舅一家接来开封吧。”

李奕自言自语道。

六月底。

后周禁军各部即将抵达东京城外三十里的上蔡驿。

这时前方传来消息,卫国夫人符氏带领百官,出城迎接皇帝的车驾,已经快要到上蔡驿。

皇帝当即下令军队加快速度,双方很快就在上蔡驿相遇。

……

或许是跟普通男人一样,想在自家女人面前显摆一番,又或者是想替正式册立卫国夫人为后造势。

皇帝特意在上蔡驿停下和卫国夫人一起召见文武大臣。

“李都使,陛下特意召见有功将士,欲和皇后殿下一起嘉奖众将。”

来传信的人让李奕有些意外,赵匡胤亲自骑马前来通知他。

不过这也没什么问题,赵大虽被提升为散员都虞侯,但他兼任皇帝亲卫副将的差事,暂时也还没有卸下。

顾不得和赵匡胤过多寒暄,李奕喊上马仁瑀跟着对方去往中军大帐见驾。

等进了营帐,已经有很多文武大臣到了,分列在两边各自低声交谈。

最上方的宝座还是空的,看来皇帝和皇后还没来。

李奕扫了一眼,快步走到史彦超那一侧,马仁瑀也连忙跟了过去。

到了跟前,李奕率先招呼道:“史都虞侯。”

在高平之战后,史彦超被升为华州节度使,而在回军经过潞州的时候,皇帝又加他为侍卫亲军马军都虞侯。

所以李奕索性就直接称呼他的军职。

不得不说,史彦超这货是真不受待见,站在这都没有人搭理他。

可他似乎也不当回事,大大咧咧的站着,一点都不尴尬。

眼见李奕站到自己旁边,史彦超倒是还算给面子,笑了一下道:“李都使。”

没过多久,文武大臣全都到齐了,本就不太宽敞的营帐,顿时挤满了人。

紧接着,皇帝和皇后携手入内坐到上方的宝座。

李奕快速瞥了一眼那位卫王符彦卿之女,后世所说的‘大小符后’中的大符后。

她看上去很年轻,不过二十出头,穿着一身华贵锦袍,梳着云鬓高髻,搭配珠玉镶嵌,光彩夺目。

她坐在柴荣身边,根本不像一个图层的,说是夫妻但却更像是父女。

这一点都不夸张,符氏保养的很好,容貌和气质都极佳。

反观柴荣,或许是因年轻时四处奔波,加之如今年纪也不小了,整个人看上去很显老。

大符后在历史上的记载不多,据说先是嫁给了后汉的河中节度使李守贞的儿子。

后来李守贞起兵叛乱被时任枢密使的郭威率军击败,全家老小自焚而死。

但符氏却临危不乱,不仅保全住性命,还受到郭威的看重,派人将其护送回娘家。

再后来又被郭威收为义女,丧妻的柴荣纳符氏为继室。

后周恭帝柴宗训的生母就是这位大符后。

只可惜此女短命,当上皇后没两年就病死,柴荣又纳了她的亲妹妹为继室。

而她的亲妹妹就是历史上被赵大‘欺负’的孤儿寡母中的那位小符后。

只能说姐妹俩都是既命贵又命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