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天子宁有种 > 第十四章 宜授都指挥使

天子宁有种 第十四章 宜授都指挥使

作者:皇三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先登为勇,陷阵为猛。斩将搴旗,夺气也!

北汉前锋主将张元徽被阵斩,骑兵冲锋的势头顿时瓦解,跟在后面进攻的北汉步军很快溃败。

很多时候战争的胜败都具有极大的戏剧性。

北汉军从优势到劣势只在一瞬间,随着周军步、骑的大规模反扑,北汉的人马纷纷掉头逃跑。

正所谓兵败如山倒!

北汉主刘崇怎么都想不通,己方明明是巨大的优势,转眼却被周军追着砍。

直到张元徽被阵斩的消息传回来,他才总算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刘崇已经顾不得去为自己痛失一员猛将而惋惜。

他亲自在阵前挥舞战旗,企图制止住北汉军的溃退,但显然败局已定,任何努力都已徒劳无功。

耶律敌禄骑在马上观望着战场的局势,他看见刘崇卖力挥舞旗帜,却根本没有用,不禁冷哼一声:“刘崇已经败了,咱们也撤吧。”

契丹人的八千骑兵,从头到尾就没有动过,一直旁观着北汉和后周两军厮杀。

眼下北汉已经没了翻盘的机会,反观周军却越打越勇,耶律敌禄有点担心自己的人马被波及。

这要再不早点撤出战场,晚一会儿可能就走不掉了。

当然,他并不是惧怕周军,而是觉得没必要为了一个狂妄自大的刘崇,白白折损自己麾下的契丹勇士。

你刘崇不是要自己破敌吗?没打赢可就怪不得别人了!

“将军,咱们就这么撤了,怕是那汉主刘崇会不满。”耶律敌禄身边的一名契丹将领开口提醒。

“若无我大辽的全力扶持,他刘崇早被那郭威灭了,他还敢不满?”

耶律敌禄不以为意,“况且这一战刘崇还能不能活着回去犹未可知……”

在他看来,刘崇死了未必不是好事,这厮小心思太多,明面上对辽国俯首称侄,但背地里……呵呵。

若刘崇就这般死了,正好扶持他那几个废物儿子上位,到时辽国可以更容易的掌控住北汉。

耶律敌禄跑得很果断,直接率领契丹骑兵撤离了战场。

刘崇得知后气得牙根直痒痒,但他又拿契丹人没办法,只能尽力收拢残兵往后退。

后周诸军自然不可能放他跑,紧追不舍的痛打落水狗,逼得刘崇一退再退。

……

李奕拎着张元徽的首级站在原地,他喊得那一嗓子在这喧嚣的战场上,根本没激起太大水花,因为太吵了很多人听不见。

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反正他英勇无畏的表现被皇帝看在眼里就够了……再说张元徽的脑袋还在他手里拎着呢。

在这一刻,李奕内心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自己这些年来梦寐以求的场景突然成真,从今天开始自己也会成为史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

一切的一切如梦似幻,显得没有那么真实。

但李奕知道这都是真的……在此之前他渴求着建功立业,可难免会忐忑会不安,害怕像是赵家的那事一样,老天再次跟他开个玩笑。

或许这一次的玩笑付出的代价会是生命。

好在老天最终大发慈悲,没有再作弄他了。

想到这里,李奕环顾一圈周围,奔腾的战马、勇武的健儿、震天的呐喊,后周军的人马前仆后继的从他身边越过。

再往远处望去,李奕的目光忽的定格在一名黑脸大汉身上。

那汉子挥舞着一根棍棒兵器,领着一群骑兵身先士卒向前冲锋,路过的北汉残兵被他砍瓜切菜般横扫一片。

那是……赵匡胤!

就在这时,皇帝的近卫仪仗抵达了李奕所在的位置。

柴荣看到李奕肩膀插着箭矢,浑身浴血的狼狈模样,当即对左右道:“快传随军郎中替李押衙诊治伤势。”

倒是没想到柴荣竟能一口喊出李奕的姓氏和军职。

毕竟他才登基不久,对于禁军中的一个小小押衙未必认识。

想来是之前李奕一马当先的勇武表现被柴荣看见后,他临时问过身边的人吧。

李奕忙行礼道:“末将无碍!”

别看他盔甲上沾染不少血迹,但这都是割张元徽脑袋时溅到的。

李奕唯一受伤的地方就是肩膀上被射了一箭。

不过这一箭穿得不深,还有小半截箭头露在外面,算上盔甲和衣服的厚度,顶多也就是伤到了皮肉。

但他刚才摔得不轻,看上去还挺狼狈,搭配肩膀上插的箭,以及盔甲上的血迹,确实给人一种险死还生的感觉。

柴荣点头赞赏道:“朕的军中有你这般悍不畏死的战将,平定天下不远矣!”

听皇帝都这么夸自己了,李奕自然也不能丢份,当即表忠心道:“大周兴亡,匹夫有责。为陛下效死乃我等之幸!”

“哈哈,好一个匹夫有责!”

柴荣闻言十分高兴,随即允诺道,“你做个押衙着实屈才,嗯……宜授都指挥使!”

这下皇帝金口玉言一开,李奕升官发财是稳了。

要知道,都指挥使最低也是军一级的,像赵大他爹赵弘殷就是这个级别的军职。

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节奏啊!

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李奕把拎着的头颅双手奉上:“这是北汉马步军都指挥使张元徽的首级,末将替陛下把它取来了!”

“干得好!”

夸了一句后,柴荣又冷哼道,“此人不过莽夫之勇,竟敢来犯我大周,落得如此下场着实活该!”

随即,柴荣命人将张元徽的首级在阵前挂起来示众。

可怜堂堂的北汉第一猛将,栽在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校手里,死的憋屈不说,就连尸首都不得安生。

不过他死的也并非毫无价值,起码他的死成就了李奕,某种程度上,李奕还得要谢谢他呢……只能祝他一路走好!

目送着皇帝的仪仗朝前而去,李奕倒是松了一口气。

后周军的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这和原本的历史没有什么偏差,接下来只需要追歼北汉的残军就行。

基本也不会再遇到什么波折。

而对于李奕来说,他立下的功劳已经足够,而且体力消耗巨大,没必要再冒险跟着部队去追击残军。

毕竟万一倒霉催的遇到什么“穷寇莫追”的极端情况,被敌军的临死反扑拉了当垫背的。

那岂不是得不偿失了吗?

何况现在他连实际的封赏都没见到,得都还没得到呢……一想到先前自己不顾后果的猛冲,差点就陷入北汉骑兵的包围,他不免有几分后怕。

好在李奕眼下负了伤,这是皇帝亲眼见证的,之后他可以名正言顺的退居二线。

反正追击敌军的功劳,远比不上他刚才阵斩敌方先锋大将,以及护驾之功。

没多久,随军郎中接到皇帝的命令找了过来,李奕便老老实实的跟着郎中去处理箭伤。

至于接下来的战斗,就和他没有多大关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