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 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82节

以至于最后国家队都放弃了对他进行过高强度的力量训练,毕竟过大的强度对于他的身体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荷。

不过有意思的是,在他的肌肉水平又降回去之后,国际赛场上他的对手们曾经一度觉得他失去了战斗力,可是在新赛季,他的500米距离成绩却又上一层楼。

现在回想起来,苏凉也不太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但是他多少有些觉得,足够的肌肉虽然能够带来爆发力和力量,但是其实也给身体的支撑和灵活度带来了一些损耗。

他的脑子里回顾着过去的这些经验,但心里却也明白,虽然事实确实是这样,可力量训练却仍旧是他当前的当务之急——穿越前他虽然力量和体能还是弱,可是那会儿他都成年了,至少不会遇到接力比赛中推不动队友这种尴尬的情况。

现阶段他的问题就是,至少得让自己能够推得动自己的接力队友……

想到这里,苏凉忍不住地也有些烦恼——他从来没有想过,穿越到现在这个时期,又以15岁的身体状态和更加成熟的技术提早投入到短道速滑的赛场上之后,居然会遇到身体力量不足以至于参加接力项目都费劲的困扰。

裴景本来也有些头疼,但是看到平时从来都是一脸冷静的弟子这回居然拧着眉头烦恼十足的样子,他也没忍住笑了起来。

裴景拍了拍苏凉的肩膀,笑着道:“行了,别烦了,这个事情本来也该是我这个教练来烦恼的,我跟林指导那里说了,会额外申请一个更靠谱一些的翻译,回头我会加大和埃里克方面沟通的频率,不管怎么样总能够把你的这个问题解决掉的。”

苏凉:……

苏凉想了想直到2022年都没能解决的自己的肌肉问题,终究还是没有开口打击裴景的干劲。

一天的训练结束之后,沐远笙路过,揉了揉苏凉的脑袋,笑着问道:“小凉,怎么了?”

苏凉皱了一下眉头,转而打量起了他师兄。

沐远笙不明所以,站直了任由苏凉上下打量。

他今年17岁出头,目前身高已经到了180,预计应该还有一些成长空间,不过不会太多,这种身高,算是个正适合在短道速滑项目出成绩的中等身材。

当前沐远笙也才17岁多的年纪,也还没有上各种高负荷的大体量训练,他平时看起来我总是非常温和好脾气的样子,相貌也很有少年气,反正是一个任谁来看都不会联想到‘孔武有力’四个字的形象。

可是苏凉看过夏训时穿着短款训练服训练的沐远笙——非常标准的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特别是在训练中腿部发力时,肌肉状态格外的明显,是‘一腿一个小朋友’的强度了。

所以他师兄哪怕看起来温和好脾气,实际上论战斗力,二十二中篮球队的那些看起来个个孔武有力的篮球少年,其实未必会是他师兄的对手。

想到这里,苏凉难免有些羡慕。

沐远笙见苏凉盯着自己看了半晌之后,也知道了他师弟眼里流露出来的羡慕是个什么意思——他这些天也从他老师那里知道了,他们正在为苏凉的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在思考各种不同的方案。

“不要着急,你现在年纪还小,再过两年你的力量训练一定不会有问题的。”

沐远笙认真地安抚着他师弟,只可惜,苏凉在听到他的这个安慰之后,好像并没有什么正向的反馈,反而看起来好像更加忧郁了一点。

就在这时,孙睿翔二不兮兮地从两人身边路过,苏凉默默地看了一眼二翔高大健壮的身材,就连沐远笙也短暂地我哑然沉默。

“沐哥,老大,你们怎么了?怎么在这发呆?”孙睿翔看着苏凉和沐远笙两人站在训练馆的门口,完全不知道他的出现完美破坏了沐远笙的口头安慰效果。

***

虽然苏凉对自己的力量和肌肉增长情况不抱太大的希望,但是该做的训练他还是认真在对待的。

就在苏凉安静地投入新的训练周期时,当前距离之前的世界杯华国京市站比赛也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的时间,国内对于短道速滑比赛的关注度在京市站的周期内短暂地提升了一会儿,又滑落到了平常的水平上。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冰雪项目有一个场地限制,南方的群众有好些连雪都没见过,于是对于冰雪项目能够欣赏花滑就挺不错的了,至于让他们热爱这些冰雪项目,想也知道是不太合理的事情。

但是北方这里,虽说对于短道速滑的比赛关注度好像重新滑落到了常规水准,但是冰雪王国论坛的短道速滑版块上,有一些坛友是冰雪俱乐部的经营者或是在俱乐部里干活儿的打工人,从他们反馈的数据上来说,都表示,京市站的比赛之后,有不少家长带着小孩儿来报名了,都是以前没怎么了解过冰雪项目的人。

用他们的话来说——“以前没有注意到过这个项目,之前看比赛直播,觉得还挺刺激的,刚好看到有俱乐部,就来了解一下情况。”

“说不准我家小孩儿也有天赋呢?以后也能像那个苏凉和沐远笙那些选手一样。”

当然,也有的目的就很直接,直截了当地就问俱乐部:“短道速滑这个项目是不是人数比较少比较好出头?中考高考的时候小孩儿有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能加分吗?能考个好大学吗?”

不论目的是怎样,但是相关培训的热度在短期内确实还真是起来了一些。

***

当前时间已经进入了11月中旬,夏季项目的热度周期已经过去了,体育频道的重心当然也已经转到了冬季项目这里。

目前体育频道正在讨论接下来的一些重点直播和专题事项。

刘耀武作为冬季项目权威记者,这个会议当然不会少了他。

“怎么样?老刘,你这里有没有什么想法?”体育频道的头儿直接把话递到了刘耀武这里。

刘耀武笑了下:“头儿,你也不是不知道,叫我说从来都是那个老三样,我跑的是冰雪项目,但是我主攻的还是花滑和短道、大道,我的关注点当然还是在这些冰上项目上。”

周围的体育频道其他编导人员也都笑了,他们也知道刘耀武对这几个项目的热情,但是这几个项目吧,也就花滑的热度还比较高一些,而花滑的世界杯、世青赛和世锦赛的直播是台里早已经定好的了,所以提了也没太多意义。

短道速滑这里也一样,像是世界杯、世青赛和世锦赛的这些赛事直播,早在赛季开始前就会进入商谈期,哪怕项目没什么热度,可是作为体育频道,还是需要对这些冰雪项目的顶尖赛事进行一些推广。

说到这里,在场有一个工作人员突然道:“其实这一次短道速滑世界杯京市站的比赛收视成绩还不错。”

“哦,对。”另外一人也道:“我知道我知道,就是那个短道速滑的苏凉比赛的那天吧?这一站的世界杯话题挺多,史上年龄最小的短道速滑世界杯奖牌获得者,另外那个沐远笙的金牌话题度也不低。”

“是了,我回家还听我家孩子提起过呢。”

“说起这个,那个苏凉和沐远笙还是二十二中的学生吧?我来台里要经过二十二中,在他们校门口看见过学校挂起的红条幅,庆祝他们俩得奖来着。”

会议室里,众人聊着聊着,忽然觉得——“诶?不是说短道速滑热度低吗?这个苏凉和沐远笙的话题度不低啊?”

在众人这么闲聊时,体育频道的头儿一直都在安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他们这些电视台里的开会,不像是一般行政单位开会那么严肃,大家多聊一些自己知道的信息,对于台里做决定做判断也能有好处,偶尔还能迸发出一些不错的灵感。

就在这时,刘耀武想了想,开口道:“之前短道速滑的总教练林国斌跟我提起过,他想要加大对短道速滑这个项目的推广宣传力度,曾经问过我,体育频道这里有没有可能提供一些帮助或者是合作。”

刘耀武当时也心动过,但是他毕竟不能代表台里,林国斌那里也了解,于是只说他们会回去讨论一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合作方案,到时候再和体育频道这里联系。

“合作?咱们是电视台,最多也就是出个新闻、专访、纪录片直播什么的,这对项目推广来说不是没有用,可是效果也不强吧?”

又有人笑:“要说做宣传,还得是那些娱乐综艺节目,要不就是拍个电视剧什么的,等全国一热播,这才是有宣传效果呢。这些事情咱们体育频道又搞不来。”

坐在会议室里一直安静的体育频道头儿听到这里,突然眼神一动:“嗯?谁说咱们搞不来?”

第70章

“编剧?取材?”

裴景听到这消息时,还挺意外。

“怎么就有编剧要来咱们冬季项目里取材了?我看那些夏季项目也没这待遇的吧?”

蒋一波插了一句:“前些日子的事了,当时林指导就说,咱们冬季项目不应该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不做宣传,广大群众永远也不会知道冬季项目除了花滑之外还有短道速滑,咱们短道的成绩甚至比花滑还要更好。”

“林指导这段时间去夏季项目那里取了一圈的经回来,像是国乒那里,他就去了好几回,回来就念叨,人家有乒乓王子双子星,咱们怎么就不能有?”

“然后没多久刘记那里回了消息,说是体育频道也打算加大对冬季项目的宣传推广力度,两边宣传的目的不一样,但是总归都是要搞宣传,体育频道那里就给了几套不同的宣传方案,什么纪录片追踪拍摄啊,短道、花滑全锦赛、世青赛和世锦赛的全套宣传啊都有,还有一些央视的访谈节目邀请啊,最后就是这个电视剧了。”

“刘记说,他们体育频道也是有一些影视片制作的额度的,但是过往一直都是用在纪录片制作和各种直播赛事的授权引进上,前段时间巧了,好像他们的主管单位要求要推一些体育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

“那天他们开会的时候,话赶话的就说到了综艺和影视剧的制作,他们头儿就想到了这茬儿,刚好和冰协还有林指导一沟通,这不就派了便编剧来咱们冬训中心取材?”

裴景总算是听懂了个大概的前因后果,不过他也没太在意,反正对人家来取材的编剧客气点,别人有什么问题好好回答就行了。

没两天,就有个主编带着他的编剧团队来了,据带队来的刘记介绍,这位主编的编剧团队是当前国内写职业剧很知名的队伍,团队的剧本出过好几个爆剧。

短道速滑这里的教练组和运动员都组织到一起跟这位主编还有他团队的人碰了个面,来取材的团队里总共两男两女,光看外表觉得这些编剧和普通人也没什么区别,孙睿翔还偷偷在边上跟苏凉咬耳朵呢——老大老大,这些编剧都没戴眼镜诶?我怎么看着觉得你比他们像编剧?

苏凉:……

应该怎么告诉二翔,并不是所有编剧都会近视,也并不是所有运动员都视力一流。

短道速滑这里的教练和选手们在和编剧们碰了个面之后,都是该训练训练,该干嘛干嘛,互相之间都没太多影响,这些编剧取材也不是光只在陆训馆和速滑馆里蹲着,他们基本上把冬训中心里的各个区域都逛了一遍,偶尔有冬训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给带着路,偶尔也就是他们自己瞎逛。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选手们在训练结束之后时不时会被这些取材的编剧拦住问些话。

“这个训练是每天都做吗?一周的训练日程安排大概是怎样的?”

“短道速滑不是冰上项目吗?为什么你们有半天时间会耗在陆训馆这里?”

“那些选手也是短道速滑的吗?他们看起来好像比较瘦小一些?哦……是花滑的人啊,所以速滑这里和花滑是同一个陆上训练管。诶?什么?短道速滑的缩写不是速滑是短道?哦,不好意思,原来还有这个细节在……”

“那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区别是什么?我看对面只有速滑馆和花滑馆,速度滑冰的训练馆是在什么位置?我回头去参观一下……”

这些编剧提问很直接,这对运动员们来说沟通也比较轻松,双方没几天就熟悉了起来,等到熟悉起来之后,两个女性编剧就直接跟女队那里泡在了一起,两个男性编剧则天天扎堆在了男队这里。

“诶,二翔,你再说说你第一回见你老大时候的那事儿呗?你们俩是为什么会突然上冰开始比赛的?”

其中一名男性编剧胡侃又拿着笔跟孙睿翔扯淡了起来——没错,这个男编剧的真名就叫胡侃,他是京市大杂院出身的,从小一个大杂院里就格外的热闹,也造就了他胡天侃地的本事,本人也跟他的名字一样,特别能侃,没两天就跟‘东北三宝’毫无障碍地混到了一起。

就‘东北三宝’这名字还是胡侃给二翔他们取的,说的正是孙睿翔、周奇奇、林永胜三人。

孙睿翔根本没有意识到胡侃是在取材,当时就跟胡侃哔哔了起来:“害,你是不知道,我老大他还挺坏,当时我和大林、狍子刚到冬训中心,看这里的什么设施都新鲜,好些设备是我们在省队和体校的时候没见过的。”

“那会儿我和林子他们一进陆训馆,就看到我老大在踩功率车,你看,就那边那个车子,我就好奇,问我老大说——这是干啥用的?正常踩到多少算及格啊?”

孙睿翔一边说一边痛苦回忆:“然后我老大大概那会儿就看我傻,开口就跟我忽悠——说厉害的人能连踩30分钟不降速。”

听到这话,别说孙睿翔了,就连胡侃都一脸痛苦的菜色——这些天里,他们也不是只采访问话取材,自己也亲自上手参加了一小部分的训练,这个功率车就是每个人必定会去体验的一个项目。

这功率车不开阻力什么的还好,一旦按照运动员的标准设置完毕,10秒钟感觉就能要了他狗命,连踩30分钟不降速,那得是什么样的神人啊?

胡侃觉得,这二翔不能够信了吧?

然后孙睿翔就一脸菜色地回忆:“我那时候多相信我老大啊,他看起来那么冷静,一点儿骗人的样子都没有,我就上去踩了,硬顶着想要踩到30分钟不降速……我又想实在不行人家是厉害的人能30分钟不降速,我至少得踩个20分钟才算合格吧?”

这可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胡侃拍了拍二翔的肩膀,脸上一脸同情,心里【新素材 1√】。

坐在孙睿翔身旁不远处的林永胜和周奇奇俩人默默无语地看着不远处的二翔,都很像再挪到离他更远一些的位置去——他们是一点儿也不想借着‘东北三宝’这个名字成为未来某个电视剧里面的重要配角。

真的,一点也不想。

***

几个来取材的编剧,其实进了国家队之前,就已经从国家队这里拿到了几个比较适合用来取材的角色信息。

像是男队这里就是‘苏凉’、‘沐远笙’、‘东北三宝’、‘尚飞’这几位,国家队提供了这几位的原型信息,不论是编剧们打算吸取他们身上的一些关键元素,还是直接用这些原型人物来写故事,都没什么问题。

几个编剧聊了几天蹭了一波素材之后,由总编剧牵头开了个会。

要说呢,国家队不愧是精英云集的地方,天才和可取材的信息点真的不少。

“先说女队这里吧。”其中一名女性编剧点着笔头,总结了她取材时搜集到的一些信息点:“目前女队处于新老交替期,老队员实力较强的基本都退役了,余下的几位不太能扛得住,之前京市站的比赛成绩不算太理想,目前队里林梦、姚姚、江雨霏、林若瑶几位都是比较被看好的新生代,其中姚姚能力比较全面,但是比赛心态还不够稳,各位女选手的机会比较平均。”

说到这里,另外一名驻扎女队的编剧补充了一句:“听说东北那里有个新近崛起的短道速滑天才女选手,之前林指导去选材的时候错过了,但是在之前的全国联赛首站青年组的比赛里,横扫了国青队的选手,我们觉得这个选手的信息值得关注。”

女队这里交代完了,就轮到了男队这里。

驻扎男队的一个是胡侃,另一个就是他们的总编剧,不过总编剧主要是跟教练组还有冬训中心的工作人员沟通,跟队员们混在一起的那个就是胡侃。

听女队的两位同时聊完之后,胡侃笑了起来:“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男队这里有意思的可太多了,就我整理的,沐远笙的成长线就能作为主角单独走一条,尚飞的那条线也不差——天才少年,赛场上意外受伤,沉寂一年重新复出向着顶峰冲刺,怎么样?牛逼吧?”

说着,胡侃摇了摇头:“我原本以为沐远笙这种和尚飞这种已经很牛了,结果居然还有个苏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