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清 > 第366章 京畿奴变

抗清 第366章 京畿奴变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5: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甘文焜以大周定国公名义向京畿各地发出的废止满洲圈地政策令,因为消息传播以及地缘因素,首先在近京地区产生了“爆炸性”影响。

近京地区是指以燕京为中心外延三百里,主要为京东、京南地区。

因为这两个地区大多为肥沃良田,故而在第一轮圈地中就被八旗完全圈占为旗田,原土地主人一律就地转为旗下耕奴。

后来八旗权贵们又觉近京三百里的几百万亩良田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便将圈地范围拓至五百里,最终圈占的良田多达两千万亩,占直隶全省良田面积一半还多,加上大量投充旗田,相当于以一个省供养人口不足百万的八旗。

此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前明那些常常因为领不到禄米被饿死的所谓朱姓宗室都不配替八旗提靴子。

占据如此数量庞大的土地,势必需要大量汉人替他们耕种,而汉人因为失去土地又不愿做旗人奴隶便大量外逃,清廷遂出台严酷“逃人法”。

“逃人法”实施二十多年来,前后捕杀的逃人多达数十万,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不得不让活下来的直隶汉人老老实实替旗人主子们耕作,并且随时将他们的妻女献给主子甚至庄头享受。

享受归降投顺汉人妻女是满洲早在关外时就有的陋习,主子不仅享有对包衣奴才妻子的使用权,还享有对奴才女儿的第一次开发权。

普通汉人是这样,做官的汉人还是这样,哪怕如范文程这种为大清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其妻女同样要被王爷们享受。

贵为三顺王的尚可喜在降金后,也曾将妻妾送到盛京半个月。

没有任何例外。

哪怕是第一个投降后金的西屋里额驸李永芳也将妻子献给了贝勒爷,因不堪贝勒爷们的凌辱,李永芳之妻选择自缢而亡。

为了安慰并弥补李永芳,奴尔哈赤便将自己年仅14岁的孙女嫁于其做妻。

皇太极在时,意识到这种陋习会让汉官汉民对满清统治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世时没少出面调解此类矛盾,多尔衮上台后却认为这种陋习乃理所当然之事,其曾道:“如果征服者不能享受失败者的妻女,那征服的目的何在?”

燕京不少降清的原明朝官员私下聚在一起长叹短嘘时,却将满清这一陋习归咎于当年的蒙古人,以此安慰自己大清不过是效历史故事而已,不是有意针对他们。

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满洲王公大臣们掀起了又一轮对汉官妻女的“采食”风潮,其中采食最狠的就是多尔衮的亲弟弟多铎。

现任陕西巡抚贾汉复的妻子就被年轻的豫亲王霸占两年之久。

这股对汉官严重侵犯人格的风潮直到多尔衮死后才算停歇,并不是清廷主动停止,而是受到了外力因素。

南方的明朝余部打出了一轮又一轮反清高潮,令得投降清廷的汉官蠢蠢欲动,这会再让汉官们的妻子无偿服务于满洲王公大臣们,肯定会导致汉官对大清彻底离心离德。

当官的是脱离了绿帽子岁月,不用再与满洲人当道友,但那些在旗庄里世代为奴的可怜农奴却是无法享受官员待遇的。

他们,没有“统战”价值,有的只是被剥削价值。

所以,他们的妻子、女儿乃至母亲,时时刻刻都要接受来自主人的恩赐。

不能说不。

说不的下场就是家破人亡。

因此旗庄的汉人农奴在娶妻时,都喜欢娶丑妻。

娶漂亮女人为妻,注定他们一辈子都要生活在耻辱和恐惧中。

不过汉人农奴最恨的其实不是远在燕京偶尔才来旗庄的满洲主子们,而是天天仗着主子恩宠在庄里狐假虎威的庄头们。

庄头是清廷专门设置用于管理旗庄的管事人员,没有品级,却对庄里农奴享有几乎等同生杀予取的大权。

因为清廷规定各庄的壮丁是庄头的户下家人,非经庄头允许壮丁不准开户、不准搬迁,不准转业,必须无条件听从庄头指派。

甚至于庄内壮丁和其家人们想要离庄探亲,或外出购物,都必须由庄头开出路条方得外出。

否则,视为逃人,捉住便杀。

眼下能够充当庄头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内务府专门派充过来的“老包衣”,大多是天命、崇德年间就归降满洲的关外汉人、朝鲜人、蒙古人。

另外还有一些因为战争原因导致残废的真满洲,真满一般都在旗主的旗庄充当庄头。

另一种庄头是那些为躲避名下土地被八旗强行圈占,被迫带着土地、家人投充到内务府或其他满洲亲贵府上为奴的汉人田主。

大致占了庄头总数的五分之一。

原汉人田主出身的庄头虽也有仗着旗人势力作恶者,但毕竟一个庄上的都是本乡本土的乡亲,即便作恶也有底线,哪怕也玩弄庄上女人,至少不敢闹出人命。

那些内务府派来的庄头简直就是十恶不赦的存在,这些个庄头不仅要玩弄庄上女子,还时不时的逼索,以致常有庄上不甘欺压的农奴被殴打致死。

死了真就是白死。

清廷不许地方官府过问旗庄事务,庄内纵是有诉讼之类的官司,也由内务府或旗庄主人处置。

香河知县谢凤洲去年在给上司的公文中就曾提及境内旗庄管事者常殴出人命,希望上面能够向朝廷反应一下,对旗庄稍加约束。

上面哪敢反应?

只能叫谢凤洲莫管闲事,省得惹火上身。

无奈之下谢凤洲也只能做个聋子瞎子,直到其同年现在燕京刑部任主事的裴钦之的到来。

几乎连想都没想,谢凤洲就听从了同年劝说,带领香河全城百姓宣布反清归周,并第一时间派人去通州联系了大周北方招抚使、前顺天府尹的甘文焜。

不过香河县内所有良田都被圈为了旗庄,这就使得谢凤洲这个知县只能控制县城及周边部分城镇,对那些只听命于内务府和满洲王公大臣们的大小旗庄没有丝毫影响力。

而旗庄内往往都有一支人数不等的“管理队”,多者上百人,少者十几数十人,其存在的目的就是用来督促庄奴干活,以及惩罚不愿听从庄头指派壮丁的。

香河境内的旗庄大小庄头要是联合起来能拉出几千人有械的“管理队”,香河县城弄不好都能被他们攻下。

所以如何对付境内大小旗庄,谢凤洲很是头疼,琢磨是不是请甘大人派兵前来香河协助其收缴庄头、庄兵武器时,大周定国公宣布废止满洲圈地的公文就到了。

“妙,妙,妙!”

一连三个妙后,谢凤洲当下让人将公文誊写上百份,分别派人张贴在香河境内主要道路显眼处,之后静等境内大小旗庄管事们的反应。

最先看到周军攻入燕京,即日废止圈地的庄头是马坊皇庄的李化桂。

这是个朝鲜人。

准确说是出生在关外,生活在关外,尔后随八旗大军入关的朝鲜二代。

其父亲曾随朝鲜都元帅姜弘立助明征讨建州女真,后随姜弘立投降后金。姜弘立回国后,李化桂的父亲因为惧怕回国后会被处罚就留在了后金,死前还当上了佐领。

不过李化桂在兄弟当中排老五,所以无法同大哥竞争父亲留下的佐领一职,只能另辟蹊径谋了个庄头管事职务。

这也是大多数朝鲜二代、三代在清朝谋生的手段,如今遍布直隶各地的高丽庄、高丽营其实就是因为朝鲜人担任管事庄头的缘故。

燕京被攻破,南方叛军如今成了北方新主人的消息吓的李化桂出了一身冷汗,就是傻子也明白他这个帮着满洲人欺压汉人的朝奸在周军过来后绝没有好下场。

现在香河知县已经归降周军,用不了多久周军肯定就要过来。

思来想去,李化桂做出一个大胆决定,那就是与其等着汉人军队来清算自己,不如自己主动向汉人军队投顺。

只要他跟从前一样继续将庄上的粮食、瓜果蔬菜提供给汉人军队,那么汉人军队肯定也会同满洲人一样继续用他。

毕竟,他又不是真满洲。

但李化桂没有想到他不是第一个主动到香河求见知县表示愿率庄民归降周朝的庄头,而是第六个。

在他前面已经有五位庄头在排队了。

其中还有一个瘸腿的真满洲。

谢凤洲一一接见了这些前来归顺的庄头,对这些从前胡作非为的满洲狗腿子,谢凤洲没有将他们都杀掉,而是让他们洗心革面,此后一心效忠新朝。

除将庄头就地改为里长外,谢知县又要求庄内所有农奴一律恢复平民身份,由官府派人指导,里长组织庄户集庄自保。原因是可能会有蒙古兵入寇,也不排除接下来的日子会有清军的散兵游勇在境内流窜。

除此外,又要求各庄产出以一定比例送到县城,再由衙门统一运到燕京供大军食用。

最后,谢凤洲以知县身份向这些庄头承诺绝不“秋后算账”,还当场让衙门的户房给庄头们制作了里长的相关任命文书。

之所以仍就用这些庄头,主要是因为谢凤洲知道周军其实只是占领了燕京外城,满城仍就被清廷控制,如果他现在对境内大小庄头采取赶尽杀绝政策,那这些庄头肯定会联合起来自保,再听说燕京满城还在清廷手中,又有蒙古兵来“勤王”,那这帮庄头纵是不敢去燕京“勤王”,也势必会向蒙古兵提供粮食。

如此一来,局面就要复杂的多。

另外,谢凤洲也不认为在官府与农奴尚未建立直接联系前绕开庄头能把农奴们组织起来。

毕竟,农奴被庄头欺压惯了,纵是有官府支持,恐怕也没有多少农奴敢站出来反对庄头的。

故而,只能利用庄头的影响力尽可能确保香河的大小旗庄不成为蒙古人的就粮地。

得到县令大人的亲口承诺后,李化桂带着几个庄内狗腿子兴高采烈回到了庄上。

趁天色未晚把庄上千余号人召集起来,告诉他们燕京如今换了主人,他李化桂往后也不再听命于大清的内务府,而是听命于大周王朝。

接着却是恐吓庄奴不要有什么想法,因为他已经得到了知县大人的正式任命,不管是里长还是庄头,这个旗庄的一切还是他说了算。

说完,带着一众狗腿子便去吃肉喝酒,压根没把庄上这些他随意指使了快十年的庄奴当回事。

可能是酒喝的太多,夜里李化桂起来小解时,突然看到在他家中帮厨的丁二鬼鬼祟祟的站在角落,不禁骂了句:“大半夜的你不睡觉在这干什么,是想吓死老子吗!”

话音未落,却见丁二突然手持一把铁锤冲到他面前,对着他脑门劈头就是一锤。

没有任何声息,李化桂当场瘫倒在地,不省人事。

丁二一击得手后又怕李化桂没死透,蹲下对着其脑门又用力锤了几下,把李化桂的脑袋砸的凹进去好大一块。

旋即丁二就跑到前院把门栓下掉,门外立时闪出几个黑影来。

其中一人低声问道:“丁二哥,那高丽棒子死了没有?”

“死了!”

丁二将满是鲜血的锤子在众人面前晃了一下,“我用这砸死这高丽棒子的!”

众人不由都是松了口气,随后在丁二的带领下分别摸到李化桂大老婆和二老婆房中,不等这两个女人叫出声来,众人就一拥而上将这两个女人活活掐死,之后又把李化桂三个孩子用绳索套着一人拽一边生生勒死。

杀了庄头李化桂一家后,众人这才有些冷静下来,旋即齐齐看向丁二,有人问丁二下一步怎么办。

“到那些狗腿子家,挨家挨户把他们都杀了!”

丁二说话间随手拿起一件衣服擦拭起铁锤来。

有人却认为这样不行,因为深更半夜一家家的杀动静太大,万一有人叫喊起来其他狗腿子肯定反应过来,到时他们怕是弄不过那些狗腿子。

因为狗腿子有好几十个,还有刀。

丁二便问那人:“那你说怎么办?”

那人朝外面看了眼,道:“这样,我们就说高丽棒子叫他们来商量大事,一个个的叫,叫来一个就弄死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