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552章 称霸塞外的野心!你乃汉地之王,焉能寄胡酋篱下?

曹彰若有所悟,抬起头来,望向了西面方向。

敦煌以西,玉门关之外,便为西域之地。

当年汉武帝开拓西域后不久,便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长史府,用以对三十六国进行羁縻统治。

然自董卓之乱,天下分崩之后,西域诸国便趁机脱离了汉朝统治。

西域长史府也形同虚设。

曹操代汉建秦后,为集中力量与刘备争夺天下,便暂时放弃恢复对西域的统治,并未重新设置西域长史府。

当然,西域诸国战力羸弱,也不可能对秦国构成威胁。

当年汉朝使者,常常仅凭一支使团几十人,就能够灭掉一国,或杀其国王,逼其国臣服于汉。

就这样的战斗力,他若是带着万余秦军入西域,打下几个小国,自立为王做起土皇帝,自然是轻轻松松。

可西域实在太大了,诸国散落在一个个绿洲之上,中间皆为戈壁黄沙阻隔。

你占一两个绿洲容易,想要兼并吞下整个西域,光凭手头一万人马,绝无可能。

那你就只能如郭嘉所说,从此绝了夺回凉州,再回中土的念头。

这辈子你就只能窝在戈壁中的一片绿洲里,做一个小国之王,了却余生罢了。

“本王乃曹家子孙,岂能自甘堕落,去那域外之地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国之王!”

“退往西域,不可取!”

曹彰脸上燃起雄心豪情,断然否定了郭嘉这一条路,接着问道:

“奉孝,那第二条路又是什么?”

郭嘉似乎早料到曹彰不会退往西域,接着又在地图上望北一指:

“改道向北,沿弱水北上,退往居延属国。”

“此属国因有居延泽存在,水草肥美,既能耕种又能畜牧,乃凉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

“我们退往此地后,不但能征辟到不少粮草以充军需,还能得到不少马匹。”

“有了这些马匹和粮草,我们就能继续向北入草原,尔后向东去依附鲜卑人!”

鲜卑人?

曹彰眼眸一亮,目光急是向地图扫去,仿佛被郭嘉打开了新世界一般。

“匈奴人南迁内附后,鲜卑人便一路自东向西迁徙,渐渐取代了匈奴人的位置,成为草原上的主人。”

“原本鲜卑人是松散联盟,没什么战斗力,但据嘉所知,鲜卑一部中出了一个叫轲比能的雄主,接连兼吞了不少鲜卑部落,大有一统草原之势。”

“尤其是那轲比能趁着我中原乱战之际,吸收重用了不少逃亡塞外的汉人,其中不乏汉地名士。”

“且这个轲比能极有野心,大有重现当年匈奴雄风,称霸塞北,染指幽并边州的雄心。”

顿了一顿,郭嘉接着说道:

“故以臣推算,这轲比能早晚会挥师南下,越过长城侵略伪汉边地。”

“殿下便可借着受天子所托,前去与轲比能结盟的名义前往草原,相信必会受轲比能礼待。”

“介时殿下就能名正言顺,招揽逃亡塞北的汉人重振实力。”

“当轲比能挥师入塞之时,殿下便可跟着杀入幽并二州,借着鲜卑人之手坐收渔利。”

郭嘉为曹彰指出了第二条路。

这一条路,则是将曹彰越听越兴奋,原本绝望灰暗的眼眸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居延,弱水,鲜卑,幽并……”

曹彰盯着地图喃喃自语,品味着郭嘉所钩勒的前路蓝图。

看他的表情变化,显然已是倾向于郭嘉给出的这第二条路。

“殿下乃我大秦之王,何等的身份地位,若前去依附轲比能一介胡酋,岂非令天下人耻笑?”

“自古以来,只有胡人南迁内附,向汉地依附称臣,何曾听闻过一位汉地之王,前去依附胡人?”

“殿下,臣请殿下三思呀!”

杨阜显然不愿意逃离凉州,跟着曹彰去草原寄人篱下,看鲜卑人的脸色。

曹彰身形一凛,剑眉凝起。

尊严。

杨阜这番话,成功刺痛了曹彰的尊严。

身为枭雄曹操之子,基本的风骨,曹彰还是有的。

如他那死去的弟弟曹植,为了获取匈奴人出兵相助,不惜向于夫罗割地和亲的耻辱之举,曹彰是做不出来的。

同理,利用鲜卑人可见,与鲜卑人结盟也可以,但让他向轲比能卑躬屈膝,去看鲜卑人的脸色苟活,却是他万万不能接受。

曹彰再次陷入犹豫之中。

“臣当然知道,去草原投奔鲜卑人,有辱大秦尊严,有辱殿下的尊严。”

“其实臣内心之中,也不愿去草原寄人篱下,向轲比能那胡酋低头。”

“只是臣知道,除了遁往西域,就只有去依附鲜卑人这一条路可选。”

“除此之外,唯死而已。”

“臣身为殿下之臣,将这两条路禀明殿下,乃是臣的本份。”

“至于殿下是退往西域,还是去草原寄人篱下,亦或是留在这里拼死一战,都只能由殿下来决断。”

“臣所能做的,唯有生死追随便罢了。”

郭嘉一字一句,道明了心志。

曹彰若有所思,沉吟不语,口中喃喃念叨着“生死,尊严…”

杨阜心情却越来越紧张,因为他从曹彰的表情变化中,看出曹彰心志动摇,有走郭嘉那第二条路的迹象。

“我杨阜乃凉州人,绝不离开的我故土,远赴塞外苟延残喘…”

“可天子于我有恩,我又不能为了苟活,背叛天子降了那刘备…”

“那就只有…”

杨阜思绪翻转,目光无意间瞥向地图,望着“弱水”二字,突然间灵光一闪。

“殿下,臣又想到一计,或许我们能在居延一举歼灭追击的汉军!”

“倘若此计成功,我们就不必逃往草原,殿下便不必去依附鲜卑人,寄胡人篱下了!”

曹彰大喜,霎时间兴奋如狂,仿佛于黑暗之中,再次看到了一线曙光一般。

“杨义山,你有何妙计,速速道来!”

曹彰强压着欣喜,迫不及待的催问道。

杨阜便将左右闲杂人等屏退,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缓缓道来。

郭嘉听罢,眉头一皱,摇头道:

“杨义山,你这所谓妙计,不也是当年萧方曾经用过的计策?”

“苍松一战,你东施效颦的前车之鉴,莫非这么快就忘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