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449章 灭秦关键,得看是否天助!四十万大汉王师尽起,灭秦诛曹!

黄河冰封,踏冰过河,突袭蒲坂…

刘备猛然坐直了身子,众臣眼眸圆睁,郝昭的这番解释,着实出乎他们意料之外。

惟有萧方,嘴角微微上扬,似乎郝昭的解释,与他心中所想暗合。

“潼关,武关等皆为天下险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我军纵然有百万大军,曹贼只需以数万兵马屯兵关城,我军便难以逾越。”

“既然潼关武关走不通,那就只能由河东西渡黄河,攻取蒲坂关,从北面攻入关中。”

“臣推想陛下灭秦方略,定然是想从河东入手,否则此前也不会兴兵北上,先一步收复并州。”

“当年春秋战国之时,秦魏争雄,魏国亦是由河东西攻,杀入秦国腹地。”

“而此战关键,就在于如何过黄河,出其不意攻取对岸的蒲坂关。”

“倘若如寻常战法,以船筏运送大军过河,便不能发挥我兵力优势,秦军就能以优势兵力,对我渡河之兵半渡击之。”

“当初曹操断攻我蒲坂津不下,正也是受此制约之故?”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不用船筏渡河,坐等黄河冰封,我大军便可踏冰过河,以压倒性的兵力优势,出其不意一举拿下蒲坂关!”

郝昭已无最初的紧张,从容不迫的将自己的方略详尽阐述了出来。

大殿内,议论纷起。

“朕倒是忘了,黄河不比长江,此河位于北方,而北方冬寒远盛南方,江河结冰也是常有之事。”

“不错,我大军确实可踏冰过河,出其不意拿下蒲坂关!”

刘备连连点头,眼中涌起豁然开朗之色。

这时,法正却一拱手:

“陛下,北方确实比南方要严寒,入冬江河结冰之事也不是没有。”

“但据臣所知,这几年皆为暖冬,不光黄河未有结冰,连渭水洛水这些河流,皆有数年未曾结冰。”

“或者就算结冰,冰面也太薄,根本承受不住大军过河。”

“这一点,不知郝伯道有没有考虑到。”

法正这一瓢冷水泼下来,刘备脸上的兴奋顿时褪色三分。

大汉朝所处的时代,气候以偏暖为主,秦岭以北一带竹子都时常可见。

而当寒冬之时,小河小溪确实会结冰,但黄河这种大江大河结冰却并不确定。

且所结冰面厚度,是否能承载大军过河,亦是一个未知数。

“法侍中所言极是,黄河是否会年年结冰,确实无法确定。”

“故昭的这道方略,并非立刻就能实施,何时可用,还要看天时而定。”

郝昭给出了解释。

说白了,就一个字——等。

等到什么时候碰上一个寒冬,气温大降,黄河冰封,什么时候再实施此方略。

如此一来,这踏冰过河的方略,便是打了不少折扣,有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陛下,这郝昭的计策确实是一道奇谋妙策,只是却太看重天时。”

“倘使黄河年年不结冰,那我们难道就年年都不伐秦,就这么一直等下去?”

“故臣以为,此策虽奇,却并非是万全之策,恐怕我们还得另寻良策才是。”

关羽亦捋着美髯表态,不主张把伐秦的成功与否,全都寄托于天时之上。

众人亦纷纷赞同,皆是主张要做两手准备,得有备用方略才行。

“丞相,这郝伯道之策,你怎么看?”

老刘的目光,最终还是落在了萧方身上。

伐秦灭曹的大计,怎么可能不问萧方的意见呢。

“郝伯道的方略确实存有缺陷,孝直云长他们的顾虑,也皆有道理。”

话锋一转,萧方却又道:

“不过今年夏天分外炎热,远胜于往年,以臣的经验,夏天若是极热的话,冬季往往会比往常更冷。”

“臣推测,也许不用多等,今岁入冬,便极有可能等到一个黄河冰封的寒冬。”

此言一出,大殿中一片惊哗。

就连刘备也是大吃一惊,眼中涌起难以置信之色。

萧方的神机妙算他见得多了,自然是深信不疑,但这推算天时变化的能力,却还是头一遭见识。

连风雨寒暖这等天象变化,都能够预测出来,这妥妥的就是神仙啊!

“景略,你当…当真能算出,今冬乃是寒冬,黄河竟能冰封?”

刘备的言语中透着几分猜疑,他已经很久没有对萧方的判断有质疑了。

“陛下说笑了,臣要真能算出天时变化,岂非成了神仙?”

“臣可没那个能力。”

萧方自嘲一笑,解释道:

“臣的判断,只是根据往常经验,并非是什么掐指一算,其实也就是猜测而已。”

“臣可不敢保证,臣猜的一定就对,只能说是有这个机会罢了。”

“故如云长所说,我们还要做两手准备,以防臣猜错了。”

“当然,若果真被臣猜中了,那便更证明陛下乃天命之子,连老天都在帮陛下,及时降下一场寒冬,助我大汉王师踏冰过河,伐灭伪曹!”

刘备明白了。

萧方生平献计,皆是胸有成竹,有绝对的胜算。

唯有这一次却无把握,近乎于只是要看“天意”。

说白了,就是拼人品呗。

你刘备人品好,有老天保佑,那么今岁便是寒冬,黄河必能冰封,郝昭的方略便能顺利实施。

人品不好,要么你用备用方略,要么就接着等来年,继续拼人品。

“朕明白了,今岁能否伐秦成功,还要看天意顺遂与否。”

刘备微微点头,遂道:

“既是如此,那我们就做好伐秦准备,看今冬是寒是暖,天意是否要助朕灭秦诛曹!”

众臣轰然领旨。

伐秦方略,就此于大殿之中定下。

第一方案,便是刘备率主力大军,继续仿效收复并州一役,于潼关牵制秦军主力。

张飞统帅并州军团,由西河,上郡一线用兵,佯从北面攻入关中。

关羽则南下宛城,统帅南路军团,对武关发动攻势。

这三路兵马,皆为佯攻,分秦国兵势。

屯驻于蒲坂津的凌统,霍峻军团,则为真正主攻方向。

一旦入冬之时,气骤大降,黄河冰封,则该路人马迅速踏冰过河,急攻蒲坂关。

备用方案同样也有,倘若黄河今岁不冰封,则刘备亲主力北上河东,并调甘宁统帅水军至蒲坂津,以汉军主力强渡黄河攻取蒲坂津。

为防曹操有所防备,刘备原本是想钦定郝昭为状元,却将他改为了探花,为的就是不令郝昭太出风头,引起秦国方面注意。

同时郝昭的那篇只有四个字的考卷,也就此封存,不予以对外公布。

第二次科考收官之时,各州秋收也相继结束。

除幽州遭受旱灾,青州部分郡国遭受水灾之外,其余七州基本算得上风调雨顺。

数以十万斛计的屯田所得,以及自耕农所征粮赋,陆陆续续的征收了上来,源源不断的转运至了洛阳,邺城,宛城等地的国仓。

以今岁秋收粮赋计算,足以支撑四十万大军近一年左右的粮草供应。

粮草的充足,令刘备此次的灭秦之战,更加有了底气。

而经过近半年的休整,汉军将士的体力已恢复的差不多,士卒们精神振奋,斗志高昂,皆是盼着能再立功勋。

秋收结束,士气旺盛,兵甲精良…

除了天时之外,汉军已具备了西征伐秦,讨灭曹氏的条件。

于是,入冬这一日,刘备于洛阳城外筑坛祭天,正式宣布下诏伐秦。

近十万份“讨曹贼檄文”,一夜之间张贴在了司益凉三州大小城池。

这道由诸葛亮操刀的檄文,历数了曹操种种罪行,宣告大汉天子刘备,将统帅大汉百万雄师吊民伐罪,讨灭伪秦,诛杀曹操。

天子于檄文之中,正告三州官民,休要助纣为虐,附从贼首曹操,当单壶食浆以迎大汉王师。

否则,大汉铁骑至日,一切附逆从贼之徒,皆罪无可赦,一并诛灭。

伐秦的舆论攻势,先一步对秦国发动。

紧接着,各路汉军便依计划,浩浩荡荡向秦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荆州一线,依旧是太史慈陆续,统帅荆州军团,过三峡对白帝城发动进攻,以牵制益州夏侯渊军团。

宛城一线,大将军关羽统帅大军,对武关一线发动攻势。

并州方面,张飞统领着并州军团,自西河上郡一线,从北部对关中发起攻势。

潼关一线,刘备则亲率二十万大军,由洛阳西进,过弘农再次兵锋指向潼关。

唯河东一线,近四万余汉军按兵不动,并未进行战略展开。

帝都洛阳方面,刘备则令太子刘谌监国,尚书令诸葛亮统领留守文武百官,辅佐太子镇守都城,处置军国诸事。

田丰,陈登,庞统,徐庶等众谋臣,则被派往各处战线,辅佐张飞关羽等统军大将。

除徐盛,陈到等诸将留守洛阳之外,大汉朝众名将是倾巢而出。

时年冬,近四十余万汉军将士,自北向南在绵延千里的漫长战线上,再次对秦国发动了全面进攻。

密布于大汉各地的秦国细作,很快便将刘备誓师伐秦的消息,如雪片般送回了秦国。

秦国上下,为之大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