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421章 黑锅你来背,我只做不粘锅!腰板硬了?那咱就灭了五万匈奴铁骑!

曹仁脸色大变。

曹植亦是吃了一惊。

和亲!

这叔侄二人的脑海之中,不约而同的迸出了这两个字。

没错,于夫罗就是想逼秦国与他和亲。

当年高祖初建汉朝,天下百废待兴,无力与正值上升期的匈奴全面开战。

故不得已之下,汉朝对匈奴只能采取防御态势,同时不得不派公主和亲匈奴。

直至汉武帝时,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达到了巅峰,方才有了底气断绝和亲,对匈奴反守为攻。

和亲,某种意义上已成了耻辱软弱的代名词。

尤其是和亲于匈奴!

现如今,这于夫罗是狮子大开口,五个郡和晋王的封号,都填不饱他的胃口,竟然还想逼曹操和亲送女?

还一次性要曹操送三个女儿?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就连曹植此刻也被激怒,拳头紧握,当场便想要发怒。

“咳咳~~”

杨修却及时几声轻咳,暗示曹植不可冲动。

曹植只得压下怒火,抬头看了杨修一眼,立时会意了他的意思。

已答应了向匈奴人割地,骂名已经背上了,何惧再添一笔?

反正自作主张的是曹仁,黑锅有你这位叔父背,你瞎操心个什么劲?

一切要以秦国的存亡为重啊…

明白了杨修的暗示,曹植咽了口唾沫,只得将憋到嘴边的怒火,硬生生又咽了回去。

他的目光,悄悄转向了曹仁。

此时的曹仁自然是脸色铁青,眉头深锁,沉默不语。

于夫罗的得寸进尺,显然也已将他激怒。

“曹将军,难不成大秦天子看不起我这个匈奴单于,不肯将女儿许配给我不成?”

“既然是看不起我于夫罗,又何必请我出手,助你们秦国对抗刘备?”

于夫罗见曹仁犹豫,脸色也跟着阴沉下来。

曹仁岂听不出于夫罗言语中的不满,紧皱的眉头立时松展了几分。

“大局为重,大局为重啊…”

杨修假意呷酒,嘴里却自言自语起来。

看似在自己碎碎念,实则是在暗示曹仁,要以大局为重,向于夫罗做出让步。

只是他聪明的紧,只是旁敲侧击的暗示,却不明目张胆的规劝。

还是那句话,黑锅只能由曹仁来背,自己只能做不沾锅。

曹仁心头一震,心中的愤怒犹豫,被杨修那“大局”二字,如泰山压顶而来,统统压碎。

“唉——”

一声无可奈何的暗叹后,曹仁只得赔着笑道:

“大单于乃当世英雄,我家天子敬重已久,怎会不愿与大单于结为姻亲呢。”

“放心,这件事我替天子答应下来了!”

于夫罗这才心满意足,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当下他便端起酒杯,割破了手掌,要与曹仁歃血为誓。

曹仁稍稍犹豫后,只得也心一横,牙一咬,也割破了手掌。

两人便在这白波关内,歃血为誓。

两家正式结盟。

于夫罗心情大好,自然是纵情豪饮,喝到尽兴方自归营而去。

曹仁则热情无限,亲自将于夫罗送下关城,送上了战马。

直至于夫罗远去之时,曹仁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消失,重新换回了阴沉森冷。

“胡酋,我呸!”

曹仁低骂了一声,啐了一口唾沫。

“骠骑将军,咱们瞒着天子,擅自向匈奴人许以割地封王,已经是有欺君之嫌。”

“现下将军你怎么还能擅作主张,又答应与那于夫罗和亲?”

“这等有损国格,奇耻大辱之事,将来若是陛下知晓,可该如何收场?”

于夫罗前脚一走,荀攸便一脸急切的提醒道。

曹仁一声无奈叹息,反问道:

“荀公达,你现在才想起来提醒我,适才为何不阻拦?”

荀攸语塞。

曹仁面露苦涩,接着又反问道:

“若是吾不答应那于夫罗的条件,那胡酋翻脸率军离去,不肯助我对付大耳贼,吾当如何守住白波关,如何为天子守住这并州?”

一连两个问题问下去,荀攸被问到哑口无言,只得一声无奈的叹息。

气氛沉寂了下来。

“其实,骠骑将军所为,也是为了守住并州,不得已而为之。”

“然所谓兵不厌诈,这什么割地封王,乃至和亲的条件,皆是骠骑将军答应,天子却不必非得承认吧。”

一旁杨修干咳几声,又是几句委婉的暗示。

曹仁眼珠一转,蓦的眼前一亮。

对啊,歃血为盟的是他,擅作主张的也是他,与曹操何干?

到时借着匈奴人之手,守住了并州,击退了刘备,大势已定,曹操完全可以不认账啊。

最多治他一个假传圣旨之罪,与守住并州之功功过相抵,你于夫罗又能怎样?

你还敢向大秦兴师问罪,兴兵作乱不成?

那时并州已转危为安,曹操完全可以翻脸不认人,腾出手来,将于夫罗和匈奴人给收拾了。

“骠骑将军奉天子之命,都督并州之事,将军许下的承诺,便等于是天子的承诺。”

“介时纵然将军可以诡辩称与天子无关,但世人的眼睛却是雪亮的,只怕是堵不住天下人悠悠之口,依旧会令天子背负上一个失信的骂名啊。”

荀攸虽为谋士,用的是机谋诡变之术,但毕竟读的是圣贤书,于信义二字看的是极重。

曹仁却已骑虎难下,到了这般地步,哪里还顾得了许多。

“公达你迂腐了,匈奴人不习王化,形同禽兽,跟他们讲什么信义?”

曹仁却不屑的一摆手,厉声道:

“到了今天这般地步,只要能为我大秦守住并州,不择手段又如何?”

“将来之事,将来再说,咱们先迈过眼前这道坎再说!”

荀攸被怼了回去,只得默不作声。

某堂内。

“德祖啊,虽说有匈奴人助战,我们守住并州的希望大增。”

“可子孝叔这又是割地封王给于夫罗,又是承诺和亲,还要将我三个妹妹全都许给于夫罗。”

“如此有损国体之举,就算是迫不得已,我只怕将来父皇知晓了,定然也会雷霆大怒呀。”

曹植一脸忧心忡忡,显然也怕被牵扯其中。

毕竟他是来辅佐曹仁守并州,曹仁假传圣旨之事,从头到尾他也都是知晓并参与其中。

虽是主责在曹仁,但曹操真要怪罪下来,他也难辞其咎。

自己到底是来刷战功的,而非是来跟曹仁一起背锅的。

“殿下乃是将来的太子,凡事要沉得住气呀。”

杨修却为曹植添了杯酒,眼神玩味道:

“所以,殿下当速速写一道密信,绕道西河上郡去向陛下禀明此事。”

“殿下可在信心写明,你曾苦劝过骠骑将军,一再提醒他此举有损我大秦国格,有损天子的名望。”

“可骠骑将军为保住并州,不听殿下劝告,仍要执意一意孤行。”

“修的意思,殿下应该明白吧。”

杨修眼神暗示,并未言明。

曹植何其聪明,霎时间领悟了杨修深意。

杨修此举,是要他暗中向曹操密奏,好将自己与整件事撇清关系。

到时并州守住了,自然少不了他一份功劳。

曹操要问起假传圣旨之罪,黑锅也都由曹仁背,自己把关系撇的一清二楚。

“德祖啊德祖,还是你深谋远虑,好好好,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曹植如释重负,举杯一饮而尽。

秦军与匈奴军,就此结成盟友。

曹仁得了五万匈奴骑兵相助,立时底气也足了,腰板也硬了,自然不肯再被动挨打。

曹仁便一面坚守白波关,一面叫于夫罗派骑兵大举南下,开始对汉军的粮道发动劫袭。

近三万余匈奴轻骑,绕过白波关南下,深入到河东郡腹地,开始不断骚扰汉军粮道。

从箕关至安邑,再从安邑至白波关,绵延数百里的粮道,很快便被匈奴人打的处处漏风。

五日之内,汉军折损粮草,近十万余粮。

白波关南,汉军皇帐。

“启禀陛下,安邑传来急报。”

“昨日我又一粮队被匈奴人左贤王呼厨泉所劫,运粮民夫加护粮士卒近两千余人死伤,三万斛粮草为敌军付之一炬!”

赵云将最新一道告急文书,在帐中宣读了出来。

刘备眉头渐锁,脸上怒色更浓。

这已经是五日以来,第四次粮队被劫,折损的士卒已达四千余众,粮草损失已超过七万斛。

饶是大汉国力雄厚,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损失啊。

“丞相,孝直。”

“曹仁得了匈奴人相助,这分明是想利用其骑兵优势,袭劫我军粮道,逼迫我们不战而撤。”

“你们以为,朕当如何破局?”

刘备压制住怒意,目光望向了两位谋臣。

“如今的形势,与当日易水一战的形势,可以说是相差无几。”

“我们要破白波关,首先就要如当初破易京时一样,先要破了这五万匈奴骑兵不可。”

“欲灭这五万骑兵,就要诱其出关与我军决战,方能毕其功于一役!”

萧方轻摇羽扇,斩钉截铁的给出了解决之策。

刘备微微点头,却又顾虑道:

“曹仁摆出这阵势,明显是想以秦军守白波关不战,以匈奴骑兵绕后袭劫我粮道,他又焉敢出关与朕决战?”

话音方落。

法正眼眸一聚,抢先说道:

“我十万大军,威逼白波关前,曹仁自然是不敢出关一战。”

“所以臣以为,陛下可佯作放弃进攻白波关,改由壶关方向北进,以此为借口率军南撤。”

“如此,方能诱得曹仁率军出关南下,我们方能机会击破匈奴骑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