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378章 抱歉,我只能换一个扶!有带路党就是爽,阴魂不散的余孽,烦啊!

退守易京,背靠幽州,再战刘备!

袁尚精神一振,慌乱灰暗的眼神中,陡然间泛起一道希望曙光。

但那曙光却一闪而逝,转眼又变成忧虑。

“易京防线是坚固,可以当年公孙瓒之强,纵然坚持了一年,最终还是难逃为我袁家击破的命运。”

“今刘备之强,远胜于当年我袁家,我就算退守易京,又能抵挡多久?”

袁尚信心明显不足。

司马懿刚想宽慰时,审配却抢先道:

“公子莫要灰心丧气,刘备今日之强,虽远胜于当年的我们。”

“但公子不要忘了,西面还有一个曹操,还有一个伪秦啊。”

袁尚心头一震,眼中蓦然精光再起。

“现下曹操已兵临剑阁,攻灭刘璋,全据益州只是转眼间的事。”

“只要我们能撑得数月,撑到曹操灭了刘璋,那曹阿瞒定然不会坐视我大魏为刘备所吞,必会回师东进来救。”

“一旦曹操兵出潼关,大举东进许洛,则刘备势必会尽率主力南归中原,与刘备一战。”

“如此一来,则我方所面临的压力,将骤然大减。”

“介时公子再率我等反守为攻,未必不能收复邺城,收复失地,将楚军赶出我大魏。”

审配口吐着唾沫,为袁尚勾勒出了一幅美好蓝图。

袁尚越听越是兴奋,黯然绝望的眼神中,渐渐重燃自信。

“嗯,如此说来,退守易京,确实未必没有翻盘的希望…”

袁尚微微点头,慌张无措已荡然无存。

司马懿所关心的,却并非袁尚是否决心退守易京,而是会否派他往并州,劝服袁熙与他结盟。

“公子,这正也是懿的意思。”

“正因我们要守到曹操回师相救,所以更需要说服二公子,暂时放弃与公子的争位,率并州军团东出太行,牵制刘备对易京乃至幽州的进攻。”

“所以,懿必须要亲往并州一趟,凭我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二公子。”

司马懿再次强调联手袁熙的重要性,力请出使并州。

审配眼珠转了一转,忙道:

“公子,仲达言之有理啊。”

“二公子虽然兵马不多,但从并州出兵,却能威胁刘备侧后,定然能牵制住楚国不少兵力。”

“配也以为,由仲达出马,必能说服二公子联手相助。”

审配本就忌惮于司马懿威胁到自己的地位,眼见司马懿主动提出想去并州,自然是巴不得打发他滚蛋。

袁尚不知司马懿私心,见审配也赞同,便欣然道:

“好好好,那这件事,吾也依仲达你便是。”

“仲达,就有劳你冒险亲往并州一趟,说服我那愚蠢的二哥与我联手,我们兄弟先共同对付了刘备再说。”

司马懿暗松一口气,忙拱手正色道:

“公子于懿有知遇之恩,懿自当舍身忘死,以报公子大恩。”

“公子请放心,懿此去,必会说服二公子出兵相助!”

听得司马懿的慷慨表态,袁尚心中既是欣慰又是宽心。

当下他便带着一众文武官员,亲自将司马懿送往了南皮西门外。

为表对司马懿的恩宠,袁尚甚至是拉着司马懿的手,依依不舍,含泪送别。

司马懿亦是泪流满面,各种不忍离去。

主臣二人上演了一出“生离死别”的戏码后,司马懿方才翻身上马,拜别而去。

策马出城一瞬间,司马懿暗松了一口气,心中霎时间有种逃过一劫的如释重负。

回眸望向南皮西门,只见袁尚还在城头向他挥手,正在含泪送别。

司马懿嘴角却微微上扬,眼神中透出一丝狡黠。

“我已尽力,可惜你父子皆非明主,偌大的河北四州,都被你们败光,连我司马懿也扶不起你们。”

“袁三公子,你待我倒也不薄,可惜我司马懿有灭族之仇在身,恕我不能陪你等死。”

“咱们就此别过,你好自珍重吧。”

司马懿口中一番叹息后,转头策马扬鞭而去,再无回头。

城头上。

眼见司马懿终于走人,审配暗松一口气,嘴角也掠过几分不易觉察的得意。

袁尚则收起惜别之意,深吸一口气,拂手喝道:

“传令下去,全军即刻弃南皮北上,退守易京!”

千里之外,益州,剑阁。

这座蜀中第一雄关,此刻已经升起了“秦”字旗。

数以万计的秦军士卒,正浩浩荡荡入关,又浩浩荡荡出关南下。

关城之上。

曹操居高临下俯视,前方山险已尽,茫茫成都平原已尽眼底。

“奉孝啊,幸亏你提醒孤,不可慢怠那个张永年。”

“否则若无此人做内应,煽动那孟达倒戈一击,蜀军生出内乱,孤焉能攻下剑阁这蜀中第一雄关!”

曹操捋着短髯,赞许的目光瞥向郭嘉一眼。

先前曹操率重兵南下,兵临剑阁关,却为刘璋区区三万人阻于关城之下。

秦军屡攻不下,曹操是束手无策,甚至还萌生了退兵的想法。

关键时刻,刘璋却派别驾张松出使,前来求和。

张松貌丑,性情又颇为倨傲,曹操本来极度厌恶,差点想把他轰出帐外。

郭嘉却及时提醒,看出张松有暗中投靠的意思,劝说曹操务必要礼待。

曹操无奈之下,这才捏着鼻子,忍着厌恶,演了一出盛情相待,礼贤下士的戏码。

果然如郭嘉所料,张松是倍感欣喜,当场拿出了蜀中地形图献于曹操,表明了投靠之意。

于是在张松的策同下,其同谋孟达于剑阁发动兵变,里应外合配合曹操破关而入,打开了通往成都的大门。

“刘璋暗弱,蜀中豪杰思盼雄主者不在少数,张松孟达流多如牛毛。”

“这是天助大王,注定要拿下蜀地!”

郭嘉自然不敢倨功,顺势拍了曹操一番马屁。

曹操哈哈大笑。

“这剑阁一破,听闻刘璋惶恐之下,不得已之下重用了马超,尽起成都之兵前出涪城,妄图阻挡我军南下。”

“只要击破了马超这支蜀军,刘璋便再无力阻挡我军兵临成都,大王拿下蜀地,近在眼前也!”

程昱遥指着涪城方向笑道。

“马超~~”

曹操眼中浮现出厌恶之色:

“这小子从凉州起,便与孤为敌,先投张鲁再投刘璋,当真是阴魂不散。”

“此番涪城一战,孤不但要灭了蜀军主力,还要将马超一并诛灭!”

“这一次,孤绝不会再让这小子逃出孤的手掌心!”

曹操虽恨马超,但言语之中,还透着几分忌惮。

毕竟自他入主关中以来,几乎是每战必胜,唯一一次的吃瘪,就是在马超那里。

那一次的惨败,在他的心头上,还是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马超虽勇,但刘璋却并不尽信他,还派了心腹吴懿钳制,马超未必就能随心所欲调动麾下蜀军,倒也不足为虑。”

“不过臣记得,那张永年提醒过,马超军中有一随军谋士,名为法正,此人极有智谋,令我们务必要小心。”

程昱却又提醒道。

法正?

曹操对这个名字颇为陌生,想不起蜀中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张松曾经提到过,他在蜀中暗中聚集了一群反刘璋的志同道合之士,其中一人便名为法正。”

“听闻此人自恃有王佐之才,却只被刘璋任命为小小县令,故而郁郁不得志,心下对刘璋甚是不满。”

程昱将这法正的生平来历一一道来。

曹操听罢,却不以为然道:

“既然他与张松志同道合,自然是想投靠于孤,又有什么好忌惮。”

程昱摇了摇头,却道:

“这法正确实想反刘璋,但此人乃扶风人氏,与马超为同乡,自马超入蜀投奔刘璋后,两人便交往甚密。”

“正因如此,这个法正受马超影响,便对大王和我大魏有抵触情绪,张松便未敢轻易拉拢其一并投靠大王。”

曹操恍然明悟,脸色不由一沉:

“原来这厮竟是马儿同乡,受其蛊惑竟想与孤为敌不成?”

“既然他不识时务,欲跟随马超与孤为敌,那涪城一战,孤就将他和马超这余孽一并荡灭!”

曹操是霸道自负,全然已不见当年从中原逃往关中时的落魄。

郭嘉也并未提醒曹操不可轻敌,只淡淡笑道:

“臣也听说过,这法正确实乃才智非凡,乃当世大才。”

“不过马超素来刚愎自用,未必就会听这人的献计献策,再者这法正官职低微,纵有良策也未必有实施的余地。”

“我军击破马超吴懿,拿下涪城是必然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能否速破涪城,进而以摧枯拉朽之势兵临成都,逼降刘璋。”

“毕竟现下袁绍连战连败,已被刘备兵临邺城,围困于孤城之中。”

“一旦邺城失陷,则伪魏覆灭,河北为刘备所有,便是弹指之间的事情。”

“我们要力争以最短的时间拿下益州,尔后才能及时回师关中,东出潼关以救伪魏。”

“三足鼎立,于我大秦而言,才是最有利的局面呀。”

曹操深以为然,遂是马鞭一扬:

“事不宜迟,传孤诏命,大军加快行军南下,孤要与大耳贼抢时——”

间字刚一出口。

一骑由北而来,急匆匆登上南城楼,高举帛书跪伏在了曹操跟前。

“启禀大王,河北急报!”

“刘备已于数日前攻破邺城,斩杀袁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