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372章 我不做袁家屠刀!踏平邺城,吾要在伪魏王宫,与尔等共饮庆功酒!

入夜,王帐。

一名越城而出的心腹,将一道降表,送到了刘备的手中。

那是张郃的降表。

这位邺城之中,仅存的魏国名将,宣称袁绍残暴不仁,已失尽人心,不配为河北之主。

他张郃将顺应天命,率所部河北将士,打开城门,迎刘备大军入城。

而他的计策,是请刘备明日以重兵强攻南门,以牵制沮授所部魏军,介时他将趁势打开东门,放楚军大举杀入邺城。

“张郃竟也要背叛袁绍,归降于孤!”

刘备脸上不掩欣喜,将手中降表向众臣示意。

帐中立时是一片沸腾,众人叹服的目光,齐转向了萧方。

他们萧国相的攻心之计,果然是立杆见影。

只需区区几道檄文,便诱得城中魏卒纷纷越城来降。

如今连袁绍麾下第一大将,四庭柱之一的张郃,竟然也要弃袁降楚!

连张郃都降了,邺城中还有谁能一战?

不战而破,近在眼前啊!

“臣听闻这个张郃乃是河北四庭柱,乃袁绍麾下重臣,此人当真是想真心归降?”

关羽却捋着美髯,眉宇间流过几分猜疑。

“云长无需多虑,张郃必是真心归降无疑!”

不等老刘询问,萧方这一次便斩钉截铁的给出定论。

众人的目光,再次看了过来。

“张郃原本乃韩馥部将,当年韩馥让冀州时,曾询问过张郃意见,张郃还曾委婉的表示反对。”

“仅此一点,张郃虽为袁绍重用,却绝对算不上袁绍心腹之将。”

“既非心腹,定然非是死忠,那么当此邺城风雨飘摇,袁魏覆灭之际,张郃背弃袁绍,为自己谋一个出路,也在情理之中。”

“何况据出逃士民交待,袁绍为扼制士卒逃亡,在城中大搞连坐之法,杀得城中是人头滚滚,满城河北士民无不恨其入骨。”

“张郃身为河北人,若沦为袁绍屠杀自己乡人的屠刀,将来他如何在河北立足?”

“有此两点,臣敢断定,张郃必是真心归降!”

萧方给出了表面上合理的解释。

但实际上,私下里他还有最重要的一桩佐证,未向老刘和众人言明。

历史上官渡之战中,曹操偷袭乌巢,张郃力劝袁绍率主力去救乌巢,却被袁绍拒绝。

袁绍却听郭图进言,反令张郃率军去攻打官渡曹营。

结果曹操早有准备,乌巢被一把火烧了,官渡曹营他们也没能攻破。

张郃唯恐袁绍认为他暗通曹操,不肯力战,怕被治罪,便果断率部临阵降曹。

正是张郃的降曹,成了压垮袁军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当年张郃既是能降曹操,那么今日为何就不能降老刘呢?

“既是景略认定张郃归降是真心,那孤更有何疑!”

“即刻回复张郃,孤接受他的归降!”

刘备拍案而起,冷峻豪烈的目光,在众将身上扫过。

众将轰然起身,肃然待命。

“传孤之命,明日全军尽出,依计行事!”

“孤要在明日此时,在伪魏王宫中,与尔等共饮庆功美酒!”

众将豪情战意,霎时间被点燃,齐声响应。

大帐之内,杀意冲天。

次日,残阳如血时。

邺城南门一线,紧张凝重的气氛,已是笼罩于城头。

身为文臣的沮授,在魏国名将死伤殆尽的情况下,也不得不穿上甲胄,兼以武将的身份屹立于城头,统帅魏军御敌。

七千余魏军士卒,战战兢兢的列于城前,慌张畏惧的眼神,望着城外楚营。

只见楚营诸道营门,皆已大开。

数不清的楚军士卒,如一条条江河滚滚出营,最终于南门一线汇聚成了一片兵法。

近八万于楚军主力,已云集于南门前。

与此同时,其余各处围营,近二十余万的楚军也倾巢而出,同时于四门外集结。

瞎子也能看出来,这是楚军要发动总攻了。

而袁绍卧榻不起,无法亲临城头坐镇,这指挥主力御守南门的重任,只能由沮授来担当。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么。”

“好吧,刘备,你放马来攻吧。”

“你想要破我邺城,灭我大魏,就先从我沮授的尸体上踏过才行!”

沮授拔剑在手,厉喝道:

“大魏将士听令,为大王尽忠的时候到了。”

“我要你们以性命死战,死守住你们脚下的城墙,不得后退半步!”

“河北儿郎,宁死不退!”

沮授嘶吼亢奋,想要用这些热血沸腾的言语,来激励魏军士气。

魏军确实有响应,但却零零散散,且都有气无力,无不透着心虚的意味。

这反衬得沮授的慷慨激昂,显得颇为尴尬。

“唉——”

沮授放下长剑,无奈的一声轻叹。

他自然明白,这是刘备的攻心之计,已经发挥出了作用。

那一道檄文,将城中人心瓦解一空,逼得袁绍使出连坐这种残暴手段,更加激起了士卒们的不满。

此时这满城将士,对袁绍愿意死忠之士,早已寥寥无几。

他们所以还站在这里,只是冲着他沮授的威望,以及一名士卒听从号令的本能而已。

“大王,我沮授只能尽力而为了。”

“至于我能为你撑多久,那只能看天意了…”

沮授喃喃自语后,眼神再度变的决然起来,手中长剑握紧。

城城楚军阵。

一面“楚”字王旗,已然树起,象征着刘备亲临。

只是中军统军之将,却乃关羽。

这南门八万之军,不过佯攻,只为吸引沮授所统的魏军主力罢了。

“看来沮授那厮,已将魏军主力调至了南门。”

“很好,那就开战吧。”

关羽目光如刃,手中青龙刀一挥,传令进攻的号令。

“嗵嗵嗵!”

战鼓声骤然响起,打破了两军对峙的沉寂。

八万楚军,大小数百座军阵,轰然开动。

如潮水般的楚军,扛着无数张云梯,挟着山崩地裂之势,开始向南门一线推进。

城头魏军士卒,无不瑟瑟发抖,脸色苍白如纸。

楚军还未杀到城下,他们脚下已发软,步子不由自主往后挪动。

沮授身后一名小校,甚至就在沮授眼皮子底下,便转身想要向城下逃去。

“铮!”

沮授手中长剑一挥,将背身而走的小校,一剑斩落人头。

左右将士,看到这血腥一幕,无不骇然。

这还是沮授在战场之上,生平头一次杀人,杀的还是自己的部下!

“我说过,谁敢后退一步,杀无赦!”

沮授血剑一横,脸色狰狞如铁,厉喝道:

“为大魏死战,报效大王的时候,就在眼前。”

“我要你们与邺城共存亡,谁敢再退,我必杀之!”

这血腥的威胁,成功的震慑住了士卒逃亡之心,暂时激起了他们死战的勇气。

于是他们勉强压住逃意,强打起精神,握紧手中刀枪,准备开战。

城外楚军,已如潮水般漫至城下。

密如飞蝗的利箭,腾空而起,向着城头覆盖而来。

鲜血腾空,一声声惨叫骤然响起。

在绝对优势的箭雨掩护下,楚军成功搭设壕桥,大部队如潮水般越过护城河,进至城墙下方。

数以百计的云梯被树起,靠于了南门城墙之上。

在诸将的督促激励下,楚军士卒如饥饿的野兽,你争我赶的抢上云梯,纷纷向城头爬去。

先登者为首功,众将士无不奋勇争先。

沮授在亲卫保护下,挥舞着血剑,往来于沿城一线,指挥喝斥着魏军士卒,做着殊死阻挡。

檑木不断轰向楚军,飞石不断的砸向楚军,城墙上下,很快便惨叫起四起,为之血染。

一场激烈的攻防战,在南门一线上演。

楚军进攻南门之时,西门以及东门,黄忠,太史慈等诸将,也依照约定时间,同时发起了对邺城的总攻。

整个邺城内外,都被震天的杀声笼罩,如若末日降临之般。

北门。

四万楚军列阵于营外,无数双目光盯着南门,将士们皆是跃跃欲战。

其余三门的攻势皆已展开,杀声鼓声这里是听的清清楚楚,谁都能想象得出,这场攻城战有多激烈。

唯有南门一线,刘备却迟迟不下令进攻,这让楚军将士们心中无不急切,只怕这破邺城之功,自己没能捞到点功劳。

“大王,其余三门已动手,魏军应该全部被牵制,无法分兵。”

“是时候让张郃动手,我们一鼓作气,杀入邺城了。”

萧方羽扇遥指着敌城提醒道。

刘备深吸一口气,马鞭一挥,喝道:

“传令下去,即刻点起号火。”

“擂鼓,传令翼德攻城。”

令下。

三柱狼烟,迅速在阵中升起,冲上云空。

战鼓声,号角声随之而起。

张飞催马而上,率领着四万楚军,浩浩荡荡向北门开始逼近。

城头。

数千魏军士卒,见得楚军开始推进,霎时间神经紧绷起来。

张郃扶刀驻立,眉头深皱,凝视着正在逼近的楚军,却一言不发。

“张将军,楚军马上就要攻上来,你得下令准备迎敌啊!”

身旁韩定见张郃发呆,急是催喝道。

作为袁绍的亲卫队长,此时的他却被派来做张郃副将,充当着监视张郃的角色。

张郃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袁本初,我张郃先是河北人,尔后才是你袁绍的臣子。”

“我岂能让这一城军民,为你袁家陪葬!”

韩定愣了住,满脸茫然困惑。

他是全然不不明白,在关楚军攻城的关键时刻,张郃为何突然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

竟然还敢直呼魏王名讳?

“张郃,你——”

“刷!”

他质问的话未出口,张郃长刀已横扫而过。

人头落地!

左右魏军士卒,一个个都看懵了。

自家张将军,竟然这关键时刻,杀了副将韩将军?

这是疯了吗?

张郃却将血刀一扬,厉喝一声:

“升起楚字旗,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迎楚军入城!”

“我张郃,今日决意降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