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卧龙姐夫,忽悠刘备抢荆州 > 第368章 萧方多智近妖,我井底之蛙了!你以利相诱,就别怪我们唯利是图!

司马朗确实糊涂了。

二弟你效忠于袁家,乃是二公子袁尚的心腹谋臣,那咱司马家不就等于把前途命运,押注在了袁尚身上么?

那我做为司马氏唯二幸存之人,做为你的哥哥,不是理所应当该跟着你效命袁尚么?

怎么你反叫我去投靠曹操?

他曹操,不也是袁家的敌人么?

你这是几个意思?

司马朗满眼问号,心中是一团浆糊,茫然的看着自家弟弟。

“魏国现下的形势你也看到了,武城一役魏王将精锐折损殆尽,刘备是长驱北上,二十万大军兵围邺城。”

“现下诺大的魏国,真正能战之士,就只剩下三公子手下这四万兵马。”

“至于袁熙,张燕,淳于琼这些人,手下皆不过是些乌合之众。”

“袁家是有翻盘的希望,但这个希望有多大,为弟也不好说。”

“我司马氏仅剩下你我二人,倘若袁家当真要走向穷途末路,我们兄弟不可能为袁家陪葬。”

“因为咱们二人身上,还背负着血海深仇,我们还要杀了刘备,为我司马氏一族报仇雪恨!”

“所以,为弟必须要先给你我寻一条后路啊。”

司马懿拉着司马朗的手,面带几分无奈的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和动机。

司马朗恍然明悟。

自家弟弟这是对袁家翻盘没有绝对把握,不敢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为他兄弟二人提前找好下家,留好后路啊。

父亲司马防先前做京兆尹时,曾几次向朝廷举荐过曹操,算得上是曹操的举主,可以说是对曹操有恩。

他做为司马防的儿子,前去秦国投靠曹操,曹操定然不会亏待。

有他先在秦国立稳脚跟,倘若司马懿这边不顺利,袁家为刘备所灭,司马懿就能往秦国投奔于他。

介时他兄弟二人,就能转投于曹操这位新主麾下,继续借助于秦国之力,与刘备死斗到底。

这就是司马懿令他去秦国的深意所在。

“仲达你的意思,为兄明白了。”

恍悟的司马朗微微点头,却又困惑道:

“仲达你素来智谋超凡,有经天纬地之才,他袁家有你辅佐,难道都不能扭转乾坤吗?”

自己这个弟弟惊才绝艳,智计十倍于己,司马朗自然再清楚不过。

司马家上下,对司马懿可谓是给予厚望。

父亲司马防更曾有过预言,他司马氏一族能否走出河内郡那一亩三分地,进阶成为弘农杨氏,颍川荀氏那等天下头等世族,就全靠司马懿的了。

当初袁绍攻取河南地,司马懿决定顺应大势出山时,更是抱着助袁尚夺得储位,进而辅佐袁氏一统天下的宏愿。

谁成想,辅佐了半天,竟然把袁家辅佐到要亡国灭姓的地步。

自己这个弟弟,当初那股子运筹帷幄,掌控乾坤的自信,竟已然荡无存。

司马朗自然是想不通。

司马懿一声轻叹,略显无奈道:

“当日我确实是狂妄自负,以为自己身负王佐之才,当真能辅佐袁家一统天下。”

“却不想,这天下间,竟有萧方那等多智近妖,神通广大之士。”

“现下回想起来,我确实有些井底之蛙,太过自负了。”

听得萧方之名,司马朗身形一震,奇道:

“仲达所说,莫非就是传闻中,辅佐刘备横扫天下,灭尽群雄,有着谋圣之名的那个萧方?”

司马懿微微点头,苦笑道:

“若非是此人,还能有谁。”

司马朗倒吸一口凉气,神色倍加惊异:

“我先前在河内时,只听得此人厉害,没想到竟厉害到如此地步?”

“连仲达你这等不世出的奇才,竟然也不是其对手?”

兄长这番话,听得司马懿便有些扎心,嘴角不由微微一抽。

轻咳几声后,司马懿冷哼道:

“此人之智,确实是鬼谋神算,古今罕见。”

“不过为弟也并非全然不是他对手,只是我与他辅佐的主公,却不可同日而语。”

“若是换作是我辅佐刘备,他来辅佐袁家父子,纵然他再奇谋百出,为弟也有自信能胜得了他。”

司马懿也是有自傲的,自然不会当众承认,自己智不及萧方。

这番话言外之意,则并非是我不敌萧方,而是我辅佐的君王,不敌刘备。

“仲达言之有理,抛开灭族之仇不说,这刘备之雄才大略,确实是要远胜袁氏父子。”

司马朗微微点头,对自家弟弟的评断却深信不疑。

尔后却一咬牙,恨恨道:

“只可惜,刘备空有雄才,却气量狭窄,竟心狠手辣到要灭我司马氏一族!”

“这种人,就算是他乃千古一帝,我也非杀他不可!”

二人说来说去,又转回了对刘备的恨上。

司马懿负手而立,望着邺城方向,嘴角钩起一抹冷绝。

“大哥你放心吧,灭族之仇,我一定会报!”

“这一次血的教训,也让为弟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司马氏的命运,绝不能操之于他之手,必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袁尚也好,曹操也罢,都只不过是我的跳板。”

“仅此而已。”

司马懿话中似乎另有深意,司马朗却眼神茫然,未能听出自家弟弟话中暗藏的玄机。

“大哥,河北形势瞬息万变,你不宜久留,尽快去往秦国吧。”

司马懿也不做过多解释,回头催促道。

司马朗思绪回到现实,遂一拱手:

“那为兄这就去了,仲达,你千万保重才是。”

说罢司马朗便告辞而去。

司马懿目送兄长离去,却喃喃慨叹道:

“希望袁家还有几分天命,能扭转乾坤吧。”

“我司马氏虽比不得杨氏荀氏,却好歹乃是一郡望族,不到万不得已,我是真心不想去投靠曹操那阉丑遗宦呀…”

十日后。

邺城南,楚军大营。

“袁尚在南皮宣布将奉诏勤王,却以粮草筹备不足为由,大军迟迟没有开拔。”

“壶关方面,袁熙同样也宣布要奉诏勤王,却以匈奴人入寇晋阳为名,反率军离开壶关北上晋阳。”

“袁熙宣称要肃清晋阳威胁,确保并州无后顾之忧后,方才会率军前往邺城。”

庞统宣读完两道最新情报,折服的目光笑看向萧方:

“大王,果然如国相所料,袁绍这两个儿子皆是阳奉阴违,皆是不肯前来邺城救他这个当爹的!”

帐中众将无不为这两道消息而振奋。

众人叹服的目光,齐聚向萧方。

刘备亦是面露惊喜,却一脸好奇道:

“国相,你到底是如何断定,二袁不会发兵来救邺城?”

刘备问出了众将心下好奇,众将皆是竖耳倾听。

萧方放下手中汤茶,却是不紧不慢道:

“袁绍诏令二子来邺城勤王,必是以世子之位相诱,既然他们袁家父子之间,已沦落到以利相诱的地步,那么二袁出不出兵,自然要掂量掂量,到底是否有利可图。”

“那么对袁尚和袁熙来说,最符合他们利益的,必是自己保存实力,让自己的兄弟率军来邺城与我军死战。”

“如此,既能消耗我军实力,又能削弱对方的实力,他们才好坐收渔利。”

“那么这就会形成一个猜疑链,袁熙想让袁尚来救邺城,而自己则按兵不动保存实力。”

“而袁尚同样会想让袁熙来救邺城,他屯兵南皮保存实力。”

“于是最终的结果就是,二人都等着对方来救邺城,却都按兵不动,无人来救邺城。”

“这便是臣判断的依据。”

萧方道出了理由。

刘备恍然明悟,重重点头:

“景略言之有理,父亲以利相诱,儿子自然唯利是图。”

“袁绍拿一个世子之位,先诱袁谭,又诱袁熙和袁尚,父子之间毫无情份可言,言必称利!”

“如今他这两个儿子,皆唯利是图,不肯来救他,正是是他自食恶果!”

众将尽皆也恍悟,无不言语讽刺袁绍。

张飞则一拍案几,兴奋叫道:

“咱们现下围营已设下,邺城已围成了水泄不通,既然袁绍那两个龟儿子谁都不来救他,那咱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大王,放心大胆的攻城呗,还等什么啊。”

众将斗志,顷刻间被张飞点燃。

大帐轰然炸裂,众将纷纷起身,尽皆慷慨叫战,巴不得即刻踏平邺城。

“大王,臣还有第三道情报没有说完呢。”

“据北面斥侯来报,张燕已于数日前,率军下了太行山,约有四万黑山军,正向邺城方向而来。”

“照这阵势,二袁虽不来救邺城,倒是张燕这个黑山寇,这是风急火燎的要来救袁绍呢。”

庞统却打断了众将慷慨叫战,泼了一瓢不大不小的冷水。

帐中沸腾的气氛,顿时稍稍熄弱。

张飞冷哼一声,怒道:

“人家亲儿子都见死不救,张燕这厮一个外人,却巴巴的来救袁绍,他是吃饱的撑的么。”

“大王,你给俺两万兵马,俺现下就北上灭了这股黑山军,把张燕的脑袋给你带回来!”

刘备不答,目光却看向萧方,寻求其意见。

萧方羽扇轻摇,却笑着反问张飞:

“翼德啊,你怎么就断定,那张燕南下邺城,是来救袁绍的呢?”

张飞先是一愣,尔后不以为然的反问道:

“那不然呢,他不来救袁绍,难不成还是来投降大王不成?”

话音方落。

陈到掀起帐帘,兴冲冲而至。

“启禀大王,营外有张燕使者到,想要求见大王,进献降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